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体拆分制作四件套标本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0275发布日期:2019-01-05 09:17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标本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同体拆分制作四件套标本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同体脊椎动物拆分制作标本的技术中,常规的拆分方式只能对同一个脊椎动物拆分出1-2个独体,此种拆分方式局限了脊椎动物的各层次具体结构及层次结构间的毗邻关系,同时也限制了脊椎动物在存活中的某一生存状态。即同一个脊椎动物拆分出来的1-2个独体标本,只能局限的显示其某1-2个解剖层次结构的特征和1-2个脊椎动物生存动作形态,无法显示所有解剖层次结构特征和多个脊椎动物生存动作形态。常规制作中,有时为了能达到3或4个不同的独立标本,采用了同一种类不同个体进行拆分后重新组合的方式来完成,比如:制作一组3或4个独立标本(皮肤、肌肉神经血管、骨骼及连接韧带、系统内脏)的熊猫,则需要2到3只大小相仿的熊猫来拆分。这种方式无法准确显示同个体的解剖学结构,且对原料需求过多。

对于皮毛标本的制作,现有的皮毛标本内部支撑假体多采用以铁丝做主支撑,稻草、棕榈、棉花、发泡剂等物做填充,这些材料长时间极易出现铁丝老化生锈,填充材料虫蛀、细菌繁殖等问题,从而造成皮毛标本变形、脱毛、皮肤腐败等情况。为防止出现虫蛀、细菌繁殖等情况给标本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通常会采用各种化学药品(如:三氧化二砷等)对标本做防腐、防虫。这些化学品多为重金属或剧毒药品,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破坏。由于常规皮毛标本内部材料的限制,所以对其保存环境(如:温度、湿度)和运输条件(外力过大很容易变形)等要求都比较高,从而增加了人力、物力的成本。

对于肌肉神经血管标本的制作,现有技术采用脊椎动物骨骼肌肉相结合方式,即脊椎动物标本自体骨骼支撑自体肌肉以来显示骨骼和肌肉神经血管的解剖特征。这种显示方法无法做到肌肉神经血管和骨骼及连接韧带完整显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同体拆分制作四件套标本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同体拆分标本对原料需求多、解剖学结构展示不准确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同体拆分制作四件套标本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选取待处理对象;

二、皮肤剥离:将待处理对象的皮肤完整剥离;

三、将皮肤剥离后的待处理对象解剖以显示整体浅层;

四、肌肉、神经和血管的剥离:肌肉以浅层和深层的顺序逐层沿骨骼表面的肌肉起止点进行完整剥离,每一层的肌肉间保持一定的连接关系;血管和神经在发出端切断并保留在肌肉上;从骨骼上剥离后的肌肉、神经和血管解剖清晰所有结构,肌肉、血管和神经之间保持一定的连接关系;

五、将内脏从胸腹腔内完整取出并解剖;

六、解剖骨骼及其连接韧带,显示骨骼上的骨性标志和骨骼上所附着的连接韧带;

七、取出大脑;

八、将解剖后的各部分进行脱水、脱脂处理,树脂浸渗处理;

九、皮肤标本制作:

(一)皮肤内支撑假体制作:拍摄、测量骨骼并记录相应尺寸数据;拍摄、测量肌肉浅层并记录相应尺寸数据;

主构件的组成和连接:参考骨骼尺寸数据和肌肉浅层的尺寸数据,采用第一杆体制作主体部分的第一内部架体结构,仿制处理对象的骨骼形态,包括头部、躯干部和四肢部,并设定动作形态;

辅构件的组成和连接:参考肌肉浅层的尺寸数据和骨骼尺寸数据,采用第二杆体仿制处理对象的主体部分的肌肉形态,将第二杆体进行弯曲模拟肌肉的外表形态,并固定在所述第一内部架体上;

微构件的组成和连接:采用第三杆体和不锈钢网仿制处理对象的结构的细节,包括头面部的细节凹凸、各个关节连接处的细节凹陷和肌肉层次高低的细节;

采用不锈钢网仿制处理对象的整体的微细节,包括耳朵的耳凹,眼眶及眼部凹陷,口、鼻和肛门的翻折与凹陷,四肢末端指缝/趾缝翻折处;

(二)皮肤制作:将步骤八处理后的皮肤完整的套在皮肤内支撑假体上,缝合皮肤上的切口;

十、肌肉标本制作:

无骨骼内支撑假体的制作:拍摄、测量骨骼并记录相应尺寸数据;拍摄、测量肌肉深层和浅层并记录相应尺寸数据;

参考骨骼尺寸数据和肌肉的尺寸数据,采用第四杆体制作主体部分的第二内部架体结构,仿制处理对象的骨骼形态和骨骼表面上的肌肉附着点,包括头部、躯干部和四肢部,并设定动作形态;

采用第五杆体沿肌肉的走行方向穿过肌肉,模仿肌肉、神经和血管的层次将第五杆体固定在第二内部架体上;

