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电子浮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5690发布日期:2018-07-27 17:34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碳纤维电子浮漂。



背景技术:

浮漂,又叫浮子、鱼漂、鱼浮、浮标等,是钓鱼用具中需要的重要部件。浮漂使用的材质,从最原始的芦苇杆、高粱杆、孔雀羽、野猪毛,到现在比较流行的巴尔杉木和纳米材质。

随着钓鱼运动的普及,很多钓鱼爱好者开始喜欢上了夜钓,即晚上钓鱼,但晚上光线不好,给钓鱼带来了很大不便,由此市面上就出现了适合于夜钓的电子浮漂。

专利号982066635公布了一种具有灯光指示的电子浮漂,其包括钓鱼杆、上下盖嵌合形成的浮漂、电池、防漏垫圈、电池盖、容置管、三磁环及磁簧开关,由电池盖的连接片与电池和控制电路板连通做成电子浮漂,这样垂钓者可以在夜间观察浮漂的动静。其后,业内出现了大量改进的电子浮漂专利产品,各有其特色。

所有的浮漂都需要采用密度小于水的轻质材料,否则无法漂浮的水面。有些浮漂本身就是轻质材料,芦苇浮漂等;有些是硬质外壳内包裹轻质材料,如碳纤维浮漂内包裹泡沫、芦苇芯等。而电子浮漂产品内都有装载发光装置的结构体,如上述专利中的容置管等,这些容置管均被包裹在浮漂内的轻质材料内部,或者在轻质材料内挖设空洞,将容置管胶合在轻质材料内,如芦苇浮漂、巴尔杉木浮漂等。由于这些轻质材料本身比较脆弱,在使用中一旦遇到冲击,容易使容置管松脱;另外这些轻质材料难免有些微孔,这些微孔与容置管接触处也容易渗水,影响浮漂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采用碳纤维材料制作的可牢固包裹容置管并避免渗水的电子浮漂,以提高电子浮漂的使用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电子浮漂,包括包括上漂体和下漂体,下漂体内部充满有轻质材料,轻质材料内部装接有用于装载电子装置的容置管,其特征在于轻质材料与容置管之间装接有碳纤维布管,所述碳纤维布管的一端边缘与下漂体外表层的上端边缘直接相连接。这样可以避免容置管与轻质材料的接触处渗水,由于碳纤维布管的硬度和强度非常大,一般的冲击不会使容置管松脱。

所述容置管包括所有用于装载电子浮漂内电子装置或发光装置的结构体。

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布管的另一端边缘与下漂体外表层下部的内壁直接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漂体外表层为碳纤维布外表层,碳纤维布外表层与碳纤维布管直接连接。这样同种材质的材料直接连接不仅可以直接避免渗水,还可以更好的加强牢固度。

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布管也可以直接做成容置管的管壁并装接在所述轻质材料内。

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布管也可以直接做成所述电子装置的外壳并装接在所述轻质材料内。

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布外表层所采用的碳纤维布是编织纹碳纤维预浸料布,这样可以加强浮漂外表面的强度。

