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叶树水培育苗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91931发布日期:2018-12-25 19:23阅读:10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林木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香叶树水培育苗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香叶树(linderacommunishemsl)为樟科山胡椒属常绿乔木树种,别称香果树、细叶假樟、千斤香、千金树、野木姜子、香叶子、大香叶等,具有适应性强、干形良好、生长迅速的特点,适宜做城市景观树种。香叶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树,分布地区较多,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香叶树是优良的用材、药用和观赏多用途树种,其木材结构细致、坚重、耐腐,是制作农具、家具和细木工板的优良用材。香叶树种子含油率可达50%以上,是制皂、甘油、油墨等化工原料和制药的优质原料;其果皮可提取香油,叶和茎皮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国内相关对比研究表明,香叶树林比杉木林具有更好的培肥土壤和涵养水源的功能,可提供较好的生态服务;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为肆意掠夺性砍伐阔叶林,不合理利用香叶树野生资源,加上大面积营造针叶林,香叶树资源越来越少,天然林资源已日趋枯竭,开展香叶树人工造林刻不容缓。

近几年国内相关院校和科研部门已开展了香叶树育苗和栽培技术方面的一些试验研究。王巧珍、茅水旺和徐少建对福建香叶树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沈立新对云南腾冲县香叶树育苗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内容涉及母树树龄、种子选优、种子处理、播种育苗、播种季节、容器、基质及切根处理等方面,虽然前人开展了一些试验探讨,但有关香叶树人工栽培育苗的研究还比较较少见,水培育苗技术研究则更少见到公开报道,导致目前国内香叶树人工育苗技术不过关,不能为香叶树人工造林提供足够的优质苗木,而苗木培育是森林培育中的重要一环,苗木优劣影响人工造林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是当前香叶树的育苗技术制约了香叶树人工造林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苗期香叶树的主要病害有白绢病、黑斑病、立枯病、黄化病等,易引发死苗和苗木生长不良,对苗木生产构成威胁;在生长期间病害较虫害少,但病害一旦发生,其为害程度、后果往往比虫害更严重。无土育苗是指不用土壤而用营养液或固体基质加营养液培育幼苗利用水培或者雾培的方法。它改变了自古以来农业生产依赖于土壤的种植习惯,把农业生产推向工业化生产和商业化生产的新阶段。其核心是不使用天然土壤,植物生产在装有营养液的栽培装置中或者生长在含有有机肥或充满营养液的固体基质中,这种人工创造的植物根系环境,不仅能满足植物对矿质营养、水分和空气条件的需要,而且营养液成分易于控而且能人为地控制和调整,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作物苗期收到病虫害侵染的几率。

水芹(oenanthejavanica)属于伞形科、水芹菜属,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别名水英、细本山芹菜、牛草、楚葵、刀芹、蜀芹等,属于水八仙之一。水芹中黄酮、硒和膳食纤维含量较高,蔗糖含量较低,属于一种优质的保健蔬菜,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水芹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酸以酒石酸为主,还含有少量的草酸和柠檬酸,其分泌的有机酸对氮循环菌的生长会带来影响,具体表现为对氨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对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对净化营养水体环境起着积极作用,如若将水芹与香叶树幼苗间作水培育苗,会极大的改善水培香叶树幼苗根部环境,提高其抗逆性,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香叶树水培育苗方法,采用本发明技术路线培育出的香叶树幼苗发芽率高,植株健壮,在苗高、根茎和冠幅上均优于传统育苗方法,移栽成活率高,且抗病虫害能力较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香叶树水培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香叶树种子选取与预处理:11月上旬,选择无病虫害、主干通直圆满、树冠发达的健壮香叶树作为母树采集种子,将种子采回后放入清水中浸泡3-4天,待果皮充分吸水腐烂后,取出揉搓脱去肉质果皮同时取出果核;将取出的果核洗净后放入草木灰中埋藏12-16h以去除种壳表皮蜡层,而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s2、种子消毒与催芽:将s1所得种子先用0.6-0.8%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泡12-16h,再用0.4-0.5%的高锰酸钾浸泡2-3h,然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将种子浸入放置于水浴恒温振荡器上的催芽液中2-4h,水浴温度38-42℃、震荡频率100-150r/min,水浴浸泡后过滤掉催芽液,得到浸泡后的种子;将浸泡后的种子用5dl-2型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2-3次,处理剂量1.5a;处理完成后,再在冷热环境下变温处理2-3次,完成后待播种;

s3、播种及育苗:选用规格为57×36×6cm的160孔大盘育苗漂盘,将育苗基质平铺在消毒后的育苗漂盘的分格内;将处理好的香叶树种子连同拌种剂撒播到育苗基质中,使每个小格内有1-2粒香叶树种子,播种后立即浇水至基质含水量在70-80%,待芽苗出土后移至苗池中进行水培育苗;

