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十元环内酯类化合物在除草剂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1865发布日期:2018-12-08 05:45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合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有十元环内酯类化合物在除草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农田杂草是指那些生长于田间及地边的农作物以外的草本植物。它长期适应当地作物、耕作、气侯、土壤等生态条件和其他社会因素而生存下来,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杂草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苗期生长速度快,光合效率高,严重干扰农作物的生长。许多杂草还是农作物病原菌、病毒或害虫的中间寄主,能传播病虫害。

杂草生长能力强,化学除草仍然是防除杂草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化学除草剂根据其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七类:苯酚类、二苯醚类、苯氧羧酸类、酰胺类、脲类、均三氮苯类、氨基甲酸酯类。随着集约化农业的发展,除草剂用的越来越多,除草剂抗性问题日趋明显,但目前缺乏新作用机制的除草剂。

十元环内酯类化合物为微生物特征的天然小分子,具有结构新颖、活性优异等多种特点。活性研究发现,十元环内酯类化合物具有细胞毒活性和抗炎的活性,但其植物毒活性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含有十元环内酯类化合物在除草剂中的应用,本发明中含有十元环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植物毒性,可作为有效成分应用到除草剂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十元环内酯类化合物在除草剂中的应用,所述含有十元环内酯类化合物为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

所述r1、r2和r3独立地为氢、羟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优选地,所述r1为氢时,r2为氢、羟基或甲氧基,r3为氢、羟基或甲氧基;所述r1为羟基时,r2为氢、羟基或甲氧基,r3为氢、羟基或甲氧基;所述r1为甲氧基时,r2为氢、羟基或甲氧基,r3为氢、羟基或甲氧基。

优选地,所述r1为羟基时,r2为羟基,r3为氢;所述r1为羟基时,r2为甲氧基,r3为氢;所述r1为羟基时,r2为甲氧基,r3为羟基。

优选地,所述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为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无机酸盐或有机酸盐。

优选地,所述无机酸盐为盐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氢溴酸盐或氢碘酸盐。

优选地,所述有机酸盐为酒石酸盐、柠檬酸盐、甲酸盐、乙酸盐、乙二酸盐、丁酸盐、草酸盐、马来酸盐、琥珀酸盐、己二酸盐、藻酸盐、柠檬酸盐、天冬氨酸盐、苯磺酸盐、樟脑酸盐、樟脑磺酸盐、二葡糖酸盐、环戊烷丙酸盐、十二烷基硫酸盐、乙磺酸盐、葡庚糖酸盐、甘油磷酸盐、半硫酸盐、庚酸盐、己酸盐、延胡索酸盐、2-羟基乙磺酸盐、乳酸盐、马来酸盐、甲磺酸盐、烟酸盐、2-萘磺酸盐、扑酸盐、果胶酯酸盐、3-苯基丙酸盐、苦味酸盐、新戊酸盐、丙酸盐、琥珀酸盐、酒石酸盐、硫代氰酸盐、对-甲苯磺酸盐或十一烷酸盐。

优选地,所述除草剂包括含有十元环内酯类化合物和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优选地,所述含有十元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有效量为8~64μg/ml。

优选地,所述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为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ph调节剂、助溶剂和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除草剂的剂型为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粉剂、粒剂、水剂、毒饵、母液或母粉。

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十元环内酯类化合物在除草剂中的应用,所述含有十元环内酯类化合物为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所述所述r1、r2和r3独立地为氢、羟基、甲氧基或乙氧基。本发明提供的含有十元环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植物毒性,可作为除草剂的有效成分。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十元环内酯类化合对拟南芥、稗草和马唐种子的生根具有抑制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十元环内酯类化合物在除草剂中的应用,所述含有十元环内酯类化合物为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

所述r1、r2和r3独立地为氢、羟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在本发明中,所述r1、r2、r3的组合优选为所述r1为氢时,r2为氢、羟基或甲氧基,r3为氢、羟基或甲氧基;所述r1为羟基时,r2为氢、羟基或甲氧基,r3为氢、羟基或甲氧基;所述r1为甲氧基时,r2为氢、羟基或甲氧基,r3为氢、羟基或甲氧基。

