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栽培猴头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65885发布日期:2018-11-16 23:10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菌菇的栽培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猴头菇是一种名贵药用菌,也是著名菜肴,其营养丰富,据分析约含蛋白质23.6%,脂肪4.2%,碳水化合物44.9%,粗纤维6.4%,还有磷、铁、钙、硫胺素、核黄素、胡萝卜素等多种成分。近年来还发现它含有抗癌物质,主要有多肽、多糖、脂肪族酰胺等,对消化道肿瘤有较好疗效,又无副作用,同时又可治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慢性疾病。随着人们对野生猴头菌的驯化和推广人工栽培,市上供应的猴头增多,由于培养基原料不同和栽培方法的差异,导致常常出现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猴头菇的品质和产量都较高的栽培猴头菇的方法。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培养料: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木质素5~6份,稻草粉30~40份,麸皮20~30份,石膏粉1~2份,碎玉米芯20~40份;(2)接种及培养:向步骤(1)制备得到的培养料中加水搅拌混匀,然后堆置发酵,然后将菌种和培养料装袋接种,于温度10~33℃、空气相对湿度60~80%、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0.3%~1%、避光的菌丝体培养室中培养,至袋中菌丝长满;(3)出菇准备:将菌袋移至出菇准备室,向料面均匀喷洒调节液,然后静置3~5h;所述调节液与培养料的质量比为(0.005~0.008):1,所述调节液包括缓冲剂、乙醇和水,三者的质量比为(2~5):(5~10):(30~50);(4)出菇管理:将菌袋移至出菇培养室,保持室内温度为23~25℃,保持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超过0.1%,保持料面光照200~400勒克斯,喷水使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5)采收:当菌刺长度在0.5cm左右时采收,采收后将料面清理干净;(6)停止喷水并通风3~4天,然后重复步骤3~5,进行下一批采收。进一步地,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木质素5份,稻草粉35份,麸皮25份,石膏粉2份,碎玉米芯30份。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剂为碳酸二氢钾或磷酸二氢钾。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培养料的含水量标准为:用手抓起一把调好的培养料紧握,指缝间有水渗出而不往下掉。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培养料的ph为2.4~8.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培养料的ph为5.5~6.0。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优化培养料,合理设计栽培过程及栽培条件,设计增加了出菇准备步骤,使得栽培出的猴头菇营养丰富,口味鲜嫩,味美可口,使得猴头菇的品质和产量都有所提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实施例1一种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培养料: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木质素5份,稻草粉40份,麸皮20份,石膏粉1份,碎玉米芯40份;(2)接种及培养:向步骤(1)制备得到的培养料中加水搅拌混匀(含水量标准为:用手抓起一把调好的培养料紧握,指缝间有水渗出而不往下掉,ph为8.5),然后堆置发酵,然后将菌种和培养料装袋接种,于温度10℃、空气相对湿度60%、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1%、避光的菌丝体培养室中培养,至袋中菌丝长满;(3)出菇准备:将菌袋移至出菇准备室,向料面均匀喷洒调节液,然后静置3h;所述调节液与培养料的质量比为0.006:1,所述调节液包括碳酸二氢钾、乙醇和水,三者的质量比为2:5:30;(4)出菇管理:将菌袋移至出菇培养室,保持室内温度为23~25℃,保持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超过0.1%,保持料面光照200~400勒克斯,喷水使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5)采收:当菌刺长度在0.5cm左右时采收,采收后将料面清理干净;(6)停止喷水并通风3~4天,然后重复步骤3~5,进行下一批采收。对本实施例所得猴头菇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见表1。表1猴头菇营养成分表(每100g干品含量)本实施例的生物效率达到120%(指鲜猴头),每个猴头菇的重量达220~240g。