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28431发布日期:2018-10-12 19:59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自进入化学防虫时代以来,人们对化学农药的依赖越来越来强,某些化学杀虫剂的长期使用,增加了害虫的抗药性、污染了环境。目前市场上有多种混配农药,多为不同作用机制的化学农药间的混配,其使用量大,且害虫易产生抗药性。多种化学药剂的长期使用已造成农林用地农药残留量的增加,致使多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交易受限,而害虫对药剂的抗药性的增加和药剂对天敌害虫的杀伤也致使用药量和用药频率的增加,常常导致某一害虫或多种害虫的再猖獗。

绿僵菌素a是由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离体培养产生的具有杀虫作用的环形肽类化合物。绿僵菌素a可以对昆虫多种器官结构产生影响,如使昆虫体壁肌肉僵直,对昆虫马氏管和中肠产生抑制或破坏作用,抑制昆虫脂肪体和体壁皮细胞的形成,抑制昆虫的生长发育等。绿僵菌素a可以对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等20多种农业害虫有特效。黄皮新肉桂酰胺b作为一种植物性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易降解、无残留、目标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的杀虫剂,黄皮新肉桂酰胺b可用于防治米象、蓟马、蚜虫、斜纹夜蛾等害虫,对植物寄生线虫和孑孓有特效。

农药复配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杀虫(病)原理的农药,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生产出新的农药品种。实践证明,农药的合理混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防治不同病虫的农药混用还可以减少施药次数,从而降低劳动成本。但是,并不是随便两种农药复配都能达到预期目的,农药混用虽有很多好处,但切忌随意乱混,需要考虑协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合理地混用不仅无益,而且会产生相反的效果。目前没有任何关于将黄皮新肉桂酰胺b和绿僵菌素a复配,获得更加广谱、增加杀虫效果的杀虫剂的相关研究和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复配杀虫剂,该复配杀虫剂以黄皮新肉桂酰胺b和绿僵菌素a为主要成分,获得更加高效广谱的天然源杀虫剂,极大降低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环境更加友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配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一种复配杀虫剂在防治斜纹夜蛾幼虫、烟蚜若虫、蚊幼虫、植物线虫、柑橘全爪螨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复配杀虫剂,由主剂、载体和辅剂制得,其中主剂为黄皮新肉桂酰胺b和绿僵菌素a的混合物。

本发明将黄皮新肉桂酰胺b与绿僵菌素a混配,有效融合二者不同的杀虫方式和杀虫对象,二者进行复合可获得新的具有复配增效作用的杀虫剂,可扩大杀虫谱,提高杀虫效率。本发明杀虫剂具有不同于现有杀虫剂的全新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杀虫效果显著,同时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

优选地,主剂占杀虫剂的重量百分比为40~70%,所述主剂中绿僵菌素a和黄皮新肉桂酰胺b的重量比为1:0.01~1:99。主剂的占比主要是根据绿僵菌素a和黄皮新肉桂酰胺b的杀虫活性(即杀虫有效浓度)对复配效果的影响来确定,同时也兼顾复配杀虫剂的制备成本。

优选地,所述绿僵菌素a和黄皮新肉桂酰胺b的重量比为1:10~1:99。

更优选地,所述绿僵菌素a和黄皮新肉桂酰胺b的重量比为1:50。

优选地,所述辅剂包括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粘结剂和抗氧化剂。

优选地,复配杀虫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计原料制备:

其中,所述载体为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滑石粉和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和聚乙二醇4000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醇、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nno、分散剂sopa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崩解剂为硫酸铵、尿素、可溶性淀粉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粘结剂为淀粉、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羧甲基纤维素和β-环糊精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杀虫剂剂型为复配水分散粒剂。此剂型加工简单,加工过程不使用有机溶剂、使用时不漂移,无污染、对环境安全。

上述复配杀虫剂由如下方法制备:按比例先将主剂与辅剂粉粹至粒径为20~30μm,再加入载体,造粒干燥得到复配水分散粒剂杀虫剂。其中造粒可以通过流化床造粒或挤压造粒或沸腾床造粒。

