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位移结构的拼接式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696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具有防位移结构的拼接式水槽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领域,特别涉及具有防位移结构的拼接式水槽。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关注生活健康及精神需求,很多消费者喜欢在家里或办公场所栽培植物,回归自然,享受植物带来的无限乐趣。然而由于培养方式不合理,不能把握植物对水分、养料及光照的需求,要么加水过多,要么加水较少,照顾不周,植物往往出现枯萎甚至死亡的现象。

现有技术中,植物生长机设计不合理,均是储水槽直接对定植篮进行供水,供水系通简单导致水分利用不充分,造成浪费,不利于节能环保,另外,各个机构之间结合也不够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位移结构的拼接式水槽,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具有防位移结构的拼接式水槽,包括,

储水槽,用于储水并能够向供水槽进行供水,储水槽上设有定位凸边;和,

供水槽,设置于储水槽内,供水槽由至少两个本体拼接而成,本体在拼接处向本体内凹陷形成定位槽,定位槽与定位凸边相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植物种植装置中,可以预先向储水槽内加水,再通过水泵将储水槽内的水注入供水槽,特别是可以利用现有或将来的大数据,根据不同植物品种、生活习性、环境变化等参数输入装置中,进行智能化管理,设置不同的参数,根据植物的实时需要进行水分和养料的供应,储水槽和供水槽的配合使用能够大大方便对植物水分供应的管理;设有定位槽和定位凸边,方便将供水槽固定在储水槽内,防止植物种植装置在移动和运输过程中因为供水槽和储水槽结合不牢而发生相互移位,因为这样不仅容易导致水从储水槽或供水槽中溢出,还会导致整个装置的寿命变短;而通过定位槽和定位凸边的相互配合后,供水槽与储水槽的结合更加紧密牢固。

