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农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抽取式蒜薹收获机。
背景技术
蒜薹,即大蒜的花薹,包括花茎和总苞两部分。蒜薹外皮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蒜薹在我国分布广泛,南北各地均有种植,是我国目前蔬菜冷藏业中贮量最大、贮期最长的蔬菜品种之一,苔茎长度应不少于30厘米。
蒜薹的抽取作业其季节性要求强,人工收获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导致蒜薹生产成本高。虽然有许多辅助小工具提高蒜薹的收获效率,但对人工的劳动强度降低并不鲜明。到目前为止,蒜薹机械化收获水平低,市面上没有成型高效的蒜薹收获机。
公布号为cn106941868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款蒜薹收获机,该蒜薹收获机通过抽薹装置、摆刀装置、去皮装置以及输送装置之间相互配合,在车架前进的过程中,蒜薹经抽薹装置的两根抽薹辊的锥形段引导进入两根抽薹辊的圆柱形段,由摆刀装置从底部切断后经两根抽薹辊的圆柱形段夹持并上提,在上提过程中蒜薹皮被破皮刀划破并经剥皮台阶剥去,最后在输送装置上拨板的作用下落入位于车架上的收获箱内。该蒜薹收获机先将蒜薹和假茎外皮一同切割后再除皮,对大蒜造成的机械损伤大,影响了大蒜植株的后期生长,严重影响了大蒜的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抽取式蒜薹收获机,该抽取式蒜薹收获机可快速收获蒜薹,同时对蒜株造成的机械损伤小,对大蒜后期的生长影响小,人力大量投入小,可有效节约收获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抽取式蒜薹收获机,包括机架、抽薹装置和用于收集蒜薹的收薹装置;所述机架下端设置有前轮和后轮;所述抽薹装置包括多个横向间隔固定于机架前端的“v”形聚拢板,相邻聚拢板间形成从前到后开口逐渐减小的聚拢口;所述聚拢口窄口处两侧在同一高度上分别横向设置有间距小于蒜薹直径的主动压轮和从动压轮,主动压轮和从动压轮分别通过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主动压轮上方同轴固定有拨薹轮,拨薹轮径向间隔固定有多个拨薹叶片,主动压轮和拨薹轮向内转动推动蒜薹向后移动,后移的蒜薹带动从动压轮向内转动;每所述聚拢口后端均横向设置有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辊,螺旋辊的轴线与蒜薹进入方向平行,螺旋辊高于拨薹轮;所述螺旋辊靠近聚拢口一端为锥体,两螺旋辊辊体之间的缝隙略小于蒜薹直径;所述螺旋辊外侧固定有用于提高与蒜薹摩擦力的橡胶螺纹,相邻螺旋辊上的橡胶螺纹旋转方向相反,两螺旋辊向上转动将蒜薹从蒜株上抽离并向后输送蒜薹;所述收薹装置固定于螺旋辊后端的机架上。
优选的,所述螺旋辊上方设置有送薹刷,送薹刷的送薹转轴水平设置且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送薹转轴与螺旋辊轴线异面垂直,送薹刷转动将蒜薹推至收薹装置内。
优选的,所述收薹装置包括设置于螺旋辊后方的传送带以及上端敞口的收薹仓;所述传送带上间隔固定有多个推送蒜薹的推板;所述传送带传输方向与螺旋辊轴线垂直,推板与螺旋辊轴线平行;所述收薹仓位于传送带的传输方向末端下方,所述收薹仓下端设置有用于取出蒜薹的可开合仓门。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传送带的中部设置有换向轮;所述主动轮与换向轮上的传送带水平设置,水平设置的传送带两侧机架上固定有压板,压板一侧下端抵靠按压传送带的两侧;所述换向轮与从动轮上的传送带倾斜向上设置,收薹仓的敞口位于斜向传送带外侧下方。
优选的,所述前轮的轮架从上到下间隔设置有多个调节孔,一插销穿过调节孔将前轮轮架锁紧在机架上。
优选的,所述机架后端固定有电机以及横向设置于机架上的一级转轴,电机通过链条和链轮与一级转轴连接,电机带动一级转轴转动;所述后轮的转轴通过链条和链轮与一级转轴连接,一级转轴带动后轮的转轴转动;所述主动轮的转轴通过锥齿轮机构与一级转轴连接,一级转轴带动主动轮的转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螺旋辊后端横向设置有二级转轴,二级转轴通过链条和链轮与一级转轴连接,一级转轴带动二级转轴转动;所述螺旋辊后端通过锥齿轮机构与二级转轴连接,二级转轴带动螺旋辊转动。
