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合农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7780发布日期:2018-09-11 16:42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复合农药。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各国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而造成环境污染,许多化学农药因其不具有选择性而对有益的生物也造成威胁,同时很多化学农药是不可降解或很难降解的,容易在动植物体内积累而造成污染物的富集。

微生物农药是21世纪农药工业的新产业,其能克服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减少在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同时在利用微生物农药防病杀虫生产的农副产品的品质和价格将大幅度上升,有利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社会效益不可估量。现有出现了大量的微生物杀虫剂,如申请号cn201410442008.3公开的微生物杀虫剂,其中的微生物采用的苏云金杆菌液,白僵菌菌液,光合细菌菌液,酵母菌菌液、烟叶的螯合液、磷酸二氢钾,胺鲜酯,复硝酚钠和有机硅,其采用的微生物为不同菌属的微生物,在同一环境下其作用有所不同,因此其作用的害虫类别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申请号为cn201510103305.x公开的防治红火蚁的微生物杀虫剂组合物,其采用的白僵菌和噻虫啉混合,但噻虫啉为化学农药,也容易造成残留。目前微生物杀虫剂主要采用单一菌种或不同菌属的菌种混合,或与化学农药混合制的,其杀菌效果降低,且化学残留较高。

因此,进一步加快微生物农药的研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进程,降低农药在农副产品中的残留和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满足中国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生产对农业科技的重大需求,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生物复合农药,其主要采用芽孢杆菌属的微生物,与增效剂进行配合使用,杀虫效果好,无残留,绿色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微生物复合农药,按质量份包括微生物发酵混合液90-94;增效剂6-10;

所述微生物发酵混合液按照质量份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30-36、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11-15、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12-18、蜡状芽胞杆菌发酵液7-11、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8-12、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6-10、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10-14;

所述增效剂按照质量份包括胺酯鲜32-38、醋酸钙3-7、硫酸锌6-10、硝酸铵10-15、壳聚糖12-18、茶皂素5-9、尿素15-19。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发酵混合液按照质量份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30-35、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12-14、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13-16、蜡状芽胞杆菌发酵液8-10、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8-10、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6-8、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10-12。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发酵混合液按照质量份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33、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13、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15、蜡状芽胞杆菌发酵液9、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10、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8;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12。

优选的,所述增效剂按照质量份包括胺酯鲜35、醋酸钙5、硫酸锌8、硝酸铵13、壳聚糖15、茶皂素7、尿素17。

优选的,所述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中、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蜡状芽胞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中菌种含量均为50-80亿cfu/ml。

优选的,所述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中菌种含量为80-100亿个/g。

微生物复合农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质量份的微生物发酵混合液通过压力差吸入成品罐中,在转速为120r/min的条件下转动20-30min后,将质量份的增效剂加入继续搅拌至均匀悬浮液即可。

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为:

(1)将苏云金芽孢杆菌菌种接种在接种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接种培养基在121℃下灭菌30分钟,待罐内接种培养基冷却至34℃左右即可接种苏云金芽孢杆菌菌种,接种培养基的配方为:豆饼浆1.0%,酵母膏0.6%,蛋白胨0.2%,磷酸氢二钾0.1%,碳酸钙0.4%,无水硫酸镁0.03%,七水硫酸亚铁0.03%,豆油0.2%,其中接种培养基的ph7.0~7.2;

(2)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30ml无菌水加入至接种后的接种培养基中,制成菌悬液,再把菌悬液转入灭菌的血清瓶,在酒精灯火焰下,以减压接种法将血清瓶中的菌悬液吸入种子罐中进行培养,种子罐中培养温度控制在30±1℃,罐压0.5mpa,通气量1:1(体积/体积/分),气体必须干净无杂菌,搅拌速度为240r/min。培养2小时后通气量逐渐加大,经6~8小时,营养体生长至对数期,检查无菌即为合格种子液。

