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湘莲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89520发布日期:2018-12-08 05:32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湘莲的种植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富硒湘莲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湘莲营养丰富,味道甘美,其蛋白质含量很高,而且湘莲也是很好的中药材,根叶花实都可入药。同时,硒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延长人类寿命的重要微量元素,富硒莲子医疗保健作用明显,深受消费者青睐,销售价格比普通莲子高20%以上,市场需求量大,因此,发展富硒莲子生产对促进农民增收,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技术中,缺少专门的富硒湘莲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市场缺少富硒湘莲的种植方法,提供一种富硒湘莲的种植方法,从土壤增硒、种苗富硒和追肥富硒三个阶段实现高硒含量的湘莲种植,极大的提高了湘莲的品质和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富硒湘莲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莲田准备:选择排灌条件好,水源光照充足,土质疏松带砂,田地平整的水塘或稻田,将水排干后除草翻整泥田,翻整深度为20~30cm,然后按60~70kg/亩施加生石灰消毒,放置2~3天;消毒后按80~90kg/亩施加富硒基肥,并翻耕泥田,静置1~2天,灌入清洁水源待种,水面高出泥面4~6cm即可。施加生石灰可杀螺灭虫,还可以调节水土的酸碱度和使过于松软的沤泥变得较坚实一些,有利于莲藕的生长,同时也可以预防藕蛆、腐败病和水绵的作用;施加富硒基肥可增加莲田中的含硒量,为定植藕种提供物质基础。

(2)选种消毒:选择无病害、生长健壮的藕头,集中喷洒藕种消毒液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静置24~26h,取出沥干,备用。采用藕种消毒液灭杀藕种表面的病菌和虫卵,避免病害发生,提高湘莲的质量。

(3)育种催芽:在温度为23~25℃,相对湿度为70%~75%的温室中,将藕种放置于育种架上,并在藕种的上下垫覆稻草,每天喷洒富硒营养液1~2次,经过20~22天后,即可移栽定植。通过喷洒富硒营养液,让藕种在富硒的生长环境中生长出适应环境的生理结构,为富硒湘莲的生长提供生理基础。

(4)移栽定植:藕种按200~300株/亩定植到泥田中,株间行距为100~150cm,列距为250~300cm,种植深度为10~12cm。

(5)田间管理:藕种栽种后根据莲藕不同的生长阶段实时调整田中水位,并按氮:磷:钾=3:2.5:1施加肥料,在莲藕出现浮叶后,每隔一个月按90~100kg/亩向浮叶正反两面均匀喷洒富硒叶面肥;由于本发明的目的是得到富硒湘莲,所以在后期追肥时应多施加氮肥和磷肥,同时,通过叶面施肥,可提高作物对富硒营养液的吸收效率,避免水体富营养化而导致湘莲病变;

(6)病虫防治:定期巡视田间莲藕生长状况,发现带病莲藕及时拔出,同时在田间养殖鸭、鱼和青蛙,防虫控害。在莲田中养殖鸭、鱼和青蛙等,利用生物法实现防虫控害,也可增加经济收入,也减少化学药剂对湘莲的污染

(7)采栽:当莲蓬呈褐色,莲子与莲蓬孔格完全分离,莲子呈黑褐色、果皮坚硬时,分期分批采摘。

优选的,所述富硒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配制而成:亚硒酸钠30~35份,亚硒酸钾20~30份,亚硒酸胺30~35份,腐熟人粪尿300~500份,过磷酸钙20~30份,尿素15~25份,硫酸钾10~16份,草木灰40~50份。

优选的,所述藕种消毒液为0.2%~0.3%的高锰酸钾溶液。

优选的,所述富硒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水100~150份,硫酸亚铁8~12份,维生素1~3份,亚硒酸钾2~4份,硒代半胱氨酸2~4份,尿素5~8份,磷酸钾3~5份,磷酸钠3~5份,吲哚乙酸4~6份。

优选的,所述富硒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亚硒酸胺2~4份,甲基源硒3~6份,芸苔素内脂4~6份,吲熟脂2~4份,尿素30~40份,磷酸钙3~7份,磷酸二氢钾4~6份,水200~300份。

优选的,所述步骤(4)移栽定植中定植藕种时,根据藕种的形状,用手扒沟栽入,并以不漂浮为原则,采取斜植的方式,即藕头入泥深,藕尾微翘出泥面,前后与地平面成20°~30°的倾斜角。

优选的,所述步骤(5)田间管理中水位调节按以下原则进行:栽种初期,田中水位维持在5cm的深度即可,浮叶出现后保持在7cm,3片立叶时上升至10cm,此后,随着气温的上升、莲藕植株的长高,水位逐渐增至20cm,最深可不超过30cm,后把叶出现后,应在3天内将田水落浅到10cm,最深处不超过20cm,以促进结藕,结藕期保持水位在5cm,莲藕形成期保持土壤湿润与浅水交替管理。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种植前,先对莲田进行翻耕整地,施加生石灰杀螺灭虫,还可以调节水土的酸碱度和使过于松软的沤泥变得较坚实一些,有利于莲藕的生长,同时也可以预防藕蛆、腐败病和水绵的作用;在莲田消毒后,再施加富硒基肥,增加莲田中的硒含量,提高沤泥肥效,为定植藕种提供物质基础。

