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枝条、苗木组织中溃疡病菌消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22292发布日期:2018-11-30 23:20阅读:8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猕猴桃枝条、苗木组织中溃疡病菌消毒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超声处理对猕猴桃枝条、苗木组织内的溃疡病菌进行消毒,属于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尤其适用猕猴桃新发展区的溃疡病综合防治。
背景技术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kiwifuitbacterialcanker)是一种能够引起其产业毁灭性的病害,世界猕猴桃产区新西兰、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及中国猕猴桃产区在的陕西、四川、安徽16个省份的猕猴桃种植区均已发生溃疡病危害,严重威胁世界及中国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在中国、新西兰、美国和欧洲植物保护组织(eppo)已分别将猕猴桃溃疡病作为植物检疫对象和a2类检疫性有害生物,以控制该病的迅速蔓延。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actinidiae,psa),psa可通过植株的气孔、皮孔、伤口(虫伤、冻伤、刀伤)等侵入植株体内,危害树干、枝条、嫩稍、叶片及花等部位;田间感病病样中观察到psa在枝条组织主要定殖在皮层、韧皮部以及木质部导管,在叶片组织中主要定殖在上下表皮和叶肉细胞间隙。目前,生产上对于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手段。生物防治还处于有益微生物的筛选及田间防治的试验阶段;化学防治常使用药剂主要药剂为氢氧化铜、春雷霉素等农药,一方面由于psa定植在枝条的韧皮部以及木质部导管,化学药剂处理枝条、苗木仅能杀死枝条表明的psa,对枝条、苗木组织中的psa没有杀灭效果,目前所用的化学农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情况,而不能根治溃疡病,发病严重的树、园子无特效药可用,只能挖树毁园;另一方面长期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会使植物产生抗药。本发明针对定植在枝条组织皮层、韧皮部以及木质部导管等组织内的psa难以被化学药剂杀死、疡病发病后难以防治的突出问题,采用超声+热处理对猕猴桃枝条、苗木进行处理,杀死枝条、苗木组织的psa,有效防止猕猴桃苗木、接穗传播溃疡病病菌。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现有的猕猴桃枝条、苗木消毒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猕猴桃枝条、苗木组织中溃疡病菌消毒方法,能够杀死枝条、苗木组织的psa,有效防止猕猴桃苗木、接穗传播溃疡病病菌。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猕猴桃枝条、苗木组织中溃疡病菌消毒方法,其具体是:将猕猴桃枝条或幼苗,剪取合适长度,装入pe塑料袋中,向pe塑料袋中注入清水,直到淹没枝条或苗木,在温度为45-50℃条件下将其置于超声声场环境中超声处理30-60min,超声频率为60-100hz,之后将枝条或苗木取出晾干,完成猕猴桃枝条、苗木组织中溃疡病菌的消毒。进一步限定,所述猕猴桃枝条选用2年生或当年生枝条,剪取5cm左右的长度,针对枝条进行消毒处理。进一步限定,所述猕猴桃幼苗是1年或两年生的幼苗,剪去其地上部分从离根茎交界处上方10cm左右的新梢,对剪去新梢后的苗木进行消毒。进一步限定,所述猕猴桃枝条、苗木组织是猕猴桃枝条、苗木的皮层组织、韧皮部以及木质部导管组织,不仅仅是能够对枝条或者苗木表皮外部的病菌有灭菌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对皮层组织、韧皮部以及木质部导管组织等内部组织的病菌有灭菌作用,而且不伤害组织,不影响组织的正常发育。进一步限定,所述超声处理条件是在温度为45℃条件下将其置于超声声场环境中超声处理40~50min,超声频率为70~80hz,温度与超声相辅相成,协同生效。本发明提供的猕猴桃枝条、苗木组织中溃疡病菌消毒方法主要是针对定植在枝条组织皮层、韧皮部以及木质部导管等组织内的psa难以被化学药剂杀死、疡病发病后难以防治的突出问题,采用超声+热处理对猕猴桃枝条、苗木进行处理,杀死枝条、苗木组织的psa,有效防止猕猴桃苗木、接穗传播溃疡病病菌,特别是对两年生或一年生枝条组织中的溃疡病菌杀菌率可达97.75%,但是对苗木的正常生长没有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处理组1的不同超声频率条件下的杀菌率影响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情形。