植物种植装置中的线材需要通过空心管引出,将供水槽套在储水槽的空心管上,不仅能够对供水槽进行中心定位,还能够方便将线材通过空心管、第一通道送到供水槽的上方,为上面的用电部件尤其是补光灯和植物感应检测器进行供电。将供水槽设成拼接式的,方便将供水槽安装或取下,从而方便进行供水槽或储水槽的清理、保养或维修,因为供水槽套在空心管上,对于非拼接式的供水槽,要想拆卸,则都需要将供水槽上方的部件先拆卸,麻烦,费时费力,还有可能造成装置损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供水槽由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拼接而成,第一本体的体积占供水槽的1/2至2/3,第二本体的体积占供水槽的1/3至1/2,第一本体包括第一槽壁和第一隔板,第二本体包括第二槽壁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互配合。其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配合将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进行拼接固定,方便将供水槽进行拼接或拆卸开。需要说明的是,供水槽也可以由多于两个的本体拼接而成,比如三个、四个甚至更多,只是或拆卸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这里两个本体既方便将供水槽进行安装拆卸,又方便将供水槽从空心管上取下。第一本体的体积占供水槽的1/2至2/3,方便将第一本体卡在空心管上,且通过材料的弹性,也方便将第一本体从空心管上取下,特别是可以设计成第一本体的体积占供水槽的2/3,第二本体的体积占供水槽的1/3;安装时,可以先将第一本体的所占的第一通孔套在空心管上进行固定,再将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进行拼接固定;拆卸时,先将第二本体从第一本体上拆卸下来,再将第一本体从空心管上取下,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隔板上设有l形的扣件,扣件与第一隔板之间形成卡槽,第二隔板与卡槽相配合。其有益效果是,在将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进行拼接时,可以将第二本体的第二隔板贴紧第一本体的第一隔板,且第二本体偏于第一本体的下方,将第二隔板从第一隔板的扣件的下方慢慢向上推动,直到第二隔板的上沿进入卡槽内且紧紧抵住扣件内壁,如此,拼接方便牢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扣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隔板相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相连接。其有益效果是,方便将卡槽与第二隔板相配合进行连接,特别是可以将第二连接部的末端向卡槽内偏一小角度,通过材料弹性将第二连接部向外掰开,将第二隔板推进卡槽内,松开第二连接部,则第二连接部能够将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压紧,保证供水槽拼接牢固。第二隔板上还设有凹槽,第一连接部与凹槽相配合。当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完全配合时,第一连接部恰好能够坐落于凹槽内,保持第一隔板的顶部与第二隔板的顶部以及第一连接部的顶部在同一平面上,不但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能够配合紧密牢固,方便在供水槽上放置其他结构,而且更加美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隔板上设有通水管和出水口,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一豁口、第二豁口和平台,出水口的一端与通水管的出水端相连通,出水口的另一端通向供水槽的第一腔体内,第一豁口的形状与通水管的形状相配合,第二豁口的形状与出水口相配合,平台与出水口的底面相配合。其有益效果是,设有通水管,通水管的进水端可以与水泵的出水端相连,从而可以将储水槽中的水抽进通水管;在将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进行拼接时,通水管能够卡进第二本体上的第一豁口内,配合贴切,从而能够使拼接过后的供水槽更加紧密。通水管的出水端连接出水口,能够通过出水口将水和养料供应到供水槽内,再由供水槽供给植物在将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进行拼接时,出水口能够与第二豁口相配合,并通过第二豁口伸进第二本体内,将水注入第二本体,出水口的底面刚好能够坐落于平台上,进一步增加了二者配合的紧密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凸边包括第一定位凸边和第二定位凸边,定位槽包括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与第一定位凸边相配合,第二定位槽与第二定位凸边相配合。其有益效果是,通过两个定位凸边与定位槽的配合,进一步保证供水槽在储水槽内不会晃动移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定位凸边上还设有卡棱和两个卡槽,两个卡槽对称分布于卡棱的两侧。其有益效果是,储水槽内一般还会设其他部件,如水泵,为了对水泵进行定位,可以在水泵外壳上设置卡位,卡在卡棱上,从而能够将水泵与储水槽固定为一体,防止水泵在储水槽内不稳而到处移动影响水泵正常抽水工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定位凸边内还设有走线结构,走线结构的一端通向储水槽的内部,走线结构的另一端通向储水槽的外部,走线结构包括第一走线槽、第二走线槽和出线结构,第一走线槽设于储水槽的外部,第二走线槽设于储水槽的内部,第一走线槽和第二走线槽通过出线结构相连接。其有益效果是,储水槽外的线路通过第一走线槽引入,越过出线结构,再经由第二走线槽到达储水槽内的用电部件,例如可将电能供给水泵。设有走线结构不仅方便将储水槽外的线路引入到储水槽内,供给储水槽内的用电部件特别是水泵,将走线结构设于第二定位凸边内,还大大节省了储水槽内的使用空间,将更多的空间用于供应水和营养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储水槽内还设有至少一个支撑件,支撑件配置为支撑供水槽。其有益效果是,储水槽的下半腔体用于储水,上半腔体用于放置供水槽,将供水槽置于储水槽内时,支撑件能够防止供水槽往储水槽底部滑动,从而能够将供水槽固定在储水槽内的合适高度,为储水槽留足够的空间进行储水。优选,支撑件的高度与供水槽的高度之和与储水槽的高度相一致。储水槽的下半部用于储水,上半部能够被供水槽合理占据和配合,能够充分利用储水槽的空间。

支撑件为长条形,支撑件的一端与储水槽的槽底相连接,支撑件与储水槽的横截面相垂直,方便将支撑件与储水槽一体成型进行加工,易于脱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件为五条,其中,

两条支撑件设于第一定位凸边的两侧,

两条支撑件设于第二定位凸边的两侧,

一条支撑件与第一定位凸边、第二定位凸边的之间相互沿正三角形的顶点分布。

其有益效果是,五条支撑件分散分布,特别是这种大致呈正三角的顶点分布式,分布均匀,方便对上方的供水槽进行稳定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有防位移结构的拼接式水槽的储水槽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有防位移结构的拼接式水槽的储水槽的一种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具有防位移结构的拼接式水槽的储水槽的另一种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具有防位移结构的拼接式水槽的供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具有防位移结构的拼接式水槽的供水槽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具有防位移结构的拼接式水槽的供水槽的剖视图;

图7为图1所示具有防位移结构的拼接式水槽的供水槽的仰视图;

图8为图1所示具有防位移结构的拼接式水槽的供水槽的拆开图;

图9为图1所示具有防位移结构的拼接式水槽的供水槽的另一角度的拆开图;

图10为图1所示具有防位移结构的拼接式水槽的供水槽的第二本体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具有防位移结构的拼接式水槽的供水槽的第二本体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2为采用本发明的水槽的一种植物种植装置的剖视图;

