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华南地区河岸景观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及其配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2549发布日期:2018-11-14 00:44阅读:10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华南地区河岸景观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及其配置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华南地区河岸景观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及其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樱花是蔷薇科樱属植物的统称,为高4-16m的乔木,喜光,有一定抗寒能力。樱花开花花繁艳丽,灿若云霞,深受全国人民喜爱,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大热的优秀春花树种。目前国内对樱花的园林应用主要是以建立专类园为主,如沈阳植物园樱花园、昆明圆通山公园、南京玄武湖公园的樱洲、武汉磨山风景区、云南玉溪磨盘山森林公园等。樱花树枝条舒展飘逸,与水体搭配可以形成非常好的景观效果。

华南地区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河流作用会造成河岸养分流失、水土流失等的问题,令河岸容易出现塌方、滑坡、淤塞,还会导致水体污染;再加上华南地区雨水充沛,雨水的冲刷会加重河岸水土流失的问题。因此河岸建设问题在华南地区十分严峻。而现时国内的很多河岸建设大多采取浆砌块石、浆砌片石等工程方法,这虽有水土保持作用,但造价较高,又不能实现生态恢复,而且景观效果不高。同时,华南地区由于夏季高温,导致樱花树在夏季容易产生热害而生长不良,发生各种病虫害,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开花效果。此外,樱花树根系浅,抗风能力较差,在华南台风多发地区遇强风或大风易倒伏,倒伏后的樱花树易死亡或恢复缓慢,大大增加养护成本并严重影响景观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樱花更好、更科学地应用到华南地区河岸景观建设中,以达到集固土涵水、净水除污、养护简单经济、景观效果好的适用于华南地区河岸景观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及其配置方法。

本发明的适用于华南地区河岸景观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配置植物:

结缕草、芦苇、鸢尾、木芙蓉、垂柳、香根草、肾蕨、美花红千层、芙蓉菊、黄花风铃木、尖叶杜英、美丽异木棉、‘中国红’樱花、万寿菊、米仔兰、九里香和‘广州’樱;

b、现场准备

将待种植地河岸从河流往河岸方向依次划分为临水区、近水区、中间带和绿化带;

(1)除去待种植地河岸杂草,将河岸土地整理平整,施肥,并对绿化带土壤的酸碱度进行调整,使其为ph5.5-6.5的弱酸性;

(2)在绿化带处按照种植规格挖出美丽异木棉、樱花、黄花风铃木,以及米仔兰和/或九里香的定植穴;

(3)在近水区处按照种植规格挖出柳树、木芙蓉的定植穴;

(4)在中间带按照种植规格挖出美花红千层、尖叶杜英的定植穴;

c、施工种植

(1)在中间带和近水区种植结缕草作为地被;

(2)在河边临水区片植芦苇,丛植鸢尾;

(3)在河边近水区丛植木芙蓉,孤植垂柳;

(4)在临水区和近水区散种香根草,丛植;

(5)在绿化带种上乔木,列植;‘中国红’樱花和‘广州’樱混种,3-6株连种,间种美丽异木棉、黄花风铃木,乔木树头周围种上米仔兰和/或九里香;

(6)在近水区和绿化带之间的中间带散植美花红千层,用肾蕨、芙蓉菊、万寿菊搭配,搭配之间再种植尖叶杜英。

优选,所述的施工种植为:

(1)在中间带和近水区种植结缕草作为地被;

(2)在河边临水区片植芦苇,丛植鸢尾,鸢尾丛和芦苇丛之间的间距不小于3m;

(3)在河边近水区丛植木芙蓉,孤植垂柳,木芙蓉与垂柳之间的间距不小于4m,垂柳与垂柳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m;

(4)在临水区和近水区散种香根草,丛植,每丛之间间距不小于50cm;

(5)在绿化带种上乔木,列植:‘中国红’樱花和‘广州’樱混种,3-6株连种,间种美丽异木棉、黄花风铃木,樱花每株之间间距不小于3m,黄花风铃木与樱花之间间距不小于3m,美丽异木棉与其他乔木树种间的间距不小于4m;乔木树头周围均种上米仔兰和/或九里香;

