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船体原位活水培育圆口铜鱼亲鱼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29280发布日期:2018-12-28 20:0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船体原位活水培育圆口铜鱼亲鱼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船体原位活水培育圆口铜鱼亲鱼的方法,包括船体改造、船体安放、后备亲鱼收集与放养、饲料投喂和鱼病预防,尤其适用于圆口铜鱼人工繁殖的亲鱼培育。

背景技术

圆口铜鱼(coreiusguichenoti)隶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鮈亚科(gotiongiae),铜鱼属,产漂流性卵,是一种河道洄游型鱼类,其性腺发育高度依赖于金沙江中下游的特殊生境。近年来,随着金沙江梯级电站的逐级开发运行,圆口铜鱼栖息地减少,洄游通道受阻,其自然繁殖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早期资源调查发现,圆口铜鱼产卵规模显著下降,种群生存面临危机。通过培育成熟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获取大规模鱼苗进行放流,是圆口铜鱼种群保护的重要措施。

目前,圆口铜鱼的亲鱼培育方式主要为池塘、网箱、室内循环水系统等,但均易患小瓜虫病,成活率低,性腺发育状况差,人工繁殖成功率低。本发明利用船体原位活水培育圆口铜鱼亲鱼,可满足圆口铜鱼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降低病害发生率,获得批量的成熟亲本,是其人工繁殖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利用船体原位活水培育圆口铜鱼亲鱼的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有效的克服了池塘、网箱、室内循环水系统等培育圆口铜鱼亲鱼易死亡、性腺发育成熟度差的弊端,建立了一种有效培育圆口铜鱼成熟亲鱼的方法,为其人工繁殖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船体原位活水培育圆口铜鱼亲鱼的方法,其步骤是:

(1)船体改造:将有一定吨位和船舱面积(10m2以上)的捕捞或运输船只改造成适合亲鱼驯养的箱体,船箱体水深宜控制在2.2~2.8m,在船箱体侧面、底部钻孔与水体相通。

(2)船体安放:将改造后的船体安放在离河岸18~22m的地方,保证船体稳定和船箱体水交换顺畅。

(3)后备亲鱼收集与放养:从渔民捕捞的圆口铜鱼中选择无受伤、体格健壮的个体,用强氯精消毒处理后投放到船箱体内,每10尾圆口铜鱼混养3~5尾小规格其他鱼类。

所述的强氯精是一种外观为白色结晶粉状的高效氧化型杀菌灭藻剂

(4)饲料投喂:在早(5:00~7:00)、晚(17:00~20:00)天色较暗时各投喂通威人工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36%左右)1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

(5)鱼病预防:洪水季节或季节交替期,投喂药饵,在投喂饲料基础上添加0.1%维生素c;在船箱体泼洒消毒杀菌药物强氯精,预防疾病发生。

通过上述五个步骤的技术措施:最关键的是步骤(1),根据圆口铜鱼生态习性进行船体改造,采用船体原位活水培育方式,与池塘、室内循环水系统相比,培育环境更符合圆口铜鱼自然生长发育环境。培育用水为长江水,有较大的水交换量,水温为长江天然水温,温差小,不存在控温,且水质优良,既保证了培育水环境,又节约了培育成本。与传统的网箱方式相比,网箱在流速较大的江段不易成型、且易被冲走,饲料投喂也不好控制。本发明培育船箱体水深为2.2m,船箱体侧面和底部每平方米钻孔100个左右,孔径1.5cm,并将船体置于圆口铜鱼自然分布的水域,降低了鱼的应激性,保证船箱体内水与江水交换顺畅,有较大的水交换量,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培育环境有利于圆口铜鱼亲鱼的生长和性腺发育。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培育的圆口铜鱼亲鱼成活率高达90%以上,性腺发育至iv期末,从中挑选4尾雌鱼和6尾雄鱼催产,获得的卵子和精子质量高,获取受精卵约4万粒,催产率100%,受精率75%以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显著效果:

(1)本发明采用的是船体原位活水培育方式,与池塘、室内循环水系统相比,培育环境更符合圆口铜鱼自然生长发育环境。培育用水为长江水,有较大的水交换量,水温为长江天然水温,温差小,不存在控温,且水质优良,既保证了培育水环境,又节约了培育成本。与传统的网箱方式相比,网箱在流速较大的江段不易成型、且易被冲走,饲料投喂也不好控制。

