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8692发布日期:2018-09-18 19:48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捉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电捕杀鱼类等动物容易造成生态失衡;而通过药物灭杀“四害”,也可能会伤害一些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而且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用电或者药物捕杀动物会造成生态失衡或者环境污染的缺陷,提供一种捕捉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捕捉器,所述捕捉器包括:

筒体;

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与所述筒体相连接,所述活动门设置有一入口,所述入口位于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活动门在受到从所述筒体外向所述筒体内施加的外力作用下,所述活动门变形,从而使得所述入口打开;在无外力作用下,所述入口闭合。

较佳地,所述捕捉器包括弹性部件,所述活动门与所述筒体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筒体的一端的内壁面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从所述筒体的端面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定位凹槽。

较佳地,所述活动门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设置于所述活动门与所述筒体相连接的一端,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限位凹槽。

较佳地,所述活动门包括若干活门单元,若干所述活门单元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筒体,若干所述活门单元的另一端向所述筒体的内部延伸并相互靠近,若干所述活门单元排布形成所述活动门。

较佳地,所述活门单元包括多个关节,多个所述关节转动连接。

较佳地,所述活门单元的外壁面设置有叶形凸状结构。

较佳地,所述活门单元的另一端为锥形结构。

较佳地,所述活门单元为长条弧形结构。

较佳地,所述筒体的端面固定设置一环状连接件,所述环状连接件沿所述筒体的端面周向延伸,若干所述活门单元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环状连接件。

较佳地,所述筒体的端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沿所述筒体的端面周向延伸,所述环状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较佳地,所述捕捉器还包括环形端盖,所述环形端盖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环形端盖沿所述筒体的周向延伸,所述环形端盖与所述筒体通过螺纹部件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环状连接件。

较佳地,所述环形端盖还设置有齿形边缘,所述齿形边缘设置于所述环形端盖的外壁面,并沿所述环形端盖的径向向外延伸。

较佳地,所述捕捉器还设有一窗体,所述窗体设置于所述筒体上,用于取放引诱物和取出被捕捉对象。

较佳地,所述捕捉器还包括绕线盘,所述绕线盘设置于所述筒体,所述绕线盘外缠绕有绳线。

较佳地,所述捕捉器还包括绕线器,所述绳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绕线器。

较佳地,所述筒体上设有螺旋弹性部件,所述筒体包括上筒体、下筒体,所述上筒体、下筒体通过所述螺旋弹性部件连接,所述螺旋弹性部件的整个外壁面包裹有渔网。

较佳地,所述入口外设置一翻板组件,所述翻板组件包括一翻板,所述翻板可推动所述活动门并使所述活动门变形,使得所述入口打开。

较佳地,所述翻板组件还包括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翻板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翻板推动或松开所述活动门。

较佳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齿轮组件,所述齿轮组件分别与所述翻板和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较佳地,所述翻板组件还包括传感模块,所述传感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传感模块设置于所述翻板,用于感应被捕捉对象的信号,并将所述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翻板。

较佳地,所述传感模块包括红外线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可单向开合门的捕捉器,可以使得动物从筒体外推开活动门进入捕捉器,而在反向力的作用下,却不能打开活动开门出去,从而实现活捕动物,绿色环保,不会造成生态失衡或者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捕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活动门和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螺旋弹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捕捉器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活门单元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活门单元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活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捕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翻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捕捉器的预备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捕捉器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筒体1

窗体11

定位凹槽12

环形凹槽13

螺旋弹性部件14

上筒体15

下筒体16

渔网17

活动门2

入口21

限位凹槽22

活门单元23

弹性部件3

环形端盖4

齿形边缘41

环状连接件5

绕线盘6

绳线61

引诱物8

翻板组件9

翻板91

控制模块92

电源922

推拉式电磁铁921

推拉轴9211

驱动模块93

齿轮组件931

齿轮9311

齿条9312

传感模块9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捕捉器,如图1至图7所示,捕捉器包括筒体1、活动门2和弹性部件3,活动门2与筒体1相连接,连接处设置弹性部件3,活动门2设置有一入口21,入口21位于筒体1内部,活动门2在受到从筒体1外向筒体1内施加的外力作用下,活动门2变形,从而使得入口21打开;在无外力作用下,入口21闭合。活动门2在受到从筒体1内向筒体1外施加的力作用下,活动门2却不容易变形。弹性部件3可以使得有外力作用于活动门2时,活动门2的入口21更容易变形,入口21打开更方便,无外力作用时,恢复为闭合状态。

捕捉器还可以设有一窗体11,窗体11设置于筒体1上,用于取放引诱物8和取出被捕捉对象。窗体11可以打开和关闭,窗体11关闭后用插销锁紧。

通过设置一可单向开合门的捕捉器,可以使得动物从筒体1外推开活动门2进入捕捉器,而在反向力的作用下,却不能打开活动门2出去,从而实现活捕动物,绿色环保,不会造成生态失衡或者环境污染。