(6)在近水区和绿化带之间的中间带散植美花红千层,用肾蕨、芙蓉菊、万寿菊搭配,每个搭配之间的间距不小于6m,每个搭配之间种植1株尖叶杜英,尖叶杜英与每个搭配间的距离不小于3m。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其优点如下:

1)观赏性强。常年有花观赏,弥补樱花盛花期后的空缺,除樱花外春冬开花植物有美丽异木棉、黄花风铃木,夏秋开花植物则有鸢尾、尖叶杜英、木芙蓉;草本、灌木、乔木三种生活型植物均有,造景组合有空间层次感;暖色调、冷色调的花色均有,色调丰富,也减少观赏的视觉疲惫感;观花、观叶、观果等类型的植物都有,满足不同的观赏的需求;还种植有带香气的米仔兰或九里香,从视觉、嗅觉上都给人们带来极高的观赏价值。

2)固土护坡能力强。本发明选择了结缕草、芦苇、香根草、木芙蓉和垂柳这5种优秀的固堤护土的植物,能有效代替浆砌块石、浆砌片石等工程方法,以人工生态恢复的形式使河岸稳固,且更美观。

3)净化能力强。本发明采用了芦苇、鸢尾、木芙蓉、肾蕨、芙蓉菊、尖叶杜英这6种植物,能有效对氟化物、so2、cl2、hcl、重金属等物质进行吸收净除,有效清洁大气和受污染的土地。

4)本发明选取的植物大多是多年生植物,对土壤要求不高,后续打理工作轻松,易管理。

5)种植的乔木带还有阻滞风尘、降噪遮阴的效果。

6)减少樱花病虫害的发生。香根草须根部含有芳香物质,能防治蛀虫,驱散白蚁,减少樱花及其他植物的病虫害;万寿菊可以驱赶苍蝇,对线虫有防治作用,减少线虫对樱花伤害的可能。

7)增湿降温,有利樱花树在华南地区顺利越夏。华南地区夏季高温,不利樱花生长,本发明选用尖叶杜英、美丽异木棉这两种比樱花高大且夏季时枝繁叶茂的乔木,有效为樱花遮挡住一部分夏季猛烈的阳光,同时,树头周围搭配株形紧凑、冠幅饱满的米仔兰或九里香,有效降低了樱花树颈部位及四周的高温伤害,减少樱花的受热害程度,帮助其顺利越夏。

8)适地适树,搭配合理,丰富花色,延长花期。本樱花园林绿化配置中选择了‘中国红’樱花、‘广州’樱2种适合在华南地区推广应用的耐热樱花作为主角,‘中国红’樱花花色深红,花期为2月上旬至3月上旬,‘广州’樱花色粉红,花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中旬;此种搭配,①花色为深红和粉红,既不单调,又符合新年里民众对喜庆好运的需求;②延长了樱花的赏花期,克服了单个品种赏花期相对较短的缺点。

9)增强了樱花树的抗风能力。樱花根系浅,易倒伏,抗风能力较差。在樱花旁边的中间带种植高大、根系发达、冠幅饱满的尖叶杜英,可以很好的阻挡或减弱来自于垂直河流方向的强风和大风,而在绿化带的樱花树旁间隔种植美丽异木棉和黄花风铃木,可以很好的阻挡或减弱来自于顺着河流方向的强风和大风;此外,樱花树前方种有灌木带和芦苇及垂柳,形成一个屏障带,可有效降低风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适用于华南地区河岸景观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的配置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筛选配置植物

本发明选用的配置植物如表1所示

表1配置植物

2、土壤检测

按照取样标准,挖取河岸种植地距地面20cm处的土壤5个进行土壤理化性质检测分析,检测指标:土壤ph,土壤电导率、土壤质地、土壤n/p/k和有机质的含量。

3、现场准备

1)除去河岸种植地杂草,将河岸土地大致整理平整,施肥,将待种植地河岸从河流往河岸方向依次划分为临水区、近水区、中间带和绿化带;