图13为采用本发明的水槽的一种植物种植装置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1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防位移结构的拼接式水槽。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储水槽2和供水槽3,俯视均为圆形。储水槽2用于储水并能够向供水槽3进行供水,储水槽2上设有定位凸边。供水槽3设置于储水槽2内,供水槽3上设有定位槽37,定位槽37与定位凸边相配合。

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植物种植装置中,供水槽3设置于储水槽2内。可以预先向储水槽2内加水,再通过水泵4将储水槽2内的水注入供水槽3,特别是可以利用现有或将来的大数据,根据不同植物品种、生活习性、环境变化等参数植入装置中,进行智能化管理,设置不同的参数,根据植物的实时需要进行水分和养料的供应。有定位槽37和定位凸边,方便将供水槽3固定在储水槽2内,防止植物种植装置在移动和运输过程中因为供水槽3和储水槽2结合不牢而发生相互移位,因为这样不仅容易导致水从储水槽2或供水槽3中溢出,还会导致整个装置的寿命变短;而通过定位槽37和定位凸边的相互配合后,供水槽3与储水槽2的结合更加紧密牢固。

如图1至图3所示,定位凸边设于储水槽2的内壁上,包括第一定位凸边22和第二定位凸边23。定位槽37设于槽壁31上,包括第一定位槽371和第二定位槽372,第一定位槽371与第一定位凸边22相配合,第二定位槽372与第二定位凸边23相配合。通过两个定位凸边与定位槽37的配合,进一步保证供水槽3在储水槽2内不会晃动移位。

定位槽37和定位凸边的方向与供水槽3的中心轴轴向相一致。将供水槽3固定在储水槽2内时,通过第一定位凸边22和第一定位槽371的配合以及第二定位凸边23与第二定位槽372的配合,将供水槽3与储水槽2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防止供水槽3晃动。特别是来回搬运过程中,若供水槽3经常固定不牢,晃动较大,不仅各个部件之间摩擦较大,还会导致水容易溢出,致使植物种植装置的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第一定位槽371和第二定位槽372与供水槽3的中心轴轴线一致,将圆柱形的供水槽3放置于储水槽2的圆柱形内腔时,可以将供水槽3上的第一定位槽371的底端对准储水槽2上的第一定位凸边22的顶端,将第二定位槽372的底端对准出水槽2上的第二定位凸边23的顶端,轻轻按压供水槽3,第一定位凸边22沿第一定位槽371进行滑动,第二定位凸边23沿第二定位槽372进行滑动,通过定位凸边和定位槽37的配合将供水槽3安装在储水槽2内,简单方便安装。

如图1至图2所示,第二定位凸边23上还设有卡棱234和两个卡槽235,两个卡槽235对称分布于卡棱234的两侧。储水槽2内一般还会设其他部件,如水泵4,为了对水泵4进行定位,可以在水泵4外壳上设置卡位42,卡在卡棱234上,从而能够将水泵4与储水槽2固定为一体,防止水泵4在储水槽2内不稳而到处移动,防止抽水时发生故障。

如图12所示,第二定位凸边23内还设有走线结构,走线结构包括第一走线槽231、第二走线槽232和出线结构233,第一走线槽231设于储水槽2的外部,第二走线槽232设于储水槽2的内部,且第二走线槽232的底端与水泵4相连接,第一走线槽231和第二走线槽232通过出线结构233相连接。储水槽2外的线路通过第一走线槽231引入,越过出线结构233,再经由第二走线槽232到达储水槽2内的用电部件,如此可将电能供给水泵4,不仅方便将储水槽2外的线路引入到储水槽2内,供给储水槽2内的水泵4,将走线结构设于第二定位凸边23内,还大大节省了储水槽2内的使用空间,将更多的空间用于供应水和营养物。出线结构233的高度要高于出水口34的高度,以防止供水槽3中的水由出线结构233溢到储水槽2外的供电线路区,而储水槽2中的水位更是低于供水槽3的水位,亦不可能越过出线结构233,从而能够防止出现电路故障。

如图1至图3所示,储水槽2内还设有支撑件24,支撑件24配置为支撑供水槽3。储水槽2的下半腔体用于储水,上半腔体用于放置供水槽3,将供水槽3置于储水槽2内时,支撑件24能够防止供水槽3往储水槽2底部滑动,从而能够将供水槽3固定在储水槽2内的合适高度,为储水槽2留足够的空间进行储水。

