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芪育苗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09263发布日期:2018-08-21 15:12阅读:43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育苗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黄芪育苗的方法,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黄芪属于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黄芪的主要药理作用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等疗效,主治气短、虚脱、心悸、自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脱水、久泻、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有抗菌消炎、降压利尿、解毒利胆等功效,是一种常用中草药。国内市场对黄芪的需求极大,其中约有50%用于生产黄芪饮片,近50%用于中成药和提取物及制剂,但目前商品黄芪野生资源的近枯竭,黄芪多以栽培为主。

野生黄芪资源接近枯竭,目前国内外均以栽培为主,而人工栽培黄芪的过程中,育苗的培养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后期黄芪药材的收率和品质,育苗过程中黄芪种子发芽率很低,不予处理的黄芪种子发芽率仅在15%左右,主要是因为种皮外的致密细胞层和果胶类物质,使黄芪种子通透性差,种芽透壳困难;而且成熟度越好的种子,表面釉质层越厚,如果处理不当,其发芽率很难超过50%。这已成为黄芪种植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黄芪的生产,因此,对黄芪种子萌发条件的研究是黄芪规范化栽培的前提工作,在黄芪栽培生产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种子萌芽只是第一步,种子萌芽后,对于育苗的培育也极为重要,经过好的培育得到的育苗在一再过程中成活率有显著提高。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开发一种黄芪育苗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方法使得黄芪种子萌芽率高、育苗生命力强、移栽成活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黄芪育苗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嫩够是黄芪种子萌芽率显著提高,得到的育苗生命力强,移栽成活率高,同时本发明方法简易可控,适于产业化和规范化作业,能够提高黄芪的产量,进而产生较大的社会效应。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实施方案如下:

一种黄芪育苗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一)取适量的黄芪种子,加入2-4倍量的水,加热至40-60℃,加入碱调节剂,调节ph值为7-8,加入复合酶,酶解10-50分钟,过滤。

优选的,所述的黄芪种子为荚膜黄芪种子,生长年份不小于3年。

优选的,所述的碱调节剂包括氢氧化钠、碳酸钠、磷酸钠、磷酸氢二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优选氢氧化钠。

优选的,所述的复合酶由纤维素复合酶和蛋白酶组成,其组成质量比为1:0.2-0.6。

(二)将过滤后的种子,用水清洗至表面无污垢,在紫外灯下照射0.5-1.5小时。

优选的,所述的用水清洗可将种子浸泡至水中清洗,也可采用水冲洗种子表面。

(三)将种子置于种子萌芽液中,每隔3天换一次萌芽液,至种子破壳出芽。

优选的,所述的种子在种子萌芽液面以下。

优选的,所述的萌芽液由尿素、枸橼酸钾、枸橼酸钠、硫酸钙、水组成,组成质量比例为1:0.1:0.1:0.05:50-150;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尿素溶于水中,再加入枸橼酸钾、枸橼酸钠、硫酸钙,搅拌至完全溶解,即可。

(四)将发芽的种子取出,置于生长基质中,保持温度在10-30℃,至芽苗能移栽后即可。

优选的,所述的生长基质由尿素、硫酸钾、硫酸钠、粪便、黄芪叶腐烂物以及水组成,组份的质量比列依次为:

优选的,所述的生长基质组份质量比例1:0.1:0.1:10-30:30-50。

进一步的,所述的粪便包括牛粪、猪粪以及其他家禽粪便。

进一步的,所述的黄芪叶腐烂物制备方法如下:

将黄芪叶捣碎,加入相当于黄芪叶质量2-4倍量水,密闭放置10-20天,加入相当于黄芪叶0.1-0.3倍量的干粪便,搅拌,放置10-20天后,即可。

所述的“干粪便”是指将家禽粪便,晒干后,水分控制在5-15%之间的粪便。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以酶解的方式处理黄芪种子外壳,使其易破出芽,酶解方式可控,不易伤到种子内部,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萌芽液中加入枸橼酸钾和枸橼酸钠,不仅提供钾和钠微量元素,同时枸橼酸对黄芪种子壳部分物质进行酸化,促进种子萌芽;生长基质中加入黄芪叶的腐烂物,通过粪便中微生物对黄芪叶进行发酵得到,使黄芪叶分解成多种元素,由于黄芪叶与黄芪根部的组份相似,对黄芪幼苗的生长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易可控,是与产业化和工业化,为社会带来较强的经济效益。

2.本发明通过酶解的方式破除黄芪种子外壳,使其易破出发芽,酶解方式可控,不易伤到种子内部,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3.本发明得到的黄芪幼苗移栽存活几率显著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要点,现通过具体实施例对上述发明进一步详述,但是下述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黄芪育苗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取适量的生长年份不小于3年的黄芪种子,加入3倍量的水,加热至50℃,加入碱调节剂,调节ph值为7,加入复合酶,复合酶由纤维素复合酶和蛋白酶组成,其组成质量比为1:0.4,酶解30分钟,过滤。

2、将过滤后的种子,用水清洗至表面无污垢,在紫外灯下照射1小时。

3、将种子置于种子萌芽液中,萌芽液由尿素、枸橼酸钾、枸橼酸钠、硫酸钙、水组成,组成质量比例为1:0.1:0.1:0.05:100。每隔3天换一次萌芽液,至种子破壳出芽。

4、将发芽的种子取出,置于生长基质中,生长基质由尿素、硫酸钾、硫酸钠、粪便、黄芪叶腐烂物以及水组成,其质量比列依次为:1:0.1:0.1:20:40。保持温度在20℃,至芽苗能移栽后即可。

