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漠化土壤治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96991发布日期:2018-11-02 21:08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土壤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沙漠化土壤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包括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了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质荒漠化环境的退化。地球上受到沙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有3800多万平方公里,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600万公顷土地发生沙漠化。沙漠化问题涉及的范围之广,已引起全世界关注。沙漠化导致土地退化,生产力下降,地表风蚀沙化,沙丘移动压埋农田、道路、房舍,而且通过沙尘活动还影响到沙漠化区域之外的广大区域。

现有治理沙漠化土壤方法主要采用植树造林,但这种方法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且无法有效阻止土壤水分蒸发、流失,收效不大;还有地区使用喷膜、液态地膜等治理方法,但都只能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无法从根本上治理沙漠化土壤。沙漠化的土壤一般均为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直接在沙漠化的土壤上种植植物,不仅起不到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土壤的水分状况反而抑制了植物的生长和生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植树造林治理沙漠化土壤的过程中,无法有效阻止土壤水分蒸发、流失,且会抑制了植物的生长和生存,无法从根本上治理沙漠化土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沙漠化土壤治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沙漠化土壤治理方法,该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沙漠化土壤上建立长16~19m,宽10~12m,高70~90cm的处理池,处理池间距4~6cm,向处理池底部铺设生物颗粒,铺设厚度18~22cm,在生物颗粒表面铺设厚度为6~9cm的沙子;

(2)在沙子铺设完成后,在沙子上铺设预设颗粒,铺设厚度为10~12cm,晾晒40~50min,在晾晒过程保持预设颗粒的含水量为45~60%,晾晒后,在预设颗粒表面铺设厚度为8~10cm的玉米秸秆;

(3)在玉米秸秆铺设完成后,在玉米秸秆表面铺设16~19cm的混合物,再使用沙子将处理池填平,静置1~2月,翻耕,种植植物,即可完成沙漠化土壤治理。

所述步骤(1)中生物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将粉煤灰、葡萄糖及盐酸溶液按质量比1:3~5:13,浸泡,过滤,洗涤,干燥,将干燥颗粒与混合液按质量比4~6:11,在32~37℃下静置,冷冻干燥,将220~260份水、40~50份冷冻干燥物、15~20份过氧化甲乙酮、50~60份水性聚氨酯及19~26份腐殖酸,搅拌混合,冷冻干燥,粉碎,过筛,收集过筛颗粒,即得生物颗粒。

所述混合液为将沼液与废弃香菇培养基按质量比4:1~3进行混合,静置,过滤,收集过滤液,即得混合液。

所述步骤(2)中预设颗粒为将水、2,3-二磷酸甘油酸、血红蛋白及硅藻土按质量比22~26:4:4~6:10混合,过滤,干燥,即得预设颗粒。

所述步骤(3)中混合物的制备为将玉米芯、腐殖酸钠按质量比18:1混合粉碎,收集粉碎物,并与硫酸溶液按质量比1:4混合,再送入水解锅中水解,收集水解混合物,即得混合物。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首先利用粉煤灰作用生物载体,利用沼液及废弃香菇培养基作为菌源,通过培养获得菌液,使用粉煤灰与营养物质进行混合物,提高对微生物的吸引,可以有效的将微生物吸附在内部,并且再使用水性聚氨酯对其进行包裹,并且加入腐殖酸,通过腐殖酸增加对沙漠土壤的固定,同时利用聚合物的包裹增加微生物在沙漠化土壤中的生存时间,提高了微生物对土壤的作用效果,增强治理效果;

(2)本发明增加预设颗粒,通过2,3-二磷酸甘油酸、血红蛋白及硅藻土的作用,使血红蛋白交联在硅藻土内部,提高硅藻土的蓄水能力,同时增加硅藻土的供氧能力,为底部的微生物繁殖提供条件;

(3)本发明加入的玉米芯、腐殖酸钠进行混合水解后产生多种有机质,放在最上部,利用产生的有机质一是为了给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并且改善土壤性能,增加土壤自身生物活性,二是利用醛类物质增加血红蛋白与硅藻土的交联性能,进一步增加硅藻土的调湿能力,增加治理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混合液的配制为将沼液与废弃香菇培养基按质量比4:1~3进行混合,静置7~9h,过滤,收集过滤液,即得混合液。

