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垂直绿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0692发布日期:2018-11-30 23:09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水循环垂直绿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保绿化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循环垂直绿化。

背景技术

目前,公告号为cn103548644b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垂直绿化墙,包括铺设于墙体的支撑幕以及设置于支撑幕的盛装袋,所述盛装袋包括硬质板、连接硬质板与支撑幕的柔性布,所述柔性布、硬质板以及支撑幕形成盛装袋的袋腔,所述支撑幕与硬质板之间固定有限制硬质板朝支撑幕移动且可拆除的支撑杆。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垂直绿化装置,其直接从上倒下的方式对绿化墙上的进行浇灌;这种浇灌的方式,首先下层的植物可能被上层的植物遮挡,造成植物接收到的水分不均,因此每次需要浇灌大量的水保证下层的植物有水浇灌;其次每隔较短的时间就需要浇灌一次,浇灌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循环垂直绿化,其优点在于浇灌均匀,补水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循环垂直绿化,包括绿化墙、设置于绿化墙上的若干种植模块以及水循环系统,

所述种植模块包括设置于绿化墙侧壁上的种植盆、开设于绿化墙内与种植盆对应位置的储水腔,所述种植盆内设置有伸入储水腔的吸水棉条,所述储水腔的上侧开设有补水口;

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设置于绿化墙底部的蓄水槽、进水一端连接蓄水槽内的水泵、一端连接水泵出水一端的上水管路和一端连接上水管路的另一端的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由上之下依次经过补水口且和补水口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模块中每个种植盆对应一个储水腔,吸水棉条连接储水腔和种植盆,在储水腔内有水的时候,吸水棉条就能够将储水腔内的水持续的输送至种植盆内。保证能够为种植盆持续供水。而当储水腔内水不够时,通过水循环系统中水泵提供动力下,水流依次经过上水管路、回水管、补水口为储水腔补水。相比于现有的浇灌方式,使用吸水棉条能够持续吸取储水腔内水的方式,在一次补满储水腔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无需补水,从而延长需补水的周期,降低浇灌所需的成本;综上达到了浇灌均匀,补水方便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水管路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布的水平水槽以及交错连接相邻水平水槽临近上水管路一端或者远离上水管路一端的连接管,所述种植模块均匀分布于相邻的水平水槽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水管路通过水平水槽和连接管之间的依次连接,形成蛇形的管路,能够对各处种植模块上的储水腔实行补水。而由于水平水槽的上方是开口的,因此就算是种植模块落下了花叶,水平水槽也能够接收并向蓄水槽内引导;最后也达到了方便清理花叶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水槽包括中部上凸弧形的槽底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凸的弧形具有将在水平水槽内将水流向两侧引导的作用,从而达到了便于将水流向储水腔内引导的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绿化墙内设置有连通储水腔底部的清理管道,所述清理管道远离储水腔的一端将水流导向蓄水槽,所述储水腔和清理管道之间设置有通道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储水腔长时间使用,可能堆积一定量的杂质;因此通过设置清理管道,当打开通道开关后,蓄水腔中堆积的杂质能够通过清理通道排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道开关包括设置于储水腔底部的滑道、滑移连接于滑道内的用于隔绝或者连通储水腔和清理管道的挡板,所述挡板面向储水腔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用滑移的方式控制储水腔底部的通断,操作简便且密封性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同一水平的相邻所述挡板之间依次一体连接构成联动板,所述联动板上设置有连通储水腔的开关孔,所述联动板的一端从清理管道内伸出,所述绿化墙在联动板伸出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依次连接所述联动板的竖直联板和驱动所述竖直联板水平滑移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联动板的带动一下同一水平的挡板能够同步移动;而竖直联板连接联动板,在竖直联板的带动下能够带领联动板同步滑移。从而仅通过一个驱动组件就实现了对所有挡板隔绝或者连通储水腔的同步控制。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绿化墙丝杆和固定连接于丝杆外端的手轮;所述竖直联板上设置有供丝杆连接的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手轮带动丝杆转动,来带动竖直联板产生滑移,驱动方式简单,开关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水槽的底部连接有滴灌水管,所述水平水槽的一侧设置有连通或者隔绝滴灌水管的滴灌开关件,所述滴灌水管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滴灌种植盆的滴灌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更加快速的为种植盆内的植物进行浇水的时候,可以通过打开滴灌开关件,直接为植物进行滴灌,提供更多样的浇水方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滴灌水管的一端连接于连接管形成溢流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滴灌水管内水量过满的时候,多余的水能够从溢流口流回连接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补水口上设置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能够过滤花叶等东西,使得储水腔里能够保持清洁。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在一次补满储水腔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无需补水,从而延长需补水的周期,降低浇灌所需的成本;

