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释放海蜇的毛虾张网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41718发布日期:2018-11-24 10:32阅读:8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释放海蜇的毛虾张网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海洋捕捞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释放海蜇的毛虾张网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背景:

中国毛虾(aceteschinensishansen),属十足目、樱虾科、毛虾属,俗称毛虾。体长26~40mm,1年生浮游性小型虾类,体侧扁,甲壳甚薄,体色透明。喜群聚在湾内或河口附近海域,游泳能力较弱,移动时主要随潮流定向游动,无远距离洄游习性,仅随季节做定向移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渤海数量最多,是沿海张网作业的重要捕捞对象,产品除少数鲜销外,多数制成干品,俗称虾皮;毛虾也可制成虾酱。据2016年出版的《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5)》资料,2015年,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的毛虾捕捞总产量为13.0985万吨。

毛虾张网是环渤海沿岸渔民捕捞毛虾常用的主要渔具之一。毛虾张网渔具由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纲索和属具等组成,一般5~6个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并列为一组。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由缘网、身网和囊网组成。缘网一般4~5目,由聚乙烯网线编结而成,位于网口,网线较粗、网目较大,起保护网口的作用,承受整个网口的受力;身网位于缘网之后,一般长0.7m左右,由聚乙烯网线编结而成,网线较粗、网目较大,起过渡作用,后连接囊网;囊网由pe单丝经纬机织的网布裁缝而成,网目为3~8mm、方形,是捕捞毛虾的主要部位。纲索主要有浮子纲和上缘纲、沉子纲和下缘纲、侧纲、叉纲、锚纲。网具上纲有浮子,下纲有沉坠,网口两侧由原木撑杆撑持,浮力、沉力及撑杆保持网口的垂直张开;网具两侧联结叉纲,叉纲联结铁锚柄环,依靠两侧的铁锚为支点,使网具水平张开。毛虾张网成列横流布设,在水流较缓的区域作业,作业水深10~30m为宜。另一类毛虾张网为框架式,即网口由4根木杆撑开;此外,还有许多种类的毛虾张网。毛虾张网的捕鱼原理是根据毛虾的生活习性,依靠铁锚(碇、桩、橛等)固定敷设于渔场水域中,借助水流的冲击将网具张开,过滤通过的海水而拦捕毛虾。

渤海的毛虾作业渔场主要为辽东湾、黄河入海口的渤海西部以及莱州湾海域;作业渔期为春秋两季,春节为3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季为8月初至10月上旬。秋季捕捞毛虾时,由于与海蜇的旺发期重叠,一部分海蜇会随水流进入毛虾张网内,若一定量的海蜇进入毛虾张网会导致爆网,轻则使毛虾渔获物全部流失,重则渔具报废。捕捞毛虾时海蜇进入毛虾张网是渔民比较头疼的问题,鉴于此,需要对毛虾张网进行改造和重新设计,使毛虾张网既能够顺利地释放海蜇又不影响毛虾的捕捞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释放海蜇的毛虾张网及其装配方法,在不影响捕捞毛虾性能的基础上,在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内斜向加装海蜇阻拦分离网片,构成网中网结构,并在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的一上侧边边缝中部靠后位置留出一个海蜇释放开口。选用适当的整浮沉比,加装大浮球,通过调整大浮球纲的长短进行瞄准捕捞。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既能有效释放海蜇又不影响毛虾张网的捕捞性能。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释放海蜇的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包括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上缘纲、下缘纲、侧纲、浮子纲、沉子纲、浮子、沉子和海蜇阻拦分离网片;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由缘网、身网和囊网组成;上缘纲、下缘纲、侧纲分别穿入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的网口上下和两侧的边缘网目,浮子穿入浮子纲与上缘纲并扎合称上纲,沉子穿入沉子纲与下缘纲并扎合称下纲,所述的海蜇阻拦分离网片,呈不规则四边形,它有两个直角边和两个斜边;海蜇阻拦分离网片的一条直角边水平装配在下纲上,海蜇阻拦分离网片另一条直角边垂直装配在侧纲上,海蜇阻拦分离网片一条斜边逐渐向后斜向装配在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内的上面网片上,另一条斜边自网口逐渐向后上方倾斜装配在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内的侧面网片上,在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的上侧一边的边缝中部靠后部位留出一段不缝合,作为海蜇释放开口,海蜇阻拦分离网片向后延长的两斜边的夹角与海蜇释放开口的末端重合。