(3)将培养好的种子液再接入至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发酵罐中设有发酵罐培养基,发酵罐培养基在121℃下灭菌30分钟并冷至30℃,再将种子液接入发酵罐培养基中,种子液的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9%。所述发酵罐培养基的配方为:黄豆饼浆水2.0%,葡萄糖1%,酵母膏o.6%,蛋白胨0.8%,碳酸钙0.2%,七水硫酸镁0.005%,磷酸二氢钾0.1%,七水硫酸亚铁0.005%,七水硫酸锌0.005%、饴糖0.5%,豆油0.2%,余量为蒸馏水。发酵罐培养基的ph为7.2~7.5。

发酵条件及管理:培养温度控制在30士1℃,罐压0.3~0.5mpa,气体必须干净无杂菌,搅拌速度为240r/min通气量1:1(体积/体积/分)。整个发酵过程应定时取样检查,测定糖、氮、磷的含量和ph值,若有过高过低现象,须采取补料等措施加以调整。培养20~22小时,经检查无杂菌,含菌数为50~80亿cfu/ml,即为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为:

(1)将冷藏的菌种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30℃培养24h,其中斜面培养基配方为:小牛浸膏3g,蛋白胨5g,nacl5g,琼脂15~20g,水1l,ph7.0.

(2)用无菌水将种子从斜面培养基上刮洗下来,并取适量接入盛有100ml无菌种子培养基的300ml锥形瓶中,在30℃、150r/min的摇床中振荡培养24h。其中种子培养基的配方为:牛肉膏3g、蛋白胨10g、葡萄糖8g、nacl5g、淀粉30g、硫酸镁0.031g、碳酸钙0.2、蒸馏水1l;种子培养基在121℃下灭菌30分钟,待种子培养基冷却至33℃左右即可接种,并在种子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控制在34±1℃,通气量1:1(体积/体积/分),气体必须干净无杂菌,搅拌速度为140r/min。培养2小时后通气量逐渐加大,经6~8小时,营养体生长至对数期,检查无菌即为合格种子液。

(3)将合格的种子液接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发酵罐中有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在121℃灭菌30分钟并冷至30℃时将种子液接种至其中;所述种子液的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9%。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2%、蛋白胨1.5%、氯化钠0.5%、糖蜜5%、可溶性淀粉3%、,余下为蒸馏水;ph值7.2;

发酵条件及管理:培养温度控制在32±1℃,搅拌速度为140r/min,气体必须干净无杂菌,通气量1:1~1.5(体积/体积/分)。整个发酵过程应定时取样检查,测定糖、氮、磷的含量和ph值,若有过高过低现象,须采取补料等措施加以调整。培养20-22小时,经检查无杂菌,含菌数为50~80亿cfu/ml,即为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

蜡状芽胞杆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1)将蜡状芽胞杆菌在斜面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其中斜面培养基的配方为:蛋白胨1%,酵母浸膏0.5%、葡萄糖0.1%、硫酸镁0.03%、磷酸二氢钾0.02%,其余为蒸馏水;ph7.0;

(2)用无菌水将种子从斜面培养基上刮洗下来,并取适量接入盛有100ml无菌种子培养基的500ml锥形瓶中,种子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2%,硫酸铵0.2%、磷酸氢二钾0.3%、硫酸镁0.02%、氯化钙0.01%、余下蒸馏水。ph值7~7;在32℃、200r/min的摇床中振荡培养20h,8000r/min离心20min,取上层清液备用;在无菌操作条件下,以减压接种法上述离心清液吸入种子罐中培养,培养温度控制在34±1℃,通气量1:1(体积/体积/分),气体必须干净无杂菌,搅拌速度为140r/min。培养2小时后通气量逐渐加大,经6~8小时,营养体生长至对数期,检查无菌即为合格种子液;

