一种双色农用地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7826发布日期:2018-09-18 19:40阅读:9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色农用地膜。



背景技术:

地膜即地面覆盖薄膜,通常是透明或黑色PE薄膜,也有绿、银色薄膜,用于地面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

地膜看上去薄薄一层,但作用相当大。不仅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保肥提高肥效,而且还有灭草、防病虫、防旱抗涝、抑盐保苗、改进近地面光热条件,使产品卫生清洁等多项功能。对于那些刚出土的幼苗来说,具有护根促长等作用。对于我国三北地区,低温、少雨、干旱贫瘠、无霜期短等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对于种植二季水稻育秧及多种作物栽培上也起了作用。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普及和应用,用于粮、棉、油、菜、瓜果、烟、糖、药、麻、茶、林等40多种农作物上,使作物普遍增产30%-50%,增值40%-60%,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双色膜能够通过减少透光,抑制杂草以及得到适宜的低温,现有的双色膜较简单,不仅功能性单一,回收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色农用地膜,包括上层地膜和下层地膜,所述上层地膜从左至右分别为上层左侧地膜、上层中间地膜、上层右侧地膜,所述下层地膜从左至右分别为下层左侧地膜、下层中间地膜、下层右侧地膜,所述上层左侧地膜和下层左侧地膜的宽度相等,所述上层中间地膜和下层中间地膜的宽度相等,所述上层右侧地膜和下层右侧地膜的宽度相等,所述双色农用地膜的厚度为0.01-0.03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层地膜和下层地膜的厚度比为1:(1-1.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层左侧地膜、上层中间地膜、上层右侧地膜的宽度比为1:(2-3):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层左侧地膜为黑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层中间地膜为白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层右侧地膜为黑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层左侧地膜为白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层中间地膜为黑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层右侧地膜为白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色农用地膜为可降解材料。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色农用地膜是一种新型的双色地膜,地膜包括两层,下层地膜直接与地面接触。地膜在宽度方向上分成三列,下层左侧地膜和下层右侧地膜覆盖于垄间,下层中间地膜覆盖于垄上。覆盖于垄间的地膜下层为白色,上层为黑色。覆盖于垄上的地膜下层为黑色,上层为白色。在农作物生长初期,需要提高地温,促进农作物生长,同时抑制杂草生长,覆盖于垄间的地膜中,上层的黑色地膜能够防治杂草生长,下层的白色地膜能够起到提高地温的作用。而覆盖于垄上的地膜中,上层的白色地膜能够起到提高地温的作用,下层的黑色地膜能够防治杂草生长。由于采用的是可降解材料,农作物生长后期,下层地膜和土地直接接触,先发生降解,只留下上层地膜,覆盖于垄间的地膜中为黑色,此时能够较好的抑制杂草生长,防止杂草于农作物争夺养分,而覆盖于垄上的地膜为白色,能够将光反射到作物的叶子及果实上,有利于光合及催熟作用。此外,采用的可降解材料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色农用地膜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色农用地膜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1为上层地膜,2为下层地膜,11为上层左侧地膜,12为上层中间地膜,13为上层右侧地膜,21为下层左侧地膜,22为下层中间地膜,23为下层右侧地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色农用地膜,包括上层地膜1和下层地膜2,所述上层地膜从左至右分别为上层左侧地膜11、上层中间地12膜、上层右侧地膜13,所述下层地膜从左至右分别为下层左侧地膜21、下层中间地膜22、下层右侧地膜23,所述上层左侧地膜和下层左侧地膜的宽度相等,所述上层中间地膜和下层中间地膜的宽度相等,所述上层右侧地膜和下层右侧地膜的宽度相等,所述双色农用地膜的厚度为0.01-0.03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层地膜和下层地膜的厚度比为1:(1-1.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层左侧地膜、上层中间地膜、上层右侧地膜的宽度比为1:(2-3):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层左侧地膜为黑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层中间地膜为白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层右侧地膜为黑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层左侧地膜为白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层中间地膜为黑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层右侧地膜为白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色农用地膜为可降解材料。

