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柑橘黄龙病流行区果园的分类防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2440发布日期:2018-11-14 00:42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柑橘黄龙病流行区果园的分类防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柑橘黄龙病流行区果园的分类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是经柑橘木虱传播,由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liberibacteriaasiaticus)引起的柑橘毁灭性病害,是柑橘产业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是一种系统性病害,俗称柑橘的“癌症”,能侵染各种柑橘类植物。柑橘黄龙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性病害,其流行持续时间长、发病范围广、发病率高,一直是全国柑橘产区检疫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使得橘农“闻病色变”,黄龙病已经成为制约柑橘产业发展的第一病害。近年来,众多国内外学者对柑橘黄龙病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但由于黄龙病病原物无法人工培养,对黄龙病的病理学研究、抗病药剂及抗病品种的筛选依然没有突破性进展,故目前没有防治黄龙病的有效药剂,也没有抗(耐)病品种可供选用,通常感染后只能砍树。当前柑橘黄龙病正在全球柑橘种植区逐步蔓延,对世界柑橘产业构成重大威胁,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柑橘寿命短、产量低、生产成本高,每年经济损失惨重,严重困扰和制约我国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华南地区是我国柑橘主产区,也是黄龙病的重度流行区,近年来病害发生流行日趋严重,造成果园大面积丢荒、果农收入锐减、产业萎靡。目前,柑橘黄龙病的防治长期以来依靠“三板斧”,即“砍除病树、防治木虱、种无毒苗”,主要依靠无病种苗的推广、染病柑橘树的自发铲除以及柑橘木虱的防治,虽然在部分柑橘产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柑橘黄龙病重度流行区如广西、广东等地的防控效果却差强人意。据报道,广东省的柑橘种植面积近360万亩,其中感染黄龙病的果园已突破100万亩,全部铲除染病柑橘树是不切实际的。另外,关于柑橘黄龙病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报道,其主要注重病原的分离培养、分子检测及机理研究,生产上尚缺少系统、明确的分级标准,也无从估计其对生产的危害程度。因此,探索染病柑橘的复壮技术,保持或提高病树的产量和质量,延长果园经济收益年限,是柑橘黄龙病重度流行区的可行之计,具有积极的意义。技术实现要素: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柑橘黄龙病流行区果园的分类防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柑橘黄龙病防控效果不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柑橘黄龙病流行区果园的分类防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柑橘黄龙病的症状,通过观察田间柑橘树的黄梢发生情况,对柑橘黄龙病树进行分级;(2)根据对柑橘黄龙病树的分级情况,对柑橘黄龙病果园进行分级;(3)根据柑橘黄龙病果园的分级情况,针对不同患病级别的果园进行分级防控。所述步骤(1)中,根据所述柑橘黄龙病树的黄梢情况,将所述柑橘黄龙病树分为5级标准,分别为:0级,全树无病;1级,病梢发病率3%以下;3级,病梢发病率3-10%;5级,病梢发病率11-30%;7级,病梢发病率30%以上。