2)土壤改良:将绿化带种植地的土壤酸碱度调整为弱酸性(ph5.5-6.5),酸性土壤可以用石灰来调整,碱性土壤可以用硫酸亚铁来调整,增加土壤的排水透气性和肥力;

3)在绿化带处分别按照种植规格挖出美丽异木棉(地径20cm)、‘中国红’樱(地径15cm)和‘广州樱’(地径10cm)、黄花风铃木(地径8cm)、米仔兰的定植穴;

4)在近水区处按照种植规格挖出柳树(地径12cm)、木芙蓉(地径10cm)的定植穴;

5)在中间带按照种植规格挖出美花红千层(地径12cm)、尖叶杜英(地径15cm)的定植穴。

4、施工种植

1)在中间带和近水区种植结缕草作为地被,具体如附图1所示;

2)河边临水区片植芦苇,丛植鸢尾;鸢尾丛和芦苇丛之间的间距4m,具体配置如附图1所示;

3)在河边近水区丛植木芙蓉,孤植垂柳;木芙蓉与垂柳之间的间距4.5m,垂柳与垂柳之间的间距2.5m,具体配置如附图1所示;

4)在临水区和近水区散种香根草,丛植,每丛之间间距60cm,具体如附图1所示;

5)在绿化带种上乔木,列植:2个品种(‘中国红’樱和‘广州’樱)的樱花混种,4株连种,间种美丽异木棉、黄花风铃木;樱花每株之间间距5m,黄花风铃木与樱花之间间距4m,美丽异木棉与其他乔木树种间的间距均5m;乔木树头周围均种上米仔兰,具体配置如附图1所示;

6)在近水区和绿化带之间的中间带散植美花红千层,用肾蕨、芙蓉菊、万寿菊搭配,形成复合体,每个搭配(复合体)之间的间距6.5m,每个搭配(复合体)之间种植1株尖叶杜英,尖叶杜英与每个搭配间的距离5m,具体配置如附图1所示。

实施例2:

一种适用于华南地区河岸景观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的配置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筛选配置植物

本发明选用的配置植物如表2所示

表2配置植物

2、土壤检测

按照取样标准,挖取河岸待种植地距地面20cm处的3个土壤样品进行土壤理化性质检测分析,检测指标:土壤ph,土壤电导率、土壤质地、土壤n/p/k和有机质的含量。

3、现场准备

1)除去河岸待种植地杂草,将河岸待种植地大致整理平整,施肥,将待种植地河岸从河流往河岸方向依次划分为临水区、近水区、中间带和绿化带;

2)土壤改良:将绿化带种植地的土壤酸碱度调整为弱酸性(ph5.5-6.5),酸性土壤可以用石灰来调整,碱性土壤可以用硫酸亚铁来调整,增加土壤的排水透气性和肥力;

3)在绿化带处分别按照种植规格挖出美丽异木棉(地径15cm)、‘中国红’樱(地径10cm)和‘广州樱’(地径8cm)、黄花风铃木(地径8cm)、九里香的定植穴;

4)在近水区处按照种植规格挖出柳树(地径10cm)、木芙蓉(地径10cm)的定植穴;

5)在中间带按照种植规格挖出美花红千层(地径10cm)、尖叶杜英(地径10cm)的定植穴。

4、施工种植

1)在中间带和近水区种植结缕草作为地被,具体如附图1所示;

2)河边临水区域片植芦苇,丛植鸢尾;鸢尾丛和芦苇丛之间的间距3m,具体配置如附图1所示;

3)在河边近水区丛植木芙蓉,孤植垂柳;木芙蓉与垂柳之间的间距4m,垂柳与垂柳之间的间距2m,具体配置如附图1所示;

4)在临水区和近水区散种香根草,丛植,每丛之间间距50cm,具体如附图1所示;