(3)将种子液接入至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发酵罐中有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在121℃灭菌30分钟并冷至30℃时将种子液接种至其中;所述种子液的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9%。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2%,硫酸铵0.2%、磷酸氢二钾0.3%、硫酸镁0.02%、氯化钙0.01%、余下蒸馏水;ph值7.2;

发酵条件及管理:培养温度控制在32±1℃,搅拌速度为140r/min,气体必须干净无杂菌,通气量1:1(体积/体积/分)。整个发酵过程应定时取样检查,测定糖、氮、磷的含量和ph值,若有过高过低现象,须采取补料等措施加以调整。培养20~22小时,经检查无杂菌,含菌数为50~80亿cfu/ml,即为蜡状芽胞杆菌发酵液。

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在发酵罐内直接加水定容,预先通入空气,将培养基直接投入罐内搅拌,采用直接进气法消毒,消毒中将料温直接升到121℃,罐压维持在0.2mpa,保持30分钟;消毒结束直接由夹层进水冷却;将1%份的巨大芽孢杆菌种子液接入种子罐内发酵,种子培养时间为5小时;种子液的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9%接入发酵罐发酵;种子罐及发酵罐培养条件:风比为1∶1,罐压为0.5mpa,温度为37±2℃,发酵罐培养时间为10-18小时,经检查无杂菌,含菌数为80~100亿个/g;即为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

所述培养基配方为:小麦次粉0.8%、鱼粉0.8%、碳酸钙0.12%、硫酸铵0.05%、磷酸氢二钾0.04%、水92.1%。

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为:

在发酵罐内直接加水定容,预先通入空气,将培养基直接投入罐内搅拌;采用直接进气法消毒,消毒中将料温直接升到121℃,罐压维持在0.2mpa,保持30分钟;消毒结束直接然后换空气保压,同时进行冷却,当温度达到最适培养温度(37℃)时将通气比调至1:1,接入种子,开动搅拌为200rpm,得到种子液;将1%份的地衣芽孢杆菌种子液接入种子罐内发酵,种子培养时间为5小时;按种子液的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8%接入发酵罐发酵;种子罐及发酵罐培养条件:风比为1:1,罐压为0.5mpa,温度为37±2℃,ph值不能低于6.5、发酵罐培养时间为10-18小时,经检查无杂菌,含菌数为50~80亿cfu/ml,即为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

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1)培养基:酵母膏5.0g、胰蛋白胨6.0g、葡萄糖7.0g、琼脂15.0g、无菌蒸馏水1000ml;将培养基加热溶化、充分混匀后将ph调整至7.0,适当冷却后封装到试管中,试管中的装量为试管的1/5~1/6,用塞子塞好试管口,121℃湿热灭菌30分钟,趁热取出试管放在无菌操作台摆好斜面,冷却至35℃取解淀粉芽孢杆菌母种接种,接种好的试管放入恒温箱在32~34℃中活化培养24h;

(2)取其中一个试管中活化后的菌移入用1000ml三角瓶装的300mlypg培养液中,在120r/min、28℃下培养48小时,获得菌液;ypg培养液的配方为:酵母膏5.0g、胰蛋白胨6.0g、葡萄糖7.0g、无菌蒸馏水1000ml;ph7.0,三角瓶中装量为1/3~1/4,用塞子塞好三角瓶口,121℃湿热灭菌30分钟再接种;

(3)将发酵培养基至于发酵罐中,调整发酵培养基中的ph至7.0,密封加料孔,用高温蒸汽灭菌2小时,冷却;种子液的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9%接种至发酵罐中培养24~36小时;在发酵过程中出现较多泡沫时,应该加入消泡剂,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加入量以种子罐或发酵罐中的泡沫不溢出为准;经检查无杂菌,含菌数为50~80亿cfu/ml,即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

上述所述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0.75%、糖蜜2%、蚕蛹粉1%、玉米浆2%、氯化钠0.2%、碳酸钙0.8%、硫酸镁0.1%、硫酸锰0.01%、硫酸亚铁0.003g/l,余下为蒸馏水;ph7.0。