所述步骤(2)中,根据所述柑橘黄龙病果园内所述柑橘黄龙病树的分级情况,将所述柑橘黄龙病果园分为4类标准,分别为:无病果园,全园柑橘树没有黄龙病症状;轻度发病果园,黄龙病树占果园柑橘总数的3%以下;中度发病果园,黄龙病树占果园柑橘总数的3-10%;重度发病果园:黄龙病树占果园柑橘总数的10%以上。所述步骤(3)中,所述无病果园的防控主要为:严格控制柑橘种苗的质量,选用无病柑橘种苗,从源头上杜绝黄龙病;在果园四周围蔽防虫网,有效阻隔外源柑橘木虱的侵入;按照当地果园柑橘的春梢、夏梢、秋梢和冬梢前期及时施药扑杀木虱;冬季清园,喷药清除木虱,以降低次年柑橘木虱的种群密度;以及不定期果园内清查柑橘黄龙病树,疑似病树委托检测单位鉴定,一经查实,立即挖除。所述步骤(3)中,所述轻度发病果园的防控主要为:果园内清查柑橘黄龙病树,疑似病树委托检测单位鉴定,一经查实,立即挖除;在果园空缺的地方补种无病柑橘大苗,缩短柑橘结果前暴露在田间的时间,以尽快早进入盛产期;按照当地果园柑橘的春梢、夏梢、秋梢和冬梢前期及时施药扑杀木虱;冬季清园,喷药清除木虱,以降低次年柑橘木虱的种群密度;加强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酸性环境,增强树势,提高柑橘对黄龙病菌的抵抗力;于春梢萌发期、果实膨大期及时灌水,以促使春梢萌发整齐和果实正常生长,果实开始转色时,及时控水以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所述步骤(3)中,所述中度发病果园中对发病5级以下的柑橘树的防控主要为:倡导“带病生存”,延长果农收益周期;加强水肥管理,以增强树势,增加新梢,延长挂果期;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酸性环境,增强树势,提高柑橘对黄龙病菌的耐受力;于春梢萌发期、果实膨大期及时灌水,以促使春梢萌发整齐、健壮和果实正常生长。所述步骤(3)中,所述中度发病果园中对发病7级以上的柑橘树的防控主要为:采取彻底挖除,并火烧处理被挖树体,挖树前对病树及周围柑橘树全面喷施一次杀虫药剂,用生石灰处理挖除柑橘后的土壤根系;在果园空缺的地方补种无病柑橘大苗,缩短柑橘结果前暴露在田间的时间,尽快早进入盛产期;加强柑橘木虱的扑杀,严格控制黄龙病借助木虱在果园的扩散传播;不定期调查果园柑橘木虱的发生情况,一旦出现虫卵,立即施药;冬季清园,喷药清除木虱,以降低次年柑橘木虱的种群密度。所述步骤(3)中,所述重度发病果园的防控主要为:主要考虑延长柑橘结果年限,延长果农收益周期,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柑橘树的抗病性;在抽梢前期、冬季清园时统防统治柑橘木虱,以防黄龙病菌借助木虱的扩散传播。所述施药和/或喷药步骤中药剂包括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毒死蜱或阿维菌素,间隔7-10天施药1次,视木虱发生情况施药2-3次。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柑橘黄龙病流行区果园的分类防控方法在柑橘黄龙病防控领域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柑橘黄龙病流行区果园的分级防控方法,通过分别对柑橘黄龙病树和柑橘黄龙病果园进行相应的分级定性,实现对于不同染病级别的果园的分级防控,更加具有防控的针对性;其中,新建果园遵循苗木检疫和综合防控措施,杜绝外来病原侵入;轻度染病果园及时挖除病树,统防统治柑橘木虱;中度染病果园提倡“带病生存”,使用病树复壮技术,提高柑橘对黄龙病的抗病性,延长结果年限;重度染病果园及时改种,避免因果园丢荒失管造成柑橘木虱迁飞传播;同时通过加强苗木检疫,推广大苗移栽种植,减少柑橘早期染病几率,进一步提高防控的效果,有效解决了柑橘黄龙病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措施,导致防控收效甚微的问题,尤其适用于病害重度流行区,对柑橘黄龙病流行区的病害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发明根据柑橘黄龙病的症状,以田间柑橘树的黄梢病况,对柑橘黄龙病树进行分级;可直观地描述单株病树的发病情况;而本发明所述对柑橘黄龙病果园的分级以所述柑橘黄龙病树的占比为标准,可直观有效的普查柑橘产区黄龙病的发生状况,以针对不同果园采用不同行之有效的策略进行防控。