(2)本发明使用的船体是根据圆口铜鱼生态习性改造的,船体结构有利于圆口铜鱼亲鱼的生长和性腺发育。圆口铜鱼是底栖鱼类,对小瓜虫极其敏感,船箱体水深宜控制在2.5m左右,在其侧面和底部钻孔,使得船箱体内的水与江水交换量大,水质和水温较稳定,且小瓜虫病害大大降低,圆口铜鱼亲鱼能正常生长和性腺发育。

(3)本发明亲鱼培育后期(3~6月份),投喂自制饲料进行营养强化,并每天冲水刺激8~10h,促进亲鱼性腺发育成熟。

基于以上优点,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圆口铜鱼亲鱼培育的成活率,促进了圆口铜鱼亲鱼的性腺发育,可获得性腺发育至iv期的成熟亲本,挤出的卵粒饱满,呈青灰色,精子遇水即可激活而激烈运动,为圆口铜鱼人工繁殖的成功提供了成熟亲本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改造船体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培育船箱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培育船箱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改造船体实物图。

图5为一种利用船体原位活水培育圆口铜鱼亲鱼的方法的成熟亲鱼示意图。

图6为一种利用船体原位活水培育圆口铜鱼亲鱼的方法的性腺发育示意图。

图7为一种培育圆口铜鱼亲本人工催产获得的受精卵示意图。

其中:1-管理区、2-养殖区、3-船头区、4-第一密封舱、5-饲料间、6-休息间、7-实验间、8-储物间、9-人行道、10-船箱体、11-第二密封舱、12-水上部分、13-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改造船体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造船体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改造船只包括管理区1、养殖区2和船头区3。

管理区1设有第一密封舱4,根据水情和养殖需要,调节船体水位,船箱体水深最好控制在2.5m左右,降低外界环境对圆口铜鱼亲鱼的干扰,减少应激反应,确保船体的稳定、驯养人员的安全和圆口铜鱼的健康生长,繁殖季节可在密封舱的上部开展人工催产工作;饲料间5,在地上铺设木板,将培育鱼饲料密封放置于木板保存,房间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饲料发生霉变;休息间6,圆口铜鱼亲鱼培育期间,驯养人员一直坚守饲料投喂、鱼体观察、鱼病预防等工作,其余时间在休息间值班;实验间7,设有称、显微镜、鱼药、注射器、冰箱、研钵等,可开展圆口铜鱼亲鱼生物学基础数据如体重、体长、全长等测量、鱼病的观察诊断、药物的配制等;储物间8,放置捞网、盆、桶等杂物。

养殖区2尺寸为:长×宽×高=24m×6m×2.7m,养殖区由8个培育船箱体10组成,船箱体尺寸为:长×宽×高=5.5m×2.5m×2.7m,每平方米放养500g左右的圆口铜鱼10~20尾,每10尾圆口铜鱼混养3~5尾小个体的其他鱼类;船箱体底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每平方米钻孔100个左右,孔径1.5cm,透水孔13可保证船箱体与原位江水相通且有较大的水交换量,避免亲鱼培育期间产生的粪便、残饵等污染水质,造成氨氮、亚硝酸盐等的升高对后备亲鱼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船箱体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船箱体水深为2.2m,水上部分12为0.5m,每平方米钻孔100个左右,孔径1.5cm,与船箱体底部钻孔目的一致,使得培育环境有利于圆口铜鱼亲鱼的生长和性腺发育。人行道9宽度为0.25~0.4m,方便驯养人员饲料投喂、鱼体观察等,保证培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和驯养人员的安全。

船头区3设有第二密封舱11,作用同第一密封舱4一致,主要调节船体水位,上部放置有发电机,以防停电,日常用布遮盖。

实施例1:

一种利用船体原位活水培育圆口铜鱼亲鱼的方法,其步骤是:

1、船体改造:将有一定吨位和船舱面积(10m2以上)的捕捞或运输船只改造成适合亲鱼驯养的船箱体。船体改造船只由管理区1、养殖区2、船头区3、第一密封舱4、饲料间5、休息间6、实验间7、储物间8、人行道9、船箱体10、第二密封舱11组成,其连接关系是:养殖区2分别与管理区1、船头区3相连,管理区1包括第一密封舱4、饲料间5、休息间6、实验间7、储物间8,第一密封舱4分别与休息间6、实验间7、养殖区2相连,休息间6分别与饲料间5、第一密封舱4相连,实验间7分别与储物间8、第一密封舱4相连,养殖区2由8个船箱体10组成,各船箱体10相互相连,在船箱体10设有人行道9,第二密封舱11与船箱体10相连,在船箱体10的侧面和底部有透水孔13。管理区1设有第一密封舱4,根据水情和养殖需要,调节船体水位,船箱体水深最好控制在2.5m左右,降低外界环境对圆口铜鱼亲鱼的干扰,减少应激反应,确保船体的稳定、驯养人员的安全和圆口铜鱼的健康生长,繁殖季节可在密封舱的上部开展人工催产工作;饲料间5,在地上铺设木板,将培育鱼饲料密封放置于木板保存,房间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饲料发生霉变;休息间6,圆口铜鱼亲鱼培育期间,驯养人员一直坚守饲料投喂、鱼体观察、鱼病预防等工作,其余时间在休息间值班;实验间7,设有称、显微镜、鱼药、注射器、冰箱、研钵等,可开展圆口铜鱼亲鱼生物学基础数据如体重、体长、全长等测量、鱼病的观察诊断、药物的配制等;储物间8,放置捞网、盆、桶等杂物。养殖区2尺寸为:长×宽×高=24m×6m×2.7m,养殖区由8个培育船箱体10组成,船箱体尺寸为:长×宽×高=5.5m×2.5m×2.7m,每平方米放养500g左右的圆口铜鱼10~20尾,每10尾圆口铜鱼混养3~5尾小个体的其他鱼类;船箱体底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每平方米钻孔100个左右,孔径1.5cm,透水孔13可保证船箱体与原位江水相通且有较大的水交换量,避免亲鱼培育期间产生的粪便、残饵等污染水质,造成氨氮、亚硝酸盐等的升高对后备亲鱼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船箱体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船箱体水深为2.2m,水上部分12为0.5m,每平方米钻孔100个左右,孔径1.5cm,与船箱体底部钻孔目的一致,使得培育环境有利于圆口铜鱼亲鱼的生长和性腺发育。人行道9宽度为0.25~0.4m,方便驯养人员饲料投喂、鱼体观察等,保证培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和驯养人员的安全。船头区3设有第二密封舱11,作用同第一密封舱4一致,主要调节船体水位,上部放置有发电机,以防停电,日常用布遮盖。

2、船体安放:圆口铜鱼对小瓜虫病极其敏感,船体安放位置要有一定的流速,保证船箱体内水与江水交换顺畅,污物和小瓜虫等病菌不易聚积,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因此,船体安放离岸20m左右,并根据水情和天气情况,随时调整船体安放位置,确保船体的稳定和驯养人员的安全。

3、后备亲鱼收集与放养:从渔民捕捞的圆口铜鱼中选择无受伤、体格健壮的个体,使用强氯精进行消毒后,每平方米放养500g左右的圆口铜鱼10~20尾,适当混养其他鱼类,每10尾圆口铜鱼混养3~5尾小个体的其他鱼类。

4、饲料投喂:1)培育初期,为适应新环境、恢复食欲,每天驯食3~5次,天黑后,每隔2h驯食1次,每次30min左右,每次将通威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36%,粗脂肪3%)放置食台,驯食量按照鱼饱食量的30~40%投喂,连续驯食1周后,亲鱼具有明显摄食状态,停止驯食;2)培育阶段,圆口铜鱼在早上天刚亮(5:00~7:00)和即将天黑(17:00~20:00)时摄食旺盛,分别在这两个时间点,按鱼体体重的1~2%少量多次(投喂4次左右,每次投喂20~30%饲料量)投喂通威人工配合饲料,持续投喂30min至1h;3)营养强化阶段,3~6月份,投喂自制饲料,将通威人工配合饲料粉碎,向其中加入1~2%维生素类,混合均匀后,制作成直径0.5cm的饲料颗粒(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均能制备);4)冲水刺激,营养强化的同时,每天冲水8~10h,促进亲鱼性腺发育成熟。

5、鱼病预防:每天捞取残饵和杂物,确保水质优良。洪水季节或季节交替期,水体中杂质多、水体浑浊,鱼体易发生疾病。每半个月连续5天投喂药饵,按照0.1%饲料投喂量添加维生素c,增强鱼体免疫力;每7天泼洒强氯精2~3次,预防鱼病的发生。

按照上述技术措施,满足了圆口铜鱼亲鱼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培育的圆口铜鱼亲鱼成活率高达90%以上,性腺发育至iv期末;从中挑选4尾雌鱼和6尾雄鱼催产,挤出的卵粒饱满,呈青灰色,在水中可快速散开,轻轻挤压雄鱼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精子遇水即可激活,卵子和精子质量高;人工催产获得受精卵约4万粒,催产率100%,受精率75%以上。从催产效果可看出,利用船体原位活水培育圆口铜鱼亲鱼新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可为圆口铜鱼人工繁殖提供成熟亲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