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有机牡丹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3349发布日期:2018-11-07 07:34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牡丹种植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高产有机牡丹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牡丹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其全身是宝,花可供观赏,还可以制成牡丹花茶,牡丹花精油;牡丹根皮是传统中药“丹皮”;牡丹叶子可以提取黄酮;牡丹籽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罕见的奇数脂肪酸,是一种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食用油脂来源。由于牡丹油的高营养价值,我国油用牡丹的种植量也在逐渐增多,但现有油用牡丹的产量并不是很高,因此,需要对现有牡丹种植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产有机牡丹的种植方法,其能够大大加快牡丹的生长速度和提高牡丹油的产量。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高产有机牡丹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总含盐量在0.2%以下,且地势高、排水良好和土质疏松的向阳土地;

2)利用生石灰调节土壤ph值在5~7之间;

3)清除杂物,每亩施180~200kg有机肥和50~55kg复合肥作为底肥,深耕45~55cm,形成牡丹种植地;

4)在牡丹种植地上均匀撒播蚯蚓,撒播量为每亩15~20kg;

5)起垄,垄高40cm、宽35cm,在相邻垄之间挖排水沟,排水沟顶部宽度为50cm;

6)沿垄的长度方向挖穴,同一垄上相邻穴之间的距离为50cm;

7)选择两年生健康无病虫害的牡丹种苗,并将种苗放入700倍福美双溶液浸泡15~25分钟;

8)将种苗放入穴内,使根颈部低于垄顶面2~3cm,向穴内封土;

9)在牡丹种植地中安装捕虫灯,每间隔5m安装一个,每年6~8月份的晚上开启捕虫灯,每隔4~6天将捕虫灯中捕获的虫尸体均匀撒播到牡丹种植地中;

10)每年春分前,给牡丹种苗施用豆饼、鸡粪和腐熟肥料,施肥量为每亩200~250kg;入冬前,施用硫酸铵、硫酸亚铁、过磷酸钙速效肥料,施肥量为每亩80~100kg;

11)在施肥20天后,若土壤过干,则浇一次水;

12)锄地:生长期,每8~15天锄地一次,浅锄3~5cm;开花期,每10~15天锄地一次,深锄6~10cm;

13)病虫防治:每年2月上旬,喷洒多菌灵500倍液;3月初,每亩撒施甲基异硫磷杀虫剂;4月初,在花期前喷施多菌灵1000倍液;5月下旬开始,喷施喷施多菌灵和菊酯类杀虫剂,以后每隔25天喷洒一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量式波尔多液、百菌清杀菌剂;8月下旬到9月下旬,杀菌剂应混入氯氰菊酯杀虫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高产有机牡丹的种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对牡丹种植技术的合理改进,使得牡丹种苗能够健康的生长,并大大加快了种苗的生长速度,有效保证了种苗的成活率和花期的开花率,使牡丹籽更为饱满,提高了产量,同时避免了因为病虫害而影响种植户的损失,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宜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一种高产有机牡丹的种植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高产有机牡丹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总含盐量在0.2%以下,且地势高、排水良好和土质疏松的向阳土地;

2)利用生石灰调节土壤ph值为6;

3)清除杂物,每亩施190kg有机肥和53kg复合肥作为底肥,深耕50cm,形成牡丹种植地;

4)在牡丹种植地上均匀撒播蚯蚓,撒播量为每亩18kg;

5)起垄,垄高40cm、宽35cm,在相邻垄之间挖排水沟,排水沟顶部宽度为50cm;

6)沿垄的长度方向挖穴,同一垄上相邻穴之间的距离为50cm;

7)选择两年生健康无病虫害的牡丹种苗,并将种苗放入700倍福美双溶液浸泡20分钟;

8)将种苗放入穴内,使根颈部低于垄顶面2.5cm,向穴内封土;

9)在牡丹种植地中安装捕虫灯,每间隔5m安装一个,每年7月份的晚上开启捕虫灯,每隔5天将捕虫灯中捕获的虫尸体均匀撒播到牡丹种植地中;

10)每年春分前,给牡丹种苗施用豆饼、鸡粪和腐熟肥料,施肥量为每亩230kg;入冬前,施用硫酸铵、硫酸亚铁、过磷酸钙速效肥料,施肥量为每亩90kg;

11)在施肥20天后,若土壤过干,则浇一次水;

12)锄地:生长期,每12天锄地一次,浅锄4cm;开花期,每13天锄地一次,深锄8cm;