黄芪叶腐烂物制备方法为:将黄芪叶捣碎,加入相当于黄芪叶质量3倍量水,密闭放置15天,加入相当于黄芪叶0.2倍量的干粪便,搅拌,放置15天后,即可。

实施例2

一种黄芪育苗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取适量的生长年份不小于3年的黄芪种子,加入4倍量的水,加热至60℃,加入碱调节剂,调节ph值为8,加入复合酶,复合酶由纤维素复合酶和蛋白酶组成,其组成质量比为1:0.6,酶解50分钟,过滤。

2、将过滤后的种子,用水清洗至表面无污垢,在紫外灯下照射1.5小时。

3、将种子置于种子萌芽液中,萌芽液由尿素、枸橼酸钾、枸橼酸钠、硫酸钙、水组成,组成质量比例为1:0.1:0.1:0.05:150。每隔3天换一次萌芽液,至种子破壳出芽。

4、将发芽的种子取出,置于生长基质中,生长基质由尿素、硫酸钾、硫酸钠、粪便、黄芪叶腐烂物以及水组成,其质量比列依次为:1:0.1:0.1:30:50。保持温度在30℃,至芽苗能移栽后即可。

黄芪叶腐烂物制备方法为:将黄芪叶捣碎,加入相当于黄芪叶质量4倍量水,密闭放置20天,加入相当于黄芪叶0.3倍量的干粪便,搅拌,放置20天后,即可。

实施例3

一种黄芪育苗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取适量的生长年份不小于3年的黄芪种子,加入2倍量的水,加热至40℃,加入碱调节剂,调节ph值为7,加入复合酶,复合酶由纤维素复合酶和蛋白酶组成,其组成质量比为1:0.2,酶解10分钟,过滤。

2、将过滤后的种子,用水清洗至表面无污垢,在紫外灯下照射0.5小时。

3、将种子置于种子萌芽液中,萌芽液由尿素、枸橼酸钾、枸橼酸钠、硫酸钙、水组成,组成质量比例为1:0.1:0.1:0.05:50。每隔3天换一次萌芽液,至种子破壳出芽。

4、将发芽的种子取出,置于生长基质中,生长基质由尿素、硫酸钾、硫酸钠、粪便、黄芪叶腐烂物以及水组成,其质量比列依次为:1:0.1:0.1:10:30。保持温度在10℃,至芽苗能移栽后即可。

黄芪叶腐烂物制备方法为:将黄芪叶捣碎,加入相当于黄芪叶质量2倍量水,密闭放置10天,加入相当于黄芪叶0.1倍量的干粪便,搅拌,放置10天后,即可。

对比实施例1

一种黄芪育苗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取适量的生长年份不小于3年的黄芪种子,加入3倍量的水,加热至50℃,浸泡30分钟,过滤。

2、将过滤后的种子,用水清洗至表面无污垢,在紫外灯下照射1小时。

3、将种子置于种子萌芽液中,萌芽液由尿素、枸橼酸钾、枸橼酸钠、硫酸钙、水组成,组成质量比例为1:0.1:0.1:0.05:100。每隔3天换一次萌芽液,至种子破壳出芽。

4、将发芽的种子取出,置于生长基质中,生长基质由尿素、硫酸钾、硫酸钠、粪便、黄芪叶腐烂物以及水组成,其质量比列依次为:1:0.1:0.1:20:40。保持温度在20℃,至芽苗能移栽后即可。

黄芪叶腐烂物制备方法为:将黄芪叶捣碎,加入相当于黄芪叶质量3倍量水,密闭放置15天,加入相当于黄芪叶0.2倍量的干粪便,搅拌,放置15天后,即可。

对比实施例2

一种黄芪育苗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取适量的生长年份不小于3年的黄芪种子,加入3倍量的水,加热至50℃,加入碱调节剂,调节ph值为7,加入复合酶,复合酶由纤维素复合酶和蛋白酶组成,其组成质量比为1:0.4,酶解30分钟,过滤。

2、将过滤后的种子,用水清洗至表面无污垢,在紫外灯下照射1小时。

3、将种子置于种子萌芽液中,萌芽液由尿素、硫酸钾、硫酸钠、硫酸钙、水组成,组成质量比例为1:0.1:0.1:0.05:100。每隔3天换一次萌芽液,至种子破壳出芽。

4、将发芽的种子取出,置于土壤中栽培,至芽苗能移栽后即可。

对比实施例3

一种黄芪育苗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取适量的生长年份不小于3年的黄芪种子,加入3倍量的水,加热至50℃,浸泡30分钟,过滤。

2、将过滤后的种子,用水清洗至表面无污垢,在紫外灯下照射1小时。

3、将种子置于种子萌芽液中,萌芽液由尿素、硫酸酸钾、硫酸酸钠、硫酸钙、水组成,组成质量比例为1:0.1:0.1:0.05:100。每隔3天换一次萌芽液,至种子破壳出芽。

4、将发芽的种子取出,置于土壤中栽培,至芽苗能移栽后即可。

黄芪种子萌芽率考察

选取300粒大小相似的优质黄芪种子,随机分成6组,每组50粒,分别按照实施例1-3和对比实施例1-3的方法培育,移栽后育苗的生长环境保持一致,计算种子萌芽率以及移栽后的成活率,下表为不同黄芪种子组别和其对应的培育方法,结果如下表:

根据上述培育方法,记录每组种子的萌芽率,结果如下:

将上述萌芽后的种子进行培育,进行移栽,在同样的环境下(通过大棚技术模拟黄芪移栽季节的温度(20-25℃)和湿度(50-70%)),计算幼苗的成活率: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知,通过本发明,黄芪种子的育苗成活率有显著提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