本发明所述防控方法适用于柑橘黄龙病流行区不同面积、不同发病程度的柑橘果园,可以有效的防治柑橘木虱以及控制黄龙病的发生,保证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附图说明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无病园(a)柑橘木虱发生情况(头/百梢);图2为轻度发病果园(b)柑橘木虱发生情况(头/百梢);图3为中度发病果园(c)柑橘木虱发生情况(头/百梢)。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在肇庆市选择3个柑橘果园实施本发明所述的分级防控方法,3个果园黄龙病发生情况不同,根据柑橘黄龙病的典型症状,田间主要调查柑橘树的黄梢发生情况,同时注意黄龙病黄梢症状要与生理性黄化,如缺素、缺水等症状区分。黄梢的早期症状:新梢叶片特异性黄化,叶片大面积均匀一致的黄化,或黄绿相间的斑驳;黄梢的后期症状:病梢短小纤弱,病叶窄小狭长、质硬直立。对于症状不明显的疑似柑橘黄龙病树,采样送交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分子检测,精确掌握柑橘黄龙病的发生情况。根据上述田间分析及检测结果,将柑橘黄龙病病树的病情指数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0级,全树无病;1级,病梢发病率3%以下;3级,病梢发病率3-10%;5级,病梢发病率11-30%,7级病梢发病率30%以上。将上述3个果园中的柑橘黄龙病树进行分级之后,对其分类为各等级的病树的数量进行统计,按照如下标准确定上述三个果园的染病级别,将柑橘果园分为4类,分别为:无病果园,全园柑橘树没有黄龙病症状;轻度发病果园,黄龙病树占果园柑橘总数的3%以下;中度发病果园,黄龙病树占果园柑橘总数的3-10%;重度发病果园:黄龙病树占果园柑橘总数的10%以上。参照上述的分级标准,本实施例涉及的柑橘果园分别归为无病园(a)、轻度发病果园(b)和中度发病果园(c),以下分别对上述三个果园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对于无病园(a)的柑橘黄龙病进行防控,本实施例所述无病园(a)位于肇庆市高要区活道镇,果园面积70亩,种植有砂糖橘5000株,并于2014年新种植无病苗。具体防控方法包括:确保该园种植的柑橘苗木均选购自省级单位的柑橘无病苗繁育基地,从源头上杜绝黄龙病的发生;由于该园三面环山,一面靠村,在果园靠村一面围蔽5米高的60目防虫网,以阻隔外源柑橘木虱的侵入;分别在果园柑橘的春梢、夏梢、秋梢和冬梢前期及时施药扑杀木虱,具体的施药时间在抽梢前7-10天,分别在2月中旬、5月上旬、8月中旬和11月中旬;药剂采用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毒死蜱、阿维菌素等常规杀虫剂,按规定剂量即可,施药时间为间隔7-10天再施药一次,连续施药二次;冬季清园时,对果园喷药以清除木虱,喷药药剂采用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毒死蜱、阿维菌素等常规杀虫剂并按规定剂量即可,具体为施药一次,以降低次年柑橘木虱的种群密度;在柑橘种植过程中,还需要不定期的于果园内清查柑橘黄龙病树,对于疑似病树需委托检测单位进行鉴定,一经查实,立即挖除,挖树前对病树及周围柑橘树全面喷施一次杀虫药剂,用生石灰处理挖除柑橘后的土壤根系,并焚烧处理被挖树体。本实施例中于2014-2017年连续4年对无病园(a)的柑橘黄龙病树进行调查,具体调查方法包括:(1)调查柑橘木虱的发生情况,在柑橘的春梢、夏梢、秋梢和冬梢萌发期及盛发期各调查1次,每亩随机调查5株树,每株树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调查,每个方位调查4枝梢;(2)调查柑橘黄龙病的发生情况,对全园柑橘树进行目测普查,根据本发明的黄龙病典型症状进行鉴别,对于症状不明显的疑似柑橘黄龙病树,采样送交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分子检测。