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蜂路隔王或隔蜂功能的磁能巢框上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1727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具有蜂路隔王或隔蜂功能的磁能巢框上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养蜂用具,尤其是能够使中华蜜蜂和不够强壮的西方蜜蜂到继箱中去贮存蜂蜜的具有蜂路隔王或隔蜂功能的磁能巢框上梁。



背景技术:

有史以来,蜜蜂群体在山洞或树洞中以及在树枝上结成球形蜂团,从上至下分泌蜂蜡筑造多张相互间隔排列两面为六棱形窝房的巢脾,蜜蜂们在巢脾上部贮存蜂蜜,在巢脾下部繁殖后代。后来,人们用2块宽度与巢脾厚度相等形状扁平的巢框边条、1根宽度与巢脾厚度相等形状粗大的巢框上梁、1根宽度小于巢脾厚度形状细小的巢框下梁组合成巢框;在巢框边条上的4个穿线孔中横向布置4根金属丝,蜜蜂们在巢框中的金属丝上筑造成巢脾,以方便人们开箱检查蜂群、调整巢脾和分离蜂蜜等。使用时,将多个巢框连同巢脾放置在1个单独的巢箱(蜂箱)中,或者放置在巢箱和继箱(蜂箱)中使用。使用中,巢框的上、下、左、右和巢框与巢框之间留有10毫米宽的蜂路(蜜蜂活动的过道),以使蜜蜂们能够在巢框和巢脾的周围相互活动;巢箱与继箱之间有1块隔王板,用于限制个体较大的蜂王在巢箱中产卵繁殖,而个体较小的蜂蜜们能够通过隔王板进入继箱中贮存蜂蜜;蜂箱上口有副盖板,用于为蜜蜂群体保温;蜂箱顶部有蜂箱盖,用于防晒和防止雨水进入蜂箱;蜜蜂们从巢箱底板前方的巢门孔进出蜂箱。使之不仅管理和取蜜方便,而且符合蜜蜂群体在巢脾上部贮存蜂蜜,在巢脾下部繁殖后代的自然生活习性。

综上所述,巢框是现代养蜂业中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养蜂用具,且显而易见、无可非议。但是,现有巢框上梁组合成巢框配合继箱使用的,必需要安装隔王板。现有的隔王板厚13毫米,隔王板上面的蜂路宽10毫米,隔王板下面的蜂路宽10毫米,巢框上梁厚20毫米,巢框下梁厚12毫米,上巢脾与下巢脾之间共65毫米的距离,不能够使天生群体弱小的中华蜜蜂(中华蜜蜂具有诸多西方蜜蜂不可比拟的优势,被列入我国三友保护动物名目,属我国土生土长的蜜蜂蜂种)到继箱中去贮存蜂蜜,也不能够使不够强壮的西方蜜蜂到继箱中去贮存蜂蜜,使之既不能够提高中华蜜蜂蜂蜜(土蜂蜜)的产量,也不能够使不够强壮的西方蜜蜂生产蜂蜜。现有巢框上梁组合成巢框配合继箱使用的,在开箱时需要拆卸隔王板,开箱后又需要再次安装隔王板,该工作既烦琐又费时,且可想而知。另外,蜜蜂们通常会用蜂蜡将现有巢框上梁与副盖板粘连在一起,造成开箱困难;现有巢框上梁的测面,没有蜂王、蜜蜂相互通过的孔,不利于在早春季节中,蜂王从巢脾的其中一面到达巢脾的另一面产卵繁殖,蜜蜂们从巢脾的其中一面到达巢脾的另一面哺育幼虫。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巢框上梁组合成巢框配合继箱使用的,不能够使中华蜜蜂和不够强壮的西方蜜蜂到继箱中去贮存蜂蜜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蜂路隔王或隔蜂功能的磁能巢框上梁,该具有蜂路隔王或隔蜂功能的磁能巢框上梁组合成巢框配合继箱使用的,不仅能够使中华蜜蜂和不够强壮的西方蜜蜂到继箱中去贮存蜂蜜,而且没有开箱时需要拆卸隔王板,开箱后又需要再次安装隔王板的烦琐事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木材、永久磁材和金属板材制成。磁能上梁长268~492毫米,宽26~28毫米,厚20~22毫米,上平面的两端分别有巢框耳,下平面的中心线上,有1条宽4.2毫米,深3毫米的巢础嵌入通槽;磁能上梁的测面,有多个直径为6~12毫米的蜂王、蜜蜂互通孔;磁能上梁的上平面,有多个直径为10~20毫米,深3~10毫米的磁材孔,磁材孔中,分别粘贴1块直径为10~20毫米,厚3~10毫米的永久磁铁;磁能上梁上平面上,有1块长268~492毫米,宽26~28毫米,厚0.5~1.2毫米,其中一边有2排条形隔王孔或圆形隔王孔,另一边有2排圆形隔蜂孔或条形隔蜂孔的隔王隔蜂板;条形隔王孔宽3.6~4.8毫米,长8~50毫米,圆形隔王孔直径为3.6~4.8毫米;圆形隔蜂孔直径为2.5~3.5毫米,条形隔蜂孔宽2.5~3.5毫米,长12~35毫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2块巢框边条、1根本发明的磁能上梁、1根巢框下梁组合成的巢框,具有现有巢框相同的功能,蜜蜂们在巢框中筑造巢脾。本发明组合成巢框配合继箱使用的,不必安装隔王板且既有隔王功能,既节省了隔王板的投入,也没有频繁地拆卸、安装隔王板的烦琐事务,且省心、省事。将本发明组合成的巢框放置在巢箱中,继箱中放置不导磁的超薄下梁组成的巢框,大大缩小了上巢脾与下巢脾之间的距离(由65毫米缩减为22毫米),能够使中华蜜蜂和不够强壮的西方蜜蜂到继箱中去贮存蜂蜜。使用中,需要隔王时,将隔王隔蜂板上的隔王孔面移动至蜂路,即可限制蜂王在巢箱中产卵繁殖,蜂蜜们通过隔王孔进入继箱贮存蜂蜜,提高了蜂蜜的产量;需要隔蜂时,将隔王隔蜂板上的隔蜂孔面移动至蜂路,能够防止蜜蜂将巢框上梁与副盖板粘连在一起,克服了开箱困难;不需要隔王和隔蜂时,使隔王隔蜂板与磁能上梁重合即可,不影响平常检查蜂群、调整巢脾和分离蜂蜜等;磁能上梁测面的蜂王、蜜蜂互通孔,有利于在早春季节中,蜂王从巢脾的其中一面到达巢脾的另一面产卵繁殖,蜜蜂们从巢脾的其中一面到达巢脾的另一面哺育幼虫。本发明具有使用简单,节省工时,使用寿命长,隔王隔蜂板与磁能上梁分离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巢框上梁组合成巢框的结构图。