上述复配杀虫剂在防治斜纹夜蛾幼虫、烟蚜若虫、蚊幼虫、植物线虫、柑橘全爪螨等害虫方面的应用,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复配杀虫剂,以黄皮新肉桂酰胺b与绿僵菌素a复配,保持了两者杀虫剂的自身优势,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显著扩大了杀虫剂的作用范围和杀虫效果,具有更广谱性和高效性。本发明提供的复配杀虫剂的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药效稳定,对环境友好,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农业害虫的防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以下试剂和原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市售。

实施例1~9

按照表1的复配杀虫剂的主剂和辅剂组成称取原料,将原料混合,经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成粒径为20μm的可湿性粉,加入载体后加入流化床干燥造粒机中,用含粘结剂的水溶液,在50~70℃的流化床中造粒,干燥机中干燥,筛分后即可得到水分散粒剂型复配杀虫剂。

表1

对比例1~4

按照表2的对比例复配杀虫剂的配方称取重量份数的各组分,将各组分经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成可湿性粉,加入流化床干燥造粒机中,用含粘结剂的水溶液,在50-70℃的流化床中造粒,干燥机中干燥,筛分后即可得到水分散粒剂的配方实例成品。

表2

以下应用试验对本发明制备的复配杀虫剂的室内毒杀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测定。

供试药剂:制备的复配杀虫剂;

供试害虫:斜纹夜蛾幼虫、烟蚜若虫、蚊幼虫、植物线虫、柑橘全爪螨。

应用试验1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室内毒杀活性测定

1、试验设计:

实验组:实施例1~9及对比例1~4制备的复配杀虫剂

对照组:以喷同量的蒸馏水作空白对照,以溴氰菊酯作为化学药剂对照,以绿僵菌素a和黄皮新肉桂酰胺b作为单剂对照组。

测定方法:

从烟草田间采集斜纹夜蛾虫卵块,室内饲养至孵化,挑选健康发育一致的2龄幼虫放到烟草叶片上,放入塑料方盒(17cm×17cm),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30头幼虫。将所配药剂,喷洒至叶片表面,26±1℃,80±1%rh条件下饲养。每日观试虫死亡情况,并更换新鲜叶片,分别于处理24h、48h和72h后统计各处理组的死亡率。

2、检测结果见表3。

表3不同配比实例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毒杀活性比较

注:数据为5次重复的平均值;同列数据后标有相同字母者表示在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dmrt)。

施药72h混配剂的死亡率均在85%以上,与化学药剂溴氰菊酯的死亡率89.39%相当。

应用试验2对烟蚜若虫的毒杀活性测定

1、试验设计:

实验组:实施例1~9及对比例1~4制备的复配杀虫剂

对照组:用已灭菌的0.05%的吐温-80水作对照,用吡蚜酮作为化学对照组,以绿僵菌素a和黄皮新肉桂酰胺b作为单剂对照组。

测定方法:

采用喷雾法接种,从田间采集烟蚜饲养,用细毛笔从烟苗上选择大小、体色相近的烟蚜放入有新鲜烟草嫩叶的保鲜盒中,确保接到烟叶上的30头烟蚜的存活率为100%;然后用手持喷雾器将喷配制好的药剂喷洒至烟叶正反两面,每个处理100头烟蚜,每个处理3次重复。完成后,置于生化培养箱中饲养,饲养条件26±1℃,80±1%rh。分别于处理24h、48h和72h后统计死亡率。

2、检测结果见表4。

表4不同配比实例和比例对烟蚜的毒杀活性比较

注:数据为5次重复的平均值;同列数据后标有相同字母者表示在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dmrt)

处理72h后混配剂的死亡率均在90.01%以上,与化学药剂吡蚜酮的死亡率90.33%相当。

应用试验3对白纹伊蚊四龄幼虫的毒杀活性测定

1、试验设计:

实验组:实施例1~9及对比例1~4制备的复配杀虫剂

对照组:用去氯水作对照,用溴氰菊酯作为化学对照组,以绿僵菌素a和黄皮新肉桂酰胺b作为单剂对照组。

测定方法:

随机挑选用酵母片饲养的白纹伊蚊4龄幼虫放入药液中,每处理设3组重复,200条一组,置于温室中饲养,养虫温室为26-28℃,相对湿度60-80%。分别在12、24、36h时检查结果,记录死亡数据,并计算其死亡率。

2、检测结果见表5。

表5不同配比实例和比例对白纹伊蚊四龄幼虫的毒杀活性比较

注:数据为5次重复的平均值;同列数据后标有相同字母者表示在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dmrt)

处理72h后混配剂的死亡率均在91.11%以上,与化学药剂溴氰菊酯的死亡率90.33%相当。

应用试验4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测定

1、试验设计:

实验组:实施例1~9及对比例1~4制备的复配杀虫剂

对照组:用清水作对照,用灭线磷作为化学对照组,以绿僵菌素a和黄皮新肉桂酰胺b作为单剂对照组。

测定方法:

从林间采回含有松材线虫的松木木片,采用贝曼漏斗法收集现充,采用浸渍法,取24孔细胞培养板,每孔加入1ml供试药剂,每孔加入100条线虫悬浮剂。分别与处理后12h、24h和48h后统计线虫死亡数,并计算其死亡率。

2、检测结果见表6。

表6不同配比实例和比例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比较

注:数据为5次重复的平均值;同列数据后标有相同字母者表示在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dmrt)

处理72h后混配剂的死亡率均在95.12%以上,与化学药剂灭线磷的死亡率90.33%相当。

应用试验5对柑橘全爪螨的毒杀活性测定

1、试验设计:

实验组:实施例1~9及对比例1~4制备的复配杀虫剂

对照组:用双蒸水作对照,用联苯菊酯作为化学对照组,以绿僵菌素a和黄皮新肉桂酰胺b作为单剂对照组。

测定方法:

柑橘全爪螨采自温室大棚内未接触过任何农药的柑橘叶上,将双面胶带黏贴于载玻片一端,用零号毛笔挑取大小一致、颜色鲜活的活泼全爪螨雌成虫,将其背部黏在双面胶带上,然后将供试全爪螨浸入待测药液中轻轻摇动约5s后,取出,斜放,用滤纸条小心吸取全爪螨虫体周围的多余药液,置于湿润滤纸的培养皿内,将培养皿置于25±0.5℃、相对湿度为75±3%、光周期为l:d=12:12的人工气候箱中,每处理设3个重复,分别在12、24、36h检查结果,记录死亡数据,并计算其死亡率。

2、检测结果见表7。

表7不同配比实例和比例对柑橘全爪螨的毒杀活性比较

注:数据为5次重复的平均值;同列数据后标有相同字母者表示在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dmrt)

处理72小时后混配剂的死亡率均在90.28%以上,与化学药剂联苯菊酯的死亡率96.23%相当。

应用试验6田间防治效果

1、田间防治试验点选在南雄市烟草科学研究所示范基地进行,防治烟草食叶害虫斜纹夜蛾及刺吸害虫烟蚜,害虫主要处于低龄幼虫阶段,有少量老熟幼虫、蛹和成虫。喷药前调查试验地的虫口基数。重量百分含量为15%的绿僵菌素a-黄皮新肉桂酰胺b水分散粒剂稀释500倍后均匀喷洒于叶表面,每亩用量100ml,喷药24h后,在每个处理区调查死亡虫口数,计算防治效果。

2、试验结果见表8~10。

表8田间防治斜纹夜蛾幼虫的效果

表9田间防治烟蚜效果

ck为空白对照,复配剂处理7d后对田间斜纹夜蛾的防治率均达到了80%以上,对烟蚜的防治率达到了90%以上。

不同配比复配杀虫剂的实验效果如表10。

表10田间防治烟蚜效果

各比例浓度药剂处理9d后的害虫死亡率均达到92%以上。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