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鱼生态免耕综合种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96382发布日期:2018-08-31 19:23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混合种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稻鱼生态免耕综合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综合种养是指充分利用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之间的关系,将水稻、黄鳝、鳖、小龙虾、鱼等动物放到同一块稻田里,充分利用其生物链和食物链关系,达到互利共生、高产高效的种养结合模式,禾花鱼,是团鲤的一个变种,又称禾花乌鲤﹑禾花鲤﹑乌鲤,属鲤科温水性鱼类,原产于广西桂林、全州,在原产地因以稻田禾花为食而得名,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养殖品种,深受养殖户及消费费者的喜爱。现在各地都已经进行了引进推广,在池塘、网箱、河道和稻田等各种水域中进行了大面积养殖,但以稻田养殖为正品,但现有的稻鱼综合种养还存在着产量低、技术难度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鱼生态免耕综合种养方法,实现稻鱼综合种养高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稻鱼生态免耕综合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稻田选择:要求选择水源条件好,无污染,排灌方便,往年无洪水侵入,耕作层较深、相对平整的低洼成片稻田;

(2)稻田改造:在稻田的排水口修筑堤坝和闸门,用密眼网做好防逃网,安置时呈弧形、凸面向内,并插入田泥15cm以上,堤坝应预留足够大的泄洪口,加深现有沟渠,挖出的泥巴加固田埂,稻田的四周田埂必须进行加高至40-60cm,田埂要捶紧夯实,防止崩塌漏水逃鱼达到5-10年不淤塞的要求,并与间杂在田间的水塘相连,然后播撒生石灰消毒,灌水旋耕止漏,根据稻田的形状在田间开挖成“田”字或“井”字形的田间沟,沟宽30cm,深10-20cm,面积少于稻田面积的1%,使洼坑、沟与沟都相通;

(3)插秧与施肥:

a、品种选择,选择耐肥力强、耐深水、抗倒伏、适应性强的紧穗型高产优质品种;

b、插秧:采用插秧机机插,行距30cm,株距12-15cm,每蔸插足5根苗;

c、施肥:肥料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每亩播撒腐熟粉碎的牛粪500kg;禾苗返青时,每亩施有机肥25kg作追肥;

(4)苗种的放养与饲喂

a、鱼种放养:选择种质优良、个体均匀、无病无伤禾花鱼种,每亩放鱼种800-1000尾,早、中稻在整田或插秧后放养,大规格鱼种则在禾苗返青时再放,让鱼种适应田水水温;鱼种出现不适应时,及时注入新水;做好鱼体消毒,将鱼种放在3-5%的盐水中消5-10分钟再放养;

b、饲养管理:在稻田禾苗抽穗扬花期间,除取食掉落在水中的水稻花粉、花瓣后,可适当的补充一些颗粒配合饲料,投喂饲料蛋白含量要求32%左右,每天两次,上午下午各一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定点、定时、定量投喂;

(5)水稻病虫害防治:采用黑光灯、震频式杀虫灯、色光板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每年每亩100kg生石灰插秧前稻田消毒,防控病害;

(6)日常管理

a、适时调节水深:在稻田养殖中保持有效水深,一般5-7天换水1次,开始水深保持10cm一直到禾发蔸,然后逐渐加深到15cm水深;7月份以后,田面保持15cm-20cm水深;

b、调节水质:每半个月用0.2ppm二溴海因或硫酸铜0.8ppm或漂白粉1ppm全田泼洒,每隔10天用8ppm-10ppm光合细菌全田泼洒;

c、加强巡田:经常巡田,注意防暑降温和防逃驱鸟工作;

(7)收获:经过两个月的饲养,一般的鱼苗既可达到上市规格,此时既可开始一边起捕、一边出售,至水稻灌浆尾期全部起捕完毕,同时当水稻灌浆尾期商品鱼起捕完毕后,立即排水干田,九分成熟既可收割;