优选的,所述二级转轴一侧前端设置有变速齿轮组,送薹转轴通过链条和链轮与变速齿轮组的小齿轮连接,变速齿轮组的大齿轮与套设在二级转轴上的齿轮啮合,二级转轴带动送薹转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二级转轴两侧前端分别横向设置有三级转轴,三级转轴通过链条和链轮与二级转轴连接,二级转轴带动三级转轴转动;所述三级转轴前端设置有将三级转轴纵向转动转换为横向转动的锥齿轮换向机构;所述主动压轮旁边的机架上纵向设置有过渡轴,锥齿轮换向机构通过链条和链轮与过渡轴连接,过渡轴通过链条和链轮与主动转轴连接,三级转轴带动主动转轴转动。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抽取式蒜薹收获机,可根据蒜薹具体生长情况,通过调节前轮的安装高度来改变蒜薹被收割的位置,适用性好。
2、本发明一种抽取式蒜薹收获机,主动压轮和从动压轮间的间隙大于蒜叶的厚度,而小于蒜薹的直径,主动压轮和从动压轮向内转动碾压蒜薹下端时,蒜叶不易被碾压,对蒜株造成的机械损伤小,对大蒜后期的生长影响小。
3、本发明一种抽取式蒜薹收获机,两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辊辊体间的间隙大于蒜叶的厚度,而小于蒜薹的直径,两螺旋辊夹紧蒜薹上端并向上运动,使蒜薹下端被碾压处断开,抽离效果好,对大蒜后期的生长影响小。
4、本发明一种抽取式蒜薹收获机,送薹刷可将抽离后的蒜薹拨入水平段的传送带上,斜向段传送带上的蒜薹在重力作用下有序排列在推板上端,然后将蒜薹有序存放在收薹仓内,防止因蒜薹杂乱堆放而减小收薹仓的存放量。
5、本发明一种抽取式蒜薹收获机,橡胶螺纹可提高螺旋辊与蒜薹的摩擦力,可有效将蒜薹从蒜株上抽离。
6、本发明一种抽取式蒜薹收获机,可开合的仓门可简单、快速地将收获的蒜薹取出,人力大量投入小,节约收获成本。
7、本发明一种抽取式蒜薹收获机,通过一台电机驱动机架、抽薹装置以及收薹装置工作,结构合理,体积小,操作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电机和各级转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二级转轴与螺旋辊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二级转轴、三级转轴与抽薹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收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级转轴与后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前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机架;10、前轮;100、调节孔;101、插销;11、后轮;2、抽薹装置;20、聚拢板;200、聚拢口;21、主动压轮;22、从动压轮;230、主动转轴;231、从动转轴;24、拨薹轮;240、拨薹叶片;25、螺旋辊;250、橡胶螺纹;26、送薹刷;260、送薹转轴;3、收薹装置;30、传送带;300、推板;301、主动轮;302、换向轮;303、从动轮;304、压板;31、收薹仓;310、仓门;40、电机;41、一级转轴;42、二级转轴;420、变速齿轮组;43、三级转轴;430、锥齿轮换向机构;44、过渡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10,一种抽取式蒜薹收获机,包括机架1、抽薹装置2和用于收集蒜薹的收薹装置3;所述机架1下端设置有前轮10和后轮11;所述抽薹装置2包括多个横向间隔固定于机架1前端的“v”形聚拢板20,相邻聚拢板20间形成从前到后开口逐渐减小用于扶正、聚拢蒜薹的聚拢口200;所述聚拢口200窄口处两侧在同一高度上分别横向设置有间距小于蒜薹直径的主动压轮21和从动压轮22,所述主动压轮21和从动压轮22外缘固定有碾压齿,优选的,主动压轮21和从动压轮22边缘的间距约为蒜薹直径的1/3,主动压轮21和从动压轮22分别通过主动转轴230和从动转轴231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主动压轮21上方同轴固定有拨薹轮24,拨薹轮24径向间隔固定有多个拨薹叶片240,主动压轮21和拨薹轮24向内转动推动蒜薹向后移动,后移的蒜薹带动从动压轮22向内转动;每所述聚拢口200后端均横向设置有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辊25,螺旋辊25的轴线与蒜薹进入方向平行,螺旋辊25高于拨薹轮24;所述螺旋辊25靠近聚拢口200一端为锥体,两螺旋辊25辊体之间的缝隙略小于蒜薹直径,本实施例中,两螺旋辊25之间的缝隙为0.5cm,;所述螺旋辊25外侧固定有用于提高与蒜薹摩擦力的橡胶螺纹250,相邻螺旋辊25上的橡胶螺纹250旋转方向相反,两螺旋辊25向上转动将蒜薹从蒜株上抽离并向后输送蒜薹;所述收薹装置3固定于螺旋辊25后端的机架1上。