或者,所述碳纤维布外表层所采用的碳纤维布是单向纹碳纤维预浸料布,为进一步增加其强度,可在制作时将多层单向纹碳纤维预浸料布按照其单向纹路交叉层叠。

所述上漂体上端装接有透光柱,下漂体下端装接有尾脚柱。

所述的容置管的上端内表面设有内螺纹;上漂体的下端装接有螺柱,螺柱的外表面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螺柱螺旋装接在容置管的上端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电子浮漂内轻质材料与容置管之间架设了碳纤维布管,这样可以加强容置管安装在轻质材料内的牢固度,增加刚性和抗冲击力,避免松脱,提高使用效果;将碳纤维布管与浮漂的外表层直接连接,可以避免渗水,提高使用效果;将浮漂的外表层采用编织纹碳纤维预浸料或单向纹碳纤维预浸料布制作,可以增加浮漂整体强度;其综合结果可以从整体上提高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4中产品的中心纵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5中产品的中心纵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4中产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漂体、2.下漂体、3.轻质材料、4.电子装置、5.容置管、6.碳纤维布管、7.下漂体外表层、8.碳纤维布外表层、9.透光柱、10.尾脚柱、11.内螺纹、12.螺柱、13.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所示,制作一种碳纤维电子浮漂,包括包括上漂体1和下漂体2,下漂体2内部充满有轻质材料3,所述轻质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泡沫、芦苇芯等,轻质材料包括密度小于水的或者可漂浮于水面的一切材料;轻质材料3内部装接有用于装载电子装置4的容置管5,本发明所做的创新是在轻质材料3与容置管5之间装接有碳纤维布管6。即本实施例在浮漂内装接一个碳纤维布管6,以便于牢固装接电子装置4。

为了更好的避免容置管5与轻质材料3的接触处渗水,并增加强度和刚度,使一般的冲击不会使容置管松脱,本实施例将所述碳纤维布管6的一端边缘与下漂体外表层7的上端边缘直接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管5包括所有用于装载电子浮漂内电子装置4或发光装置的结构体。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所述碳纤维布管6的另一端边缘延长制作直到与下漂体外表层7下部的内壁直接相连接。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装接牢固性。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述下漂体外表层7是采用的碳纤维布外表层8,将碳纤维布外表层8与碳纤维布管6直接连接,这样同种材质的材料直接连接不仅可以直接避免渗水,还可以更好的加强牢固度。

另外,为了进一步减轻浮漂的重量,减少工序在实际生产中,还可以将所述碳纤维布管6直接做成容置管5的管壁并装接在浮漂内或轻质材料3内。

也可以将所述碳纤维布管6直接做成所述电子装置4的外壳并装接在所述浮漂或者轻质材料3内。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将所述碳纤维布外表层8用编织纹碳纤维预浸料布制作,这样可以增加浮漂外表层的刚性。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将所述碳纤维布外表层8用单向纹碳纤维预浸料布制作,这样可以增加浮漂外表层的避水性。

实施例5。

制作一种碳纤维电子浮漂,包括上漂体1和下漂体2,在上漂体上端装接透光柱9,下漂体下端装接尾脚柱10。

下漂体2内部充满有轻质材料3,轻质材料3内部装接有碳纤维布管6,碳纤维布管6的上端边缘与下漂体外表层7的上端边缘直接相连接,本实施例中下漂体外表层7是采用的碳纤维布外表层8,将碳纤维布外表层8与碳纤维布管6直接连接;碳纤维布管6内装接有容置管5,容置管5装载有电子装置4或者发光装置,电子装置连通透光柱9;所述的容置管5的上端内表面设有内螺纹11;上漂体1的下端装接有螺柱12,上漂体内部的其它空间充满有轻质材料3,螺柱12的外表面设有与内螺纹11匹配的外螺纹13;螺柱12螺旋装接在容置管5的上端内。

使用时,将电子装置4或发光装置放入容置管5内,然后将上漂体1上的螺柱12螺旋装接在下漂体2上的容置管5上端内的的内螺纹11内即可。

实施例6。

制作一种碳纤维电子浮漂,包括包括上漂体1和下漂体2,在上漂体上端装接透光柱9,下漂体下端装接尾脚柱10。

下漂体2内部充满有轻质材料3,轻质材料3内部装接有碳纤维布管6,碳纤维布管6的上端边缘与下漂体外表层7的上端边缘直接相连接,碳纤维布管6的另下端边缘延长制作直到与下漂体外表层7下部的内壁直接相连接;本实施例中下漂体外表层7是采用的碳纤维布外表层8,将碳纤维布外表层8与碳纤维布管6直接连接;碳纤维布管6内装接有容置管5,容置管5装载有电子装置4或者发光装置;所述的容置管5的上端内表面设有内螺纹11;上漂体1的下端装接有螺柱12,上漂体内部的其它空间充满有轻质材料3,螺柱12的外表面设有与内螺纹11匹配的外螺纹13;螺柱12螺旋装接在容置管5的上端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