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滇重楼的组培快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99959发布日期:2018-11-02 21:22阅读:9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滇重楼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滇重楼的组培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滇重楼,别名独角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茎高20-2500px,无毛,常带紫红色,基部有1~3片膜质叶鞘抱茎。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用于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惊风抽搐等症。滇重楼,别名独角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茎高20-2500px,无毛,常带紫红色,基部有1~3片膜质叶鞘抱茎。叶5~11枚,绿色,轮生,长7~425px,宽2.2~150px,为倒卵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全缘,常具一对明显的基出脉,叶柄长0-50px。花顶生于叶轮中央,两性,花梗伸长,花被两轮,外轮被片4~6,绿色,卵形或披针形,内轮花被片与外轮花被片同数,线形或丝状,黄绿色,上部常扩大为宽2-5mm的狭匙形。雄蕊2~4轮,8~12枚,花药长5~10mm,药隔较明显,长1~2mm。子房近球形,绿色,具棱或翅,1室。花柱基紫色,增厚,常角盘状。花柱紫色,花时直立,果期外卷。果近球形,绿色,不规则开裂。种子多数,卵球形,有鲜红的外种皮。花期4~7月,果10~11月开裂。

滇重楼有“宜荫畏晒,喜湿忌燥”的习性,喜湿润、荫蔽的环境,在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滇重楼生长过程中,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和遮蔽度。适宜生长在海拔为1600~3100m的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2~13℃,无霜期270天以上。年降雨量850~1200mm,降雨量集中在6~9月间,空气湿度在75%以上,土壤夜潮,能满足滇重楼生长发育对土壤含水量的需求。在种植滇重楼时,建造的荫棚遮荫度在60%-70%之间,散射光能有效促进滇重楼的生长。

中药重楼仍主要来自野生,尚无大规模人工种植的产品。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重楼为原料的生产企业用药量大幅度增加,长期掠夺性采挖使野生重楼越来越少。重楼从种植到收获利用需8-10年的时间,制药企业为获取更多原料,大幅度提高重楼收购价格,收购价格达1000元/kg以上。收购价格上涨药农采挖积极性,采挖速度远远超过了自然生长速度,导致重楼资源已呈稀缺状态。据资料显示,分布于我国境内的野生重楼80%已被开发利用,仅剩下20%的资源。我国每年消耗重楼1000吨以上,且全部为野生重楼,现有资源再经过5年左右的采挖可能枯竭。重楼资源的稀缺有可能成为制约云南相关制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仅依靠野生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人工种植成为解决重楼资源匮乏的必然选择。而且随着中药材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重楼本身所具有的良好药效,重楼的需求量必然将大幅度提高,价格还会上扬。目前滇重楼的传统栽植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开发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滇重楼的组培快繁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滇重楼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滇重楼愈伤组织培养、滇重楼丛生芽苗培育、滇重楼组培快繁苗培育和移栽步骤,具体包括:

a、滇重楼愈伤组织培养:用无菌的接种工具把经过外植体消毒处理后的滇重楼种子或根状茎接种到砂质愈伤组织培养基中,于温度18~22℃,光照强度1000~3000lux条件下培养10~60天得到浅黄色的滇重楼愈伤组织;

b、滇重楼丛生芽苗培育:用无菌的接种工具把滇重楼愈伤组织或细胞团接种到砂质丛生芽苗培养基中,于温度18~22℃,光照强度1000~3000lux条件下培养10~60天得到滇重楼丛生芽苗;

c、滇重楼组培快繁苗培育:用无菌的接种工具把滇重楼丛生芽苗接种到砂质组培快繁苗培养基中,于温度18~22℃,光照强度1000~3000lux条件下培养10~60天得到滇重楼组培快繁苗;

d、移栽:在滇重楼组培快繁苗长至10~25cm时,取出炼苗10~30天后,将滇重楼组培快繁苗移入富含有机质苗床的荫棚内栽种,浇水保湿,并进行常规保温保湿通风及病虫害管理;

其中,所述的砂质愈伤组织培养基、砂质丛生芽苗培养基和砂质组培快繁苗培养基组成均包括河砂、植物生长调节剂、营养液、抗坏血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杀菌剂,以1l计,ms营养液50~500ml/l,蔗糖0~15g/l,植物生长调节剂0.1~10.0ml/l,抗坏血酸0.1~5.0g/l,聚乙烯吡咯烷酮0.1~5.0g/l,杀菌剂1~15g/l,活性炭0.4~0.6g/l,其余为河砂。