本发明在选种时用高锰酸钾溶液对藕种进行消毒处理,灭杀藕种表面的病菌和虫卵,避免病害发生,提高湘莲的质量。藕种消毒后进行采用富硒营养液育种催芽,让藕种在富硒的生长环境中生长出适应环境的生理结构,为富硒湘莲的生长提供生理基础。

本发明在莲藕后期生长阶段,定期喷洒富硒叶面肥,维持时莲田中保持相对较高的硒含量确保富硒湘莲的质量,而且通过叶面施肥,可提高作物对富硒营养液的吸收效率,避免水体富营养化而导致湘莲病变;同时,在莲田中养殖鸭、鱼和青蛙等,利用生物法实现防虫控害,也可增加经济收入,也减少化学药剂对湘莲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1)莲田准备:选择排灌条件好,水源光照充足,土质疏松带砂,田地平整的水塘或稻田,将水排干后除草翻整泥田,翻整深度为20cm,然后按60kg/亩施加生石灰消毒,放置2天;消毒后按80kg/亩施加富硒基肥,并翻耕泥田,静置1天,灌入清洁水源待种,水面高出泥面4cm即可,所述富硒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配制而成:亚硒酸钠30份,亚硒酸钾20份,亚硒酸胺30份,腐熟人粪尿300份,过磷酸钙20份,尿素15份,硫酸钾10份,草木灰40份。

(2)选种消毒:选择无病害、生长健壮的藕头,集中喷洒质量分数为0.2%的高锰酸钾溶液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静置24h,取出沥干,备用。

(3)育种催芽:在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70%的温室中,将藕种放置于育种架上,并在藕种的上下垫覆稻草,每天喷洒富硒营养液1次,经过20天后,藕种即可移栽定植,所述富硒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配制而成:水100份,硫酸亚铁8份,维生素1份,亚硒酸钾2份,硒代半胱氨酸2份,尿素5份,磷酸钾3份,磷酸钠3份,吲哚乙酸4份。

(4)移栽定植:藕种按200株/亩定植到泥田中,株间行距为100cm,列距为250cm,种植深度为10cm;种植时,根据藕种的形状,用手扒沟栽入,并以不漂浮为原则,采取斜植的方式,即藕头入泥深,藕尾微翘出泥面,前后与地平面成20°的倾斜角。

(5)田间管理:藕种栽种后根据莲藕不同的生长阶段实时调整田中水位,并按氮:磷:钾=3:2.5:1施加肥料,在莲藕出现浮叶后,每隔一个月按90kg/亩向浮叶正反两面均匀喷洒富硒叶面肥;田中水位调节按以下原则进行:栽种初期,田中水位维持在5cm的深度即可,浮叶出现后保持在7cm,3片立叶时上升至10cm,此后,随着气温的上升、莲藕植株的长高,水位逐渐增至20cm,最深可不超过30cm,后把叶出现后,应在3天内将田水落浅到10cm,最深处不超过20cm,以促进结藕,结藕期保持水位在5cm,莲藕形成期保持土壤湿润与浅水交替管理;所述富硒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配制而成:亚硒酸胺2份,甲基源硒3份,芸苔素内脂4份,吲熟脂2份,尿素30份,磷酸钙3份,磷酸二氢钾4份,水200份。

(6)病虫防治:定期巡视田间莲藕生长状况,发现带病莲藕及时拔出,同时在田间养殖鸭、鱼和青蛙,防虫控害。

(7)采栽:当莲蓬呈褐色,莲子与莲蓬孔格完全分离,莲子呈黑褐色、果皮坚硬时,分期分批采摘。

实施例2

(1)莲田准备:选择排灌条件好,水源光照充足,土质疏松带砂,田地平整的水塘或稻田,将水排干后除草翻整泥田,翻整深度为25cm,然后按65kg/亩施加生石灰消毒,放置2天;消毒后按85kg/亩施加富硒基肥,并翻耕泥田,静置1天,灌入清洁水源待种,水面高出泥面5cm即可,所述富硒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配制而成:亚硒酸钠33份,亚硒酸

钠33份,亚硒酸钾25份,亚硒酸胺33份,腐熟人粪尿400份,过磷酸钙25份,尿素20份,硫酸钾13份,草木灰45份。

(2)选种消毒:选择无病害、生长健壮的藕头,集中喷洒质量分数为0.25%的高锰酸钾溶液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静置25h,取出沥干,备用。

