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脱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6729发布日期:2018-12-11 22:40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脱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脱粒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单产量高、总产量稳的特点。近些年来,水稻种植面积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而随着粮食单产的不断增长,农业机械越来越普及,水稻脱粒机为最常见水稻脱粒机械,需要先将水稻收割以后,通过这种机械将水、稻谷粒与茎秆分离,水稻脱粒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水稻收割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改善了农业生产力,当前水稻脱粒机均采用单(双)轴流脱粒滚筒结构在,增大喂入量时常出现未脱净损失和夹带损失增大以及功耗过大等问题,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水稻脱粒装置,解决了单双轴流脱粒滚筒结构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生产要求的问题,具有脱粒效率高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稻脱粒装置,包括破碎装置、清选筛板、入料斗、扬谷器、风机、机架和旋风分离筒;所述机架为本装置的支撑架,用于支撑其它部件,所述破碎装置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入料斗设于破碎装置的左上端,所述风机设于破碎装置的左端,所述扬谷器安装在破碎装置的右端,所述旋风分离筒安装在扬谷器的上端;所述破碎装置包括脱粒滚筒、凹形筛板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经皮带传动,驱动脱粒滚筒,所述凹形筛板固定在脱粒滚筒下方;所述破碎装置有多个,多个破碎装置依次连接。

优选的,所述脱粒滚筒为锥型,滚筒锥角为8°-12°。

优选的,所述扬谷器包括机壳、转轴和叶片,所述机壳为圆形,所述转轴设于圆心,叶片以圆形阵列固定在转轴上,叶片末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橡胶片。

优选的,所述风机包括风轮、风量调节板、啮合齿轮和调节旋钮,所述风轮与风量调节板同轴连接,所述风量调节板分为定板和动板,动板边沿制成锥齿轮,与啮合齿轮配合,啮合齿轮与调节旋钮连接,调节旋钮可带动啮合齿轮旋转。

优选的,所述入料斗内设有喂入辊,所述喂入辊的表面安装有拨草轴和毛刷条,所述毛刷条和拨草轴均分别有两排,所述毛刷条和拨草轴交替等距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毛刷条与入料斗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脱粒稻米的最大厚度。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采用多滚筒脱粒,脱粒分离时间长、脱粒性能好、凹板分离面积大且分离干净。

2.脱粒滚筒采用锥形,使得稻谷在罩壳内无堵塞、滞留,得以最大程度的脱粒清选。

3.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脱粒率高,适用于家庭自用或试验水稻的小批量脱粒。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破碎装置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脱粒滚筒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风机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风机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喂入辊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扬谷器结构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破碎装置、2-清选筛板、3-入料斗、4-扬谷器、5-风机、6-机架、7-旋风分离筒、11-脱粒滚筒、12-凹形筛板、13-驱动电机、31-喂入辊、32-毛刷条、33-拨草轴、41-机壳、42-转轴、43-橡胶片、44-螺栓、45-叶片、51-风轮、52-风量调节板、53-啮合齿轮、54-调节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7所示,一种水稻脱粒装置,包括破碎装置1、清选筛板2、入料斗3、扬谷器4、风机5、机架6和旋风分离筒7;所述机架6为本装置的支撑架,用于支撑其它部件,所述破碎装置1固定在机架6上,所述入料斗3设于破碎装置1的左上端,所述风机5设于破碎装置1的左端,所述扬谷器4安装在破碎装置1的右端,所述旋风分离筒7安装在扬谷器4的上端;所述破碎装置1包括脱粒滚筒11、凹形筛板12和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经皮带传动,驱动脱粒滚筒11,所述凹形筛板12固定在脱粒滚筒11下方;所述破碎装置1有多个,多个破碎装置1依次连接。

脱粒滚筒11的直径直接影响水稻脱粒和分离,滚筒直径越大,稻谷可喂入量越大,水稻脱粒和分离能力也增强;但直径过大,不仅增大装置的体积,而且功耗增高,造价增大;所述脱粒滚筒11为锥型,滚筒锥角为8°-12°,可使脱粒混合物料无滞留,便于轴向快速输送,锥型脱粒滚筒11旋转作业时便于物料的螺旋输送,使得稻谷在罩壳内无堵塞、滞留,得以最大程度的脱粒清选。

传统扬谷器4的叶片45与圆形机壳41之间的间隙为5~8mm,间隙较大,容易使扬谷器4内残留过多,本装置采用的扬谷器4包括机壳41、转轴42和叶片45,所述机壳41为圆形,所述转轴42设于圆心,叶片45以圆形阵列固定在转轴42上,叶片45末端通过螺栓44安装有橡胶片43;橡胶片43的设置使得间隙变为2mm左右,因橡胶是柔性材料,故在相同的转速下,会发生弹性形变,撞击力比刚性材料柔和有利于减小稻谷破损率,同时使得残留间隙减小。

所述风机5包括风轮51、风量调节板52、啮合齿轮53和调节旋钮54,所述风轮51与风量调节板52同轴连接,所述风量调节板52分为定板和动板,动板边沿制成锥齿轮,与啮合齿轮53配合,啮合齿轮53与调节旋钮54连接,调节旋钮54可带动啮合齿轮53旋转;转动调节旋钮54,通过啮合齿轮53带动风量调节板52动旋转,当动板和定板的弧形孔完全重合时,此为风量最大处,既是里面的负压最大;当动板和定板的弧形孔完全错开时,不能与里面的空间形成流通,即也不能形成负压,装置就不能完成对稻米及细小混杂物的分离清选;当动板和定板成某一夹角时,风轮51就会对里面的空间形成某一负压,调节夹角大小来改变负压大小,将其调到一个合适的负压值上,满足对稻米脱粒分级的需要。

为了能尽可能的减少喂入口的残留,所述入料斗内设有喂入辊31,所述喂入辊31的表面安装有拨草轴33和毛刷条32,所述毛刷条32和拨草轴33均分别有两排,所述毛刷条32和拨草轴33交替等距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毛刷条32与入料斗3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脱粒稻米的最大厚度,防止稻米残留在入料斗3内。

使用时,将经入料斗3送入装置内进行脱粒,脱完粒的水稻经凹面筛板的分离,风机5将稻谷杆吹向扬谷器4,部分气流可清理凹面筛板和清选筛板2上的残留,并可使附着在凹面筛板和清选筛板2上的茎秆浮起来,增加凹面筛板和清选筛板2通透性。进入扬谷器4内的稻谷杆在由扬谷器4的抛扔和气流作用输送到旋风分离筒7,完成了整个脱粒装置内物料的输送清理过程。

上面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