13)病虫防治:每年2月上旬,喷洒多菌灵500倍液;3月初,每亩撒施甲基异硫磷杀虫剂;4月初,在花期前喷施多菌灵1000倍液;5月下旬开始,喷施喷施多菌灵和菊酯类杀虫剂,以后每隔25天喷洒一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量式波尔多液、百菌清杀菌剂;8月下旬到9月下旬,杀菌剂应混入氯氰菊酯杀虫剂。

实施例2

一种高产有机牡丹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总含盐量在0.2%以下,且地势高、排水良好和土质疏松的向阳土地;

2)利用生石灰调节土壤ph值为5;

3)清除杂物,每亩施180kg有机肥和50kg复合肥作为底肥,深耕45cm,形成牡丹种植地;

4)在牡丹种植地上均匀撒播蚯蚓,撒播量为每亩15kg;

5)起垄,垄高40cm、宽35cm,在相邻垄之间挖排水沟,排水沟顶部宽度为50cm;

6)沿垄的长度方向挖穴,同一垄上相邻穴之间的距离为50cm;

7)选择两年生健康无病虫害的牡丹种苗,并将种苗放入700倍福美双溶液浸泡15分钟;

8)将种苗放入穴内,使根颈部低于垄顶面2cm,向穴内封土;

9)在牡丹种植地中安装捕虫灯,每间隔5m安装一个,每年6月份的晚上开启捕虫灯,每隔4天将捕虫灯中捕获的虫尸体均匀撒播到牡丹种植地中;

10)每年春分前,给牡丹种苗施用豆饼、鸡粪和腐熟肥料,施肥量为每亩200kg;入冬前,施用硫酸铵、硫酸亚铁、过磷酸钙速效肥料,施肥量为每亩80kg;

11)在施肥20天后,若土壤过干,则浇一次水;

12)锄地:生长期,每8天锄地一次,浅锄3cm;开花期,每10天锄地一次,深锄6cm;

13)病虫防治:每年2月上旬,喷洒多菌灵500倍液;3月初,每亩撒施甲基异硫磷杀虫剂;4月初,在花期前喷施多菌灵1000倍液;5月下旬开始,喷施喷施多菌灵和菊酯类杀虫剂,以后每隔25天喷洒一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量式波尔多液、百菌清杀菌剂;8月下旬到9月下旬,杀菌剂应混入氯氰菊酯杀虫剂。

实施例3

一种高产有机牡丹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总含盐量在0.2%以下,且地势高、排水良好和土质疏松的向阳土地;

2)利用生石灰调节土壤ph值为7;

3)清除杂物,每亩施200kg有机肥和55kg复合肥作为底肥,深耕55cm,形成牡丹种植地;

4)在牡丹种植地上均匀撒播蚯蚓,撒播量为每亩20kg;

5)起垄,垄高40cm、宽35cm,在相邻垄之间挖排水沟,排水沟顶部宽度为50cm;

6)沿垄的长度方向挖穴,同一垄上相邻穴之间的距离为50cm;

7)选择两年生健康无病虫害的牡丹种苗,并将种苗放入700倍福美双溶液浸泡25分钟;

8)将种苗放入穴内,使根颈部低于垄顶面3cm,向穴内封土;

9)在牡丹种植地中安装捕虫灯,每间隔5m安装一个,每年8月份的晚上开启捕虫灯,每隔6天将捕虫灯中捕获的虫尸体均匀撒播到牡丹种植地中;

10)每年春分前,给牡丹种苗施用豆饼、鸡粪和腐熟肥料,施肥量为每亩250kg;入冬前,施用硫酸铵、硫酸亚铁、过磷酸钙速效肥料,施肥量为每亩100kg;

11)在施肥20天后,若土壤过干,则浇一次水;

12)锄地:生长期,每15天锄地一次,浅锄5cm;开花期,每15天锄地一次,深锄10cm;

13)病虫防治:每年2月上旬,喷洒多菌灵500倍液;3月初,每亩撒施甲基异硫磷杀虫剂;4月初,在花期前喷施多菌灵1000倍液;5月下旬开始,喷施喷施多菌灵和菊酯类杀虫剂,以后每隔25天喷洒一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量式波尔多液、百菌清杀菌剂;8月下旬到9月下旬,杀菌剂应混入氯氰菊酯杀虫剂。

本发明通过对牡丹种植技术的合理改进,使得牡丹种苗能够健康的生长,并大大加快了种苗的生长速度,有效保证了种苗的成活率和花期的开花率,使牡丹籽更为饱满,提高了产量,同时避免了因为病虫害而影响种植户的损失,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宜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