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储水槽2的空间,支撑件24的高度与供水槽3的高度之和与储水槽2的高度相一致,从而,储水槽2的下半部用于储水,上半部能够被供水槽3合理占据和配合。

为了便于储水槽2的加工,支撑件24为长条形,支撑件24的一端与储水槽2的槽底相连接,支撑件24与储水槽2的横截面相垂直。将支撑件24如此设置,方便将支撑件24与储水槽2一体成型进行加工,易于脱模。

支撑件24共为五条。其中,两条支撑件24设于第一定位凸边22的两侧;两条支撑件24设于第二定位凸边23的两侧;一条支撑件24与第一定位凸边22、第二定位凸边23的之间相互沿正三角形的顶点分布。五条支撑件24分散分布,特别是这种大致呈正三角的顶点分布式,分布均匀,方便对上方的供水槽3进行稳定支撑。

如图4至图5所示,供水槽3包括槽壁31、隔板32、通水管33和出水口34以及由槽壁31和隔板32围成的第一腔体35,隔板32的一端与槽壁31相连接,隔板32的另一端与供水槽3的中心即第一通道38相连接,通水管33和出水口34均设于隔板32上,出水口34的一端与通水管33的出水端331相连通,出水口34的另一端通向供水槽3的第一腔体35内,出水口34包括第一出水口341和第二出水口342。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装置设有通水管33,通水管33的进水端可以与水泵4的出水端41相连,从而可以将储水槽2中的水抽进通水管33,通水管33的出水端331连接出水口34能够通过出水口34将水和养料供应到供水槽3内,再由供水槽3供给植物;设有第一出水口341和第二出水口342能够保证通水管33出来的水通过两个出水口34及时通入供水槽3,且供应分散均匀,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因为如果只在一处供应,长期以后,容易会对供水槽3的受水面造成破坏。

如图6所示,通水管33的出水端331还设有挡块332。

如图4至图11所示,有时供水槽3内的水过多,需要及时排出,此时将隔板32的两侧设有排水孔36,排水孔36的水平高度低于出水口34的水平高度。排水孔36的一端通向供水槽3,排水孔36的另一端通向供水槽3外,在本发明的植物种植装置中,供水槽3内多余的水可以通过排水孔36再流到储水槽2内,防止供水槽3内的水过多,造成故障。具体是通过供水槽3排水孔36下面的第二定位槽372,将多余的水排进储水槽2内。

如图12至图13所示,本发明中植物种植装置,储水槽2外还设有外壳1,外壳1大体上呈圆形,与储水槽2紧密配合,美观且便于拖拿,储水槽2和外壳1之间设有第二腔体11,第二腔体11内一般用于布置控制线路,对整个种植装置进行控制和管理。储水槽2的内部设有空心管21,空心管21的一端通向第二腔体11,空心管21的另一端与补光灯7相连接。供水槽3上对应设有第一通道38,第一通道38由供水槽3的下方通向供水槽3的上方,第一通道38的外壁与隔板32相连接。设有第一通道38且第一通道38与供水槽3的第一腔体35相互防水连接,空心管21能够穿过第一通道38,与补光灯7相连接,从而将装置下方的线材通过此防水的空心管21和第一通道38供到供水槽3的上方,给供水槽3上方的用电部件,特别是补光灯7和植物生长监测器(未画出)。该设计能够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进行补光,实现对植物生长所需养料和光照的的智能化控制。本发明将第二腔体11内的电线通过空心管21连接到补光灯7,不仅能够保证补光灯7的用电需求,整个线路与储水槽2进行一体隔开,防止漏水,可防止水分进入第二腔体11造成安全隐患。且进一步方便将线路埋藏于第二腔体11和空心管21内,防止储水槽2和供水槽3中的水与线路直接接触,减少安全隐患。

