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养虾用增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4407发布日期:2020-01-18 03:14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稻田养虾用增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品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稻田养虾用增氧设备。



背景技术:

增氧设备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主要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产品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水产品的生存环境。现有的增氧方式包括以下两种:一种为气泵式增氧,用气泵往水里打入空气,增加水里的溶氧量;另一种为浆轮翻滚式增氧,用浆轮翻滚在底部的水,使得底部的水上升与空气相接触,从而增加溶氧量,稻田中养殖虾类水产品,并且翻滚式桨轮转速较快,采用桨轮增氧对水产品有一定损伤的同时,稻田内的水质更加浑浊,并且对稻田基底土壤有一定的破坏,影响水稻的生长,因此不适宜在稻田使用翻滚式桨轮进行增氧,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气泵增氧把空气打入水底后,空气从管道内溢出,空气因自重较小而自然上浮,空气和池水接触时间较短,增氧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田养虾用增氧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稻田养虾用增氧设备,包括控制处理器、空气压缩机、气泵、增氧机构、增氧管、螺纹盖、支撑板、第一增氧桨、第二增氧桨、中间轴、增氧孔、缸筒、增氧气道、边梁、中间梁、支撑杆、水氧检测仪、基座、支撑柱和设备箱,所述控制处理器设置在设备箱内,并且控制处理器连接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连通气泵,设备箱的底部设置支撑柱,支撑柱安装在基座上,所述支撑杆设置在边梁和中间梁的下方,所述增氧机构设置在边梁和中间梁上,增氧机构包括增氧管、螺纹盖、支撑板、第一增氧桨、第二增氧桨、中间轴、增氧孔、缸筒、和增氧气道,所述增氧管设置在支撑板的上方,支撑板设置在边梁和中间梁上,并且增氧管连接气泵,另在支撑板的顶部设置螺纹盖,通过螺纹盖将增氧管和支撑板紧密连接,所述缸筒设置在支撑板的内部,缸筒内设置中间轴,中间轴和缸筒均为空心,并且中间轴内部空心以及中间轴和缸筒之间的间隙组成增氧气道,所述第一增氧桨设置在缸筒的底部,并在第一增氧桨上设置增氧孔,所述第二增氧桨设置在中间轴的底部,并在第二增氧桨上设置增氧孔,增氧孔与中间轴中心的增氧气道相通,所述水氧检测仪设置在中间梁的下方,并且水氧检测仪通过导线与控制处理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为水泥基座,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柱共四个,并且支撑柱的支撑高度为厘米。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增氧桨为三叶结构,每个桨叶上设置6个增氧孔,其中一个设置在桨叶的端。部,并且斜向设置,每个桨叶上的增氧孔均为同向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增氧桨为三叶结构,每个桨叶上设置5个增氧孔,均为同向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共九个,设置在中间梁和边梁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边梁共两个,设置在中间梁的两侧,并且每个边梁的底部设置三个相同的支撑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间梁上间距分布三个相同的水氧检测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采用空气压缩机并通过气泵将压缩空气鼓入稻田中,采用三叶式增氧桨,并在增氧桨的每个桨叶的同侧设置增氧孔,同时每个桨叶的端部均设置斜向的增氧孔,在压力作用下推动增氧桨转动,进一步提高溶氧速度,溶氧效率显著提升,并且利用减弱的气压推动增氧桨,能够避免对水产和稻田土壤基层的破坏,更加合理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稻田养虾用增氧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稻田养虾用增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稻田养虾用增氧设备中增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稻田养虾用增氧设备中第一增氧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稻田养虾用增氧设备中第二增氧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控制处理器1、空气压缩机2、气泵3、增氧机构4、增氧管41、螺纹盖42、支撑板43、第一增氧桨44、第二增氧桨45、中间轴46、增氧孔47、缸筒48、增氧气道49、边梁5、中间梁6、支撑杆7、水氧检测仪8、基座9、支撑柱10和设备箱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稻田养虾用增氧设备,包括控制处理器1、空气压缩机2、气泵3、增氧机构4、增氧管41、螺纹盖42、支撑板43、第一增氧桨44、第二增氧桨45、中间轴46、增氧孔47、缸筒48、增氧气道49、边梁5、中间梁6、支撑杆7、水氧检测仪8、基座9、支撑柱10和设备箱11,所述控制处理器1设置在设备箱11内,并且控制处理器1连接空气压缩机2,空气压缩机2连通气泵3,如此控制处理器1即可控制空气压缩机2和气泵3进行工作,设备箱11的底部设置支撑柱10,支撑柱10安装在基座9上,所述支撑杆设置在边梁5和中间梁6的下方,并且支撑杆7底部为尖端,能够插入稻田内的土壤里,便于固定边梁5和中间梁6,所述增氧机构4设置在边梁5和中间梁6上,增氧机构4包括增氧管41、螺纹盖42、支撑板43、第一增氧桨44、第二增氧桨45、中间轴46、增氧孔47、缸筒48、和增氧气道49,所述增氧管41设置在支撑板43的上方,支撑板43设置在边梁5和中间梁6上,并且增氧管41连接气泵3,另在支撑板43的顶部设置螺纹盖42,通过螺纹盖42将增氧管41和支撑板43紧密连接,所述缸筒48设置在支撑板43的内部,缸筒48内设置中间轴46,中间轴46和缸筒48均为空心,并且中间轴46内部空心以及中间轴46和缸筒48之间的间隙组成增氧气道49,所述第一增氧桨44设置在缸筒48的底部,并在第一增氧桨44上设置增氧孔47,如此气泵3将压缩空气通过增氧管41鼓入中间轴46和缸筒48之间的增氧气道49,压缩空气通过第一增氧桨44上的增氧孔47,进而鼓入水中,增加稻田中的溶氧含量,由于气压作用,推动第一增氧桨44绕缸筒48转动,并搅动水流,进一步加强空气与水的接触,提高溶氧速度,所述第二增氧桨45设置在中间轴46的底部,并在第二增氧桨45上设置增氧孔47,增氧孔47与中间轴46中心的增氧气道49相通,压缩空气同时通过第二增氧桨45上的增氧孔47,鼓入水中,进一步增加水中溶氧含量,所述水氧检测仪8设置在中间梁6的下方,并且水氧检测仪8通过导线与控制处理器1连接,从而水氧检测仪8将水中溶氧含量实时反馈给控制处理器1,进行比对处理。