上层地膜和下层地膜均可以直接购买得到,只需要将其热压在一起即可,操作简单便捷,易于生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色农用地膜根据植物生长周期,实现相应的功能。在初期,提高地温以及减少杂草的干扰,在后期,抑制垄间的杂草,提高垄上农作物的光合及催熟作用。最后地膜可以完全降解,不留下任何污染,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2,一种双色农用地膜,包括上层地膜1和下层地膜2,所述上层地膜从左至右分别为上层左侧地膜11、上层中间地12膜、上层右侧地膜13,所述下层地膜从左至右分别为下层左侧地膜21、下层中间地膜22、下层右侧地膜23,所述上层左侧地膜和下层左侧地膜的宽度相等,所述上层中间地膜和下层中间地膜的宽度相等,所述上层右侧地膜和下层右侧地膜的宽度相等。所述上层地膜和下层地膜的厚度比为1:1。所述上层左侧地膜、上层中间地膜、上层右侧地膜的宽度比为1:2:1,所述双色农用地膜的厚度为0.01mm。

所述上层左侧地膜为黑色。所述上层中间地膜为白色。所述上层右侧地膜为黑色。所述下层左侧地膜为白色。所述下层中间地膜为黑色。所述下层右侧地膜为白色。所述双色农用地膜为可降解材料。

实施例2

一种双色农用地膜,包括上层地膜和下层地膜,所述上层地膜从左至右分别为上层左侧地膜、上层中间地膜、上层右侧地膜,所述下层地膜从左至右分别为下层左侧地膜、下层中间地膜、下层右侧地膜,所述上层左侧地膜和下层左侧地膜的宽度相等,所述上层中间地膜和下层中间地膜的宽度相等,所述上层右侧地膜和下层右侧地膜的宽度相等。所述上层地膜和下层地膜的厚度比为1:1。所述上层左侧地膜、上层中间地膜、上层右侧地膜的宽度比为1:3:1,所述双色农用地膜的厚度为0.02mm。

所述上层左侧地膜为黑色。所述上层中间地膜为白色。所述上层右侧地膜为黑色。所述下层左侧地膜为白色。所述下层中间地膜为黑色。所述下层右侧地膜为白色。所述双色农用地膜为可降解材料。

实施例3

一种双色农用地膜,包括上层地膜和下层地膜,所述上层地膜从左至右分别为上层左侧地膜、上层中间地膜、上层右侧地膜,所述下层地膜从左至右分别为下层左侧地膜、下层中间地膜、下层右侧地膜,所述上层左侧地膜和下层左侧地膜的宽度相等,所述上层中间地膜和下层中间地膜的宽度相等,所述上层右侧地膜和下层右侧地膜的宽度相等。所述上层地膜和下层地膜的厚度比为1:1.5。所述上层左侧地膜、上层中间地膜、上层右侧地膜的宽度比为1:3:1,所述双色农用地膜的厚度为0.03mm。

所述上层左侧地膜为黑色。所述上层中间地膜为白色。所述上层右侧地膜为黑色。所述下层左侧地膜为白色。所述下层中间地膜为黑色。所述下层右侧地膜为白色。所述双色农用地膜为可降解材料。

实施例4

一种双色农用地膜,包括上层地膜和下层地膜,所述上层地膜从左至右分别为上层左侧地膜、上层中间地膜、上层右侧地膜,所述下层地膜从左至右分别为下层左侧地膜、下层中间地膜、下层右侧地膜,所述上层左侧地膜和下层左侧地膜的宽度相等,所述上层中间地膜和下层中间地膜的宽度相等,所述上层右侧地膜和下层右侧地膜的宽度相等。所述上层地膜和下层地膜的厚度比为1:1.5。所述上层左侧地膜、上层中间地膜、上层右侧地膜的宽度比为1:2:1,所述双色农用地膜的厚度为0.02mm。

所述上层左侧地膜为黑色。所述上层中间地膜为白色。所述上层右侧地膜为黑色。所述下层左侧地膜为白色。所述下层中间地膜为黑色。所述下层右侧地膜为白色。所述双色农用地膜为可降解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