如图8至图11所示,为了方便供水槽3的安装和拆卸,供水槽3由第一本体301和第二本体302拼接而成,第一本体301的体积占供水槽3的2/3,第二本体302的体积占供水槽3的1/3,第一本体301包括第一槽壁311和第一隔板321,第二本体302包括第二槽壁312和第二隔板322,第一隔板321和第二隔板322相互配合,通水管33和出水口34均设于第一隔板321上。由于植物种植装置中的线材需要通过空心管21引出,空心管21再穿进第一通道38中,也即是将供水槽3套在储水槽2的空心管21上,不仅能够对供水槽3进行中心定位,还能够方便将线材通过空心管21、第一通道38送到供水槽3的上方,为上面的用电部件进行供电。将供水槽3设成拼接式的,方便将供水槽3安装或取下,从而方便进行供水槽3或储水槽2的清理、保养或维修,因为供水槽3套在空心管21上,对于非拼接式的供水槽3,要想拆卸,则都需要将供水槽3上方的用电部件先拆卸,不仅麻烦,费时费力,还有可能造成部件损坏。

第一隔板321与第一槽壁311连接处设有第一弯部3215,第二隔板322与第二槽壁312连接处设有第二弯部3216,第一弯部3215和第二弯部3216共同围成第一定位槽371,从而,合理利用第一隔板321上与第二隔板322的拼接处空间,也便于第一本体301和第二本体302的加工脱模。

同样,第二定位槽372亦是在第一隔板321和第二隔板322的拼接处设置。在第一隔板321与第一槽壁311连接处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弯部3217,第二隔板322与第二槽壁312连接处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弯部3218,第三弯部3217和第四弯部3218共同围成第二定位槽372。

在本发明中,第一出水口341和第二出水口342恰好各自通向第一本体301和第二本体302中,保证第一本体301和第二本体302中均可以有水注入。

为了将第一本体301与第二本体302拼接牢固且方便,第一隔板321上设有l形的扣件3211,扣件3211与第一隔板321之间形成卡槽3214,第二隔板322与卡槽3214相配合。在将第一本体301与第二本体302进行拼接时,可以将第二本体302的第二隔板322贴紧第一本体301的第一隔板321,且第二本体302偏于第一本体301的下方,将第二隔板322从第一隔板321的扣件3211的下方慢慢向上推动,直到第二隔板322的上沿进入卡槽3214内且紧紧抵住扣件3211内壁,如此,拼接方便牢固。

为了方便将卡槽3214与第二隔板322相配合进行连接,扣件3211包括第一连接部3212和第二连接部3213,第一连接部3212的一端与隔板32相连接,第一连接部321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3213相连接。可以将第二连接部3213的末端向卡槽3214内偏一小角度,安装时通过材料弹性将第二连接部3213向外稍微掰开,将第二隔板322推进卡槽3214内,松开第二连接部3213,则第二连接部3213能够将第二隔板322与第一隔板321压紧,保证供水槽3拼接牢固。

第二隔板322上还设有凹槽3221,当第二隔板322与第一隔板321完全配合时,第一连接部3212恰好能够坐落于凹槽3221内,保持第一隔板321的顶部与第二隔板322的顶部以及第一连接部3212的顶部在同一平面上,不但使第一本体301与第二本体302能够配合紧密牢固,方便在供水槽3上放置其他结构,而且更加美观。

第二隔板322上设有第一豁口3222和第二豁口3223,第一豁口3222的形状与通水管33的形状相配合,第二豁口3223的形状与第二出水口342相配合。在将第一本体301与第二本体302进行拼接时,第二出水口342能够与第二豁口3223相配合,并通过第二豁口3223伸进第二本体302内,将水注入第二本体302中;通水管33能够卡进第二本体302上的第一豁口3222内,从而能够使拼接过后的供水槽3更加紧密。

第二隔板322上还设有平台3224,平台3224与第二出水口342的底面相配合。将第一本体301与第二本体302拼接后,第二出水口342的底面刚好能够坐落于平台3224上,进一步增加了二者配合的紧密性,保证第一本体301和第二本体302结合更加得完美牢固。

本发明的供水槽3还设有第二通道39,第二通道39设于第一本体301的第一隔板321上,且与第一隔板321一体成型。第二通道39由供水槽3的上方通向供水槽3的下方。为了防止供水槽3内的水蒸发,供水槽3上设有盖板5。盖板5上设有定植篮6,定植篮6的底部伸进第一腔体35内。盖板5上还设有注水口52,注水口52与第二通道39相配合。需要向储水槽2内加水时,可以将水加入注水口52,水将会顺着第二通道39直接注进储水槽2内,避开供水槽3。盖板5上还设有通孔51,从第一通道38伸出的空心管21再从通孔51中伸出与上方的补光灯7相连接。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