在本发明中,当r1为羟基,r2为羟基或甲氧基,r3为氢或羟基时,其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结构如下:

在本发明中,所述ts-1~ts-5的化学名称分别为

ts-1:(r)-12-hydroxy-10-methoxy-3-methyl-3,4,5,6,7,8-hexahydro-1h-benzo[c]oxecin-1-one

ts-2:(r)-10,12-dihydroxy-3-methyl-3,4,5,6,7,8-hexahydro-1h-benzo[c]-oxecin-1-onets-3:

(3r,5r)-5,10,12-trihydroxy-3-methyl-3,4,5,6,7,8-hexahydro-1h-ben-[c]ox-ecin-1-one;

ts-4:(3r,5s)-5,10,12-trihydroxy-3-methyl-3,4,5,6,7,8-hexahydro-1h-ben-zo[c]oxecin-1-one;

ts-5:(3r,5s)-5,12-dihydroxy-10-methoxy-3-methyl-3,4,5,6,7,8-hexahydro-1h-benzo[c]oxecin-1-one;

在本发明中,所述r1和r2均为羟基、r3为h时,其植物毒性最强,32μg/ml的浓度的ts-2即可杀死拟南芥幼苗。

在本发明中,所述含有十元环内酯类化合物易溶于丙酮、二氯甲烷,可溶于甲醇、乙腈,其紫外吸收波长优选为210~280nm。

在本发明中,所述具有式i所示结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1)将植物内生真菌进行固体培养基培养,得到发酵产物;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发酵产物与有机提取溶剂混合后进行有机提取,得到总提取物;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总提取物依次进行硅胶吸附和洗脱,结合薄层分析得到相应亚组分;

4)将所述步骤3)中得到的相应亚组分依次进行色谱柱分离和溶剂蒸干,得到具有式i所示结构化合物。

本发明将植物内生真菌进行固体培养基培养,得到发酵产物。

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内生真菌优选为aigialus、cochliobolus、chaetosphaeronemahispidulur、fusarium、humicola、lasiodiplodia或penicilliumandpochonia,更优选为chaetosphaeronemahispidulur。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体培养基优选为依次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大米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在本发明中,所述大米培养基的成分优选包括大米和蒸馏水。

在本发明中,所述大米和蒸馏水的用量比优选为大米50~70g:80~100ml,更优选为大米60~75g:85~90ml。

在本发明中,所述大米培养基在接种前优选包括高温灭菌。

在本发明中,所述高温灭菌的温度优选为121℃,所述高温灭菌的时间优选为30min。

在本发明中,所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成分优选包括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和蒸馏水。

在本发明中,所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和蒸馏水的用量比优选为40g:4g:3~4g:200ml。

本发明优选将植物内生真菌先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进行扩增,得到植物内生真菌处于对数期的培养基;将植物内生真菌处于对数期的培养基切块后接种到大米培养基上进行发酵,得到发酵产物。

本发明对切块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定,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发酵的温度优选为室温,所述发酵的时间优选为30~35天。

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内生真菌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用量没有特殊限定,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用量即可。

得到发酵产物后,本发明将得到的发酵产物与有机提取溶剂混合后进行有机提取,得到总提取物。

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机提取溶剂优选为乙酸乙酯、丙酮、甲醇、乙醇、二氯甲烷或体积比1:0.3~1:3的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

在本发明中,所述提取的次数优选为3~5次。

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机提取优选为常温浸泡提取、常温超声提取或加热回流提取。

本发明对常温浸泡提取、常温超声提取或加热回流提取的具体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选用本领域技术任意熟知的提取方式即可。

得到总提取物后,本发明将得到的总提取物依次进行硅胶吸附和洗脱,结合薄层分析得到相应亚组分。

在本发明中,所述硅胶柱的硅胶包括拌样硅胶和分离硅胶。

在本发明中,所述拌样硅胶的目数优选为60~100目,所述分离硅胶的目数优选为200~300目。

在本发明中,所述洗脱的洗脱剂优选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环己烷-乙酸乙酯、环己烷-丙酮、正己烷-乙酸乙酯、正己烷-丙酮或石油醚-丙酮的混合溶剂的一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洗脱优选为梯度洗脱。本发明对梯度洗脱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定,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梯度洗脱方法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相应亚组分优选为分别具有不同的r1、r2和r3组合的式i所示结构化合物的洗脱液。