生物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将粉煤灰、葡萄糖及1.2mol/l盐酸溶液按质量比1:3~5:13,浸泡50min,过滤,洗涤至中性,干燥,将干燥颗粒与混合液按质量比4~6:11,在32~37℃下静置12~15h,冷冻干燥,将220~260份水、40~50份冷冻干燥物、15~20份过氧化甲乙酮、50~60份水性聚氨酯及19~26份腐殖酸,搅拌混合80min,冷冻干燥,粉碎,过15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即得生物颗粒。

预设颗粒的配制为将水、2,3-二磷酸甘油酸、血红蛋白及硅藻土按质量比22~26:4:4~6:10混合,过滤,干燥,即得预设颗粒。

混合物的制备为将玉米芯、腐殖酸钠按质量比18:1混合粉碎,收集粉碎物,并与0.6mol/l硫酸溶液按质量比1:4混合,再送入水解锅中水解,收集水解混合物,即得混合物。

一种沙漠化土壤治理方法,该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沙漠化土壤上建立长16~19m,宽10~12m,高70~90cm的处理池,处理池间距4~6cm,向处理池底部铺设生物颗粒,铺设厚度18~22cm,在生物颗粒表面铺设厚度为6~9cm的沙子;

(2)在沙子铺设完成后,在沙子上铺设预设颗粒,铺设厚度为10~12cm,晾晒40~50min,在晾晒过程保持预设颗粒的含水量为45~60%,晾晒后,在预设颗粒表面铺设厚度为8~10cm的玉米秸秆;

(3)在玉米秸秆铺设完成后,在玉米秸秆表面铺设16~19cm的混合物,再使用沙子将处理池填平,静置1~2月,翻耕,种植植物,即可完成沙漠化土壤治理。

混合液的配制为将沼液与废弃香菇培养基按质量比4:3进行混合,静置9h,过滤,收集过滤液,即得混合液。

生物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将粉煤灰、葡萄糖及1.2mol/l盐酸溶液按质量比1:5:13,浸泡50min,过滤,洗涤至中性,干燥,将干燥颗粒与混合液按质量比6:11,在37℃下静置15h,冷冻干燥,将260份水、50份冷冻干燥物、20份过氧化甲乙酮、60份水性聚氨酯及26份腐殖酸,搅拌混合80min,冷冻干燥,粉碎,过15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即得生物颗粒。

预设颗粒的配制为将水、2,3-二磷酸甘油酸、血红蛋白及硅藻土按质量比26:4:6:10混合,过滤,干燥,即得预设颗粒。

混合物的制备为将玉米芯、腐殖酸钠按质量比18:1混合粉碎,收集粉碎物,并与0.6mol/l硫酸溶液按质量比1:4混合,再送入水解锅中水解,收集水解混合物,即得混合物。

一种沙漠化土壤治理方法,该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沙漠化土壤上建立长19m,宽12m,高90cm的处理池,处理池间距6cm,向处理池底部铺设生物颗粒,铺设厚度22cm,在生物颗粒表面铺设厚度为9cm的沙子;

(2)在沙子铺设完成后,在沙子上铺设预设颗粒,铺设厚度为12cm,晾晒50min,在晾晒过程保持预设颗粒的含水量为60%,晾晒后,在预设颗粒表面铺设厚度为10cm的玉米秸秆;

(3)在玉米秸秆铺设完成后,在玉米秸秆表面铺设19cm的混合物,再使用沙子将处理池填平,静置2月,翻耕,种植植物,即可完成沙漠化土壤治理。

混合液的配制为将沼液与废弃香菇培养基按质量比4:2进行混合,静置8h,过滤,收集过滤液,即得混合液。

生物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将粉煤灰、葡萄糖及1.2mol/l盐酸溶液按质量比1:4:13,浸泡50min,过滤,洗涤至中性,干燥,将干燥颗粒与混合液按质量比5:11,在35℃下静置13h,冷冻干燥,将245份水、45份冷冻干燥物、18份过氧化甲乙酮、55份水性聚氨酯及22份腐殖酸,搅拌混合80min,冷冻干燥,粉碎,过15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即得生物颗粒。

