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的植物再生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茶树组培苗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茶树为山茶科山茶属多年生、异花授粉的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茶树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曹丹等,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42卷第29期,第10086-10087页,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茶叶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咖啡碱、氨基酸、茶多酚等物质,具有提神醒脑、解毒利尿、“三抗三降”等功效,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茶树次生代谢产物的细胞工程技术研究进展”,高丽萍等,中国茶叶加工,2002年第2期,第26-30页,公开日2000年12月31日)。植物组织培养又叫离体培养,是在人为创造的无菌条件下将生物的离体器官(如根、茎、叶、茎段、原生质体、形成层)、组织(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或细胞置于培养基内,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连续培养以获得细胞、组织或个体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生物、医药的研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加快作物繁殖速度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作物研究的必由之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可以生产大量的优良无性系,也可以打破种属间界限,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等障碍,对于开展茶树种质资源的保存、新品种的培育及改良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茶树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曹丹等,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42卷第29期,第10086-10087页,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由于茶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其高度的自交不亲和性、自交衰退、结实率低等限制了遗传改良工作的进行。利用茶树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加快茶树育种,缩短育种周期(“茶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吴婉婉等,亚热带农业研究,2013年第9卷第2期,公开日2013年05月31日)。茶树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英国剑桥大学以茶树幼嫩茎段为材料研究立体咖啡碱的合成(“茶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段云裳,福建茶叶,2007年第2期,第7-9页,公开日2007年12月31日)。随后,各国学者和研究人员展开了茶树组织培养技术相关方面的研究。然而,现有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综合性状尚不理想,影响茶树组培苗转代培育或移植。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树组培苗的培养方法,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生长生理特性,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茶树组培苗的培养方法,以蓝光与红光的光量比为0.9:0.9-1.3的光质作为补充光的led光质系统对茶树组培苗进行处理,光质照射时间为每日7:00-21:00。所述光量是指光源在某时间段内所发出的光的总和,是光通量乘以时间所得之积的光能。发明人意外发现,该方法显著改善了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综合性状。进一步,led光质系统的功率为21-23w。进一步,光照强度为800-1000lux。本发明的方法有效改善了茶树组培苗的生长特性,如株高、茎粗和叶长。本发明的方法显著提高了茶树组培苗的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总糖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进一步,所述茶树组培苗为渝茶一号继2代组培苗。所述渝茶一号为重庆市茶叶研究所用崇庆枇杷茶和福鼎大白茶作亲本,人工杂交育成的茶叶品种,其审定编号为渝农作品审经2001001号。进一步,继代培养基为ms+1.5mg/l6-ba+0.1mg/lnaa+30g/l,该培养基的ph为5.6-6.0。所述ms为murashigeandskoog的缩写,ms培养基具有较高的无机盐浓度。进一步,所述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3-27℃,相对湿度70%-80%。该方法显著改善了茶树组培苗生长的综合性状。该方法有效改善了茶树组培苗的生长特性,如株高、茎粗和叶长。该方法显著提高了茶树组培苗的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总糖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该方法培养的茶树组培苗未出现褐化现象。该方法培养的茶树组培苗未出现感染病菌的现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方法显著改善了茶树组培苗生长的综合性状。本发明的方法有效改善了茶树组培苗的生长特性,如株高、茎粗和叶长。本发明的方法显著提高了茶树组培苗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淀粉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总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本发明的方法培养的茶树组培苗未出现褐化现象。本发明的方法培养的茶树组培苗未出现感染病菌的现象。具体实施方式所举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说明,但并不是本发明的内容仅限于所举实施例。所以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
发明内容对实施方案进行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茶树组培苗的培养方法:将渝茶一号继2代组培苗预培养(温度25℃,相对湿度为75%)7天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20瓶,每瓶3株苗,分别置于led光源区1、led光源区2和1个荧光灯光源区进行处理,不同光源区用黑色遮光布分隔。led光源区1以蓝光与红光的光量比为0.9:0.9的光质作为补充光的led光质系统对组培苗进行处理,led光质系统的功率为22w、光照强度为1000lux,光质照射时间为每日7:00-21:00,继代培养基为ms+1.5mg/l6-ba+0.1mg/lnaa+30g/l,该培养基的ph为5.8,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5℃,相对湿度为75%。led光源区2以蓝光与红光的光量比为0.9:1.3的光质作为补充光的led光质系统对组培苗进行处理,led光质系统的功率为22w、光照强度为1000lux,光质照射时间为每日7:00-21:00,继代培养基为ms+1.5mg/l6-ba+0.1mg/lnaa+30g/l,该培养基的ph为5.8,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5℃,相对湿度为75%。