调查结果见附图1,可见,按照上述调查方法的技术方案实施柑橘木虱的防控,全年柑橘木虱的种群数量始终保持在低位,高峰期柑橘木虱种群数量控制在4.5头/百梢以下(见图1)。同时通过对果园的不定期观察,于2014-2017年共计4年来未发现有柑橘黄龙病树。实践证明,只要保证苗木不带黄龙病菌,利用山体、防虫网等措施阻隔了外源木虱的侵入,即使果园有一定数量的柑橘木虱,也不会出现柑橘发生黄龙病。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对于轻度发病果园(b)的柑橘黄龙病进行防控,本实施例所述轻度发病果园(b)位于肇庆市德庆县马圩镇,果园面积120亩,种植贡柑6000株。具体防控方法包括:于果园内不定期清查柑橘黄龙病树,疑似病树委托检测单位鉴定,一经查实,立即挖除;该果园于2014-2017年,分别挖除黄龙病树13株、17株、14株和11株;挖树前需要对病树及周围柑橘树全面喷施一次杀虫药剂,用生石灰处理挖除柑橘后的土壤根系,并焚烧处理被挖树体;在果园空缺的地方补种无病柑橘大苗,缩短柑橘结果前暴露在田间的时间,尽快早进入盛产期;分别在果园柑橘的春梢、夏梢、秋梢和冬梢前期及时施药扑杀木虱,具体的施药时间在抽梢前7-10天,分别在2月中旬、5月上旬、8月中旬和11月中旬;施药药剂可采用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毒死蜱、阿维菌素等常规杀虫剂,按照常规剂量施药即可,施药时间间隔7-10天再施药1次,连续施药2次;冬季清园时,需喷药清除木虱,药剂采用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毒死蜱、阿维菌素等常规杀虫剂,按照常规剂量施药即可,以降低次年柑橘木虱的种群密度;种植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常规肥即可),改善土壤酸性环境,增强树势,提高柑橘对黄龙病菌的抵抗力;并于春梢萌发期、果实膨大期及时灌水,以促使春梢萌发整齐和果实正常生长,果实开始转色时,及时控水以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本实施例中于2014-2017年连续4年对轻度发病果园(b)的柑橘黄龙病树进行调查,具体调查方法包括:(1)调查柑橘木虱的发生情况,在柑橘的春梢、夏梢、秋梢和冬梢萌发期及盛发期各调查1次,每亩随机调查5株树,每株树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调查,每个方位调查4枝梢;(2)调查柑橘黄龙病的发生情况,对全园柑橘树进行目测普查,根据本发明的黄龙病典型症状进行鉴别,对于症状不明显的疑似柑橘黄龙病树,采样送交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分子检测。调查结果见附图2,并计算柑橘黄龙病的年发病率,记录于下表1。表1果园b柑橘黄龙病年发病率年份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黄龙病树13株17株14株11株黄龙病发病率0.22%0.28%0.23%0.18%按照上述调查方法的技术方案实施柑橘木虱的防控,全年柑橘木虱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低位,高峰期柑橘木虱种群数量控制在6.9头/百梢以下(见图2)。通过对果园内不定期清查柑橘黄龙病树,疑似病树委托检测单位鉴定,一经查实,立即挖除。该轻度发病果园(b)于2014-2017年,分别挖除黄龙病树13株、17株、14株、11株,计算其年发病率(见表1)分别为0.22%、0.28%、0.23%、0.18%。对于轻度发病果园注重铲除病原,及时铲除黄龙病,扑杀柑橘木虱,可以有效控制黄龙病的发生率,将轻度发病园的黄龙病发病率长期控制在0.3%以下。实施例4本实施例是对于中度发病果园(c)的柑橘黄龙病进行防控,本实施例所述中度发病果园(c)位于肇庆市高要区大湾镇,果园面积120亩,其中,种植60亩贡柑3000株,60亩砂糖橘3000株,共计6000株柑橘。