本发明对薄层分析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定,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分析方法即可。

得到相应组分后,本发明优选将得到的相应亚组分依次进行色谱柱分离和溶剂蒸干,得到具有式i所示结构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所述色谱柱优选为反相硅胶半制备柱。

在本发明中,所述色谱柱分离的流动相优选为乙腈和水;所述乙腈和水的体积比优选为40~100:60~0。

在本发明中,所述流动相的流速优选为2ml/min。

在本发明中,所述色谱柱分离进样前还优选包括对相应亚组分依次进行溶解、离心和过滤。

在本发明中,所述溶解优选为使用甲醇。

本发明对离心和过滤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定,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溶剂蒸干的温度优选为40~50℃,更优选为45℃。

在本发明中,所述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优选为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无机酸盐或有机酸盐。

在本发明中,所述无机酸盐优选为盐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氢溴酸盐或氢碘酸盐,更优选为盐酸盐。

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机酸盐优选为酒石酸盐、柠檬酸盐、甲酸盐、乙酸盐、乙二酸盐、丁酸盐、草酸盐、马来酸盐、琥珀酸盐、己二酸盐、藻酸盐、柠檬酸盐、天冬氨酸盐、苯磺酸盐、樟脑酸盐、樟脑磺酸盐、二葡糖酸盐、环戊烷丙酸盐、十二烷基硫酸盐、乙磺酸盐、葡庚糖酸盐、甘油磷酸盐、半硫酸盐、庚酸盐、己酸盐、延胡索酸盐、2-羟基乙磺酸盐、乳酸盐、马来酸盐、甲磺酸盐、烟酸盐、2-萘磺酸盐、扑酸盐、果胶酯酸盐、3-苯基丙酸盐、苦味酸盐、新戊酸盐、丙酸盐、琥珀酸盐、酒石酸盐、硫代氰酸盐、对-甲苯磺酸盐或十一烷酸盐,更优选为酒石酸盐、柠檬酸盐、乙二酸盐、马来酸盐、琥珀酸盐、柠檬酸盐、苯磺酸盐;最优选为马来酸盐。

在本发明中,所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成盐不影响其药效,且可提高其溶解性。

在本发明中,所述除草剂包括含有十元环内酯类化合物和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在本发明中,所述含有十元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有效量优选为8~64μg/ml,更优选为32~48μg/ml。

在本发明中,所述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优选包括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ph调节剂、助溶剂和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稀释剂优选包括淀粉、糊精、糖粉、乳糖、微晶纤维素或可压性淀粉;

在本发明中,所述粘合剂包括水、乙醇、淀粉浆、糖浆、饴糖或纤维素衍生物;

在本发明中,所述崩解剂优选包括干燥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纤维素衍生物、表面活性剂或交联聚维酮;

在本发明中,所述润滑剂优选包括硬脂酸、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或十二烷基硫酸镁;

在本发明中,所述ph调节剂优选包括醋酸盐、枸橼酸盐或磷酸盐等缓冲系统;

在本发明中,所述助溶剂优选包括苯甲酸钠、水杨酸钠、乌拉坦、尿素、烟酰胺或乙酰胺;

在本发明中,所述抗氧剂优选包括惰性气体或金属螯合物。

在本发明中,所述除草剂的剂型优选为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粉剂、粒剂、水剂、毒饵、母液或母粉,更优选为乳油、悬浮剂或粉剂。

在本发明中,所述除草剂的除草对象优选为稗草、野燕麦、看麦娘、藜、蓼、眼子菜、马唐或鸭舌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ts-1的制备

菌种来源:

所用真菌为植物内生真菌chaetosphaeronemahispidulur。

1)发酵

首先准备真菌发酵用的固体培养基,具体配方为500ml三角瓶中加入大米60g,蒸馏水80ml,121℃高压灭菌30分钟后备用;将生长在pda培养基(pda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菌种的扩增,将扩增好的菌块儿再接种到大米培养基上进行发酵)上处于对数期的真菌切成小块儿,在超净工作台中接种到大米培养基上,共发酵50瓶。室温静置发酵30天。