s4、水培香叶树芽苗与间作水芹幼苗:将s3中培育的香叶树芽苗育苗漂盘同预先培育好的水芹幼苗育苗漂盘,按3:1的比例并排放到充满水培营养液的苗池中,其后常规管理育苗苗池;

s5、苗圃移栽:选择阳光直射少、土层深厚、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壤土作为香叶树移栽苗圃,移栽前每亩施用1200-1400kg的基肥;待s4中水培的香叶树种苗长至10-12cm时,连同基质一起移栽至苗圃;其后常规管理苗圃,以待移栽造林。

所述s2中催芽液的成分按重量计:萘乙酸3.8-4.2、草酸钠4.8-5.2、磷酸二氢钾4.3-4.5、酒石酸钾钠4.0-4.2、硫酸亚铁2.4-2.6、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4-2.6、三聚磷酸钠2.0-2.5、复硝酚钠1.6-1.8、水170-180。

所述s2中在冷热环境下变温处理2-3次是指:将种子放于0-4℃下冷藏6-8h,再放置于40-50℃下高温处理3-4h,如此变温处理2-3次。

所述s3中育苗基质成分按重量计:腐殖土25-30、膨化珍珠岩10-15、蛭石10-15、膨润土10-15、牛羊粪肥15-20、碳化玉米秸秆15-20、蘑菇菌渣5-10。

所述s3中拌种剂成分按重量计:艾叶粉40-50、黄柏粉20-30、桉叶粉15-18、硼砂20-30、拌种灵10-20。

所述s3中水培营养液的成分按重量计:磷酸二氢钾100-150、尿素200-250、硝酸钙300-400、硫酸镁150-200、硫酸钾300-400、沼液100-150、氯化锰5-10、、硫酸铜1-3、硼酸1-3、钼酸铵2-5、硝酸钾2.5-3.5、硫酸亚铁1.2-1.4、碘化钾0.6-0.8、色氨酸1.6-2.2、过磷酸钙2-4、酸性膨润土5-8、无菌水2000-2500。

所述s5中基肥成分按重量计:牛羊粪50-60、菜籽饼15-25、花生饼3-7、棉籽壳4-8、黄腐酸钾3-4、风化煤8-10、微生物菌剂3-7、硝酸铵5-7、硫酸铵2-4、紫薯藤3-7、糖醛渣3-5、蚕沙2-4、虾壳4-6、骨粉2-4、硫酸钠2-3、磷酸二氢铵3-5。

所述s4中预先培育好的水芹幼苗所用育苗漂盘规格为57×36×6cm的322孔漂盘,待水芹幼苗长至苗高1-2cm时,方可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香叶树传统的土培育苗转变成可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水培育苗,大大减少了香叶树苗期的病虫害发生几率,且通过间作水芹幼苗,利用其根系分泌的有益物质,改善了香叶树幼苗的根部环境,提高了香叶树幼苗的抗性;

2、通过创新香叶树种子处理方法,采用多重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多维度激发种子潜力,从而大大提高了香叶树种子发芽率,进一步节约种子的同时提高了种子利用率;

3、通过调配水培营养液配方,为水培幼苗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摄取途径,有效的改善了幼苗生长发育环境;

最终采用本发明技术路线种植的香叶树一年生幼苗植株健壮,苗高、地径以及冠幅上均高于传统常规育苗方法,为之后的移栽种植提供了优质保障,具有重要的产业创新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路线做出详细说明,应当指出和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限定,任何在本发明基础上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香叶树水培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香叶树种子选取与预处理:2016年11月上旬,研究团队在云南省昆明市林业学校教学林场选择无病虫害、主干通直圆满、树冠发达、树龄26年的健壮香叶树作为母树采集种子,将种子采回后放入清水中浸泡3-4天,待果皮充分吸水腐烂后,取出揉搓脱去肉质果皮同时取出果核;将取出的果核洗净后放入草木灰中埋藏14h以去除种壳表皮蜡层,而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s2、种子消毒杀与催芽:将s1所得种子先用0.7%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泡14h,再用0.45%的高锰酸钾浸泡2.5h,然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将种子浸入放置于水浴恒温振荡器上的催芽液中3h,水浴温度40℃、震荡频率125r/min,其中催芽液的成分按重量计:萘乙酸4.0、草酸钠5.0、磷酸二氢钾4.4、酒石酸钾钠4.1、硫酸亚铁2.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5、三聚磷酸钠2.25、复硝酚钠1.7、水175;水浴浸泡后过滤掉催芽液,得到浸泡后的种子;将浸泡后的种子用5dl-2型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2次,处理剂量1.5a;处理完成后,再将种子放于2℃下冷藏6-8h,再放置于45℃下高温处理3.5h,如此变温处理3次,完成后待播种;