2、设置清理管道,蓄水腔中堆积的杂质能够通过清理通道排出;

3、设置滴灌和吸水棉条两种方式,适应更多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隐藏水循环系统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凸显种植模块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凸显清理管道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联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凸显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绿化墙;2、种植模块;3、水循环系统;4、蓄水槽;5、水泵;6、上水管路;7、回水管路;8、水平水槽;9、连接管;10、种植盆;11、储水腔;12、吸水入口;13、吸水棉条;14、补水口;15、过滤网;16、清理管道;17、电磁阀;18、滑道;19、挡板;20、开关孔;21、联动板;22、竖直联板;23、丝杆;24、手轮;25、滴灌水管;26、滴灌口;27、溢流口;28、过滤网板;29、槽底板;30、配重块;31、硅胶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水循环垂直绿化,如图1所示,包括绿化墙1、设置于绿化墙1上的若干种植模块2以及水循环系统3。

如图1所示,水循环系统3包括设置于绿化墙1底部的蓄水槽4、进水的一端连接蓄水槽4内的水泵5、一端连接水泵5出水一端的上水管路6和一端连接上水管路6的另一端的回水管路7。上水管路6竖直设置于绿化墙1的一侧;回水管路7呈由上而下的蛇形,且回水管路7的末端置于蓄水槽4上方。具体的,回水管路7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布的水平水槽8以及交错连接相邻水平水槽8临近上水管路6一端或者远离上水管路6一端的连接管9。因此蓄水槽4的循环水在水泵5提供的动力下,经上水管路6移动至绿化墙1的上侧,再经回水管路7上层层的水平水槽8逐步下移,最后返回至蓄水槽4内。

如图1所示,种植模块2均匀分布于相邻的水平水槽8之间。本实施例中,每组相邻的水平水槽8之间均设置有三组种植模块2。

具体的,结合图2、3所示,种植模块2包括固定设置于绿化墙1侧壁上的种植盆10、开设于绿化墙1内与种植盆10位置对应的储水腔11。本实施例中储水腔11开设于种植盆10的下方。种植盆10的面向绿化墙1的一侧开设有吸水入口12,吸水入口12和储水腔11相连通;并且种植盆10内设置有通过吸水入口12伸入储水腔11的吸水棉条13,当储水腔11内有水时,吸水棉条13能够将储水腔11的储存水持续吸收至种植盆10内,保持种植盆10内的水分;吸水棉条13接入吸水入口12的部分可以套设硅胶管31,保护吸水棉条13。吸水棉条13的尾部可以安装配重块30,使得吸收棉条13不易出现弯曲的情况。

进一步的,储水腔11的对应水平水槽8的高度开设有补水口14;当循环水经过水平水槽8时,水平水槽8内的循环水将通过补水口14进入到储水腔11内,为储水腔11补水。而为了避免杂质进入到储水腔11内,补水口14上的铺设有过滤网15。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竖直相邻的种植模块2在水平位置上相交错,以减少绿化墙1在同一竖直位置上储水腔11的数量,使得绿化墙1整体能够保持较高的强度。