本发明滇重楼组培快繁方法采用沙质滇重楼组织培养基进行滇重楼的培育,培养基是利用细净、干燥的河砂与植物组织培养营养液、植物生长调节剂、抗坏血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及杀菌剂组成,制作成新型固体砂质培养基。在本发明中,利用细净、干燥的河砂代替琼脂制作固体培养基介质,不仅可以减少琼脂等凝固剂的成本,河砂还可以循环多次利用,而且用细净河砂代替琼脂作固体介质中,加入各种植物营养液、植物生长调节剂、糖类、植物有机营养液之后,能供给植物组织培养材料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也不需要用酸液或碱液进行精确调节培养基的酸碱度,还可以避免固体培养基消毒灭菌冷却之后过硬或太软不利于植物组织培养的限制,而且利用河沙的颗粒状结构来增强基质的透气性,达到植物组织培养中固定、保湿、透气的目的,满足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水分、养分、激素和透气等功能,更有利于植物的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培快速繁殖和现代无土栽培。

本发明主要针对传统的植物组织培养中,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需要加入适量的琼脂,加入糖类、植物有机营养液之后,固体培养基本身容易霉变,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需要对琼脂、大量元素营养液、微量元素营养液、糖液、有机添加物质和激素等培养液的酸碱度用酸液或碱液进行精确调节,如果固体培养基液的酸碱度调控不准,容易导致固体培养基消毒灭菌冷却之后过硬或过软,不利于植物组织培养或导致组织培养失败等诸多问题。

本发明是利用细净的河沙作为固体介质,替代琼脂,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利用河沙来吸附植物组织培养的营养液、植物生长激素和植物有机营养液,同时,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不需要很精确地调节营养液、植物生长激素和植物有机营养液的酸碱度,培养基就以提供植物组织培养的支撑固体介质、养分溶液和有机成分,供给植物组织培养材料的正常生长,并且同时利用河沙的颗粒状结构来增强基质的透气性,达到植物组织培养中固定、保湿、透气的目的,满足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水分、养分、激素和透气等功能。

本发明所述的滇重楼的组培快繁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将河砂经清水洗净,去除泥土和杂物,晒干或晾干,过10-50目的铁筛得到细净河沙,按滇重楼组培快繁中愈伤诱导配方,将ms营养液+6-ba2.0ml/l+naa0.1ml/l+聚乙烯吡咯酮1.0g/l+多菌灵1.0g/l+活性炭0.5g/l+抗坏血酸0.5g/l,充分混匀后加入细净河砂中混合均匀,分装于培养瓶内,每瓶50cm3,盖紧瓶盖放于高压灭菌器内灭菌,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间15-60分钟,灭菌后取出移至超净工作台内备用;用无菌的接种工具把经过外植体消毒处理后的滇重楼种子或根状茎在超净工作台内接种于灭菌后的沙质培养基中,每瓶接种2-5粒(块),拧紧瓶盖移至培养室内培养(培养温度控制在20±2℃,光照时间每天8-12,光照强度1000-3000lux,后述培养条件相同),经过10-60天,即可长浅黄色的滇重楼愈伤组织。

将河砂经清水洗净,去除泥土和杂物,晒干或晾干,过10-50目的铁筛得到细净河沙,按滇重楼组培快繁中丛生芽诱导配方,将ms营养液+6-ba2.0ml/l+naa0.2-0.5ml/l+kt0.2-1.0ml/l+聚乙烯吡咯酮1.0g/l+多菌灵1.0g/l+活性炭0.5g/l+抗坏血酸0.5g/l,充分混匀后加入细净河砂中混合均匀,分装于培养瓶内,每瓶50cm3,盖紧瓶盖放于高压灭菌器内灭菌,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间15-60分钟,灭菌后取出移至超净工作台内备用。用无菌的接种工具把无菌愈伤组织或细胞团在超净工作台内接种于灭菌后的沙质培养基中,每瓶接种2-5块,拧紧瓶盖移至培养室内培养,经过10-60天,即可长出叶色浓绿、生长健壮的滇重楼丛生芽苗;