2)植物内生真菌chaetosphaeronemahispidulur中十元环大环内酯粗馏分的制备

上述菌种发酵完成后,得到固体发酵产物,用乙酸乙酯浸泡固体发酵物,提取三次,回收溶剂,得总提取物8g(浸膏),将乙酸乙酯部位的浸膏均匀拌在硅胶(60~100目)上,用200~300目的普通柱层析硅胶(样品:硅胶重量比为1:20)进行分离。以石油醚-丙酮(1:0,2:1,5:1,15:1,25:1)梯度洗脱,结合薄层(薄层预制板,展开剂为石油醚-丙酮混合系统,体积比为5:1~1:1)分析,每个梯度洗脱3~5个柱体积,合并后共得到9个亚组分(fr-a,fr-b,fr-c,fr-d,fr-e,fr-f,fr-g,fr-h,fr-i根据梯度顺序,所述亚组分为顺序流出),其中组分fr-b、fr-d、fr-e、fr-f为待进一步制备纯化的目标组分。

3)化合物ts-1的制备

将步骤2)中所得组分fr-b以色谱甲醇溶解,离心,过0.22μm滤膜后待用,液相色谱条件为90%甲醇~10%水,收集tr为10.0min的色谱峰,收集完成后,用旋转蒸发仪蒸干制备液,得到单体化合物ts-1(纯度高于95%)。蒸干样品后取出部分干燥样品用于核磁和质谱测试。通过高分辨质谱和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手段鉴定了化合物ts-1的结构。

ts-1:白色结晶,hr-esi-ms(m/z287.1255[m+na]+,calcd.285.1259);

核磁共振法(1d和2dnmr)进一步确认该化合物结构:1h-nmr(500mhz,cdcl3)δ11.60s,1h,oh-11),6.32(d,j=2.5hz,h-8),6.29(d,j=2.5hz,h-10),5.30(m,h-2),3.79(s,3h,och3-9),3.32(ddd,j=12.5,9.5,2.5hz,h-7),2.32(m,h-7),1.86(dd,j=14.0,6.0hz,h-4),1.80(m,h-6),1.77(m,h-3),1.69(m,h-3),1.66(m,h-4),1.52(m,h-5),,1.45(m,h-5),1.44(m,h-6),1.38(d,j=6.4hz,ch3-1)。

13c-nmr(125mhz,cdcl3)δ170.6(c-12),165.5(c-11),163.9(c-9),148.8(c-7a),110.8(c-8),105.3(c-11a),98.7(c-10),71.6(c-2),55.3(och3-9),34.9(c-7),32.7(c-3),28.9(c-6),28.0(c-5),19.8(c-1),19.4(c-4)。

液相色谱分析条件:样品室温度:20℃,柱温:35℃,色谱柱:acquityuplcbehc18(2.1×100mm,1.7μm,waterscorp.,milford,usa),流动相:乙腈/水,色谱方法:40%乙腈/60%水,流速:0.3ml/min。

实施例2

ts-2的制备

实施例1中所得组分fr-d以色谱甲醇溶解,离心,过0.22μm滤膜后待用,液相色谱条件为80%甲醇-20%水,收集tr为27.1min的色谱峰,收集完成后,用旋转蒸发仪蒸干制备液,得到单体化合物ts-2(纯度高于95%)。蒸干样品后取出部分干燥样品用于核磁和质谱测试。通过高分辨质谱和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手段鉴定了化合物ts-2的结构。

ts-2:白色结晶,hr-esi-ms(m/z250.1189[m]+,calcd.250.1205)

核磁共振法(1d和2dnmr)进一步确认该化合物结构:1h-nmr(500mhz,cdcl3)δ11.58(s,1h,oh-11),6.27(d,j=2.5hz,h-8),6.29(d,j=2.5hz,h-10),5.30(m,h-2),3.30(m,h-7),2.32(m,h-7),1.86(dd,j=14.0,6.0hz,h-4),1.80(m,h-6),1.77(m,h-3),1.69(m,h-3),1.66(m,h-4),1.52(m,h-5),1.45(m,h-5),1.44(m,h-6),1.38(d,j=6.4hz,ch3-1)。