对肌肉表面上的神经和血管做固定处理;

十一、骨骼及其连接韧带标本制作;

十二、内脏器官标本制作;

十三、对步骤九至十二得到的标本进行修复,然后进行固化和清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进行皮肤剥离过程中,身体切线沿着腹正中线,即下唇最前端到尾部最末端;前肢切线沿腋后襞到前肢末端内侧,后肢切线沿腹股沟最内侧到后肢末端内侧;

沿各切线缘向背部分离直到完整剥离。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七中,取出大脑的过程中,沿颅上1/3水平线切开颅骨,完整取出大脑及其发出的脑神经,神经根保留约0.5cm,然后将切开的颅骨恢复原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部架体具有若干由所述第一杆体连接形成的三角形;所述第二内部架体具有若干由所述第四杆体连接形成的三角形;

所述第一内部架体的固定连接点位置和所述第二内部架体的固定连接点位置均包括颅底处、第7颈椎处、第12胸椎处、第5腰椎处、骨盆处、肋椎关节处、胸肋关节处、肩关节处、肘关节处、腕关节处、掌指关节处、髋关节处,膝关节处、踝关节处和掌趾关节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十中,采用胶和钢丝对肌肉表面上的神经和血管做固定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第三杆体、第四杆体和第五杆体为不锈钢杆、铁杆、铜杆或高强度塑料杆。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步骤七中取出的大脑进行解剖,然后进行脱水、脱脂处理,树脂浸渗处理,制成大脑塑化标本,再进行修复,然后进行固化和清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将同体拆分为四件套标本,节约原料,且便于存放,而且每个拆分出的标本都能够独立显示其具体的解剖学特征及多种生存动作形态特点,满足了同体脊椎动物解剖塑化标本层次结构展示的复杂性、生存形态的多样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中的同体拆分制作四件套标本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选取待处理对象;本实施例中以大熊猫为例,选取自然死亡大熊猫一只,体长130cm,重量150kg。

二、皮肤剥离:将待处理对象的皮肤完整剥离。进行皮肤剥离过程中,身体切线沿着腹正中线,即下唇最前端到尾部最末端;前肢切线沿腋后襞到前肢末端内侧,后肢切线沿腹股沟最内侧到后肢末端内侧;沿各切线缘向背部分离直到完整剥离。皮肤剥离要求完整性、连续性。剥离后的皮肤内侧面解剖为“橙皮”状。

三、将皮肤剥离后的待处理对象解剖以显示整体浅层,包括肌肉、神经、血管及其他生物学结构,如腺体等。

四、肌肉、神经和血管的剥离:肌肉以浅层和深层的顺序逐层沿骨骼表面的肌肉起止点进行完整剥离,每一层的肌肉间保持一定的连接关系;尤其注意游离性肌肉(深层的,短的,小的),剥离时要注意不能损伤骨骼表面及其连接韧带。血管和神经在发出端切断并保留在肌肉上;从骨骼上剥离后的肌肉、神经和血管解剖清晰所有结构,肌肉、血管和神经之间保持一定的连接关系,不可解剖过度,防止出现组织游离的问题,尽量要做到各层肌肉、血管及神经为一个整体保持原有状态。

五、将内脏从胸腹腔内完整取出并解剖,清楚的显示各个系统结构及其毗邻关系。

六、解剖骨骼及其连接韧带,清楚显示骨骼上的骨性标志和骨骼上所附着的连接韧带。

七、取出大脑;沿颅上1/3水平线切开颅骨,完整取出大脑及其发出的脑神经,神经根保留约0.5cm,然后将切开的颅骨恢复原状。对取出的大脑进行解剖。

八、将解剖后的各部分进行脱水、脱脂处理,树脂浸渗处理;解剖后的皮肤、肌肉、骨骼韧带、内脏和大脑在低温状态下进行脱水处理,然后在室温状态下进行脱脂处理,再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树脂浸渗处理。

九、皮肤标本制作:

(一)皮肤内支撑假体制作:皮肤内支撑假体用于皮肤支撑。

拍摄、测量骨骼并记录相应尺寸数据;拍摄、测量肌肉浅层并记录相应尺寸数据。

主构件的组成和连接:参考骨骼尺寸数据和肌肉浅层的尺寸数据,采用第一杆体制作主体部分的第一内部架体结构,仿制处理对象的骨骼形态,包括头部、躯干部和四肢部,并设定动作形态。将第一杆体弯压成型,并将多根第一杆体固定连接形成第一内部架体,为了保证稳固性,所述第一内部架体具有若干由所述第一杆体连接形成的三角形;第一内部架体的固定连接点位置包括颅底处、第7颈椎处、第12胸椎处、第5腰椎处、骨盆处、肋椎关节处、胸肋关节处、肩关节处、肘关节处、腕关节处、掌指关节处、髋关节处,膝关节处、踝关节处和掌趾关节处。本实施例中,第一杆体采用不锈钢杆,根据不同部分的支撑力度的要求,选取10-20号不锈钢钢筋,各固定连接点为焊接固定。该部分制作主要是仿制骨骼形态,所以数据多采用骨骼数据,肌肉数据为辅助数据。

