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麻水田灌水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89553发布日期:2018-12-08 05:3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天麻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麻水田灌水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天麻是兰科、天麻属腐生草本植物。植株可达2米;块茎状,椭圆形至近哑铃形,肉质,茎直立,橙黄色、黄色、灰棕色或蓝绿色,无绿叶,5-7月开花结果。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天麻是名贵中药材之一。天麻做药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用天麻酿成的养生酒视为宫中珍品。古医书《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里,均有天麻“除百病益寿延年”的记载

我国汉中地区栽培天麻较早,大都是在林下选择土质疏松,保湿利水性能好的阴凉地方挖窖,将培养好的密环菌菌材与新柴搭配,并砍有鱼鳞口的木段,横置排放于窖内,段木之间间隔两指空隙,分别在段木两头及两侧处种一天麻种子,然后泥土填满空隙,上铺泥土、按照此法再种一层,泥土表面铺干树叶以利保湿,这样一窖天麻种植就算完成。因是种在山坡上,无另行补水管理,听天由命,到冬天或明年正,二月挖取天麻。

传统的天麻种植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菌材横放如遇连续久雨会造成下层湿度过大,透气不佳,使好气性密环菌生长不良,天麻腐烂。如久旱不雨表层失水缺水会让密环菌无法生长,天麻瘦瘪,造成天麻严重减产。所以种天麻要靠天吃饭,无法规模化集约化种植,为了要稳产高产,亟需一种新的栽培方式以改变此现状。

申请号为cn106034686a的中国专利,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麻栽培方法,通过选择背阴面的林地、挖坑处理,并对坑中营养结构层的设置以及桑枝铺放层次,蜜环菌的多层次撒放。

上述专利存在管理难度大,培育程序复杂,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经济效益较差,人力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天麻水田灌水栽培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天麻水田灌水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址;选择有山泉溪流引灌的,可保持12cm水位的水田,应避免山洪涨水时会被水淹的水田;

b、容器选装;容器分为两种:

商品天麻种植用容器:选择上宽下窄的梯形塑料容器;

自用天麻种植用容器:选择木板竹筐加套塑料膜;

c、菌袋选用;生产有性繁殖种麻选用聚乙烯封底菌袋;

d、天麻菌材备料;

树种选择:选择适于天麻种植生长的杂木,果园整枝剪下的废料,及松杉造林地的杂木及枝杈,树种可以选择,桦树、杨树、柳树山枣树、梧桐树中的一种或几种;

树叶选择:板栗树叶或力木树叶若干备用,杂木屑备用;

河沙选择:可选自然河沙中的中小颗粒或河卵石机沙;

e、建造防雨遮荫棚;搭建2.5米高防雨遮荫棚,可建弧形拱棚,但正中棚顶不封闭,留一条10cm宽通顶透风,棚上加盖遮荫物,遮挡后棚顶遮挡部分和透光部分比例为7:3;

f、摆棚培菌;在农历11月至12月之间在大田中摆棚培菌,塑料容器每排留70公分人形通道,以便下种、培菌及田间管理;

g、培养固定菌床;将塑料容器底部铺沙1cm厚,将已锯好的段木及密环菌种竖直摆放在塑料容器箱底,菌柴之间留有空隙,每箱放置密环菌菌种一包,一分为二,分两处放,如需提升传菌速度,也可多放密环菌,须将菌柴竖直放置,菌柴、密环菌摆放好后,将河沙填满所有菌柴之间空隙,并该盖住菌柴表面及断面,用清水调整沙子的湿度至70%为宜,沙子盖好后,随即盖上与塑料容器顶部开口等大的黑色塑料膜,待整块田地处理完毕后,放入井水至水深2-14cm,注意注水口与排水口高度及水流对流,保持田中水温在16-25℃,促进密环菌在冬季正常生长,若是培养有性繁殖菌袋,培菌可在3月份进行;

h、天麻下种;分为两种:

以无性繁殖方式培养商品麻:春节过后,选取3-6克大小的白麻合理摆放于箱内菌床上,每箱播30-36克白麻,如有大量密环菌菌索长出面上,将白麻放置于密环菌白色生长点前面,以利天麻与密环菌尽快结合,播好种后盖10cm厚的混合沙,表面放置透气物后盖上黑色塑料膜;

有性繁殖播种:天麻塑果成熟后要尽快在28℃以下温度地方将天麻种子拌入萌发菌,拌好种的萌发菌注意保湿(湿度55%)和低温(25℃左右)保存3-5天,便尽快播种至已备好的菌袋内,播两层萌发菌叶时,最好两层之间加放已培养好的密环菌菌枝及湿润的板栗树叶,以产生较多的菌索与原球茎结合,提高产量,播好种后盖10cm厚的混合沙,表面放置透气物后盖上黑色塑料膜;

i、田间管理;要时刻保证田里有流动的井水,注意水的深度避免让水进入箱内或袋里,一般情况下,由于田中有水,棚内空间的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左右。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的梯形塑料容器的上底长63cm,宽43cm,下底长53cm,宽33cm,高24cm。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的聚乙烯封底菌袋的长宽高分别为40cm、60cm和6cm。