13c-nmr(125mhz,cdcl3)δ170.1(c-12),165.5(c-11),163.9(c-9),148.8(c-7a),110.8(c-8),105.3(c-11a),98.7(c-10),71.6(c-2),34.9(c-7),32.7(c-3),28.9(c-6),28.0(c-5),19.8(c-1),19.4(c-4)。

液相色谱分析条件:样品室温度:20℃,柱温:35℃,色谱柱:acquityuplcbehc18(2.1×100mm,1.7μm,waterscorp.,milford,usa),流动相:乙腈/水,色谱方法:40%乙腈/60%水,流速:0.3ml/min。

实施例3

化合物ts-3的制备

将实施例1中所得组分fr-f以色谱甲醇溶解,离心,过0.22μm滤膜后待用,液相色谱条件为60%甲醇-20%水,收集tr为17.1min的色谱峰,收集完成后,用旋转蒸发仪蒸干制备液,得到单体化合物ts-3(纯度高于95%)。蒸干样品后取出部分干燥样品用于核磁和质谱测试。通过高分辨质谱和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手段鉴定了化合物ts-3的结构。

ts-3:白色结晶,hr-esi-ms(m/z266.1159[m]+,calcd.266.1154)

核磁共振法(1d和2dnmr)进一步确认该化合物结构:1h-nmr(500mhz,dmso-d)δ11.11(brs,1h,oh-11),6.06(d,j=2.5hz,h-8),6.06(d,j=2.5hz,h-10),5.03(m,h-2),3.62(m,h-4),2.64(dt,j=12.5,7.5hz,h-7),2.34(ddd,j=11.5,8.0,5.0hz,h-7),1.72(m,h-6),1.78(dd,j=6.0,2.5hz,h-3),1.68(dd,j=6.0,2.5hz,h-3),1.46(m,h-5),1.53(m,h-5),1.29(d,j=6.5hz,ch3-1)。

13c-nmr(125mhz,cdcl3)δ169.4(c-12),158.9(c-11),158.9(c-9),144.6(c-7a),109.2(c-8),106.3(c-11a),109.8(c-10),71.6(c-2),68.8(c-4),45.6(c-3),33.3(c-7),27.2(c-6),36.3(c-5),21.4(c-1)。

液相色谱分析条件:样品室温度:20℃,柱温:35℃,色谱柱:acquityuplcbehc18(2.1×100mm,1.7μm,waterscorp.,milford,usa),流动相:乙腈/水,色谱方法:40%乙腈/60%水,流速:0.3ml/min。

实施例4

化合物ts-4的制备

实施例1中所得组分fr-f以色谱甲醇溶解,离心,过0.22μm滤膜后待用,液相色谱条件为60%甲醇-20%水,收集tr为20.4min的色谱峰,收集完成后,用旋转蒸发仪蒸干制备液,得到单体化合物ts-4(纯度高于95%)。蒸干样品后取出部分干燥样品用于核磁和质谱测试。通过高分辨质谱和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手段鉴定了化合物ts-4的结构。

ts-4:白色粉末,hr-esi-ms(m/z266.1158[m]+,calcd.266.1154)核磁共振法(1d和2dnmr)进一步确认该化合物结构:1h-nmr(500mhz,dmso-d)δ11.11(s,1h,oh-11),10.18(s,1h,oh-10),6.18(d,j=2.5hz,h-8),6.14(d,j=2.5hz,h-10),5.23(m,h-2),4.01(m,h-5),3.16(dt,j=12.5,4.5hz,h-7),2.33(dt,j=12.5,8.0hz,h-7),1.99(ddd,j=14.5,7.0,4.5hz,h-4),1.71(m,h-4),1.66(m,h-6),1.61(m,h-6),1.32(m,h-5),1.29(m,h-5),1.36(d,j=6.5hz,ch3-1)。