5)在绿化带种上乔木,列植:2个品种的樱花混种,6株连种,间种美丽异木棉、黄花风铃木;樱花每株之间间距3m,黄花风铃木与樱花之间间距3m,美丽异木棉与其他乔木树种间的间距均4m;乔木树头周围均种上九里香,具体配置如附图1所示;

6)在近水区和绿化带之间的中间带散植美花红千层,用肾蕨、芙蓉菊、万寿菊搭配,形成复合体,每个搭配(复合体)之间的间距6m,每个搭配(复合体)之间种植1株尖叶杜英,尖叶杜英与每个搭配间的距离3m,具体配置如附图1所示。

本发明设置的对照如下,下述实验中的本发明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是指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

1.观赏性比较

本发明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选用了‘中国红’樱花、‘广州’樱、黄花风铃木、鸢尾、垂柳、木芙蓉、米仔兰等南方优秀观赏园林植物作为景观搭配。

现将本发明配置与纯樱花配置和常见樱花配置(详见参考张艳芳.樱花专类园中品种的搭配[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6(03):40-43.;刘晓莉.14个樱花品种观赏性状综合评价和樱花园林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p37-47;张杰.樱花品种资源调查和园林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p59-61)作比较。从对比结果可知,本发明配置在观赏时长、空间层次感、色调、观赏类型等方面上都有着突出的表现。对比结果详见表3。

表3本发明配置与纯樱花配置、常见樱花配置观赏性对比

2.固土护坡能力比较

本发明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是根据华南地区气候、环境的情况,再结合植物特点,最终选择了结缕草、芦苇、香根草、垂柳、木芙蓉这五种优秀固土植物作为本配置中固坡的主要植物。

本发明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中以结缕草作为地被植物,主要在坡面表层起作用,增加地表粗糙度,能有效拦阻坝坡面径流,降低径流流速,防止坝坡土体侵蚀,作初层保护;岸边临水区种植芦苇带,主要作用是减少河流对岸土的冲刷,并且可以形成河流和河岸间的篱栏,一方面可以作为自然围栏,增加河岸安全性,另一方面,这个篱栏可以阻挡一部分从河岸上方冲刷下来的泥土,减少了河岸泥土流失率;而在近水区和临水区都种上了香根草,目的首先也是利用香根草易成篱笆的特性,在芦苇带前再加多一道防线,更牢固地将河岸的泥土锁留在岸上,另外也想利用香根草扎根深度大的优点,作土壤的深层巩固;近水区散种了垂柳和木芙蓉,一是增加配置的美观度,柳树树姿优美,春季时刚抽嫩芽的柳枝与樱花搭配十分养眼,而木芙蓉秋季开花,花大艳丽,弥补秋季樱花不开放的缺陷,二是利用这两种木本植物做锚固作用,稳定整个固土配置。

本发明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与高鹏(高鹏.植物固土护坡机理及其在河道护坡工程中的应用[d].扬州大学,2007.)在淮安市变东沟和变西沟进行的植物护坡模型试验作对比,对比情况如表4所示。从对比结果中可看出本发明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的护坡效果季节性变化少、后期投入不需要很多,且固土护坡表现好,适合在华南地区推广:

表4本发明配置固土护坡能力与其他配置的对比情况

(注:模型一:意杨+黄花菜植物篱、意杨干根网状植物篱+芦苇;模型二:意杨黑麦草+芦苇;模型三:柳树+香根草植物篱、柳树干根网状植物篱+菱白;模型四:意杨+大麦+菱白;对比观测区为没有采取防护措施,保持原来边坡状态的河道坡面。)

3.樱花病虫害情况比较

本发明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选用了‘广州’樱+香根草,对照配置选用了‘广州’樱+结缕草。对照试验开始于2013年,‘广州’樱种植规格均为5cm,于2014-2017年每年的7月进行病虫害情况调查。

调查结果可知,对照配置的樱花树病虫害现象严重,其中,三级病虫害比例为25%,四级病虫害比例为70%,樱花存活率较低,为65%;本发明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中的樱花树长势良好,病虫害轻微,主要为一级病虫害,占比94.55%,二级病虫害5.45%,樱花存活率高,达96%。调查结果详见表5。