为使弹性部件3不容易移动,增强捕捉器的牢固性,筒体1的一端的内壁面设置有定位凹槽12,定位凹槽12从筒体1的端面沿筒体1的轴向延伸,弹性部件3的一端设置于定位凹槽12。活动门2设置有限位凹槽22,限位凹槽22设置于活动门2与筒体1相连接的一端,用于限位弹性部件3的另一端。

活动门2包括若干活门单元23,若干活门单元23的一端连接于筒体1,若干活门单元23的另一端向筒体1的内部延伸并相互靠近,若干活门单元23排布形成活动门2。为便于排布活门单元23的另一端设置为锥形结构。

若干活门单元23的设置增加了活动门2的灵活性,当外力集中于其中部分活门单元23时,也可以轻易打开活动门2。

如图6所示,活门单元23的外壁面可设置有叶形凸状结构,叶形凸状结构类似植物的形状,放在植物丛中迷惑小动物。

如图7所示,活门单元23可设置为长条弧形结构,使得形成的活动门2具有一弧形面,与小动物的身体贴合度比较高,更容易引诱小动物至入口21处。

捕捉器还设置有环形端盖4、一环状连接件5,筒体1的端面设置有环形凹槽13,环形凹槽13沿筒体1的端面周向延伸,环状连接件4设置于筒体1的端面,环状连接件沿筒体1的端面周向延伸,若干活门单元23的一端均连接至环状连接件5,环状连接件5设置于环形凹槽13内。环形端盖4沿筒体1的周向延伸,环形端盖4与筒体1通过螺纹部件连接,将环状连接件固定于环形凹槽13内。

优选地,环形端盖还设置有齿形边缘41,齿形边缘41设置于环形端盖4的外壁面,并沿环形端盖4的径向向外延伸。齿形边缘41可使得捕捉器与地面有一定的摩擦力,使得捕捉器不容易与地面之间产生滑动。

优选地,捕捉器还可以包括绕线盘6、绕线器(图中未示出),绕线盘6设置于筒体1,绕线盘6外缠绕有绳线61,绳线61的一端连接至绕线器。

大型的绕线盘6可用薄金属材料压制而成,小型的可注塑成形。作用是储存足够的绳线61,绳线的另一端连接在绕线器上,使用捕捉器的时侯,可将绕线器放置于远处,操作人员可通过绕线器拉动绳线,进而带动捕捉器移动位置。

如图3、图4所示,为便于收纳,筒体1上设有螺旋弹性部件14,筒体1包括上筒体15、下筒体16,上筒体15、下筒体16通过螺旋弹性部件14连接,螺旋弹性部件14的整个外壁面包裹有渔网17。当不使用捕捉器时,把捕捉器的两端向中间压缩,可以使用卡扣扣住,使长度变短,减小占用体积,便于携带。在使用时打开卡扣,在螺旋弹性部件14的张力下恢复功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捕捉器,本实施例的捕捉器与实施例1的捕捉器结构基本类似,其区别在于,如图8所示,活门单元23包括多个关节,多个关节转动连接。活门单元23的关节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活动门2的灵活性,当外力集中于其中部分活门单元23的关节时,也可以轻易打开活动门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捕捉器,本实施例的捕捉器与实施例1的捕捉器的结构类似,区别在于,如图9、图10所示,入口21外还加设有一翻板组件9,翻板组件9包括一翻板91、控制模块92、驱动模块93和传感模块94。翻板91与筒体1通过轴相连接,翻板91可绕轴转动,翻板91转动至活动门2,并可推动活动门2并使活动门2变形,使得入口21打开,也可回位后松开活动门2。控制模块92分别与传感模块94、驱动模块93电连接,驱动模块93与翻板91连接,控制模块92用于控制驱动模块93驱动翻板91推动或松开活动门2。

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92包括电源922和推拉式电磁铁921,电源922为传感模块94和推拉式电磁铁921供电,所述推拉式电磁铁921包括推拉轴9211。驱动模块93为齿轮组件931,齿轮组件包括齿轮9311与齿条9312,齿条9312与推拉轴9211相连接,齿轮9311与齿条9312相啮合,齿轮9311与翻板91相连接,齿条9312带动齿轮9311,齿轮9311带动翻板91往复转动。传感模块94为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与推拉式电磁铁921电连接,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于翻板91上,红外线传感器的周边的翻板91上放置有引诱物8,翻板91上还可以设置引诱物孔,用于放置引诱物8。

如图11、图12所示,当被诱捕对象受到引诱物8的吸引进入诱捕区去取食时,红外线传感器感应到被捕捉对象信号,并将信号发送至推拉式电磁铁921,推拉式电磁铁921拉动推拉轴9211带动齿条9312,齿条9312带动齿轮9311驱动翻板91转动至活动门2,并继续转动至推开活动门2,将翻板91上的被捕捉动物关至筒体1内。推拉式电磁铁921失电,作用至活动门2的推动力消失,于是活动门2回复原位,同时活动门2推动失去推动力的推拉轴9211回位,入口21关闭,被捕捉动物关至筒体1内,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次的动物捕捉。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