将河砂经清水洗净,去除泥土和杂物,晒干或晾干,过10-50目的铁筛得到细净河沙,按滇重楼组培快繁中不定根系诱导配方,将植物1/2ms营养液+6-ba0.2ml/l+naa1.0-5.0ml/l+iba0.2-2.0ml/l+聚乙烯吡咯酮1.0g/l+多菌灵1.0g/l+活性炭0.5g/l+抗坏血酸0.5g/l,充分混匀后加入细净河砂中混合均匀,分装于培养瓶内,每瓶50cm3,盖紧瓶盖放于高压灭菌器内灭菌,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间15-60分钟,灭菌后取出移至超净工作台内备用。用无菌的接种工具把无菌滇重楼丛生芽苗在超净工作台内接种于灭菌后的沙质培养基中,每瓶接种2-5丛,拧紧瓶盖移至培养室内培养,经过10-60天,即可长出根系完整、叶色浓绿、生长健壮的滇重楼根茎叶完整的组培快繁苗;当培养室内的滇重楼组培快繁幼苗长到10-25cm时,取出炼苗10-30天后,将带沙质的滇重楼组培快繁幼苗移入富含有机质苗床的荫棚内栽种、浇水保湿,并进行相关的保温保湿通风及病虫害管理。

上述过程中培养基的制备、外植体材料处理以及诱导技术等操作如下:

1、滇重楼沙质培养基的制备

将河沙经清水洗净,去除泥土和杂物,晒干或晾干,过10-50目的铁筛得到细净河沙,按滇重楼组培快繁配方,将植物生长调节剂、ms营养液、抗坏血酸、聚乙烯吡咯烷酮、活性炭和杀菌剂加入细净河砂中混合均匀,河沙含水量50—70%,分装于培养瓶内,每瓶30-200cm3,盖紧瓶盖放于高压灭菌器内灭菌,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间15-60分钟,灭菌后取出移至超净工作台内备用,得到含有滇重楼组培快繁所需要的营养液、植物生长调节剂、抗坏血酸、聚乙烯吡咯烷酮、活性炭和杀菌剂的无菌沙质培养基。

2、滇重沙质组培快繁中种子外植体材料的处理

用镊子取出刚萌发的滇重楼种子,在自来水下冲洗20min,30%洗衣粉溶液浸泡1h,自来水漂洗干净后放入瓶内加入适量的蒸馏水震荡、洗涤4-5次,除去附着在种子表面杂物,用加有2-3滴吐温80的蒸馏水漂洗3-5次,移入超净工作台内紫外灯照射20min;再用75%乙醇浸泡10-30s,无菌水洗涤3-5次,用0.1%氯化汞浸泡5-10min,无菌水洗涤5次,用无菌滤纸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分,用无菌接种工具接种至滇重楼沙质培养瓶内培养。

3、滇重沙质组培快繁中根状茎外植体材料的处理

用掘根铲取出带幼芽或芽眼的滇重楼根状茎,用小刀或剪刀刮除外表杂质,放于饱和洗衣粉液中浸泡20min后,在自来水下冲洗30min,再用蒸馏水轻微震荡、洗涤4-5次,除去附着在根状茎表面泥土和杂物,用加有2-3滴吐温80的蒸馏水漂洗3-5次,移入超净工作台内紫外灯照射30min;再用75%乙醇浸泡10-30s,无菌水洗涤3-5次,用0.1%氯化汞浸泡10-30min,无菌水洗涤5次,用无菌滤纸吸干根状茎表面的水分,用无菌接种工具接种至滇重楼沙质培养瓶内培养。

4、滇重沙质组培快繁中愈伤组织诱导技术

将河砂经清水洗净,去除泥土和杂物,晒干或晾干,过10-50目的铁筛得到细净河沙,按滇重楼组培快繁中愈伤诱导配方,将ms营养液+6-ba2.0ml/l+naa0.1ml/l+聚乙烯吡咯酮1.0g/l+多菌灵1.0g/l+活性炭0.5g/l+抗坏血酸0.5g/l,充分混匀后加入细净河砂中混合均匀,分装于培养瓶内,每瓶50cm3,盖紧瓶盖放于高压灭菌器内灭菌,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间15-60分钟,灭菌后取出移至超净工作台内备用;用无菌的接种工具把经过外植体消毒处理后的滇重楼种子或根状茎在超净工作台内接种于灭菌后的沙质培养基中,每瓶接种2-5粒(块),拧紧瓶盖移至培养室内培养(培养温度控制在20±2℃,光照时间每天8-12,光照强度1000-3000lux,后述培养条件相同),经过10-60天,即可长出表面粗糙、颗粒状、质地浅黄色的滇重楼愈伤组织或细胞团。