进一步,海蜇阻拦分离网片与下纲相连接的直角边长度为10m、129目,所述长度为网衣缩结后的长度,网衣缩结系数为0.707。

进一步,海蜇阻拦分离网片与侧纲相连接的直角边长度为4m、51.5目,所述长度为网衣缩结后的长度,网衣缩结系数为0.707。

进一步,海蜇阻拦分离网片与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内的上面网片相连接的斜边长度为12.15m、156目,所述长度为网衣缩结后的长度,网衣缩结系数为0.707。

进一步,海蜇阻拦分离网片与侧面网片相连接的另一斜边长度为6.91m、89目,所述长度为网衣缩结后的长度,网衣缩结系数为0.707。

进一步,所述的海蜇释放开口位于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的上面一侧边缝的中间靠后的部位处,开口长度1.00m。在没有海蜇入网的情况下,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受水流的冲击产生一个向后的拉力,在拉力的作用下,海蜇释放开口处于合拢状态,毛虾基本上不能从此处逃逸出;如果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内进入海蜇,首先被海蜇阻拦分离网片拦截,然后在水流的冲击下,海蜇沿向后上方倾斜的阻拦分离网片被冲向海蜇释放开口处,海蜇的个体较大,受到的水冲击阻力亦较大,随之冲挤开海蜇释放开口而逃逸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释放海蜇的毛虾张网,它包括毛虾张网单元、竖杆、叉纲、锚纲、铁锚、大浮球纲和大浮球;毛虾张网单元是由5-6个相同的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通过上纲和下纲依次并列连接而成,毛虾张网单元的两侧分别绑扎竖杆;叉纲分别连接竖杆的上下两端,叉纲对折处连接锚纲,锚纲另一端连接铁锚;竖杆和浮子纲、沉子纲使网具保持垂直张开,两端的铁锚通过锚纲和叉纲使网具保持水平张开;大浮球纲一端连接在叉纲的对折处,另一端连接漂浮于水面的大浮球,通过调节大浮球纲的长短使毛虾张网敷设在所需要的水深,以便能够进行瞄准捕捞。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释放海蜇的毛虾张网的装配方法,包括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的装配、纲索的装配和浮沉子的装配、海蜇阻拦分离网片的装配、毛虾张网单元的整体装配;

先装配整个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和纲索、浮子、沉子,此后在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有浮子纲的一面侧边缝的中间靠后部位处,留出海蜇释放开口,不缠绕并扎;将海蜇阻拦分离网片自网口斜向后加装在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内,海蜇阻拦分离网片的一直角边连接在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的下纲上,海蜇阻拦分离网片的另一直角边连接在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的一侧纲上,海蜇阻拦分离网片的一斜边向后斜向连接在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内的上面网片上,海蜇阻拦分离网片的另一斜边向后斜向上连接在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内的侧面网片上,海蜇阻拦分离网片斜向后的两斜边夹角正好与海蜇释放开口的末端对齐;

所述的毛虾张网单元的整体装配,即是在上述的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及相关纲索、浮子、沉子、海蜇阻拦分离网片装配完成形成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后,再将两两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的上纲、下纲依次连接,每5-6个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装配成1个毛虾张网单元,在毛虾张网单元的两侧分别各绑缚上1根竖杆,竖杆的上下端连接叉纲,叉纲的对折处连接锚纲和大浮球纲,锚纲连接铁锚,大浮球纲连接大浮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了几何结构原理,采用大目网片,把海蜇阻拦分离网片编织成不规则四边形,斜向加装在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内,一条直角边水平装配在下纲上,另一条直角边垂直装配在侧纲上,一条斜边逐渐向后倾斜装配在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内的上侧网片上,另一条斜边自网口逐渐向后上方倾斜装配在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内的一侧面上,在网中形成一个近似锥状囊袋型的内网拦阻装置,其囊袋的末端连接到侧边海蜇释放开口处。海蜇阻拦分离网片可以较好地阻拦较大个体的海蜇,但不影响较小个体的毛虾顺利通过并直达囊底。