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为:

(1)培养基:牛肉膏4.0g、胰蛋白胨9g、葡萄糖2.0g、琼脂15.0g、食用食盐5g、无菌蒸馏水1000ml;将培养基加热溶化、充分混匀后将ph调整至7.2,适当冷却后封装到试管中,试管中的装量为试管的1/5-1/6,用塞子塞好试管口,121℃湿热灭菌30分钟,趁热取出试管放在无菌操作台摆好斜面,冷却至35℃取解淀粉芽孢杆菌母种接种,接种好的试管放入恒温箱在32~34℃中活化培养24h;

(2)取其中一个试管中活化后的菌移入用1000ml三角瓶装的300mlypg培养液中,在120r/min、28℃下培养24小时,获得菌液;ypg培养液的配方为:牛肉膏5.0g、胰蛋白胨9g、葡萄糖2.0g、食用食盐5g、无菌蒸馏水1000ml;调ph7.2,三角瓶中装量为1/3~1/4,用塞子塞好三角瓶口,121℃湿热灭菌30分钟再接种;

(3)将发酵培养基放入发酵罐中,充分搅拌,将发酵培养基ph调整到7.2,密封加料孔,用高温蒸汽灭菌2小时,降温至35℃冷却后立即接种菌液,接种量15%;在发酵罐中培养20h后在发酵罐内直接加水定容,预先通入空气,将各种原料称好,直接投入罐内搅拌;采用直接进气法消毒,消毒中将料温直接升到121℃,罐压维持在0.2mpa,保持30分钟;消毒结束直接然后换空气保压,同时进行冷却,当温度达到最适培养温度(37℃)时将通气比调至1:1,开动搅拌为170rpm,;按种子液的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质量的15%将种子罐内的种子液接入发酵罐发酵;种子罐及发酵罐培养条件:罐压为0.5mpa,温度为37±2℃,ph值不能低于6.5、发酵罐培养时间为24-36小时,经检查无杂菌,含菌数为50~80亿cfu/ml;即为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

本发明微生物复合农药主要抑制病原菌能量产生、干扰生物合成和破坏细胞结构。内吸性强、毒性低,有的兼有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细菌对营养要求低,并有易在植物表面定殖的特点,且其数量众多,繁殖速度快,因此在植物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防治了保护地蔬菜和甜瓜的苗期病害,防治黄瓜及烟草炭疽病菌,防治甘蓝黑腐病,防治水稻纹枯病等。

本发明微生物复合农药,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采用不同菌属的菌种进行混合,不同菌属对不同的病虫害具有选择性,可预防多种病虫害;尤其对鳞翅目、直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和蜉蝣目的多种昆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保护害虫天敌,有效平衡生态环境。

(2)本发明是活体微生物菌落和植物乳化精油复合的农药,专一性强,微生物或代谢产物都针对某些特殊的病原作为防治对象,这使得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副作用减少。

(3)环境安全,微生物农药中的活体或微生物本身存在于自然中,它通过代谢,参与能量与物质循环,不会引起生物富集现象,对环境和食物安全影响小;

(4)增效剂的复合,该增效剂的引入不但能增加微生物农药的协同、互补、促进和联合作用,增效作用显著,能大大增加杀虫效果,减少农药用量,从而降低成本,还可增加农作物肥效,使农作物增产增收;大大加强了杀虫的效益,且相比于其他微生物农药,本发明农药见效快,快速防病杀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微生物复合农药,按质量份包括微生物发酵混合液92、增效剂8;

微生物发酵混合液按照质量份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36、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11、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12、蜡状芽胞杆菌发酵液11、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8、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10、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10;

增效剂按照质量份包括胺酯鲜38、醋酸钙7、硫酸锌6、硝酸铵10、壳聚糖12、茶皂素5、尿素15;

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中、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蜡状芽胞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中菌种含量均为50-80亿cfu/ml;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中菌种含量为80-100亿个/g。