5、滇重沙质组培快繁中丛生芽诱导技术

将河砂经清水洗净,去除泥土和杂物,晒干或晾干,过10-50目的铁筛得到细净河沙,按滇重楼组培快繁中丛生芽诱导配方,将ms营养液+6-ba2.0ml/l+naa0.2-0.5ml/l+kt0.2-1.0ml/l+聚乙烯吡咯酮1.0g/l+多菌灵1.0g/l+活性炭0.5g/l+抗坏血酸0.5g/l,充分混匀后加入细净河砂中混合均匀,分装于培养瓶内,每瓶50cm3,盖紧瓶盖放于高压灭菌器内灭菌,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间15-60分钟,灭菌后取出移至超净工作台内备用。用无菌的接种工具把无菌愈伤组织或细胞团在超净工作台内接种于灭菌后的沙质培养基中,每瓶接种2-5块,拧紧瓶盖移至培养室内培养,经过10-60天,即可长出叶色浓绿、生长健壮的滇重楼丛生芽苗;

6、滇重沙质组培快繁中不定根诱导技术

将河砂经清水洗净,去除泥土和杂物,晒干或晾干,过10-50目的铁筛得到细净河沙,按滇重楼组培快繁中不定根系诱导配方,将植物1/2ms营养液+6-ba0.2ml/l+naa1.0-5.0ml/l+iba0.2-2.0ml/l+聚乙烯吡咯酮1.0g/l+多菌灵1.0g/l+活性炭0.5g/l+抗坏血酸0.5g/l,充分混匀后加入细净河砂中混合均匀,分装于培养瓶内,每瓶50cm3,盖紧瓶盖放于高压灭菌器内灭菌,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间15-60分钟,灭菌后取出移至超净工作台内备用。用无菌的接种工具把无菌滇重楼丛生芽苗在超净工作台内接种于灭菌后的沙质培养基中,每瓶接种2-5丛,拧紧瓶盖移至培养室内培养,经过10-60天,即可长出根系完整、叶色浓绿、生长健壮的滇重楼根茎叶完整的组培快繁苗;当培养室内的滇重楼组培快繁幼苗长到10-25cm时,取出炼苗10-30天后,将带沙质的滇重楼组培快繁幼苗移入富含有机质苗床的荫棚内栽种、浇水保湿和相关保温保湿及病虫害管理,经过3-5年的栽培管理,滇重楼沙质组培快繁苗开花结实,待采种或挖取根状茎后循环进行滇重楼的沙质组培快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滇重楼组培快繁丛生芽萌发生长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滇重楼组织丛生芽萌发生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滇重楼组培快繁不定根诱导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滇重楼组培快繁苗大棚种植生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滇重楼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滇重楼愈伤组织培养、滇重楼丛生芽苗培育、滇重楼组培快繁苗培育和移栽步骤,具体包括:

a、滇重楼愈伤组织培养:用无菌的接种工具把经过外植体消毒处理后的滇重楼种子或根状茎接种到砂质愈伤组织培养基中,于温度18~22℃,光照强度1000~3000lux条件下培养10~60天得到浅黄色的滇重楼愈伤组织;

b、滇重楼丛生芽苗培育:用无菌的接种工具把滇重楼愈伤组织或细胞团接种到砂质丛生芽苗培养基中,于温度18~22℃,光照强度1000~3000lux条件下培养10~60天得到滇重楼丛生芽苗;

c、滇重楼组培快繁苗培育:用无菌的接种工具把滇重楼丛生芽苗接种到砂质组培快繁苗培养基中,于温度18~22℃,光照强度1000~3000lux条件下培养10~60天得到滇重楼组培快繁苗;

d、移栽:在滇重楼组培快繁苗长至10~25cm时,取出炼苗10~30天后,将滇重楼组培快繁苗移入富含有机质苗床的荫棚内栽种,浇水保湿,并进行常规保温保湿通风及病虫害管理;

其中,所述的砂质愈伤组织培养基、砂质丛生芽苗培养基和砂质组培快繁苗培养基组成均包括河砂、植物生长调节剂、营养液、抗坏血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杀菌剂,以1l计,ms营养液50~500ml/l,蔗糖0~15g/l,植物生长调节剂0.1~10.0ml/l,抗坏血酸0.1~5.0g/l,聚乙烯吡咯烷酮0.1~5.0g/l,杀菌剂1~15g/l,活性炭0.4~0.6g/l,其余为河砂。

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6-ba、naa、iba、iaa、zt和kt。

所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中6-ba为0.0~10.0mg/l,naa为0.0~10.0mg/l、iba为0.01~10.0mg/l,iaa为0.01~10.0mg/l,zt为1~5mg/l,kt为1~5mg/l。

