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沙的无害化生物处理方法及蚕沙混合料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10874发布日期:2019-08-13 18:06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蚕沙的无害化生物处理方法及蚕沙混合料。



背景技术:

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蚕业养殖的规模庞大,2015年末全国桑园面积1232.0万亩,全年桑蚕茧产量62.8万吨,生丝产量17.2万吨。庞大的蚕业养殖规模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的蚕沙,蚕沙是养蚕业的副产物之一,废弃的蚕沙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将蚕沙无害化处理可以减少养蚕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目前急需开发出一种蚕沙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同时避免在处理过程中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亮斑扁角水虻(hermetiaillucensl.)属于双翅目、水虻科昆虫,俗称黑水虻,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黑水虻能够取食畜禽粪便、餐厨垃圾,食性广,还能够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同时黑水虻的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其本身不会作为疾病传播的媒介,可在任何季节、地点提供优质稳定的虫源,开发其作为有机废弃物资源转化为优质的蛋白来源的资源昆虫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缺乏废弃的蚕沙的无害化生物处理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蚕沙的无害化生物处理方法其所用的蚕沙混合料。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蚕沙的无害化生物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包括蚕沙在内的干物质和水混合,得蚕沙混合料;

2)在容器中放入步骤1)所得的蚕沙混合料和亮斑扁角水虻,放置;和

3)将步骤2)放置所得的物料进行虫沙分离。

步骤1)中,所述的蚕沙混合料中,所述的水占含蚕沙混合料的重量百分比优选的为50-90%,更优选65-80%。

步骤1)中,所述的蚕沙占所述的干物质的重量百分比较佳的是20-90%,最佳的是40-50%。优选的,所述的干物质中还包括小麦麸皮。也可以包括其他饲料组分,优选玉米粉。

步骤1)中,所述的混合的方法是常规的,较佳的将各原料简单混合即可。

步骤2)中,所述的亮斑扁角水虻可以是幼虫,也可以是卵,优选幼虫,更优选3-10日龄幼虫,最优选6日龄幼虫。

所述的亮斑扁角水虻的幼虫的接种密度较佳的是50-300头/100g蚕沙混合料干物质,最佳的是140头/100g蚕沙混合料干物质。

所述的放置是常规的,较佳的是放置在室温条件下,可以是4℃-37℃,优选20℃-30℃,更优选27℃。相对湿度优选75%。所述放置的时间是常规的,优选直到幼虫老化成熟,更优选10-20天。

所述放置时,较佳的添加蚕沙混合料,更佳的每1-7天添加蚕沙混合料。

步骤3)中,所述的虫沙分离是常规的,可以将幼虫从混合料中集中并分离出来。

本发明还提供作为亮斑扁角水虻生物饲料的蚕沙混合料,包括以下组分:包括蚕沙在内的干物质和水。其中,所述的水占所述的蚕沙混合料的重量百分比较佳的为50-90%,更佳的是65-80%。所述的蚕沙占所述的干物质的重量百分是较佳的是20-90%,最佳的是40-50%。较佳的还可以包括其他常规昆虫饲料组分,优选小麦麸皮和/或玉米粉,更优选小麦麸皮。较佳的还可以加入其他昆虫饲料添加剂。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亮斑扁角水虻在蚕沙中繁殖迅速,食量大,饲养密度高,吸收转化率高。本发明用亮斑扁角水虻对蚕沙废弃物进行处理,操作简单,容易管理,成本低,效率高,16天就可以使蚕沙堆积量减少40%以上。

2、本发明对蚕沙废弃物的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本发明用亮斑扁角水虻对于蚕沙的处理有较高的转化效率,一吨蚕沙可以产出约27kg的亮斑扁角水虻鲜虫,加入小麦麸皮后,一吨混合小麦麸皮和蚕沙的饲料可以产出约27-36kg的亮斑扁角水虻鲜虫,可作为优良的蛋白质原料,作为饲料或者提取物原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下表1配制蚕沙混合料。其中,原料小麦麸皮与蚕沙的含水率分别为12.29%±0.06、3.15%±0.05(平均值±标准误,下面表格中的数据也是如此),在计算加水量的时候,没有把蚕沙和小麦麸皮本身的含水率考虑在内,而仅仅是加入组分水的量。

加水量=水/(水+蚕沙+小麦麸皮)×100%

表1.蚕沙混合料的配料

在一密闭的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27℃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75%左右。设置7个实验组,编号为1,2,3,4,5,6,7组,每一个实验组同时设置3个重复。

每实验组分别在表1所述的蚕沙混合料中接种6日龄亮斑扁角水虻幼虫142头,该幼虫的平均体重见表4。放置16天后,测量以下参数(见表2-6)。

表2处理16天后幼虫的存活率、幼虫总的鲜重以及总的干重

表3处理后幼虫的平均体长与平均体宽

表4处理后幼虫与处理前幼虫的平均体重

表5处理后饲料的消耗

表5所述的初始饲料干重是减去了饲料本身的含水量之后计算的饲料重量。

表6处理16天后饲料干物质的消耗率、幼虫的生物转化率以及饲料转化比

上表中,

幼虫的生物转化率=处理后幼虫的干重/添加饲料的干重×100%;

饲料转化比=幼虫消耗饲料的干重/幼虫自身的增重。

上述表格中的差异性均采用t值检验,以第一组为对照组,上标字母相同的表示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性。

上述实验表明,本发明纯蚕沙饲养亮斑扁角水虻,其在饲料转化为6.4217b±0.1096,要高于所有其他实验组;但纯蚕沙饲养组的幼虫的生物转化率为7.4082d±0.1413,在本次实验中是最低的(如表6所示)。

通过蚕沙与小麦麸皮混合配比的饲料饲养亮斑扁角水虻幼虫之后,当饲料中蚕沙的含量为40%-50%的时候,在饲料转化比方面有所降低但是在生物转化率方面却有所提高(如表6所示)。此时幼虫的平均鲜重可达到0.2627g-0.2792g,幼虫的平均干重可达到0.0918g-0.0964g(如表4所示)。蚕沙与麸皮混合饲料可以改善亮斑扁角水虻幼虫的生存环境,提高水虻幼虫的生物转化率。

实施例2

配制蚕沙混合料:100克蚕沙和100克水。在一密闭的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15℃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接种3日龄亮斑扁角水虻幼虫300头。放置20天后,蚕沙减少55%,收获42克的亮斑扁角水虻鲜虫。

实施例3

配制蚕沙混合料:90克蚕沙、10克玉米粉和900克水。在一密闭的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30℃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85%左右。接种7日龄亮斑扁角水虻幼虫50头。放置10天后,蚕沙减少30%,收获25克的亮斑扁角水虻鲜虫。

实施例4

配制蚕沙混合料:70克蚕沙、30克小麦麸皮和100克水。在一密闭的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35℃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40%左右。接种7日龄亮斑扁角水虻幼虫200头。放置15天后,蚕沙减少50%,收获30克的亮斑扁角水虻鲜虫。

实施例5

配制蚕沙混合料:1吨蚕沙和1吨水。在露天环境下,接种6日龄亮斑扁角水虻幼虫7kg。在该环境下,放置15天后,蚕沙减少40%,收获35kg的亮斑扁角水虻鲜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