(8)二次鱼种放养:水稻全部收割完毕后,立即开始灌水,把水塘中暂养的鱼苗或新采购鱼苗放入田中,以稻草、田埂杂草为食,不需要投喂太多饲料,年底起捕一部分,第二年插秧前起捕完。

优选地,步骤(1)所选成片稻田的面积为10-50亩。

优选地,水稻主要种植品种为黄华占、玉针香及晶优华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建立稻田稻鱼综合种养体系,稻田收割后至第二年插秧前处于深水养鱼的状态,使稻田不需要二次翻耕即可再次栽种水稻,鱼的活动会让稻田泥层日趋平整,而且鱼会吃掉所有稻田杂草和杂草的根和种子,每年收割后的稻草、田埂上的杂草、杀虫灯杀死的害虫、稻田滋生的各种微生物,都是天然的优质饵料,充分利用天然饵料增加渔产量,减少饵料投入,节约成本;本发明无化肥农药,产出绿色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1)稻田选择:要求选择水源条件好,无污染,排灌方便,往年无洪水侵入,耕作层较深、相对平整的低洼成片稻田,稻田的面积为30亩;

(2)稻田改造:在稻田的排水口修筑堤坝和闸门,用密眼网做好防逃网,安置时呈弧形、凸面向内,并插入田泥15cm以上,堤坝应预留足够大的泄洪口,加深现有沟渠,挖出的泥巴加固田埂,稻田的四周田埂必须进行加高至40-60cm,田埂要捶紧夯实,防止崩塌漏水逃鱼达到5-10年不淤塞的要求,并与间杂在田间的水塘相连,然后播撒生石灰消毒,灌水旋耕止漏,根据稻田的形状在田间开挖成“田”字或“井”字形的田间沟,沟宽30cm,深10-20cm,面积少于稻田面积的1%,使洼坑、沟与沟都相通;

(3)插秧与施肥:

a、品种选择:水稻主要种植品种为黄华占;

b、插秧:采用插秧机机插,行距30cm,株距12-15cm,每蔸插足5根苗;

c、施肥:肥料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每亩播撒腐熟粉碎的牛粪500kg;禾苗返青时,每亩施有机肥25kg作追肥;

(4)苗种的放养与饲喂

a、鱼种放养:选择种质优良、个体均匀、无病无伤禾花鱼种,每亩放鱼种800-1000尾,早、中稻在整田或插秧后放养,大规格鱼种则在禾苗返青时再放,让鱼种适应田水水温;鱼种出现不适应时,及时注入新水;做好鱼体消毒,将鱼种放在3-5%的盐水中消5-10分钟再放养;

b、饲养管理:在稻田禾苗抽穗扬花期间,除取食掉落在水中的水稻花粉、花瓣后,可适当的补充一些颗粒配合饲料,投喂饲料蛋白含量要求32%左右,每天两次,上午下午各一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定点、定时、定量投喂;

(5)水稻病虫害防治:采用黑光灯、震频式杀虫灯、色光板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每年每亩100kg生石灰插秧前稻田消毒,防控病害;

(6)日常管理

a、适时调节水深:在稻田养殖中保持有效水深,一般5-7天换水1次,开始水深保持10cm一直到禾发蔸,然后逐渐加深到15cm水深;7月份以后,田面保持15cm-20cm水深;

b、调节水质:每半个月用0.2ppm二溴海因或硫酸铜0.8ppm或漂白粉1ppm全田泼洒,每隔10天用8ppm-10ppm光合细菌全田泼洒;

c、加强巡田:经常巡田,注意防暑降温和防逃驱鸟工作;

(7)收获:经过两个月的饲养,一般的鱼苗既可达到上市规格,此时既可开始一边起捕、一边出售,至水稻灌浆尾期全部起捕完毕,同时当水稻灌浆尾期商品鱼起捕完毕后,立即排水干田,九分成熟既可收割;

(8)二次鱼种放养:水稻全部收割完毕后,立即开始灌水,把水塘中暂养的鱼苗或新采购鱼苗放入田中,以稻草、田埂杂草为食,不需要投喂太多饲料,年底起捕一部分,第二年插秧前起捕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