所述的杀菌剂为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敌克松、五氯硝基苯、粉锈宁、恶霉灵、苯菌灵和噻菌灵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杀菌剂为百菌清和多菌灵。

所述的杀菌剂中百菌清为0.5~15g/l,多菌灵为0.5~15g/l。

所述的砂质愈伤组织培养基以1l计,包括ms营养液50~500ml/l,6-ba1.0~3.0ml/l,naa0.05~0.15ml/l,聚乙烯吡咯酮0.5~1.5g/l,多菌灵0.5~1.5g/l,活性炭0.25~0.75g/l和抗坏血酸0.4~0.6g/l。

所述的砂质丛生芽苗培养基以1l计,包括ms营养液50~500ml/l,6-ba1.0~3.0ml/l,naa0.2~0.5ml/l,kt0.2~1.0ml/l,聚乙烯吡咯酮0.5~1.5g/l,多菌灵0.5~1.5g/l,活性炭0.3~0.7g/l和抗坏血酸0.4~0.6g/l。

所述的砂质组培快繁苗培养基以1l计,包括ms营养液50~500ml/l,6-ba0.1~0.3ml/l,naa1.0~5.0ml/l,iba0.2~2.0ml/l,聚乙烯吡咯酮0.5~1.5g/l,多菌灵0.5~1.5g/l,活性炭0.3~0.7g/l和抗坏血酸0.4~0.6g/l。

下面以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滇重楼沙质培养基的制备

将河沙经清水洗净,去除泥土和杂物,晒干或晾干,过10-50目的铁筛得到细净河沙,按滇重楼组培快繁配方,将植物生长调节剂、ms营养液、抗坏血酸、聚乙烯吡咯烷酮、活性炭和杀菌剂加入细净河砂中混合均匀,河沙含水量50—70%,分装于培养瓶内,每瓶30-200cm3,盖紧瓶盖放于高压灭菌器内灭菌,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间15-60分钟,灭菌后取出移至超净工作台内备用,得到含有滇重楼组培快繁所需要的营养液、植物生长调节剂、抗坏血酸、聚乙烯吡咯烷酮、活性炭和杀菌剂的无菌沙质培养基。

实施例2滇重沙质组培快繁中种子外植体材料的处理

用镊子取出刚萌发的滇重楼种子,在自来水下冲洗20-60min,用洗衣粉饱和溶液浸泡1h,自来水漂洗干净后放入瓶内加入适量的蒸馏水震荡、洗涤4-5次,除去附着在种子表面杂物,用加有2-3滴吐温80的蒸馏水漂洗3-5次,移入超净工作台内用紫外灯照射20min;再用75%乙醇浸泡10-30s,无菌水洗涤3-5次,用0.1%氯化汞浸泡5-20min,无菌水洗涤5-8次,用无菌滤纸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分,用无菌接种工具接种至含有ms营养液50~500ml/l+6-ba0.1~3.0ml/l+naa0.2~0.5ml/l+kt0.2~1.0ml/l+聚乙烯吡咯酮0.5~1.5g/l+多菌灵0.5~1.5g/l+活性炭0.3~2.0g/l+抗坏血酸0.1~2.0g/l的滇重楼沙质培养瓶内培养,培养温度20-25℃,空气相对温度80%,光照1000—3000lux的培养室内培养,经过20—60天种子即可长出新叶和根系,得到正常生长的滇重楼植株。

实施例3滇重沙质组培快繁中根状茎外植体材料处理

用掘根铲从野外或苗床中取出带幼芽或芽眼的滇重楼根状茎,用小刀或剪刀刮除滇重楼根状茎外表杂质,放于饱和洗衣粉液中浸泡20-60min后,在自来水下冲洗30min,再用蒸馏水轻微震荡、洗涤4-5次,除去附着在根状茎表面泥土和杂物,用加有2-3滴吐温80的蒸馏水漂洗3-5次,移入超净工作台内用紫外灯照射30min;再用75%乙醇浸泡10-30s,无菌水洗涤3-5次,用0.1%氯化汞浸泡表面消毒处理10-30min,无菌水洗涤5-8次,用无菌滤纸吸干根状茎表面的水分,用无菌接种工具接种至含有ms营养液50~500ml/l+6-ba0.1~3.0ml/l+naa0.2~2.0ml/l+kt0.2~2.0ml/l+聚乙烯吡咯酮0.5~3.0g/l+多菌灵0.5~1.5g/l+活性炭0.3~2.0g/l+抗坏血酸0.1~2.0g/l的滇重楼沙质培养瓶内培养,培养温度20-25℃,空气相对温度80%,光照1000—3000lux的培养室内培养,经过20—60天培养,滇重楼根状茎即可长出新叶和根系,得到正常生长的滇重楼植株。

