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重栽培方式的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7445发布日期:2019-01-29 17:3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多重栽培方式的花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栽培的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具有多重栽培方式的花盆。



背景技术:

盆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室内绿化用品。传统的花盆功能性单一,只能实现种植景观的功能。导致同样的花盆种植同样的植物后,最终的景观效果千篇一律,无法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多重栽培方式的花盆,在一个花盆上同时实现土培水培种植,增加花盆的观赏性。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多重栽培方式的花盆,包括:花盆本体;

所述花盆本体内具有一从靠近底面一侧延伸至花盆本体开口外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开口外的一端设置一用于放置水培植物的水培腔,所述水培腔的开口与花盆本体的开口同向。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的底端面与花盆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的底端面与花盆本体的底面顶抵支撑。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由底端面至另一端具有宽度逐渐减小的结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插入花盆本体内的土中。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由底端面至另一端具有宽度逐渐增加的结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培腔的底部具有连通至支撑柱内的插花孔,所述支撑柱为空心柱体,内部充满水培液。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培腔和支撑柱直接形成可拆卸的旋转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的外壁与花盆本体的内壁之间通过分隔壁相连,从而将花盆本体内壁与支撑柱外壁之间的区域分隔为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功能腔;所述置水槽的开口花盆本体的开口同向。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土培器皿;所述功能腔的底部为储水区域,一水分感应传输件的一端置于置水槽内,另一端沿着轴向向上延伸;

所述土培器皿的底部设有让位开口,所述土培器皿放置于功能腔内时,所述水分感应传输件的另一端由让位开口伸入所述土培器皿内;此时功能腔为土培器皿,所述水分感应传输件感应土培器皿内部土壤的水分含量;当土培器皿内部水分含量高于预定值时,水分感应传输件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传输至储水槽;当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低于预定值时,水分感应传输件吸收储水槽内的水,并传输至土壤中;

所述功能腔中不放置土培器皿时,所述功能腔为水培区域,储水区域中的水直接用来水培植物。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花盆本体内设置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又设置水培腔,这样就可以在水培腔内放置水培植物,这样一个花盆内就能形成两种不同的栽培方式。一个花盆中既有土培植物又有水培植物就能极大改变该花盆的景观效果,从而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花盆。

2.通过将花盆本体分隔为多个功能腔,当功能腔放置土培器皿时,该功能腔为土培腔,并且通过设置连通土培腔与功能腔储水区域的棉棒,利用棉棒感应土培器皿内土壤的湿度;若土壤过湿,多余水分则通过棉棒到达储水区域中;若土壤过干,棉棒则将出水区域的水吸收至土培器皿内的土壤中,提高土壤湿度;解决了每次浇水都需要人工进行浇水的问题,实现了自动化浇水,解放人力资源。

若功能腔中不放置土培器皿,该功能腔就为水培腔,直接利用储水区域中的水就可以进行水培植物的养殖。这样就实现了一个花盆中不同的区域为培植功能区。增加了花盆的功能,并且土培和水培集中在同一个花盆中,也使得这种花盆最终的栽培的效果与传统花盆具有很大的区别,令人耳目一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花盆本体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2中花盆本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3中花盆本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一种具有多重栽培方式的花盆,包括:花盆本体1、土培器皿2;

所述花盆本体1内具有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功能腔10;本实施例中功能腔10为2个,也可以设置更多个,并且功能腔10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都属于本实施例的简单替换。所述功能腔10底部为储水区域11,一水分感应传输件12的一端置于储水区域11内,另一端沿着轴向向上延伸;

所述土培器皿2的底部设有让位开口,所述土培器皿2放置于功能腔内时,所述水分感应传输件12的另一端由让位开口伸入所述土培器皿2内;此时功能腔为土培器皿2,所述水分感应传输件12感应土培器皿2内部土壤的水分含量;当土培器皿2内部水分含量高于预定值时,水分感应传输件12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传输至储水槽;当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低于预定值时,水分感应传输件吸收储水槽内的水,并传输至土壤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分感应传输件12具体为长棉条。所述功能腔10的底部沿平行于中心轴方向向上延伸形成长棉条容置槽,用于容置长棉条;所述长棉条容置槽穿过让位孔到达土培器皿2内部;所述长棉条容置槽的侧壁设置有连通开口,用于连通长棉条与储水槽、土培器皿2内部。

所述功能腔10中不放置土培器皿2时,所述功能腔为水培区域,储水区域11中的水直接用来水培植物。

因此,上述的多用花盆,通过将花盆本体1分隔为多个功能腔10,当功能腔10放置土培器皿2时,该功能腔为土培腔,并且通过设置连通土培器皿2与功能腔储水区域11的棉棒,利用棉棒感应土培器皿2内土壤的湿度;若土壤过湿,多余水分则通过棉棒到达储水区域11中;若土壤过干,棉棒则将出水区域的水吸收至土培器皿2内的土壤中,提高土壤湿度;解决了每次浇水都需要人工进行浇水的问题,实现了自动化浇水,解放人力资源。

若功能腔10中不放置土培器皿2,该功能腔10就为水培腔,直接利用储水区域11中的水就可以进行水培植物的养殖。这样就实现了一个花盆中不同的区域为培植功能区。增加了花盆的功能,并且土培和水培集中在同一个花盆中,也使得这种花盆最终的栽培的效果与传统花盆具有很大的区别,令人耳目一新。

为了让本花盆进一步具备水培的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花盆本体1内具有一从靠近底面一侧延伸至花盆本体开口外的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位于开口外的一端设置一放置工艺摆件的水培腔14。这样就可以在水培腔14内放置水培植物和水培液,从而极大改变该花盆的景观效果,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花盆。满足人们对于个性化的需要。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13的底端面与花盆本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也就是说支撑柱13和花盆本体1是一体不能拆卸的。

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加花盆的功能,所述水培腔14的底部具有连通至支撑柱内的插花孔141,所述支撑柱13为空心柱体,内部充满水培液。这样就可以将花通过插花孔141直接插入支撑柱13中,形成插花花盆。

所述水培腔14与支撑柱13之间采用旋转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具体来说,水培腔14侧壁沿着径向向外延伸的的第一限位壁;支撑柱13的外壁沿着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限位壁;所述水培腔14一部分伸入所述支撑柱13中,使得所述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在沿着轴向向下的方向上顶抵限位。从而实现了水培腔14的安放。

实施例2

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13的底端面与花盆本体1的底面顶抵支撑。也就是说支撑柱13与花盆本体1是可以分离的,并且为了增加支撑柱13的稳定性,所述支撑柱13由底端面至另一端具有宽度逐渐减小的结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参考图3,所述支撑柱13插入花盆本体1内的土中。这样支撑柱13既不与花盆本体1一体化,也不直接与花盆本体1的底面直接接触。所述支撑柱13由底端面至另一端具有宽度逐渐增加的结构。方便支撑柱13插入土中。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