(3)育种催芽:在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73%的温室中,将藕种放置于育种架上,并在藕种的上下垫覆稻草,每天喷洒富硒营养液1次,经过21天后,藕种即可移栽定植,所述富硒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配制而成:水125份,硫酸亚铁10份,维生素2份,亚硒酸钾3份,硒代半胱氨酸3份,尿素6份,磷酸钾4份,磷酸钠4份,吲哚乙酸5份。

(4)移栽定植:藕种按250株/亩定植到泥田中,株间行距为125cm,列距为275cm,种植深度为11cm;种植时,根据藕种的形状,用手扒沟栽入,并以不漂浮为原则,一般采取

斜植的方式,即藕头入泥深,藕尾微翘出泥面,前后与地平面成25°的倾斜角。

(5)田间管理:藕种栽种后根据莲藕不同的生长阶段实时调整田中水位,并按氮:磷:钾=3:2.5:1施加肥料,在莲藕出现浮叶后,每隔一个月按95kg/亩向浮叶正反两面均匀喷洒富硒叶面肥;田中水位调节按以下原则进行:栽种初期,田中水位维持在5cm的深度即可,浮叶出现后保持在7cm,3片立叶时上升至10cm,此后,随着气温的上升、莲藕植株的长高,水位逐渐增至20cm,最深可不超过30cm,后把叶出现后,应在3天内将田水落浅到10cm,最深处不超过20cm,以促进结藕,结藕期保持水位在5cm,莲藕形成期保持土壤湿润与浅水交替管理;所述富硒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配制而成:亚硒酸胺3份,甲基源硒5份,芸苔素内脂5份,吲熟脂3份,尿素35份,磷酸钙5份,磷酸二氢钾5份,水250份。

(6)病虫防治:定期巡视田间莲藕生长状况,发现带病莲藕及时拔出,同时在田间养殖鸭、鱼和青蛙,防虫控害。

(7)采栽:当莲蓬呈褐色,莲子与莲蓬孔格完全分离,莲子呈黑褐色、果皮坚硬时,分期分批采摘。

实施例3

(1)莲田准备:选择排灌条件好,水源光照充足,土质疏松带砂,田地平整的水塘或稻田,将水排干后除草翻整泥田,翻整深度为30cm,然后按70kg/亩施加生石灰消毒,放置3天;消毒后按90kg/亩施加富硒基肥,并翻耕泥田,静置2天,灌入清洁水源待种,水面高出泥面6cm即可,所述富硒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配制而成:亚硒酸钾30份,亚硒酸胺35份,腐熟人粪尿500份,过磷酸钙30份,尿素25份,硫酸钾16份,草木灰50份。

(2)选种消毒:选择无病害、生长健壮的藕头,集中喷洒质量分数为0.3%的高锰酸钾溶液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静置26h,取出沥干,备用。

(3)育种催芽: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5%的温室中,将藕种放置于育种架上,并在藕种的上下垫覆稻草,每天喷洒富硒营养液2次,经过22天后,藕种即可移栽定植,所述富硒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配制而成:水150份,硫酸亚铁12份,维生素3份,亚硒酸钾4份,硒代半胱氨酸4份,尿素8份,磷酸钾5份,磷酸钠5份,吲哚乙酸6份。

(4)移栽定植:藕种按300株/亩定植到泥田中,株间行距为150cm,列距为300cm,种植深度为12cm;种植时,根据藕种的形状,用手扒沟栽入,并以不漂浮为原则,采取斜植的方式,即藕头入泥深,藕尾微翘出泥面,前后与地平面成30°的倾斜角。

(5)田间管理:藕种栽种后根据莲藕不同的生长阶段实时调整田中水位,并按氮:磷:钾=3:2.5:1施加肥料,在莲藕出现浮叶后,每隔一个月按100kg/亩向浮叶正反两面均匀喷洒富

硒叶面肥;田中水位调节按以下原则进行:栽种初期,田中水位维持在5cm的深度即可,浮叶出现后保持在7cm,3片立叶时上升至10cm,此后,随着气温的上升、莲藕植株的长高,水位逐渐增至20cm,最深可不超过30cm,后把叶出现后,应在3天内将田水落浅到10cm,最深处不超过20cm,以促进结藕,结藕期保持水位在5cm,莲藕形成期保持土壤湿润与浅水交替管理;所述富硒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配制而成:亚硒酸胺4份,甲基源硒6份,芸苔素内脂6份,吲熟脂4份,尿素40份,磷酸钙7份,磷酸二氢钾6份,水300份。

(6)病虫防治:定期巡视田间莲藕生长状况,发现带病莲藕及时拔出,同时在田间养殖鸭、鱼和青蛙,防虫控害。

(7)采栽:当莲蓬呈褐色,莲子与莲蓬孔格完全分离,莲子呈黑褐色、果皮坚硬时,分期分批采摘。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