实施例4滇重沙质组培快繁中愈伤组织诱导技术

将河砂经清水洗净,去除泥土和杂物,晒干或晾干,过10-50目的铁筛得到细净河沙,按滇重楼组培快繁中愈伤诱导配方,将ms营养液+6-ba2.0ml/l+naa0.1ml/l+聚乙烯吡咯酮1.0g/l+多菌灵1.0g/l+活性炭0.5g/l+抗坏血酸0.5g/l,充分混匀后加入细净河砂中混合均匀,分装于培养瓶内,每瓶50cm3,盖紧瓶盖放于高压灭菌器内灭菌,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间15-60分钟,灭菌后取出移至超净工作台内备用;用无菌的接种工具把经过外植体消毒处理后的滇重楼种子或根状茎在超净工作台内接种于灭菌后的沙质培养基中,种子可以纵切或横切,根状茎切成米粒或大豆粒大小的切块,每瓶接种2-5粒(块),拧紧瓶盖移至培养室内培养,培养温度控制在20±2℃,光照时间每天8-12,光照强度1000-3000lux,经过30-60天,滇重楼的种子或根状茎即可长出表面粗糙、颗粒状、质地浅黄色的滇重楼愈伤组织或细胞团。

实施例5滇重沙质组培快繁中丛生芽诱导技术

将河砂经清水洗净,去除泥土和杂物,晒干或晾干,过10-50目的铁筛得到细净河沙,按滇重楼组培快繁中丛生芽诱导配方,将ms营养液+6-ba2.0ml/l+naa0.2-0.5ml/l+kt0.2-1.0ml/l+聚乙烯吡咯酮1.0g/l+多菌灵1.0g/l+活性炭0.5g/l+抗坏血酸0.5g/l,充分混匀后加入细净河砂中混合均匀,分装于培养瓶内,每瓶50cm3,盖紧瓶盖放于高压灭菌器内灭菌,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间15-60分钟,灭菌后取出移至超净工作台内备用。用无菌的接种工具把经过诱导后得到的滇重楼无菌愈伤组织或细胞团在超净工作台内接种于灭菌后的沙质培养基中,每瓶接种2-5块,拧紧瓶盖移至培养室内培养,经过10-60天,即可长出叶色浓绿、生长健壮的滇重楼丛生芽苗。

实施例6滇重沙质组培快繁中不定根诱导培养技术

将河砂经清水洗净,去除泥土和杂物,晒干或晾干,过10-50目的铁筛得到细净河沙,按滇重楼组培快繁中不定根系诱导配方,将植物1/2ms营养液+6-ba0.2ml/l+naa1.0-5.0ml/l+iba0.2-2.0ml/l+聚乙烯吡咯酮1.0g/l+多菌灵1.0g/l+活性炭0.5g/l+抗坏血酸0.5g/l,充分混匀后加入细净河砂中混合均匀,分装于培养瓶内,每瓶50cm3,盖紧瓶盖放于高压灭菌器内灭菌,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间15-60分钟,灭菌后取出移至超净工作台内备用。用无菌的接种工具把无菌滇重楼丛生芽苗在超净工作台内接种于灭菌后的沙质培养基中,每瓶接种2-5丛,拧紧瓶盖移至培养室内培养,经过10-60天,即可长出根系完整、叶色浓绿、生长健壮的滇重楼根茎叶完整的组培快繁苗,从而完成滇重楼不定根苗的快繁培育。

实施例7滇重沙质组培快繁苗的炼苗移栽技术

当培养室内的滇重楼组培快繁幼苗长到10-25cm时,从培养室里移出组培瓶,幼苗保留在组培瓶中,将其放置在通气、避免阳光直射、清洁的室内或荫棚内炼苗,让幼苗逐渐适宜移栽的自然环境,让其慢慢适应自然生存生长环境,经过10-15天后打开组培瓶盖,再炼苗10-15天后,将带沙质的滇重楼组培快繁幼苗移入富含有机质苗床的荫棚内栽种、浇水保湿和相关保温保湿及病虫害管理,经过3-5年的栽培管理,滇重楼沙质组培快繁苗开花结实,待采种或挖取根状茎后循环进行滇重楼的沙质组培快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