本发明利用了水动力学原理,当海蜇被海蜇阻拦分离网片阻拦后,在水流的冲击下,沿拦阻装置的网壁被冲刷到拦阻网的囊底;因海蜇个体较大,受到的水冲击阻力也较大,海蜇被冲击到释放开口处时,在水流冲击下,海蜇挤开释放开口而被释放。

本发明巧妙地设计了海蜇释放开口,使释放开口位于锥状囊袋形主网衣上侧一边的边缝中部靠后部位,在没有海蜇入网时,整个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在水流冲击下产生一个向后的拉力,在拉力的作用下,海蜇释放开口处于合拢状态,而毛虾个体较小,水流冲击时产生的阻力也较小,不会从此处逸出;释放开口位于距囊底1.82m处,使海蜇阻拦分离网片能够有一个适当的倾斜度,利于被水流冲击的海蜇向释放开口处滑动;再者,释放开口后面仍有1.82m长的网囊部分,足以能够囊盛被大量捕获的毛虾。

本发明采用了静浮力略小于沉力的浮沉比配备,浮沉比为1:1.07,利于毛虾张网在水中悬浮;再结合调整大浮球纲的长短,可以根据探鱼仪探测到的毛虾栖息水层来调整毛虾张网的敷设水层,进行瞄准捕捞。

附图说明

图1.可释放海蜇的毛虾张网结构及作业示意图:1-缘网,2-身网,3-囊网,4-上缘纲,5-浮子纲,6-浮子,7-侧纲,8-下缘纲,9-沉子纲,10-沉子,11-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2-边缝纲,13-囊底束纲,14-海蜇释放开口,15-竖杆,16-叉纲,17-锚纲,18-铁锚,19-大浮球纲,20-大浮球;

图2.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及海蜇释放装置结构示意图:1-缘网,2-身网,3-囊网,4-上缘纲,5-浮子纲,6-浮子,7-侧纲,8-下缘纲,9-沉子纲,10-沉子,11-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2-边缝纲,13-囊底束纲,14-海蜇释放开口;

图3.海蜇阻拦分离网片示意图:10m(129目)边,4m(51.5目)边,12.15m(156目)边,6.91m(89目)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可释放海蜇的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包括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上缘纲4、下缘纲8、侧纲7、浮子6、沉子10和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上缘纲4、下缘纲8、侧纲7分别穿入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的网口上下和两侧的边缘网目,浮子6穿入浮子纲5与上缘纲4并扎合称上纲,沉子10穿入沉子纲9与下缘纲8并扎合称下纲,所述的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用来兜捕毛虾;上纲、下纲和侧纲7、浮子6和沉子10构成网具的主体架构并使网具垂直张开。所述的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是一片既能够阻拦较大个体的海蜇又可以让较小的毛虾能够顺利通过的大目网片,呈不规则四边形,它有两个直角边和两个斜边;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的一条直角边水平装配在下纲上,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另一条直角边垂直装配在侧纲7上,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一条斜边逐渐向后呈倾斜向装配在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内的上面网片上,另一条斜边自网口逐渐向后上方倾斜装配在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内的侧面网片上,在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的上侧一边的边缝中部靠后部位留出一段不缝合,作为海蜇释放开口14,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向后延长的两斜边的夹角与海蜇释放开口14的末端重合。

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与下纲相连接的直角边长度为10m、129目,网衣缩结系数为0.707,所述长度为网衣缩结后的长度。

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与右侧纲相连接的直角边长度为4m、51.5目,网衣缩结系数为0.707,所述长度为网衣缩结后的长度。