13c-nmr(125mhz,dmso-d)δ172.7(c-12),167.6(c-11),164.5(c-9),150.9(c-7a),113.0(c-8),106.3(c-11a),102.8(c-10),71.4(c-2),67.9(c-4),43.9(c-3),38.3(c-5),37.3(c-7),29.6(c-6),21.2(c-1)。

液相色谱分析条件:样品室温度:20℃,柱温:35℃,色谱柱:acquityuplcbehc18(2.1×100mm,1.7μm,waterscorp.,milford,usa),流动相:乙腈/水,色谱方法:40%乙腈/60%水,流速:0.3ml/min。

实施例5

化合物ts-5的制备

将实施例1中所得组分fr-e以色谱甲醇溶解,离心,过0.22μm滤膜后待用,液相色谱条件为40-100%甲醇-60-0%水,收集tr为23.8min的色谱峰,收集完成后,用旋转蒸发仪蒸干制备液,得到单体化合物ts-5(纯度高于95%)。蒸干样品后取出部分干燥样品用于核磁和质谱测试。通过高分辨质谱和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手段鉴定了化合物ts-5的结构。

ts-5:白色结晶,hr-esi-ms(m/z281.1388[m+h]+,calcd.281.1389)

核磁共振法(1d和2dnmr)进一步确认该化合物结构:1h-nmr(500mhz,cd3od)δ,6.32(d,j=3.0hz,h-8),6.31(d,j=3.0hz,h-10),5.41(m,h-2),3.78(s,och3-9),3.36(ddd,j=12.5,8.5,4.0hz,h-7),2.32(dt,j=12.5,8.5hz,h-7),1.81(m,h-6),1.81(m,h-5),1.46(dd,j=6.5hz,ch3-1)。

13c-nmr(125mhz,cd3od)δ172.7(c-12),167.6(c-11),166.7(c-9),150.5(c-7a),112.5(c-10),107.2(c-11a),100.9(c-8),71.7(c-2),68.3(c-4),56.8(och3-9)37.2(c-7),43.8(c-3),29.7(c-6),38.0(c-5),21.1(c-1)。

液相色谱分析条件:样品室温度:20℃,柱温:35℃,色谱柱:acquityuplcbehc18(2.1×100mm,1.7μm,waterscorp.,milford,usa),流动相:乙腈/水,色谱方法:40%乙腈/60%水,流速:0.3ml/min。

实施例6

种子生根测试

供试种子:拟南芥种子(arabidopsisthaliana),马唐种子(digitariasanguinalis)及稗草种子(echinochloacrusgalli)。

实验步骤:上述种子用5%次氯酸钠溶液消毒5min,随后用无菌水冲洗5~8次,用无菌滤纸擦干水,化合物用dmso溶解成最终浓度为40mg/ml.随后吸取20μl的待测样品加入到25ml的1/2ms培养基中,使最终化合物的浓度分别为(8,16,32,64μg/ml)。为了消除dmso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往空白平板中加入20μl的dmso作为空白对照。每个加化合物的平板中加入5粒长势一致的种子,每组设3个平行实验。把处理好的板子放在恒温(23±1℃)的培养室中,每天保持18个小时光照,6个小时候黑暗。9天以后测根的长度,化合物对根生长的抑制率用下述公式计算:

公式中t表示处理组的平均根长(cm),c代表对照组的平均根长。

测试结果见表1。

表1化合物在8μg/ml时对三种植物种子生根的抑制作用

表2化合物在16μg/ml时对三种植物种子生根的抑制作用

表3化合物在32μg/ml时对三种植物种子生根的抑制作用

表4化合物在64μg/ml时对三种植物种子生根的抑制作用

实验结果:由表中数据可知,本发明所述通式i中的化合物ts-1~ts-5在四种浓度时都三种种子的根生长都有抑制作用,ts-2在32μg/ml和64ug/ml时作用效果与阳性药丁草胺相近。进一步分析可发现,含有间二酚羟基结构的化合物抑制作用强于9位被甲氧基取代的化合物,这说明间二酚为此类化合物的关键作用基团,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可能和热休克蛋白hsp90有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