对该果园内判定为发病5级以下的柑橘树,倡导“带病生存”,加强水肥管理,延长果农收益周期。对于判定为发病5级以下的柑橘树,于1月中旬施用基肥,包括鸡粪500公斤/亩、花生麸30公斤/亩、磷肥30公斤/亩;并于2月下旬第1次追施钾肥,20公斤/亩;于4月上旬第2次追施复合肥(n:p:k=15:15:15),50公斤/亩;于8月上旬第3次追施复合肥(n:p:k=15:15:15);于10月中旬第4次追施钾肥,20公斤/亩。对于判定为发病7级以下的柑橘树,采取彻底挖除的处理方式,并火烧处理被挖树体;挖树前对病树及周围柑橘树全面喷施一次杀虫药剂,用生石灰处理挖除柑橘后的土壤根系。本中度发病果园(c)于2014-2017年,分别挖除7级以上的黄龙病树26株、31株、35株和39株。在所述中度发病果园(c)内,在果园空缺的地方补种无病柑橘大苗,缩短柑橘结果前暴露在田间的时间,尽快早进入盛产期。种植过程中,加强柑橘木虱的扑杀,严格控制黄龙病借助木虱在果园的扩散传播,不定期调查果园柑橘木虱的发生情况,一旦出现虫卵,立即施药。冬季清园时,喷药清除木虱,药剂采用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毒死蜱、阿维菌素等常规杀虫剂,并按常规剂量施药即可,以降低次年柑橘木虱的种群密度。本实施例中于2014-2017年连续4年对中度发病果园(c)的柑橘黄龙病树进行调查,具体调查方法包括:(1)调查柑橘木虱的发生情况,在柑橘的春梢、夏梢、秋梢和冬梢萌发期及盛发期各调查1次,每亩随机调查5株树,每株树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调查,每个方位调查4枝梢;(2)调查柑橘黄龙病的发生情况,对全园柑橘树进行目测普查,根据本发明的黄龙病典型症状进行鉴别,对于症状不明显的疑似柑橘黄龙病树,采样送交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分子检测。调查结果见附图3,并计算柑橘黄龙病的年发病率,记录于下表2。表2果园c柑橘黄龙病年发病率年份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黄龙病树345株+26株328株+31株311株+35株302株+39株黄龙病发病率6.18%5.98%5.77%5.68%按照本发明的调查方案实施柑橘木虱的防控,全年柑橘木虱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低位,高峰期柑橘木虱种群数量控制在9.2头/百梢以下(见图3)。2014-2017年,田间调查发现发病的黄龙病树分别为371株、359株、346株、341株,计算黄龙病年发病率分别为6.18%、5.98%、5.77%、5.68%。4年来分别挖除发病7级以上的黄龙病树26株、31株、35株和39株。可见,对于中度发病果园,“一刀切”铲除病树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对于没有经济价值的柑橘可以铲除,以减少传染源。本发明不能有效控制黄龙病的发病率,但可以控制黄龙病的蔓延,保持发病率保持稳定,有效延长柑橘结果年限,保证农户经济效益。由上述实施例2-4的防控方案可知,本发明所述柑橘黄龙病果园的防控方案中发现,柑橘木虱的最佳防治时期不是柑橘的抽稍期,而是在柑橘抽稍之前以及冬季清园。本发明所述柑橘黄龙病果园的防控方法经过4年的试验及观察,结果表明,3个不同染病程度的柑橘园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稳定,高峰期柑橘木虱种群数量分别控制在4.5头/百梢、6.9头/百梢和9.2头/百梢以下;且新种植果园多年保持无病状态,轻度发病园的发病率控制在0.3%以下,中度发病园发病率保持稳定。本发明所述方法对于轻度发病果园(b)以上的果园和病树倡导“带病生存”的形式,同时根据染病监测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铲除病树,以延长果农收益周期。本发明方法能够广泛适用于柑橘黄龙病重度流行区不同面积、不同品种、不同发病程度的柑橘园,在有效的防治柑橘木虱和控制黄龙病发生的基础上,保证果农收益,推动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