表5本发明配置与对照配置的樱花病虫害情况对比

(注:在做樱花病虫害调查时,病虫害等级划分为4级:1级——常年没有或偶尔发生轻微病虫害,抗病虫性强;2级——常年有轻微病虫害危害,但总体危害小于整株的10%;3级——常年有危害程度中等以上的病虫害,总体危害为整株的10%-40%;4级——常年病虫害严重,总体危害为整株的40%以上,抗病虫害能力弱。)

4.增湿降温效果比较

本发明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的核心选用尖叶杜英、美丽异木棉作为樱花的上层乔木,选用米仔兰或九里香作为灌木层种植在樱花树头周围;设置的对照试验如下:对照一,樱花上层无高大乔木层,选用米仔兰或九里香作为灌木层种植在樱花树头周围;对照二,选用尖叶杜英、美丽异木棉作为樱花的上层乔木,但樱花树头周围不种植灌木层;对照三,樱花上层无高大乔木层,樱花树头周围不种植灌木层。

本试验自2013年开始,于2014-2017年每年的7-8月进行耐热性调查。

从表6的调查统计结果,发现本发明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比对照一的树冠温度降低了0.49℃,树颈温度降低了1.01℃,树冠湿度增加了7.87%,树颈湿度增加了2.61%;本发明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比对照二的树冠温度降低了0.07℃,树颈温度降低了0.21℃,树冠湿度增加了0.93%,树颈湿度增加了9.27%;本发明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比对照三的树冠温度降低了3.8℃,树颈温度降低了5.53℃,树冠湿度增加了14.43%,树颈湿度增加了16.47%。

经配置对比试验发现,本发明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能有效降低樱花树冠和树颈温度,能有效增加樱花树冠和树颈的湿度。本发明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可帮助樱花树在炎热的华南地区减少热害的发生,帮助樱花顺利越夏。

表6本发明配置与其他樱花配置的温湿情况对比

5.适地适树,搭配合理

本发明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选用的樱花品种为‘中国红’樱花、‘广州’樱2种,对照配置中的樱花品种则是华南地区以往选种的樱花品种:‘关山’樱、‘染井吉野’樱等。(叶超宏等.广东适生樱花及其园林应用[j].广东园林,2014,36(05):59-61.)所种植的品种规格均为地径5cm的全冠苗木。

试验时间为2013年1月开始,2014年-2018年每年2-3月分别对两个配置的樱花就长势和开花情况进行调查统计。

经配置对比试验发现,本发明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选用的樱花品种生长健壮,成活率高,开花效果不错。具体结果详见表7。

表7本发明配置与以往华南地区的樱花配置效果对比

(注:旧配置指华南地区刚开始引种种植樱花时的樱花配置。)

6.防风效果比较

本发明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中,近水区前排乔木层选用成年柳树,中间带种植高大的尖叶杜英作挡护。此外,在绿化带的樱花树旁间隔种植美丽异木棉和黄花风铃木。设置的对照试验如下:对照一,近水区前排不种植柳树,中间带不种植尖叶杜英,在绿化带的樱花树旁边不间隔种植美丽异木棉和黄花风铃木;对照二,近水区前排不种植柳树,中间带不种植尖叶杜英,但在绿化带的樱花树旁边间隔种植美丽异木棉和黄花风铃木;对照三,近水区前排种植柳树,中间带种植尖叶杜英,但在绿化带的樱花树旁边不间隔种植美丽异木棉和黄花风铃木。

经配置对比试验发现,本发明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能有效阻挡台风对樱花树的影响,在历经12级台风过后,樱花的倒伏率降低为20%。各配置的防风效果详见表8。

表8本发明的樱花园林绿化配置与其他樱花配置防风效果的对比

(注:对照一为樱花四周没种植乔木;对照二为在樱花前排不种植柳树和尖叶杜英的樱花河岸景观配置;对照三为在绿化带樱花旁侧不种植美丽异木棉和黄花风铃木的樱花河岸景观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