微生物复合农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质量份的微生物发酵混合液通过压力差吸入成品罐中,在转速为120r/min的条件下转动20-30min后,将质量份的增效剂加入继续搅拌至均匀悬浮液即可。

实施例2

一种微生物复合农药,按质量份包括微生物发酵混合液90、增效剂10;

微生物发酵混合液按照质量份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30、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15、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18、蜡状芽胞杆菌发酵液10、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10、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10、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14;

增效剂按照质量份包括胺酯鲜35、醋酸钙5、硫酸锌10、硝酸铵15、壳聚糖15、茶皂素9、尿素18;

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中、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蜡状芽胞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中菌种含量均为50-80亿cfu/ml;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中菌种含量为80-100亿个/g。

微生物复合农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质量份的微生物发酵混合液通过压力差吸入成品罐中,在转速为120r/min的条件下转动20-30min后,将质量份的增效剂加入继续搅拌至均匀悬浮液即可。

实施例3

一种微生物复合农药,按质量份包括微生物发酵混合液92、增效剂8;

微生物发酵混合液按照质量份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33、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13、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15、蜡状芽胞杆菌发酵液9、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10、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8;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12;

增效剂按照质量份包括胺酯鲜35、醋酸钙5、硫酸锌8、硝酸铵13、壳聚糖15、茶皂素7、尿素17;

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中、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蜡状芽胞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中菌种含量均为50-80亿cfu/ml;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中菌种含量为80-100亿个/g。

微生物复合农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质量份的微生物发酵混合液通过压力差吸入成品罐中,在转速为120r/min的条件下转动20-30min后,将质量份的增效剂加入继续搅拌至均匀悬浮液即可。

实施例4

一种微生物复合农药,按质量份包括微生物发酵混合液94、增效剂6;

微生物发酵混合液按照质量份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33、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13、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15、蜡状芽胞杆菌发酵液9、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10、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8;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12;

增效剂按照质量份包括胺酯鲜35、醋酸钙5、硫酸锌8、硝酸铵13、壳聚糖15、茶皂素7、尿素17;

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中、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蜡状芽胞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中菌种含量均为50-80亿cfu/ml;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中菌种含量为80-100亿个/g。

微生物复合农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质量份的微生物发酵混合液通过压力差吸入成品罐中,在转速为120r/min的条件下转动20-30min后,将质量份的增效剂加入继续搅拌至均匀悬浮液即可。

实施例5

本发明微生物复合农药的应用:

(1)蔬菜

主要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豆蛱螟,潜叶蛾和夜蛾类。施药最佳温度20-25℃,喷药最佳时间:清晨和傍晚,用药量150-250ml/亩。防治效果可达80-90%。另外,喷药后5小时遇雨会促进药效发挥的特点,可在高温季节(30℃左右气温)改用大水量喷雾(每亩田喷雾用水150斤/亩),提倡采用小机喷雾,使防治效果明显提高。

(2)棉花

主要防治:一代,二代,三代棉铃虫用药量:300-450ml/亩,于卵盛期喷雾2-3次(虫发率高的年代)。防治效果可达75-90%,保蕾效果74%。

(3)玉米

主要防治:玉米螟用药量:150ml/亩,于玉米心叶末端施入心叶内,在玉米螟卵高峰前期,即始盛期开始喷雾。防治效果可达77.3-91.6%。

(4)水稻

主要防治:一代二化螟,三代三化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用药量:300ml/亩,效果为89-91%。且使用后,水稻叶面由淡绿变深绿。

(5)园林,果树

主要防治:刺蛾,大衰蛾,柑桔潜叶蛾刺蛾和大衰蛾是食叶性害虫,稀释200-300倍bt乳剂,在幼虫孵化后数天内进行喷药,防治效果可达90%。柑桔潜叶蛾以300-600倍bt乳剂,防治效果可达85%。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