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与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的上面网片相连接的斜边长度为12.15m、156目,所述长度为网衣缩结后的长度,。

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与左侧面网片相连接的另一斜边长度为6.91m、89目,所述长度为网衣缩结后的长度。

所述的海蜇释放开口14位于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内的上面左侧边缝的中间靠后的部位处,开口长度1.00m。在没有海蜇入网的情况下,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受水流的冲击产生一个向后的拉力,在拉力的作用下,海蜇释放开口14处于合拢状态,毛虾基本上不能从此处逃逸出;如果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内进入海蜇,首先被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拦截,然后在水流的冲击下,海蜇沿向后倾斜的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被冲向海蜇释放开口14处,海蜇的个体较大,受到的水冲击阻力亦较大,随之冲挤开海蜇释放开口14而逃逸出。

一种可释放海蜇的毛虾张网,它包括毛虾张网单元、竖杆15、叉纲16、锚纲17、铁锚18、大浮球纲19和大浮球20,6组相同的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通过相邻上纲、下纲依次并列连接成一个毛虾张网单元,如图1和图2所示: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包括缘网1,身网2,囊网3,上缘纲4,浮子纲5,浮子6,侧纲7,下缘纲8,沉子纲9,沉子10,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边缝纲12,囊底束纲13,海蜇释放开口14。缘网1、身网2和囊网3缝合组成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在缘网1的上边缘网目和下边缘网目分别穿入上缘纲4和下缘纲8,上缘纲4与穿入浮子6的浮子纲5并扎,合称上纲,下缘纲8与包裹上铅片沉子10的沉子纲9并扎,合称下纲,缘网1侧边边缘网目穿入侧纲7、侧纲7上下端分别连接在上纲和下纲上。在主网衣内自网口向后斜向加装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构成网中网结构,并在锥状囊袋主网衣的一上侧边缝处留出一个海蜇释放开口14。毛虾张网单元的两侧分别绑扎竖杆15。叉纲16分别连接竖杆15的上下端,叉纲16对折处连接锚纲17,锚纲17另一端连接铁锚18。竖杆15和浮子纲5、沉子纲9使网具保持垂直张开,两端的铁锚18通过锚纲17、叉纲16使网具保持水平张开。大浮球纲19一端连接在叉纲16的对折处,另一端连接漂浮于水面的大浮球20,通过调节大浮球纲19的长短使毛虾张网可以敷设在所需要的水深位置(见图1、图2和图3)。

缘网1:pe36tex20×3网线手工编织而成,长带形,网目尺寸55mm、848目×4目,直目编结,拉直长度0.22m。

身网2:pe36tex15×3网线手工编织而成,长带形,网目尺寸55mm、848目×12.5目,直目编结,拉直长度0.69m。

囊网3:聚乙烯(pe)无结节网片,方形网目,目大5mm,由4片等腰梯形聚乙烯(pe)无结节网片缝合而成,其中2片规格为3333目×90目、长1542目,2片规格为1311目×90目、长1542目;由市售的商品网片剪裁而成。

上缘纲4:聚乙烯(pe)绳,直径10.5mm,长度10.00m,1条。上缘纲4穿入上缘网1边缘网目,装配网目303目,上缘网1的网衣缩结系数为0.60。

浮子纲5和浮子6:浮子纲5为聚乙烯(pe)绳,直径10.5mm,长度10.00m,1条;浮子6为有孔径球形泡沫塑料浮子,直径90mm,静浮力350gf,每个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装配10个,浮子6穿在浮子纲5上,间距1.00m,均等。

下缘纲8:聚乙烯(pe)绳,直径10.5mm,长度10.00m,1条。下缘纲8穿入下缘网1边缘网目,装配网目303目,下缘网1的网衣缩结系数为0.60。

沉子纲9和沉子10:浮子纲9为聚乙烯(pe)绳,直径10.5mm,长度10.00m,1条;沉子10为铅片,每个重250g,每个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装配15个,包裹在沉子纲9上,间距0.67m,均等。静浮力的配备略小于沉力,浮沉比为1:1.07。