辅构件的组成和连接:参考肌肉浅层的尺寸数据和骨骼尺寸数据,采用第二杆体仿制处理对象的主体部分的肌肉形态,将第二杆体进行弯曲模拟肌肉的外表形态,并固定在所述第一内部架体上;如头颈部多采用不规则形状,根据头颈的实际形状进行弯曲仿制;躯干、四肢部多采用圆形、椭圆形进行仿制;本实施例中,第二杆体采用不锈钢杆,根据不同部分的支撑力度的要求,选取2-10号不锈钢钢筋,以焊接方式制作整体的初步形态。这部分制作主要仿制肌肉形态,所以数据多采用肌肉数据,骨骼数据为辅助数据。

微构件的组成和连接:采用第三杆体和不锈钢网仿制处理对象的结构的细节,包括头面部的细节凹凸、各个关节连接处的细节凹陷和肌肉层次高低的细节;本实施例中,第二杆体采用不锈钢杆,根据不同部分的支撑力度的要求,选取0.5-2号不锈钢钢筋;以绞扭、点焊、按压等方式制作整体结构的细节。

采用不锈钢网仿制处理对象的整体的微细节,包括耳朵的耳凹,眼眶及眼部凹陷,口、鼻和肛门的翻折与凹陷,四肢末端指缝/趾缝翻折处;以绞扭方式同整体连接。

(二)皮肤制作:将步骤八处理后的皮肤完整的套在皮肤内支撑假体上,缝合皮肤上的切口;在复位的过程中,不合适处再进行微调整。

十、肌肉标本制作:

无骨骼内支撑假体的制作:无骨骼支撑假体主要应用于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的支撑。

拍摄、测量骨骼并记录相应尺寸数据;拍摄、测量肌肉深层和浅层并记录相应尺寸数据;步骤九中已经记录的信息无需重复记录。

参考骨骼尺寸数据和肌肉的尺寸数据,采用第四杆体制作主体部分的第二内部架体结构,仿制处理对象的骨骼形态和骨骼表面上的肌肉附着点,包括头部、躯干部和四肢部,并设定动作形态;将第四杆体弯压成型,并将多根第四杆体固定连接形成第二内部架体,为了保证稳固性,所述第二内部架体具有若干由所述第四杆体连接形成的三角形;第二内部架体的固定连接点位置包括颅底处、第7颈椎处、第12胸椎处、第5腰椎处、骨盆处、肋椎关节处、胸肋关节处、肩关节处、肘关节处、腕关节处、掌指关节处、髋关节处,膝关节处、踝关节处和掌趾关节处。本实施例中,第四杆体采用不锈钢杆,根据不同部分的支撑力度的要求,选取10-20号不锈钢钢筋,各固定连接点为焊接固定。该部分制作主要是仿制骨骼形态及骨骼表面上肌肉附着点,所以数据多采用骨骼数据,肌肉数据为辅助数据。

采用第五杆体沿肌肉的走行方向穿过肌肉,模仿肌肉、神经和血管的层次将第五杆体固定在第二内部架体上。本实施例中。第五杆体选择不锈钢杆。对于较大、较长、较厚的肌肉,选择5-10号不锈钢钢筋,沿肌肉起点方向穿入肌肉内部后焊接在第二内部架体上;对于较小、较短、较窄的肌肉,选择1-5号不锈钢钢筋,沿肌肉起点方向穿入肌肉内部后焊接在第二内部架体或用于固定较大、较长、较厚的肌肉的5-10号不锈钢钢筋上;制作时注意肌肉神经血管的层次结构。

对肌肉表面上的神经和血管做固定处理;采用胶和钢丝对肌肉表面上的神经和血管做固定处理。

十一、骨骼及其连接韧带标本制作;骨骼及其连接韧带的动作可以做大熊猫在自然环境中的任何生存形态。

十二、内脏器官及大脑塑化标本制作;整体内脏器官及大脑原位形态按正常生理形态定型。

十三、对步骤九至十二得到的标本进行修复,把被破坏的部分进行人工恢复,恢复到动物原有的解剖学结构;然后进行固化处理,固化后进行清理,清除固化后产生的多余物,标本完成。

其中,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第三杆体、第四杆体和第五杆体还可以采用钢杆、铁杆、铜杆或高强度塑料杆,对于易生锈的铁杆等进行防锈处理。本实施例将同体拆分为四件套标本,根据需求,也可以拆分为三件套标本,只需将本实施例中的标本进行两两组合,如皮肤肌肉组合、骨骼及连接韧带内脏组合、肌肉骨骼组合等。当皮肤肌肉组合时,只需采用支撑肌肉的无骨骼内支撑假体即可;当肌肉骨骼组合时,则无需无骨骼内支撑假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