所述基座9为水泥基座,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

述支撑柱10共四个,并且支撑柱10的支撑高度为50厘米。

所述第一增氧桨44为三叶结构,每个桨叶上设置6个增氧孔47,其中一个设置在桨叶的端部,并且斜向设置,每个桨叶上的增氧孔47均为同向设置。

所述第二增氧桨45为三叶结构,每个桨叶上设置5个增氧孔47,均为同向设置,保证气泡喷出方向相同,从而保证转向相同。

所述支撑杆7共九个,设置在中间梁6和边梁5的底部。

所述边梁5共两个,设置在中间梁的两侧,并且每个边梁5的底部设置三个相同的支撑杆7。

所述中间梁6上间距均等的设置三个相同的水氧检测仪8。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支撑杆7底部尖端,插入稻田内的土壤里,从而固定边梁5和中间梁6保证增氧机构4的稳定性,水氧检测仪8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处理器1,并将水中溶氧含量实时反馈给控制处理器1,进行比对处理,当水中溶氧含量较低时,控制处理器1即可控制空气压缩机2和气泵3进行工作,气泵3将压缩空气通过增氧管41鼓入中间轴46和缸筒48之间的增氧气道49,压缩空气通过第一增氧桨44上的增氧孔47,进而鼓入水中,增加稻田中的溶氧含量,由于气压作用,推动第一增氧桨44绕缸筒48转动,并搅动水流,进一步加强空气与水的接触,提高溶氧速度,压缩空气同时通过第二增氧桨45上的增氧孔47,鼓入水中,进一步增加水中溶氧含量,并且压缩空气逐级减弱,从而能够利用减弱的气压推动增氧桨低速转动,能够避免对水产和稻田土壤基层的破坏,更加合理实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发明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发明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