s3、播种及育苗:2016年11月中旬,研究团队在昆明美之景苗圃基地进行香叶树的播种育苗;选用规格为57×36×6cm的160孔大盘育苗漂盘,将育苗基质平铺在消毒后的育苗漂盘的分格内;将s2中处理好的香叶树种子连同拌种剂撒播到育苗基质中;其中拌种剂成分按重量计:艾叶粉45、黄柏粉25、桉叶粉16.5、硼砂25、拌种灵15;育苗基质成分按重量计:腐殖土27.5、膨化珍珠岩12.5、蛭石12.5、膨润土12.5、牛羊粪肥12.5、碳化玉米秸秆17.5、蘑菇菌渣7.5;使每个小格内有1-2粒香叶树种子,播种后立即浇水至基质含水量在75%,待芽苗出土后移至苗池中进行水培育苗;

s4、水培香叶树芽苗与间作水芹幼苗:将s3中培育的香叶树芽苗育苗漂盘同预先培育好的水芹幼苗育苗漂盘,按3:1的比例并排放到充满水培营养液的苗池中,其中预先培育好的水芹幼苗所用育苗漂盘规格为57×36×6cm的322孔漂盘,待水芹幼苗长至苗高1-2cm时,方可使用;水培营养液的成分按重量计:磷酸二氢钾125、尿素225、硝酸钙350、硫酸镁175、硫酸钾350、沼液125、氯化锰7.5、、硫酸铜2、硼酸2、钼酸铵3.5、硝酸钾3、硫酸亚铁1.3、碘化钾0.7、色氨酸1.9、过磷酸钙3、酸性膨润土6.5、无菌水2250;其后常规管理育苗苗池;

s5、苗圃移栽:选择阳光直射少、土层深厚、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壤土作为香叶树育苗苗圃,移栽前每亩施用1300kg的基肥,其中基肥成分按重量计:牛羊粪55、菜籽饼20、花生饼5、棉籽壳6、黄腐酸钾3.5、风化煤9、微生物菌剂5、硝酸铵6、硫酸铵3、紫薯藤5、糖醛渣4、蚕沙3、虾壳5、骨粉3、硫酸钠2.5、磷酸二氢铵4;待s4中水培的香叶树种苗长至11cm时,连同基质一起移栽至苗圃;其后常规管理苗圃,以待移栽造林。

实施例2

2016年11月,为验证调配水培营养液的作用效果,研究团队将实施例1中s4中的水培营养液替换为上海筱果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的通用1号水培营养液,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小规模培育半亩香叶树幼苗。

实施例3

2016年11月,为验证间作水芹的效果,研究团队将实施例1中s4中间作水芹去除,只水培香叶树芽苗,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小规模培育半亩香叶树幼苗。

实施例4

2016年11月,研究团队在昆明美之景苗圃基地采用王巧珍《珍贵树种香叶树育苗技术研究》一文中的技术路线小规模培育半亩香叶树苗。

实施例5

2016年12月,研究团队在实验室做不同香叶树种子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对比试验,具体试验方法为:

本发明处理:采用实施例1中s1-s2中的方法处理种子,取处理好的种子100粒,采用常规方案做发芽试验;

普通干藏处理:将充分干燥的种子装入网袋内,置于低温、干燥和通风的普通室内贮藏,取普通干藏处理的种子100粒,采用常规方案做发芽试验;所得发芽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路线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达到了86%,相比于普通干藏处理的35%提高了145.7%,这说明经过多重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后,激发了种子潜力,使香叶树种子活性大大提高,从而获得了较高的发芽率。

2017年11月下旬,待苗木基本停止生长后进行生长量测定,在实施例1-4的苗圃中随机选取3个小区,每小区50株苗,逐株测定苗高、地径和冠幅,数据平均处理后,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

分析表2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对比体现了调配的水培营养液对幼苗后期生长的积极作用;实施例1和实施例3的对比则体现了间作水芹幼苗的对香叶树幼苗生长的作用,其产生正向效果的原因可能在于间作水培时,水芹幼苗根系有机酸性分泌物的有益影响;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本发明技术路线培育的实施例1的香叶树一年生幼苗在苗高、地径和冠幅上均高于传统方案的实施例4,且分别提高了40.0%、39.6%和41.2%。以上各对比数据充分体现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香叶树的水培育苗提供充分的理论数据支持,对香叶树人工造林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经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应用,它完全可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