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的施肥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6476发布日期:2018-12-11 22:39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火龙果的施肥技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火龙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火龙果的施肥技术。

背景技术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青龙果、仙密果等。目前栽培品种主要有白火龙果、红火龙果、黄火龙果。火龙果营养十分丰富,主要含有维生素、纤维素、葡萄糖、胡萝卜素、脂肪、氨基酸以及人体所需的磷、铁等矿物质,具有解毒、滋润肠胃、清血、降血压、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便秘、贫血、口角炎、感冒等功效,同时还有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作用。

目前火龙果的施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环状施肥又叫轮状施肥,是在树冠外围稍远处挖环状沟施肥。此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用肥等优点。但火龙果的根系与其他果树不同,它根系很浅,基本都分布在土壤浅表,而且具有强大的气生根。因此该施肥方法存在挖沟易切断水平根,且施肥范围较小等问题。

2、放射状施肥,是在树冠下面距主干1米左右处开始,以主干为中心,向外呈放射状挖4~6条沟,沟一般深30厘米,将肥料施入。这种方法一般较环状施肥伤根较少,但挖沟时容易挖伤大根。

3、全园施肥。成年果树或密植果园,根系已布满全园时多采用此法。将肥料均匀地撒布园内,再翻耕入土中深约20厘米。优点是全园施肥面积大,根系可均匀地吸收养料。但同时存在以下缺点:因肥施得浅,常导致根系上翻,降低根系抗逆性。

4、灌溉式施肥,此方法需要对整个种植园进行布局及装配灌溉装置,对于小果农来说成本较高,普遍不能接受。

以上施肥方法还共同存在以下缺陷:肥料利用率低,火龙果植株的根部吸收获取的养分较少,造成了肥料的浪费,并且肥料中一些元素不可避免在土壤中产生化学的或生物的固定作用,不能给火龙果很好的补充微量元素及其他有益元素。而火龙果获取不到相关的养分会出现如下问题:

(1)缺氮症:氮是构成火龙果植株有机蛋白质的主要元素,也是有机体中核酸、维生素、生物碱、酶和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火龙果植株缺氮,就会生长不良,蔓茎黄瘦,根系不发达,植株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出现落花、落果现象,果实品质下降。但也不能偏施氮肥,否则氮素过多会引起蔓茎徒长,而不开花结果。

(2)缺磷症:火龙果植株缺磷时,对结果影响严重。花芽分化质量差、果实小、品质差。但磷过剩也会对氮、钾的吸收产生抑制作用,同时会影响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和转化。

(3)缺钾症:火龙果植株缺钾,会出现新稍长势不好,抗逆性下降,果实变小,质量差。但钾过剩也会影响氮、钙、镁元素的吸收。

(4)缺钙症:植株缺钙会影响火龙果抗病虫害的能力,对新生长点、根尖端点也会产生影响。但钙过多会使硼、铁、锰、锌等微量元素营养溶解度降低,产生缺素症,使土壤呈碱性,形成板结,不利火龙果植株生长。

(5)缺镁症:火龙果植株缺镁,蔓茎变黄,果实小,甜度差,品质下降。同时会阻止氮和磷的吸收。

另外,目前的施肥方法普遍还存在施肥时机不当,造成肥料浪费、失效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火龙果的施肥技术,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出现的上述问题,选择适宜的时期使用适宜的肥料,在不伤及植株的情况下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并且火龙果大小均匀,卖相好,口感好,营养含量高,能很好的提高火龙果的产量和果实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火龙果的施肥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定植前施肥:在火龙果定植地施有机肥2000-3000kg/亩,所述有机肥是由农家肥、菌渣、苹果粕和生石灰混合制得,施入有机肥后再对定植地进行翻耕;翻耕20-30天后进行挖穴定植;

(2)生长期施肥:定植后至开花前,向植株施腐熟的禽畜粪水肥三次,每次禽畜粪水肥的施用量为1-1.5kg/株;

(3)花果期施肥:火龙果植株开始开花结果后,每年5月施有机肥复合肥一次,施肥量为1.5-2kg/株;每年7月施有机复合肥和农家肥一次,施肥量为有机肥复合肥0.5-0.8kg/株,农家肥1-1.5kg/株;每年9月施有机复合肥和饼肥一次,施肥量为有机复合肥1-1.5kg/株,饼肥1-1.5kg/株;每年11月施有机复合肥和农家肥一次,施肥量为有机复合肥1-1.5kg/株,农家肥2-2.5kg/株。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有机肥的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如下:农家肥80-110份,菌渣20-50份,苹果粕10-20份,生石灰10-15份。