侧纲7:聚乙烯(pe)绳,直径6mm,长度4.00m,左右侧各1条。侧纲7穿入缘网1的侧边缘网目,装配网目121目,网衣缩结系数为0.60。

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呈不规则四边形,有两个直角边和两个斜边,由聚乙烯(pe36tex15×3)网线编织而成,目大110mm;规格为10.00m(网衣缩结后长度)(129目)×4.00m(网衣缩结后长度)(51.5目)×12.15m(网衣缩结后长度)(156目)×6.91m(网衣缩结后长度)(89目),其中10.00m边与4.00m的边呈直角;斜向加装在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内,网片的10m(129目)边连接在毛虾张网口门的下缘纲8和沉子纲9上,为保证网目呈正方形张开,网衣缩结系数为0.707,4m(51.5目)边连接在侧纲7上,网衣缩结系数0.707,12.15m(斜向目数156目)边向后斜向连接在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内侧的缘网1、身网2和囊网3上面一片网片上,6.91m(89目)边向后斜向连接在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内侧的缘网1、身网2和囊网3侧面一片网片上。

边缝纲12:聚乙烯(pe)绳,直径4mm,长度8.73m,每个边缝2条,共8条,先将边缝纲12的一端打死结连接在上下纲上,缘网1和身网2网衣与边缝纲12的缩结系数为0.80,边缘纲12沿囊网3的斜边装配,囊网3的网衣缩结系数为1.00,此后两边缝纲12并拢扎结在一起.

囊底束纲13:聚乙烯(pe)绳,直径5mm,长度1.00m,1条,用于束扎囊网3的囊底,倒出渔获物时解开囊底束纲13。

海蜇释放开口14:在囊网3的上面(有浮子纲的一面)一侧边缝距离囊底1.82m的部位处,留出长度1.00m的海蜇释放开口14,不缠绕并扎。

上述的单体锥状囊袋主网6个为1组,连接在一起使用。

竖杆15:原木,直径100mm左右,长4.50m,1个毛虾张网单元使用2根,位于两侧,并将边侧的一个锥状囊袋形主网衣的侧纲7及上、下纲的末端绑扎在竖杆15上;竖杆15用于支撑毛虾张网网口垂直张开,上、下端连接叉纲16。

叉纲16:聚乙烯(pe)绳,直径18mm,长度17.00m,对折使用,1个毛虾张网单元使用2条,两侧的竖杆15上各连接1条。

锚纲17和铁锚18:锚纲17为聚乙烯(pe)绳,直径26mm,长度27.00m,1个毛虾张网单元使用2条,一端连接叉纲16,另一端连接铁锚18。铁锚18为2齿铁锚,重70kg,1个毛虾张网单元使用2个;位于毛虾张网单元的两端,一端连接锚纲17,用于在水域中固定毛虾张网,并使毛虾张网网口能够保持水平张开。

大浮球纲19和大浮球20:大浮球纲19为聚乙烯(pe)绳,直径18mm,长度30.00m,一端连接在叉纲16与锚纲17的连接处,另一端连接大浮球20。大浮球20为圆筒状泡沫塑料大浮子,直径0.50m,长0.90m,静浮力约200kgf,共2个,分别通过大浮球纲19连接在两侧叉纲16与锚纲17的连接处。

一种可释放海蜇的毛虾张网的装配方法,包括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的装配、纲索的装配和浮子6、沉子10的装配、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毛虾张网单元的整体装配。

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的装配,包括缘网1、身网2和囊网3的装配:先将缘网1的两端按1目对1目缝合成圆筒状;此后再将身网2的两端按1目对1目缝合成圆筒状;缘网1与身网2按1目对1目编结缝合。然后再将4片梯形囊网3网片的大头边与身网2按1大目对囊网3的11目绕缝缝合在身网2上(见图1)。