实施例1选用猕猴桃枝条为对象进行溃疡病菌消毒,具体方法是:(1)将猕猴桃2年生或当年生的枝条,剪成5cm左右;(2)装入不漏水的pe塑料袋中,再向pe塑料袋中注入清水,直到淹没枝条;(3)将装有枝条和清水的pe塑料袋放入超声处理器中,加热至温度45℃时,在超声频率为80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45min,对猕猴桃枝条组织进行处理;(4)处理结束后立即将枝条取出晾干,完成对猕猴桃枝条组织中溃疡病菌的消毒,晾干后的枝条可进行常规贮藏或直接用于嫁接。实施例2选用猕猴桃幼苗为处理对象进行溃疡病菌消毒,具体方法是:(1)将1年生或两年生的猕猴桃幼苗从猕猴桃苗圃完整挖出来,地上部分从离根茎交界处上方10cm左右的位置剪去新梢;(2)将剪去新梢带根的苗木放入不漏水的pe塑料袋中,再向pe塑料袋中注入清水,直到淹没整个苗木;(3)将装有苗木和清水的pe塑料袋放到超声处理器中,加热至温度50℃时,在超声频率为100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30min,对猕猴桃枝条组织进行处理;(4)处理结束立即将苗木从pe带中取出晾干,可假植或直接栽植及苗木销售。实施例3选用猕猴桃幼苗为处理对象进行溃疡病菌消毒,具体方法是:(1)将1年生或两年生的猕猴桃幼苗从猕猴桃苗圃完整挖出来,地上部分从离根茎交界处上方10cm的位置剪去新梢;(2)将剪去新梢带根的苗木放入不漏水的pe塑料袋中,再向pe塑料袋中注入清水,直到淹没整个苗木;(3)将装有苗木和清水的pe塑料袋放到超声处理器中,加热至温度45℃时,在超声频率为70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50min,对猕猴桃枝条组织进行处理;(4)处理结束立即将苗木从pe带中取出晾干,可假植或直接栽植及苗木销售。上述实施例中的猕猴桃枝条或幼苗都是需要先加热至45-50℃,结合60-100hz的超声处理30-60min,能够有效杀死枝条、苗木组织的psa,防止猕猴桃苗木、接穗传播溃疡病病菌,保证枝条或苗木能够健康生长。为了验证本发明对猕猴桃枝条或幼苗的溃疡病病菌消毒效果,现结合下述的实验进行说明。猕猴桃溃疡病感病枝条:在陕西省周至县佰瑞猕猴桃创新园进行大田调查,剪取呈现红色菌脓具有溃疡病典型症状的枝条,装在消毒的自封袋中,4℃保存备用。1年生猕猴桃实生苗:购买于陕西省周至县佰瑞猕猴桃创新园。选用0.6%naclo对枝条表面消毒10min,再用灭菌蒸馏水清洗2~3次,确保枝条表面的naclo消毒剂充分洗掉。处理组1:选取频率为0、20、40、60、80、100hz,将枝条在处理温度为45℃,超声时间为30min,对照组1不做任何处理,采用菌落计数法统计对照组1与处理组psa的生长情况,用下式计算杀菌率:(选取菌落数量在30-300之间)。采用菌落计数法统计对照组1与处理组psa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枝条在单独的加热至45℃处理时,其抑菌率只能达到48%;联合超声处理后,随着超声频率的不断增大,杀菌率不断增大,当频率达到80hz时,杀菌率达到97.11%;当超声频率达到100hz时,杀菌率与80hz时基本保持一致。处理组2:幼苗在温度为45℃、超声频率80hz,时间为45min,每次处理30棵,重复三次;对照组2为正常的健康幼苗,不作任何处理。处理组与对照组2苗木栽植于陕西省周至县佰瑞猕猴桃创新园,2018年4月1日调查苗木成活率,2018.7.25调查苗木的生长情况,计数每株苗木叶片总数,用游标卡尺测量苗木地基直径、株高、叶片的长与宽,相关指标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为处理组2和对照组2的苗木质量指标测定结果试验分组成活率叶片直径苗高叶片数地际直径处理组2100%8.13±0.9852.13±2.5323.33±1.531.32±0.05对照组2100%7.85±1.7649.74±1.6921.67±1.991.27±0.11由表1可知,用本发明的方法将苗木进行消毒处理,研究发现,处理组的苗木并未表现出发病的情况,而且处理组全部成活,从苗木的生长情况来看,苗木的叶片直径、苗高、叶片数以及地际直径均与对照组2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同时,证明了本发明的消毒方法适合苗木杀菌,能够有效杀死苗木组织的psa,且不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书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到其它相关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专利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