进一步的,所述施肥技术还包括果实发育期施肥:在火龙果挂果后的第5-8天,向果实施一次叶面肥;在火龙果挂果后的第15-20天,再向果实施一次叶面肥。

进一步的,所述叶面肥是由玉米素、硼酸、氨基酸原粉、硫酸镁、硝酸钙、磷酸二氢钾、硝酸铵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叶面肥的组成为每吨水中含玉米素20-30g;硼酸5-10g;氨基酸原粉110-150g;硫酸镁200-300g;硝酸钙500-600g;磷酸二氢钾300-500g;硝酸铵50-60g。

进一步的,所述叶面肥是使用火龙果专用施肥装置进行施肥,所述火龙果专用施肥装置,包括:

贮液器,所述贮液器由下至上依次分为贮液球和传送部,所述贮液球和传送部相连,所述贮液球为可压缩的空心半球体结构,所述传送部为空心圆柱体结构;

贮液盖,与传送部的上端可拆卸连接,以及

施肥器,为空心半椭圆体结构,所述施肥器通过软管与传送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贮液球与所述传送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贮液球为橡胶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贮液盖的圆心位置为海绵材质,所述海绵的大小占贮液盖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进一步的,使用火龙果专用施肥装置进行施肥时的操作步骤如下:

s1、打开贮液盖,将调制好的叶面肥装入贮液器,盖上贮液盖;

s2、将施肥器的开口朝上,灌入叶面肥,叶面肥填充至施肥器的体积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时停止;

s3、把火龙果的果实浸入灌装了叶面肥的施肥器中,使火龙果的果实完全浸泡在叶面肥中,停留10-20s,将施肥器取下;

s4、用贮液盖的海绵轻触火龙果果实底部残留的叶面肥液滴,即可完成对一个火龙果果实的施肥;

s5、按上述方法对火龙果果实依次进行施肥,在施肥器的叶面肥不足时,按压贮液球,即可将贮液球的叶面肥通过传送部及软管传送至施肥器中。

有益效果:

1、在火龙果的施肥管理中,火龙果的施肥时期、对应肥料种类及施用量很重要,本发明在火龙果的各个生长时期选择不同的肥料进行施用,能够避免肥料浪费、失效等问题,能使火龙果植株很好的吸收肥料的养分,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火龙果植株生长的更好,同时能保花壮果,提高火龙果产量及品质。

2、本发明在火龙果挂果后的一定时期,对果实施用叶面肥,本发明的叶面肥是针对火龙果果实生长所需专门研制的,具有火龙果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如氮、磷、钾、钙、镁等,能够为火龙果提供全面的营养,大大减少火龙果出现缺氮症、缺磷症、缺钾症、缺钙症、缺镁症等问题,同时使用直接对果实进行施肥的方法,让果实直接吸收肥料养分,能够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使火龙果长的又快又好,不仅口感好,营养价值高,而且增产增收。同时,任何植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都有量限的关系,所谓“物极必反”的辩证关系也体现在营养需要的平衡关系上,违反这个平衡关系必然引起缺素症或拮抗作用。本发明是直接将叶面肥使用于果实上,要格外注意各种成分的含量配比,避免营养过剩出现火龙果裂口现象,或营养不足达不到预期效果。

3、本发明使用火龙果专用施肥装置对火龙果进行施肥,该装置的下部设置有贮液球,贮液球可贮存较多的叶面肥,并且贮液球由可压缩的材料制成,当施肥器的叶面肥用完后,可以直接挤压贮液球将叶面肥往施肥器输送,即可继续施肥多次,操作方便,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在叶面肥浸泡完成后,火龙果的底部通常会悬挂有叶面肥液滴,如果任其残留,则一方面会是火龙果生长不均匀,出现局部过大过尖的情况,另外叶面肥液滴会在火龙果上留下液斑,影响火龙果的外观质量,本发明的火龙果专用装置的贮液盖上设置有海绵,通过海绵吸收残留叶面肥液滴,一方面能保证火龙果外观质量好,大小均匀,售价高,另一方面能回收利用叶面肥,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火龙果专用施肥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1-贮液球;2-传送部;3-贮液盖;4-海绵;5-软管;6-施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火龙果的施肥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定植前施肥:在火龙果定植地施有机肥2500kg/亩,施入有机肥后再对定植地进行翻耕;翻耕25天后进行挖穴定植;

所述有机肥是由农家肥、菌渣、苹果粕和生石灰混合制得,所述有机肥的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如下:农家肥100份,菌渣30份,苹果粕15份,生石灰12份。

