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苯并烯氟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4206发布日期:2018-07-27 10:29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含有苯并烯氟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于防治农作物病害的应用。



背景技术:

白粉病是一种广泛发生的世界性病害,生产上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白粉病,目前主要依赖苯并咪唑类、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然而,长期使用单一种类的杀菌剂会使病害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防治效果降低。

苯并烯氟菌唑是一种吡唑酰胺类杀菌剂,通过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电子传递链中的琥珀酸脱氢酶,使得病原真菌无法经由呼吸产生能量,进而瓦解病菌的生长,该化合物单独使用成本较高且容易又发抗性的产生,从而降低农药品种的使用寿命。

萜烯醇是以色列生物农药公司开发的生物杀菌剂,目前,已有40.2%的萜烯醇母药和9%的萜烯醇乳油成功产业化,用于防治草莓白粉病和番茄早疫病等病害。

合理的农药活性成分复配是解决农药残留、抗性发展等常用的措施,一些农药活性成分复配后,在一定的范围内还具有扩大杀菌谱、提高防治效果、协同增效的作用,因此,如何筛选得到具有上述作用的农药复配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大量的试验,在室内活性测定结合田间药效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得到苯并烯氟菌唑和萜烯醇复配后对多种农作物病害的防治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经过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目前,尚未发现有关于萜烯醇和苯并烯氟菌唑复配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治效果好、对环境友好的协同增效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作物病害的应用,所述杀菌组合物尤其适用于防治多种卵菌纲病害,例如霜霉病、白粉病、疫霉病等,同时,本发明的农药化合物结合物的防治谱也必然覆盖单个活性成分的防治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至少包含苯并烯氟菌唑和萜烯醇,其中,苯并烯氟菌唑和萜烯醇的重量比优选为30:1-1:20,进一步的,所述重量比优选为10:1-1:1。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组合物中苯并烯氟菌唑和萜烯醇所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90%,优选为20-50%,其余为农药制剂加工中的常规辅助成分。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组合物可以通过农药制剂加工中的常规制备方法加工成农业上允许使用的任意剂型,包括但不限于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可分散油悬浮剂。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按比例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还可以加入其它农用活性成分,例如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肥料等农用活性成分。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在应用时可以在病害发生之前也可在病害发生初期或病害发生后期使用,也可在不同使其分别使用,其用量可以根据病害为害程度、防治作物、使用方法、使用环境等的不同在较宽的范围之内变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活性成分萜烯醇和苯并烯氟菌唑复配后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达到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以减少农药活性成分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2、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活性成分作用机理互不相同,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减少和/或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

3、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防治效果好,用量低,尤其适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加以说明,但本发明觉不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发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加以说明,但本发明觉不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发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一、室内生物测定

1、供试病原菌:黄瓜霜霉病病菌;

2、供试药剂:将萜烯醇和苯并烯氟菌唑用溶剂溶解后,配制成10000ug/ml的母液,于4℃冰箱保存,待用。

3、试验方法:经预试试验确定萜烯醇和苯并烯氟菌唑的有效抑制浓度后,设置两种药剂的不同浓度,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作物病菌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防治效果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u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试验结果见表1。

表1萜烯醇和苯并烯氟菌唑不同配比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毒力

由表1可以看出,萜烯醇和苯并烯氟菌唑在30:1-1:20的范围内复配,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其中,当两者复配比例在10:1-1:10,共毒系数均接近160或160以上,协同增效作用相对更明显。

二、制剂实施例

1、实施例1:30%萜烯醇·苯并烯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1)

所述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配方将农药原药以及分散剂、润湿剂和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搅拌均匀,经气流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可湿性粉剂。

2、实施例2:29%萜烯醇·苯并烯氟菌唑乳油(9:20)

所述乳油的制备方法为:按上述配方将活性成分、溶剂、助溶剂和乳化剂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配置釜中,搅拌均匀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乳油。

3、实施例3:24%萜烯醇·苯并烯氟菌唑悬浮剂(1:3)

所述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农药各个助剂混合均匀,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萜烯醇和苯并烯氟菌唑,在磨球机中磨球2-3小时,使得制剂粒径均在5微米以下,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悬浮剂。

4、实施例4:33%萜烯醇·苯并烯氟菌唑水分散粒剂(1:10)

所述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配方将有效成分萜烯醇和苯并烯氟菌唑、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以及填料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进行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后经取样分析,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水分散粒剂。

三、田间药效试验

1、试验对象:黄瓜霜霉病

2、试验药剂:以实施例1-4的农药制剂对试验药剂,以9%萜烯醇乳油和10%苯并烯氟菌唑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

3、试验方法:试验地设置在山东青州市东夏镇某黄瓜种植地,每个小区面积为50m2,重复4次,于黄瓜发病初期进行叶面喷雾处理,施药两次,施药器械为w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在药剂处理前进行黄瓜霜霉病病情指数调查,第二次施药后7、14天调查黄瓜霜霉病发病情况。调查方法、分级、药效计算按照《农田药效试验准则(一)》进行。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萜烯醇和苯并烯氟菌唑复配后的农药组合物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好于对照单剂9%萜烯醇乳油和10%苯并烯氟菌唑可湿性粉剂,表明萜烯醇和苯并烯氟菌唑复配后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尤其是实施例2的农药组合物,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明显好于其它实施例。另外,在用药范围内,未发现本发明的农药制剂对黄瓜作物有药害产生,表明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安全性也较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