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洲鲈取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4875发布日期:2018-06-19 04:53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洲鲈取样方法。



背景技术:

加洲鲈的学名为大口黑鲈,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是一种适温性广的淡水肉食性鱼类。加洲鲈生长快、抗疾病、适应性强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进行试养,至今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池塘淡水人工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加洲鲈为肉食性鱼类,经过驯化可以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饵料,在我国,目前其养殖范围已扩大至江浙沪、四川、湖南、湖北等广大地区,养殖模式也由最初的混养、初养到现在的池塘精养、流水槽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形式。

在加洲鲈的人工养殖过程中,需对加洲鲈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测而藉以调整投饵量,并且通常情况下每月对加洲鲈进行一次取样测量。取样测量时通常以捞网或撒网的传统方式将加洲鲈从鱼塘中捞取,但是捞网对于100g以内的鱼种较为适宜,而对于200g以上的大规格鱼的取样效果不佳;撒网可用于大规格鱼,但一次取样量较多,而且撒网容易擦伤鱼鳞,造成鱼体受伤,感染病菌。因此如何方便地对加洲鲈取样并且在取样过程中能有效地避免损及鱼体成了养殖业界长期以来关注并且期望解决的技术问题,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加洲鲈取样方法,该方法既可有效地控制一次取样量又能防止损伤鱼体并且操作方便。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加洲鲈取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一主动集鱼装置,该主动集鱼装置由一半潜式浮框、一主动集鱼网箱和一导鱼袖网套组成,主动集鱼网箱设置在半潜式浮框内,该主动集鱼网箱的上部形成敞口,而四周以及底部形成封闭,并且主动集鱼网箱的上部以及下部与半潜式浮框固定,在主动集鱼网箱的一侧开设有一导鱼口,导鱼袖网套的一端在对应于导鱼口的位置与主动集鱼网箱连接,而导鱼袖网套的另一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伸展到主动集鱼网箱的主动集鱼网箱腔内;

B)取样,先将由步骤A)得到的主动集鱼点装置投入加洲鲈养殖鱼池,所述的导鱼口位于水面之下,而所述半潜式浮框以及主动集鱼网箱的上部探出水面,待加洲鲈循着导鱼口和导鱼袖网套进入主动集鱼网箱的主动集鱼网箱腔内后,得到待测量的样品加洲鲈并取出进行测量,其中,样品加洲鲈的一次取样量为30-50尾,每尾的重量大于200g。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半潜式浮框由一矩形框体和分别插置在矩形框体的四个角部的各一根插条组成,在矩形框体的四个角部各开设有一插条孔,插条与插条孔插配并且由插置于插条上的插销限定,而插销支承在矩形框体朝向上的一侧表面,插条的上端伸展到矩形框体的上方;在所述主动集鱼网箱的上沿的四个角部各固定有一上牵引绳,而在主动集鱼网箱的底沿的四个角部各固定有一下牵引绳,上牵引绳与所述插条的顶部连接,而下牵引绳与所述插条的底部连接,其中:所述的矩形框体以及插条由木质材料、毛竹或金属管制成并且当矩形框体以及插条为金属管时,在插条的上端设置一浮球。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插条的顶部开设有一上牵引绳挂着连接槽,而在插条的底部开设有一下牵引绳挂着连接槽,所述的上牵引绳与上牵引绳挂着连接槽挂着连接,而所述的下牵引绳与下牵引绳挂着连接槽挂着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框体的边长为1.6m,所述插条的高度为1.5-1.8m,并且插条的上端伸展到矩形框体的上方的程度为0.3m;所述主动集鱼网箱的边长为1.5m,高度为1.2m,主动集鱼网箱的上部探出水面的程度为0.3m。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导鱼口以及导鱼袖网套的直径为40-50cm并且导鱼袖网套的长度为40-50cm。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变已有技术中的被动式的捞网或撒网取样为主动式的即通过加洲鲈主动从导鱼口经导鱼袖网套游入主动集鱼网箱的主动集鱼网箱腔内,因而既可有效地控制一次取样量,又能避免损及鱼体并且操作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使用的主动集鱼装置的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使用的主动集鱼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的加洲鲈取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一主动集鱼装置,该主动集鱼装置由一半潜式浮框1、一主动集鱼网箱2和一导鱼袖网套3组成,主动集鱼网箱2设置在半潜式浮框1内,该主动集鱼网箱2的上部形成敞口,而四周以及底部形成封闭,并且主动集鱼网箱2的上部以及下部与半潜式浮框1固定,在主动集鱼网箱2的一侧开设有一导鱼口21,导鱼袖网套3的一端在对应于导鱼口21的位置与主动集鱼网箱2连接,而导鱼袖网套3的另一端构成为自由端并且伸展到主动集鱼网箱2的主动集鱼网箱腔内;