预设颗粒的配制为将水、2,3-二磷酸甘油酸、血红蛋白及硅藻土按质量比23:4:5:10混合,过滤,干燥,即得预设颗粒。

混合物的制备为将玉米芯、腐殖酸钠按质量比18:1混合粉碎,收集粉碎物,并与0.6mol/l硫酸溶液按质量比1:4混合,再送入水解锅中水解,收集水解混合物,即得混合物。

一种沙漠化土壤治理方法,该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沙漠化土壤上建立长17m,宽11m,高80cm的处理池,处理池间距5cm,向处理池底部铺设生物颗粒,铺设厚度20cm,在生物颗粒表面铺设厚度为8cm的沙子;

(2)在沙子铺设完成后,在沙子上铺设预设颗粒,铺设厚度为11cm,晾晒45min,在晾晒过程保持预设颗粒的含水量为50%,晾晒后,在预设颗粒表面铺设厚度为9cm的玉米秸秆;

(3)在玉米秸秆铺设完成后,在玉米秸秆表面铺设18cm的混合物,再使用沙子将处理池填平,静置2月,翻耕,种植植物,即可完成沙漠化土壤治理。

混合液的配制为将沼液与废弃香菇培养基按质量比4:1进行混合,静置7h,过滤,收集过滤液,即得混合液。

生物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将粉煤灰、葡萄糖及1.2mol/l盐酸溶液按质量比1:3:13,浸泡50min,过滤,洗涤至中性,干燥,将干燥颗粒与混合液按质量比4:11,在32℃下静置12h,冷冻干燥,将220份水、40份冷冻干燥物、15份过氧化甲乙酮、50份水性聚氨酯及19份腐殖酸,搅拌混合80min,冷冻干燥,粉碎,过15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即得生物颗粒。

预设颗粒的配制为将水、2,3-二磷酸甘油酸、血红蛋白及硅藻土按质量比22:4:4:10混合,过滤,干燥,即得预设颗粒。

混合物的制备为将玉米芯、腐殖酸钠按质量比18:1混合粉碎,收集粉碎物,并与0.6mol/l硫酸溶液按质量比1:4混合,再送入水解锅中水解,收集水解混合物,即得混合物。

一种沙漠化土壤治理方法,该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沙漠化土壤上建立长16m,宽10m,高70cm的处理池,处理池间距4cm,向处理池底部铺设生物颗粒,铺设厚度18cm,在生物颗粒表面铺设厚度为6cm的沙子;

(2)在沙子铺设完成后,在沙子上铺设预设颗粒,铺设厚度为10cm,晾晒40min,在晾晒过程保持预设颗粒的含水量为45%,晾晒后,在预设颗粒表面铺设厚度为8~10cm的玉米秸秆;

(3)在玉米秸秆铺设完成后,在玉米秸秆表面铺设16cm的混合物,再使用沙子将处理池填平,静置1月,翻耕,种植植物,即可完成沙漠化土壤治理。

对比例植树造林治理沙漠化土壤。

实验地点为内蒙古,试验区上方无遮盖物。

实验区为10*30(300m2)区块,风积沙土壤厚度大于50cm。使用实施例1~3中的治理方法与对比例的治理方法对其进行治理,在治理完成后,进行种植植物。

定期维护,每3天浇一次水,直至种子发芽。

第15天停止浇水,种子发芽率32%。此后不再向试验区浇水,完全以当地降雨量维持植物生长。

实验60天对风积沙土壤改良效果进行评价:实施例1~3中的风积沙土壤固沙厚度20cm,达到要求;土壤硬度为396kpa~531kpa,原始风积沙土壤硬度为0;土壤理化指标检测结果,达到1级种植土壤标准;通过风洞实验显示,经固定的风积沙土壤能抗20m/s大风并保持风积沙砂粒不发生跃移。

对比例中的土壤未达到种植土壤标准,不能种植植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