纲索的装配和浮沉子的装配,包括上缘纲4、浮子纲5、下缘纲8、沉子纲9、侧纲7、边缝纲12的装配以及浮子6、沉子10的装配:先将上缘纲4穿入上边的缘网1边缘网目303目,每5目用网线结扎1道,网衣缩结系数0.60;此后将浮子纲5穿入浮子6后,与上缘纲4并扎,浮子6的间距为1.00m;浮子纲5和上缘纲4合称上纲。再将下缘纲8穿入下边的缘网1边缘网目303目,每5目用网线结扎1道,网衣缩结系数0.60;然后将铅片沉子10包裹在沉子纲9上,沉子10的间距为0.67m,随之将下缘纲8与沉子纲9并扎;沉子纲9与下缘纲8合称下纲。将2条侧纲7分别穿入两侧的缘网1边缘网目121目,每5目用网线结扎1道,网衣缩结系数0.60。将8条边缝纲12的前端、每2条为1组分别打结连接在上纲和下纲上,然后将每一片囊网3网衣的两侧分别绕缝在边缝纲12上,此后再将2条边缝纲12绕缝在一起;留有海蜇释放开口14的2条边缝纲12前半部分等装配好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后再绕缝并扎在一起。在上面(有浮子纲5的一面)一侧边缝的距囊网3囊底1.82m部位处,留出长度1.00m的海蜇释放开口14,不绕缝并扎(见图1和图2)。

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的装配,即在整个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和纲索装配完成后,将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自网口向囊网3斜向加装在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内,网片的10m(129目)边连接在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的口门下纲上,4m(51.5目)边连接在右边的侧纲7上,12.15m(156目)边向后斜向连接在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内的上面网片上,6.91m(89目)边向后斜向连接在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的左侧面网片上,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向后延伸两个斜边的夹角与海蜇释放开口14的末端对齐。自此向网口处,在边缝上留出1.00m的海蜇释放开口14,剩余部分的边缝纲7两两绕缝(见图2、图3)。

毛虾张网单元的整体装配,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衣及相关纲索、浮沉子、海蜇阻拦分离网片11等装配完成后,再将两两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上的上纲连接上纲、下纲连接下纲,依次将6个单体锥状囊袋形主网装配成1个毛虾张网单元(简称毛虾张网),在毛虾张网单元的两侧分别各绑缚上1根竖杆15,竖杆15的上下端连接叉纲16,叉纲16的对折处连接锚纲17和大浮球纲19,锚纲17连接铁锚18,大浮球纲19连接大浮球20(见图1)。

实施例1

试验渔船为河北省昌黎冀昌渔06092,木质,主机功率364kw,型长30.00m,型宽6.10m,型深2.60m。一次带网50个毛虾张网单元出海作业。船员5人。船上配有起网机、避碰仪、gps卫导、探鱼仪等设备。

2016年8月15日至9月15日期间,我们利用冀昌渔06092渔船在海上做了毛虾张网捕捞生产实验。作业渔场为河北省昌黎东南部的辽东湾渔场等。主捕对象为中国毛虾(aceteschinensishansen),体长35~40mm。作业水层为中上层。作业区水深为25m左右。

其渔法为:无大风(6级及以下)天气放网,渔船到达渔场后,根据探鱼仪的影像,调整大浮球纲的长短以确定作业水层,然后迎流放网,投网时要与横流向来溜方向偏流10°~20°。下网时,船速4~5节,1人投铁锚,待铁锚抓牢海底后,随之投放大浮球,2人投网,1人理网,然后依次将毛虾张网投放完毕。缓流时起网,起网时间一般应距离投网时间至少2个小时,船处于网的下风头,捞起大浮球,拉起大浮球纲,用起网机绞收锚纲,把铁锚拉至船上;此后再将毛虾张网收拉到船上,解开囊底束纲,倒出渔获物。

共计出海试验24个网次,捕获毛虾50吨左右,总产值20万余元,一个毛虾张网单元的网次产量平均41.67kg。

结果:试验期间,毛虾张网内均未发现海蜇,亦没有发生爆网现象。

在毛虾张网中添加海蜇阻拦分离网片的技术特征不仅限于实施例中的毛虾张网规格,也可以适用于其它类似规格和形状的毛虾张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