实施例2一种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培养料: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木质素6份,稻草粉30份,麸皮30份,石膏粉2份,碎玉米芯20份;(2)接种及培养:向步骤(1)制备得到的培养料中加水搅拌混匀(含水量标准为:用手抓起一把调好的培养料紧握,指缝间有水渗出而不往下掉,ph为5.5),然后堆置发酵,然后将菌种和培养料装袋接种,于温度33℃、空气相对湿度75%、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0.3%、避光的菌丝体培养室中培养,至袋中菌丝长满;(3)出菇准备:将菌袋移至出菇准备室,向料面均匀喷洒调节液,然后静置5h;所述调节液与培养料的质量比为0.005:1,所述调节液包括磷酸二氢钾、乙醇和水,三者的质量比为2:7:40;(4)出菇管理:将菌袋移至出菇培养室,保持室内温度为23~25℃,保持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超过0.1%,保持料面光照200~400勒克斯,喷水使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5)采收:当菌刺长度在0.5cm左右时采收,采收后将料面清理干净;(6)停止喷水并通风3~4天,然后重复步骤3~5,进行下一批采收。对本实施例所得猴头菇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见表1。表1猴头菇营养成分表(每100g干品含量)营养素含量营养素含量蛋白质3.20g锰0.05mg维生素e0.63mg核黄素0.06mg烟酸0.45mg硫胺素0.04mg铜0.06mg锌0.70mg磷52.00mg硒4.41μg本实施例的生物效率达到130%(指鲜猴头),每个猴头菇的重量达250~270g。实施例3一种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培养料: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木质素5份,稻草粉35份,麸皮25份,石膏粉2份,碎玉米芯30份;(2)接种及培养:向步骤(1)制备得到的培养料中加水搅拌混匀(含水量标准为:用手抓起一把调好的培养料紧握,指缝间有水渗出而不往下掉,ph为6.0),然后堆置发酵,然后将菌种和培养料装袋接种,于温度22℃、空气相对湿度70%、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0.5%、避光的菌丝体培养室中培养,至袋中菌丝长满;(3)出菇准备:将菌袋移至出菇准备室,向料面均匀喷洒调节液,然后静置4h;所述调节液与培养料的质量比为0.006:1,所述调节液包括磷酸二氢钾、乙醇和水,三者的质量比为5:10:50;(4)出菇管理:将菌袋移至出菇培养室,保持室内温度为23~25℃,保持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超过0.1%,保持料面光照200~400勒克斯,喷水使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5)采收:当菌刺长度在0.5cm左右时采收,采收后将料面清理干净;(6)停止喷水并通风3~4天,然后重复步骤3~5,进行下一批采收。对本实施例所得猴头菇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见表1。表1猴头菇营养成分表(每100g干品含量)营养素含量营养素含量蛋白质3.50g锰0.03mg维生素e0.73mg核黄素0.08mg烟酸0.37mg硫胺素0.01mg铜0.09mg锌0.74mg磷43.00mg硒5.11μg本实施例的生物效率达到130%(指鲜猴头),每个猴头菇的重量达260~280g。实施例4一种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培养料: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木质素5.5份,稻草粉40份,麸皮22份,石膏粉1.5份,碎玉米芯35份;(2)接种及培养:向步骤(1)制备得到的培养料中加水搅拌混匀(含水量标准为:用手抓起一把调好的培养料紧握,指缝间有水渗出而不往下掉,ph为2.4),然后堆置发酵,然后将菌种和培养料装袋接种,于温度25℃、空气相对湿度80%、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0.7%、避光的菌丝体培养室中培养,至袋中菌丝长满;(3)出菇准备:将菌袋移至出菇准备室,向料面均匀喷洒调节液,然后静置5h;所述调节液与培养料的质量比为0.008:1,所述调节液包括碳酸二氢钾、乙醇和水,三者的质量比为3:5:50;(4)出菇管理:将菌袋移至出菇培养室,保持室内温度为23~25℃,保持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超过0.1%,保持料面光照200~400勒克斯,喷水使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5)采收:当菌刺长度在0.5cm左右时采收,采收后将料面清理干净;(6)停止喷水并通风3~4天,然后重复步骤3~5,进行下一批采收。对本实施例所得猴头菇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见表1。表1猴头菇营养成分表(每100g干品含量)营养素含量营养素含量蛋白质2.85g锰0.07mg维生素e0.69mg核黄素0.06mg烟酸0.34mg硫胺素0.02mg铜0.06mg锌0.75mg磷56.00mg硒3.96μg本实施例的生物效率达到130%(指鲜猴头),每个猴头菇的重量达230~250g。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