如图1、图2、图5和图7所示,所述螺旋辊25上方设置有送薹刷26,送薹刷26的送薹转轴260水平设置且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送薹转轴260与螺旋辊25轴线异面垂直,送薹刷26转动将蒜薹推至收薹装置3内。
如图1、图2、图4和图8所示,所述收薹装置3包括设置于螺旋辊25后方的传送带30以及上端敞口的收薹仓31;所述传送带30上间隔固定有多个推送蒜薹的推板300;所述传送带30传输方向与螺旋辊25轴线垂直,推板300与螺旋辊25轴线平行;所述收薹仓31位于传送带30的传输方向末端下方,所述收薹仓31下端设置有用于取出蒜薹的可开合仓门310。
如图1、图2、图4和图8所示,所述传送带30的两端套设在主动轮301和从动轮303上,所述传送带30的中部设置有换向轮302,换向轮302下端抵靠在下段传送带30的上方实现折线转向;所述主动轮301与换向轮302上的传送带30水平设置,水平设置的传送带30两侧机架1上固定有压板304,压板304一侧下端抵靠按压传送带30的两侧;所述换向轮302与从动轮303上的传送带30倾斜向上设置,收薹仓31的敞口位于斜向传送带30外侧下方。
如图1、图2、图4和图10所示,所述前轮10的轮架从上到下间隔设置有多个调节孔100,一插销101穿过调节孔100将前轮10轮架锁紧在机架1上,以调节蒜薹被碾压的高度。
如图1、图5和图9所示,所述机架1后端固定有电机40以及横向设置于机架1上的一级转轴41,电机40通过链条和链轮与一级转轴41连接,电机40带动一级转轴41转动;所述后轮11的转轴通过链条和链轮与一级转轴41连接,一级转轴41带动后轮11的转轴转动;所述主动轮301的转轴通过锥齿轮机构与一级转轴41连接,所述锥齿轮机构包括套接固定于主动轮301后端转轴上的锥齿轮和套接固定于一级转轴41上的锥齿轮,两锥齿轮互相垂直且啮合,一级转轴41带动主动轮301的转轴转动。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螺旋辊25后端横向设置有二级转轴42,二级转轴42通过链条和链轮与一级转轴41连接,一级转轴41带动二级转轴42转动;所述螺旋辊25后端通过锥齿轮机构与二级转轴42连接,所述锥齿轮机构包括套接固定于二级转轴42上的锥齿轮和套接固定于螺旋辊25后端转轴上的锥齿轮,两锥齿轮互相垂直且啮合,二级转轴42带动螺旋辊25转动。
如图7所示,所述二级转轴42一侧前端设置有变速齿轮组420,送薹转轴260通过链条和链轮与变速齿轮组420的小齿轮连接,变速齿轮组420的大齿轮与套设在二级转轴42上的齿轮啮合,二级转轴42带动送薹转轴260转动。
如图7所示,所述二级转轴42两侧前端分别横向设置有三级转轴43,三级转轴43通过链条和链轮与二级转轴42连接,二级转轴42带动三级转轴43转动;所述三级转轴43前端设置有将三级转轴43纵向转动转换为横向转动的锥齿轮换向机构430;所述锥齿轮换向机构430包括纵向设置的换向转轴,换向转轴上横向固定的锥齿轮与三级转轴43上纵向固定的锥齿轮啮合;所述主动压轮21旁边的机架1上纵向设置有过渡轴44,锥齿轮换向机构430通过链条和链轮与过渡轴44连接,过渡轴44通过链条和链轮与主动转轴230连接,三级转轴43带动主动转轴230转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一种抽取式蒜薹收获机使用时,首先根据蒜薹的生长高度将插销101插入恰当的调节孔100内,调节前轮10的安装高度使主动压轮21和从动压轮22位于蒜薹的下端,即蒜薹抽离断开处;接着,电机40驱动后轮11转动带动机架1前进,蒜薹在聚拢板20的扶正作用下聚拢在聚拢口200处,主动转轴230向内转动,拨薹叶片240拨动蒜薹向后移动的同时主动压轮21和从动压轮22外缘的碾压齿将蒜薹下端碾成易断状态;然后,蒜薹上端卡入两螺旋辊25辊体间的间隙,两螺旋辊25向上旋转带动蒜薹往上拔,使蒜薹在碾压处从蒜株上断开,螺旋旋转的螺旋辊25同时驱使倾倒后的蒜薹向后移动;最后,送薹转轴260旋转,送薹刷26下端将有序地将蒜薹刷向传送带30的水平段上,传送带30在主动轮301驱动下推板300推着蒜薹向上运动,斜向段传送带30上的蒜薹在重力作用下有序排列在推板300上端,以使蒜薹有序存放在收薹仓31内,防止因蒜薹杂乱堆放而减小收薹仓31的存放量,蒜薹可从仓门310取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