1个荧光灯光源区的功率为22w、光照强度为1000lux,光质照射时间为每日7:00-21:00,继代培养基为ms+1.5mg/l6-ba+0.1mg/lnaa+30g/l,该培养基的ph为5.8,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5℃,相对湿度为75%。除光质处理不同外,三个光源区的其他管理方式相同。40天后,每个组别分别随机选择10株组培苗,分别测定其株高,茎粗,从根部向上数第4片叶的叶长,叶宽,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总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各指标检测均重复3次,然后采用spss软件和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试验数据均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uncan法)检测其差异显著性;同时观察培养过程中组培苗是否出现褐化现象和病菌感染现象,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株高的检测方法为:测量组培苗基部至组培苗苗顶最高位置的距离;茎粗的检测方法为:用游标卡尺测定组培苗茎部最粗处的直径;从根部向上数第4片叶的叶长的检测方法为;测量组培苗从根部向上数第4片叶片的从叶基到叶尖的距离;从根部向上数第4片叶的叶宽的检测方法为;测量组培苗从根部向上数第4片叶片的叶片上与主脉垂直方向上的最宽处的距离;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采用苏州科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植物叶绿素(chlorophyll)含量试剂盒分光光度法(规格50管/48样),按照其产品说明书进行检测;蛋白质含量采用苏州科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bac法蛋白含量测定试剂盒分光光度法(规格50管/48样),按照其产品说明书进行检测;淀粉含量采用苏州科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植物淀粉含量试剂盒(规格50管/48样),按照其产品说明书进行检测;游离氨基酸含量采用苏州科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氨基酸(aminoacid,aa)含量测定试剂盒分光光度法(规格50管/48样),按照其产品说明书进行检测;总糖含量采用苏州科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总糖含量试剂盒分光光度法(规格50管/48样),按照其产品说明书进行检测;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苏州科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植物可溶性糖含量试剂盒分光光度法(规格50管/48样),按照其产品说明书进行检测。表1测试结果测试项目led光源区1led光源区21个荧光灯光源区株高/cm1.90±0.26abab1.90±0.19abab1.78±0.26bba茎粗2.4±0.12aa2.2±0.12abbc2.2±0.23abbc从根部向上数第4片叶的叶长/cm1.33±0.12aa1.28±0.08aab1.25±0.08aab从根部向上数第4片叶的叶宽/cm0.53±0.07aa0.50±0.04aa0.49±0.05aa叶绿素a含量/(mg/g鲜重)1.28±0.02aa1.12±0.06bb0.93±0.04cc叶绿素b含量/(mg/g鲜重)0.94±0.03aa0.91±0.02abab0.78±0.03cd叶绿素总量/(mg/g鲜重)2.22±0.02aa2.02±0.06bb1.71±0.04cdd蛋白质含量/(mg/g鲜重)164.2±3.73bb160.0±5.07bcbc151.6±5.87bccd淀粉含量/(mg/g鲜重)12.89±0.52abcbc12.97±0.26abcbc12.76±0.21bcbc游离氨基酸含量/(mg/g鲜重)41.65±1.53aa40.52±0.62aab33.37±1.49cd总糖含量/(mg/g鲜重)69.52±0.49aa68.36±0.54ab66.26±0.32bc可溶性糖含量/(mg/g鲜重)22.08±0.4abbc22.94±0.72abbc23.98±0.36aa是否出现褐化现象未出现未出现未出现是否出现病菌感染现象未出现未出现未出现备注:以上结果为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得到的数据,abab、bba、aa、cd、abcbc、bcbc、bb、cdd、cc、aab、ab等均为本领域常用统计学术语,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由表1可知,led光源区1和led光源区2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平均株高高于1个荧光灯光源区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株高;led光源区1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茎粗极显著粗于1个荧光灯光源区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茎粗,led光源区2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茎粗与1个荧光灯光源区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茎粗相近;led光源区1与led光源区2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平均叶长及叶宽均长于1个荧光灯光源区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叶长及叶宽。由此证明,该方法有效改善了茶树组培苗的生长特性,如株高、茎粗和叶长。由表1可知,led光源区1和led光源区2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均极显著高于1个荧光灯光源区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led光源区1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1个荧光灯光源区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蛋白质含量,led光源区2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亦高于1个荧光灯光源区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平均蛋白质含量;led光源区1和led光源区2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平均淀粉含量高于1个荧光灯光源区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淀粉含量;led光源区1和led光源区2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1个荧光灯光源区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游离氨基酸含量;led光源区1和led光源区2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总糖含量极显著高于1个荧光灯光源区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总糖含量;led光源区1和led光源区2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1个荧光灯光源区培养的茶树组培苗的可溶性糖;led光源区1、led光源区2和1个荧光灯光源区培养的茶树组培苗均未出现褐化现象和病菌感染现象。由此证明,本发明的方法显著提高了茶树组培苗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总糖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综上,本发明的方法显著改善了茶树组培苗生长的综合性状。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