进一步的,如图4、5所示,绿化墙1内设置有清理管道16。清理管道16具有多个始端和一个末端,清理管道16的始端分别连接储水腔11的底部,清理管道16的末端连接于蓄水槽4上方。具体的,清理管道16的始端和储水腔1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通道开关。通道开关包括设置于储水腔11底部的滑道18和滑移连接于滑道18内的挡板19,且相邻挡板之间依次一体连接构成联动板21;联动板21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连通储水腔11的开关孔20,联动板21通过滑移隔绝或者连通储水腔11和清理管道16,实现开关。另外为了提升密封性,储水腔11面向联动板21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环(图中未示出)。

具体的,如图4所示,联动板21的一端从清理管道16内伸出,在联动板21的带动一下,开关孔20能够同步移动。绿化墙1在联动板21伸出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依次连接联动板21的竖直联板22,在竖直联板22的带动下能够带领联动板21同步滑移。另外为了方便竖直联板22相对于绿化墙1滑移,绿化墙1上设置有驱动竖直联板22滑移的驱动组件。

具体的,如图6所示,驱动组件设置于绿化墙1高度方向的中部。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绿化墙1上的丝杆23和固定连接于丝杆23外端的手轮24,而竖直联板22上开设有配合于丝杆23的螺纹孔。通过转动手轮24,带动竖直联板22沿水平方向上滑移,以达到同步启闭所有通道开关的效果。

因此当需要清理储水腔11时,通过打开水泵5和通道开关,使得循环水从补水口14进入储水腔11内,在储水腔11内存在的杂质在循环水的带动下都能够沿着清理通道的一同排回到蓄水槽4内。

水平水槽8的底部设置有滴灌水管25,而水平水槽8远离绿化墙1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连通或者隔绝滴灌水管25的滴灌开关件;滴灌水管25的底部对应种植盆10位置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滴灌种植盆10的滴灌口26。当滴灌开关件被打开时,水平水槽8内的循环水就能通过滴灌开关件进入到滴灌水管25中,而后通过滴灌口26为种植盆10进行滴灌。

本实施例中滴灌开关件使用电磁阀17,电控控制。另外防止滴灌水管25内存储过多的循环水。滴灌水管25水平延伸至连接管9一侧形成溢流口27。溢流口27上可以设置使得滴灌水管25向连接管9方向流动的单向阀。

具体的,蓄水槽4包括入水侧和出水侧,水泵5和上水管路6设置于出水侧,而清理管道16的末端和回水管道的末端均将循环水导向入水侧。蓄水槽4的设置有分隔入水侧和出水侧的过滤网板28,过滤网板28将水中的过滤入水侧的杂质,避免入水侧的杂质进入到出水侧对水泵5造成影响。

另外值得一体的是,回到图3,本实施例中,水平水槽8包括中部上凸弧形的槽底板29。上凸的弧形具有将在水平水槽8内将水流向两侧引导的作用,因此在循环水在水平水槽8内流动的过程中,更易流向补水口14为储水腔11补水,也更易流向电磁阀17为滴灌水管25补水。

综上,本实施例中,每个种植盆10对应一个储水腔11,吸水棉条13连接储水腔11和种植盆10。在储水腔11内有水的时候,吸水棉条13就能够将储水腔11内的水持续的输送至种植盆10内。保证能够为种植盆10持续供水。而当储水腔11内水不够时,通过水循环系统3中水泵5提供动力下,水流依次经过上水管路6、回水管、补水口14为储水腔11补水。相比于现有的浇灌方式,使用吸水棉条13能够持续吸取储水腔11内水的方式,在一次补满储水腔11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无需补水,从而延长需补水的周期,降低浇灌所需的成本。而在需要更加快速地为种植盆10内的植物进行浇水的时候,可以通过打开电磁阀17,使得循环水进入到水平水槽8内时,会进入到滴灌水管25内,植物进行滴灌,滴灌的方式相较于吸水棉条13吸收水的方式,能够更加快速的为植物补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