B)取样,先将由步骤A)得到的主动集鱼点装置投入加洲鲈养殖鱼池(本实施例为水泥地),前述的导鱼口21位于水面4之下,而前述半潜式浮框1以及主动集鱼网箱2的上部探出水面4,待加洲鲈循着导鱼口21和导鱼袖网套3进入主动集鱼网箱2的主动集鱼网箱腔内后,加洲鲈进入主动集鱼网箱2并达到依需数量的时间约为20-30min,得到待测量的样品加洲鲈并取出进行测量,其中,样品加洲鲈的一次取样量为30尾,每尾的重量为250g。

在本实施例中,由图1和图2所示,前述的半潜式浮框1由一矩形框体11和分别插置在矩形框体11的四个角部的各一根插条12组成,在矩形框体11的四个角部各开设有一插条孔111,插条12与插条孔111插配并且由插置于插条12上的插销121限定,而插销121支承在矩形框体11朝向上的一侧表面,插条12的上端伸展到矩形框体11的上方;在前述主动集鱼网箱2的上沿的四个角部各固定有一上牵引绳22,而在主动集鱼网箱2的底沿的四个角部各固定有一下牵引绳23,上牵引绳22与前述插条12的顶部连接,而下牵引绳23与前述插条12的底部连接,其中:前述的矩形框体11以及插条12由木质材料制成。

在前述插条12的顶部开设有一上牵引绳挂着连接槽123,而在插条12的底部开设有一下牵引绳挂着连接槽124,前述的上牵引绳22与上牵引绳挂着连接槽123挂着连接,而前述的下牵引绳23与下牵引绳挂着连接槽124挂着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矩形框体11的边长为1.6m,前述插条12的高度为1.8m,并且插条12的上端伸展到矩形框体11的上方的程度为0.3m;前述主动集鱼网箱2的边长为1.5m,高度为1.2m,主动集鱼网箱2的上部探出水面4的程度为0.3m。

前述导鱼口21以及导鱼袖网套3的直径为50cm并且导鱼袖网套3的长度为50cm。

实施例2:

请参见图3,仅将矩形框体3以及插条12改用金属管并且金属管为不锈钢管,在插条的上端设置浮球122。由于本实施例采用了金属管,因此作为优选的方案可在对应于矩形框体11的下方增设一矩形底框体13,在该矩底框体13的四个角部各增设一支撑脚131,并且将矩形框体11转移至插条12的顶部。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实施例3:

仅将步骤B)中的样品加洲鲈的一次取样量改为50尾,每尾的重量改为200g;将矩形框体11以及插条12改用毛竹制作,将插条的高度改为1.5m;将导鱼口21以及导鱼袖网套3的直径改为40cm并且将导鱼袖网套3的长度改为40cm。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实施例4:

仅将步骤B)中的样品加洲鲈的一次取样量改为40尾,每尾的重量改为225g;将矩形框体11以及插条12改用毛竹制作,将插条的高度改为1.65m;将导鱼口21以及导鱼袖网套3的直径改为45cm并且将导鱼袖网套3的长度改为45cm。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