优选的,所述步骤g中的商品麻培养梯形塑料容器每亩摆放1400箱,菌袋可每亩摆放8000袋。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的树种使用直径为2cm、长度为10cm的长木段,和直径为2cm、长度为3cm短木段。

优选的,所述步骤h中的混合沙成分配比为按杂木屑与河沙1:5比列混合,湿度为5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受天气影响较小,可规模化种植,技术操作难度较低,便于推广;

2、采取浸水式设计,降低了虫害发生的几率,避免了农药施肥,提升了环保性能;

3、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取集中栽培便于管理、经济效益较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天麻水田灌水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址;选择有山泉溪流引灌的,可保持12cm水位的水田,应避免山洪涨水时会被水淹的水田;

b、容器选装;容器分为两种:

商品天麻种植用容器:选择上宽下窄的梯形塑料容器;

自用天麻种植用容器:选择木板竹筐加套塑料膜;

c、菌袋选用;生产有性繁殖种麻选用聚乙烯封底菌袋;

d、天麻菌材备料:

树种选择:选择适于天麻种植生长的杂木,果园整枝剪下的废料,及松杉造林地的杂木及枝杈,树种可以选择,桦树、杨树、柳树山枣树、梧桐树中的一种或几种;

树叶选择:板栗树叶或力木树叶若干备用,杂木屑备用;

河沙选择:可选自然河沙中的中小颗粒或河卵石机沙;

e、建造防雨遮荫棚;搭建2.5米高防雨遮荫棚,可建弧形拱棚,但正中棚顶不封闭,留一条10cm宽通顶透风,以利棚内降温,棚上加盖遮荫物,遮挡后棚顶遮挡部分和透光部分比例为7:3;

f、摆棚培菌;在农历11月至12月之间在大田中摆棚培菌,塑料容器每排留70公分人形通道,以便下种、培菌及田间管理;

g、培养固定菌床;将塑料容器底部铺沙1cm厚,将已锯好的段木及密环菌种竖直摆放在塑料容器箱底,菌柴之间留有空隙,以利沙子落下填住空隙,利于密环菌生长,每箱放置密环菌菌种一包,一分为二,分两处放,如需提升传菌速度,也可多放密环菌,须将菌柴竖直放置,菌柴、密环菌摆放好后,将河沙填满所有菌柴之间空隙,并该盖住菌柴表面及断面,用清水调整沙子的湿度至70%为宜,沙子盖好后,随即盖上与塑料容器顶部开口等大的黑色塑料膜,待整块田地处理完毕后,放入井水至水深2-14cm,注意注水口与排水口高度及水流对流,保持田中水温在16-25℃,促进密环菌在冬季正常生长,若是培养有性繁殖菌袋,培菌可在3月份进行;

h、天麻下种;分为两种:

以无性繁殖方式培养商品麻:春节过后,选取3-6克大小的白麻合理摆放于箱内菌床上,每箱播30-36克白麻,如有大量密环菌菌索长出面上,将白麻放置于密环菌白色生长点前面,以利天麻与密环菌尽快结合,播好种后盖10cm厚的混合沙,表面放置透气物后盖上黑色塑料膜;

有性繁殖播种:天麻塑果成熟后要尽快在28℃以下温度地方将天麻种子拌入萌发菌,拌好种的萌发菌注意保湿(湿度55%)和低温(25℃左右)保存3-5天,便尽快播种至已备好的菌袋内,播两层萌发菌叶时,最好两层之间加放已培养好的密环菌菌枝及湿润的板栗树叶,以产生较多的菌索与原球茎结合,提高产量,播好种后盖10cm厚的混合沙,表面放置透气物后盖上黑色塑料膜;

i、田间管理;要时刻保证田里有流动的井水,注意水的深度避免让水进入箱内或袋里,一般情况下,由于田中有水,棚内空间的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左右,箱内、袋内水份因盖有塑料膜,沙子里的水份在不断内循环,保持较好,故蒸发量很少,一年只需1-2次补水,补水量不能过多,湿度超过55%过多可去除塑料膜排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中的梯形塑料容器的上底长63cm,宽43cm,下底长53cm,宽33cm,高24cm。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中的聚乙烯封底菌袋的长宽高分别为40cm、60cm和6cm。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g中的商品麻培养梯形塑料容器每亩摆放1400箱,菌袋可每亩摆放8000袋。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d中的树种使用直径为2cm、长度为10cm的长木段,和直径为2cm、长度为3cm短木段。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h中的混合沙成分配比为按杂木屑与河沙1:5比列混合,湿度为5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