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38896发布日期:2018-11-24 10:18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果树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果树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农民栽种的含核果类如樱桃数或者桃树等存在着结果期晚的问题,一般要在三到四年才见果,影响了农民种植积极性,造成这种结果晚的主要原因为农户都是采用传统的树形,如开心形、多主杆形、从状形等等,这样的树形,由于树体庞大,当培养树形就至少需2-3年。

申请号为201410105987.3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果树幼苗的栽培方法,它通过在土地上挖培肥洞、培肥洞内铺青草及施肥发酵、在发酵后的肥料上回填泥土形成土堆、在土堆中部挖小窝等几个步骤,实现幼苗快速生长,增加成活率,缩短成熟期等目的。其成活率和产量虽有提高但未真正实现百分百左右成活及高产的目的,而且其结果期也要3年左右才能进入。

申请号为201510011296.1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脐橙挂果高产新技术,它是以脐橙的营养生产和生殖生长两个生育期的营养需求,通过选种、放梢修剪、促控枝叶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控稍保果、促果膨大、提高果实品质、配方施肥、防虫、防病等措施,实现高产稳产目的。其结果期要3-5年才能进入。

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栽培技术,来缩短果树的结果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果树的栽培方法。能够使得果树结果快,产量高,土地利用效率高,收益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果树的栽培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果树苗种植在果园,果树苗行距为2.2m-2.5m,果树苗的株距为1.25m-1.5m;

所述果树苗的株高为20cm-30cm;所述果树苗的株径为0.8-1.8cm;

第二步,在果树苗生长的过程中,将果树苗主干上位于土壤以上30cm-35cm处留置第一分枝芽,第一分枝芽的个数为3-5台,第一分枝芽下部的果树苗主干上的分枝芽全部剪除;

第三步,在果树苗生长的过程中,第一分枝芽顶侧的果树苗主干上每隔10cm-15cm处留置第二分枝芽,每次留置第二分枝芽的个数为3-5台,第二分枝芽之间的果树苗主干上其余分枝芽全部剪除;

第四步,在果树苗生长的过程中,用牙签支撑在果树苗分枝芽与果树苗主干之间,使得果树苗分枝芽与果树苗主干的上部之间的夹角大于70°;

第五步,在果树苗生长的过程中,果树苗分枝芽生长至60cm-80cm时,剪除果树苗分枝芽的芽尖,果树苗主干生生长至2.2m-2.5m时,剪除果树主干的芽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枝芽和第二分枝芽的总数为20-25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枝芽环形均匀分布在果树苗主干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分枝芽环形均匀分布在果树苗主干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步中每次留置第二分枝芽的位置与其前一次留置第二分枝芽的位置相互交错。

本发明的一种果树的栽培方法。能够使得果树结果快,产量高,土地利用效率高,收益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枝芽的分布示意图;

图中:1、果树苗;11、果树苗主干;12、第一分枝芽;13、第二分枝芽;14、牙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如图1所示:一种果树的栽培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果树苗种植在果园,果树苗行距为2.2m-2.5m,果树苗1的株距为1.25m-1.5m;将苗行距控制在2.2m-2.5m之间、果树苗的株距控制在1.25m-1.5m之间最适宜,苗行距太大,浪费种植土地,苗行距太小,果苗之间相互遮阳,不透风,容易引发病虫害,降低果树产量和果树生长速度。

所述果树苗的株高为20cm-30cm;所述果树苗的株径为0.8-1.8cm;采用这个株高、株径的果苗,种植方便,成活性好,并且在生长过程中,方便控制分枝芽。

第二步,在果树苗1生长的过程中,将果树苗主干11上位于土壤以上30cm-35cm处留置第一分枝芽12,第一分枝芽12的个数为3-5台,果树苗主干上其余分枝芽全部剪除;在主干上过早留置分枝芽会妨碍主干的生长速度,减缓果树的生长高度,不利于树型的培养,在主干上太晚留置分枝芽,主干的下部空间浪费严重,在果树前期1-2年挂果少,效益低。第一次留置分枝芽的个数为3-5台,沿主干环形均匀分布,例如第一分枝芽12的个数为3台,则第一分枝芽12相互之间的夹角为120°,这样可以最大利用空间,留置太多会造成后期生长相互遮阳,不利于通风挂果。

第三步,在果树苗生长的过程中,第一分枝芽12上部的果树苗主干11上每隔10cm-15cm留置第二分枝芽13,每次留置第二分枝芽的个数为3-5台,果树苗主干上其余分枝芽全部剪除;这种设置便于主干的营养可以直接输送至分枝芽,便于分枝芽挂果,提高果树产量。不同层的第二分枝芽13交错分布,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层为第一分枝芽12,第一分枝芽12的个数为3台,第二层的第二分枝芽为3台,第三层的第二分枝芽为3台,在主干截面上,第一层的3台第一分枝芽12分别位于2点、6点、10点钟方向,第二层的3台第二分枝芽13分别位于12点、4点、8点钟方向,则第三层的3台第二分枝芽13分别位于2点、6点、10点钟方向,这样可以最大利用生长空间,防止相互遮阳。

第四步,在果树苗生长的过程中,用牙签14支撑在果树苗分枝芽与果树苗主干之间,使得果树苗分枝芽与果树苗主干的上部之间的夹角大于70°;这种设置可以使得分枝芽尽量散开,充分利用主干周围的空间,同时有利于通风,增加光照,提高产量,降低病虫害发生。

第五步,在果树苗生长的过程中,果树苗分枝芽生长至60cm-80cm时,剪除果树苗分枝芽的芽尖,果树苗主干生长至2.2m-2.5m时,剪除果树主干的芽尖。分枝芽冠幅控制在60cm-80cm之间,便于不同行株之间的分枝芽不相互遮阳,果树苗主干生长控制在2.2m-2.5m之间便于摘果。

第一分枝芽和第二分枝芽的总数为20-25台。太多会导致主干营养供给不足,太少会导致产量过低。

我们通过在自己农场多年来用不同树形实践对比研究出一个可大大提高樱桃早产,早丰收,从而早见效益的树形-立体高光效樱桃主杆形,传统的树形由于树体庞大,一般亩栽最多60一70棵,而我立体高光效樱桃主杆形,株行距釆用1.25米x2.5米,亩栽植樱桃树213棵,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此树形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早果性快,我们从筷子粗的嫁接苗,每年1-2月栽植,昆明地区到第二年4月多点(清明前后)平均一棵树挂果500克左右;2.丰产快,第三年就开始进入盛果期,每棵年均3公斤以上;3.收益高,由于亩栽213棵,第三年每棵3公斤产量来算亩产630公斤,减除点鸟害损失,亩产也有600公斤,照最近几年樱桃采摘价均价35元一公斤,亩效益达到21000元。

这样樱桃提前丰产,就可提前给农民带来收益;另一方面,立体高光效樱桃主杆形由于结果枝组直接连接在主杆上,提高了光效,增加了樱桃的糖份,树体通风透光,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而且管理比较简单易懂。

本发明的一种果树的栽培方法。能够使得果树结果快,产量高,土地利用效率高,收益大。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