图2是现有巢框放置在巢箱和继箱中使用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现有巢框放置在巢箱和继箱中使用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组合成巢框的演示图。

图6是本发明组合成巢框放置在巢箱中配合继箱使用的纵向剖视图。

图中1.巢脾,2.巢框边条,3.巢框上梁,4.巢框下梁,5.穿线孔,6.金属丝,7.巢箱,8.继箱,9.蜂路,10.隔王板,11.副盖板,12.蜂箱盖,13.巢门孔,14.磁能上梁,15.巢框耳,16.巢础嵌入通槽,17.蜂王、蜜蜂互通孔,18.磁材孔,19.永久磁铁,20.条形隔王孔,21.圆形隔蜂孔,22.隔王隔蜂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人们用2块宽度与巢脾1厚度相等形状扁平的巢框边条2、1根宽度与巢脾1厚度相等形状粗大的巢框上梁3、1根宽度小于巢脾1厚度形状细小的巢框下梁4组合成巢框;在巢框边条2上的4个穿线孔5中横向布置4根金属丝6,蜜蜂们在巢框中的金属丝6上筑造成巢脾1。

在图2中,将多个巢框连同巢脾1放置在巢箱(蜂箱)7和继箱(蜂箱)8中使用。使用中,巢框的上、下、左、右和巢框与巢框之间留有10毫米宽的蜂路(蜜蜂活动的过道)9;巢箱7与继箱8之间有1块隔王板10;蜂箱上口有副盖板11;蜂箱顶部有蜂箱盖12;蜜蜂们从巢箱7底板前方的巢门孔13进出蜂箱。共65毫米的距离不能够使天生群体弱小的中华蜜蜂到继箱中去贮存蜂蜜,也不能够使不够强壮的西方蜜蜂到继箱中去贮存蜂蜜。

在图3中,将多个巢框连同巢脾放置在巢箱(蜂箱)7和继箱(蜂箱)8中使用。使用中,巢框的上、下、左、右和巢框与巢框之间留有10毫米宽的蜂路(蜜蜂活动的过道)9;巢箱7与继箱8之间有1块隔王板10;蜂箱上口有副盖板11;蜂箱顶部有蜂箱盖12。

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磁能上梁14长268~492毫米,宽26~28毫米,厚20~22毫米,上平面的两端分别有巢框耳15,下平面的中心线上,有1条宽4.2毫米,深3毫米的巢础嵌入通槽16;磁能上梁14的测面,有多个直径为6~12毫米的蜂王、蜜蜂互通孔17;磁能上梁14的上平面,有多个直径为10~20毫米,深3~10毫米的磁材孔18,磁材孔18中,分别粘贴1块直径为10~20毫米,厚3~10毫米的永久磁铁19;磁能上梁14上平面上,有1块长268~492毫米,宽26~28毫米,厚0.5~1.2毫米,其中一边有2排条形隔王孔20或圆形隔王孔,另一边有2排圆形隔蜂孔21或条形隔蜂孔的隔王隔蜂板22。

在图5所示演示图中,由2块巢框边条2、1根本发明的磁能上梁14、1根巢框下梁4组合成的巢框,具有现有巢框相同的功能,蜜蜂们在巢框中筑造巢脾1。磁能上梁14测面的蜂王、蜜蜂互通孔17,有利于在早春季节中,蜂王从巢脾1的其中一面到达巢脾1的另一面产卵繁殖,蜜蜂们从巢脾1的其中一面到达巢脾1的另一面哺育幼虫。

在图6中,将本发明组合成的巢框放置在巢箱7中,继箱8中放置不导磁的超薄下梁组成的巢框,大大缩小了上巢脾1与下巢脾1之间的距离(由65毫米缩减为22毫米),能够使中华蜜蜂和不够强壮的西方蜜蜂到继箱8中去贮存蜂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