(2)生长期施肥:定植后至开花前,向植株施腐熟的禽畜粪水肥三次,每次禽畜粪水肥的施用量为1.2kg/株;

(3)花果期施肥:火龙果植株开始开花结果后,每年5月施有机肥复合肥一次,施肥量为1.8kg/株;每年7月施有机复合肥和农家肥一次,施肥量为有机肥复合肥0.6kg/株,农家肥1.2kg/株;每年9月施有机复合肥和饼肥一次,施肥量为有机复合肥1.3kg/株,饼肥1.2kg/株;每年11月施有机复合肥和农家肥一次,施肥量为有机复合肥1.4kg/株,农家肥2.3kg/株。

所述施肥技术还包括果实发育期施肥:在火龙果挂果后的第7天,向果实施一次叶面肥;在火龙果挂果后的第18天,再向果实施一次叶面肥。

所述叶面肥是由玉米素、硼酸、氨基酸原粉、硫酸镁、硝酸钙、磷酸二氢钾、硝酸铵组成。所述叶面肥的组成为每吨水中含玉米素25g;硼酸7g;氨基酸原粉120g;硫酸镁260g;硝酸钙560g;磷酸二氢钾400g;硝酸铵55g。

所述叶面肥是使用火龙果专用施肥装置进行施肥,所述火龙果专用施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贮液器,所述贮液器由下至上依次分为贮液球1和传送部2,所述贮液球1和传送部2相连并且为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贮液器不仅外观更好看,而且密封性更好,更适合用火龙果的施肥;所述贮液球1为可压缩的空心半球体结构,贮液球1为橡胶材料,橡胶材料可以挤压,并且能很快恢复原状,材质不是太软,这样拿取更方便;所述传送部2为空心圆柱体结构;

贮液盖3,与传送部2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可以选择螺纹旋钮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贮液盖3的圆心位置为海绵4,所述海绵4的大小占贮液盖3盖面面积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施肥器6,为空心半椭圆体结构,所述施肥器6的非开口端通过软管5与传送部2连通。因为软管5是柔软可随意拉动及转动调整方向的,所以可以根据火龙果的长势及方向调整施肥器6的位置。

使用火龙果专用施肥装置进行施肥时的操作步骤如下:

s1、打开贮液盖3,将调制好的叶面肥装入贮液器,盖上贮液盖3;

s2、将施肥器6的开口朝上,灌入叶面肥,叶面肥填充至施肥器6的体积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时停止;

s3、把火龙果的果实浸入灌装了叶面肥的施肥器6中,使火龙果的果实完全浸泡在叶面肥中,停留10-20s,将施肥器6取下;

s4、用贮液盖3上的海绵4轻触火龙果果实底部残留的叶面肥液滴,即可完成对一个火龙果果实的施肥;用海绵轻触火龙果果实底部即可以避免在火龙果上残留叶面肥液滴导致长成的火龙果外观质量差的问题,同时通过海绵的吸收,再渗滴回收至贮液器内继续使用,减少叶面肥不必要的浪费;

s5、按上述方法对火龙果果实依次进行施肥,当施肥器6的叶面肥不足时,按压贮液球,即可将贮液球1的叶面肥通过传送部2及软管5传送至施肥器6中,即可继续上述操作。

实施例2

火龙果的施肥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定植前施肥:在火龙果定植地施有机肥2000kg/亩,施入有机肥后再对定植地进行翻耕;翻耕20天后进行挖穴定植;

所述有机肥是由农家肥、菌渣、苹果粕和生石灰混合制得,所述有机肥的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如下:农家肥80份,菌渣20份,苹果粕10份,生石灰10份。

(2)生长期施肥:定植后至开花前,向植株施腐熟的禽畜粪水肥三次,每次禽畜粪水肥的施用量为1kg/株;

(3)花果期施肥:火龙果植株开始开花结果后,每年5月施有机肥复合肥一次,施肥量为1.5kg/株;每年7月施有机复合肥和农家肥一次,施肥量为有机肥复合肥0.5kg/株,农家肥1.5kg/株;每年9月施有机复合肥和饼肥一次,施肥量为有机复合肥1kg/株,饼肥1.5kg/株;每年11月施有机复合肥和农家肥一次,施肥量为有机复合肥1kg/株,农家肥2.5kg/株。

所述施肥技术还包括果实发育期施肥:在火龙果挂果后的第5天,向果实施一次叶面肥;在火龙果挂果后的第15天,再向果实施一次叶面肥。

所述叶面肥是由玉米素、硼酸、氨基酸原粉、硫酸镁、硝酸钙、磷酸二氢钾、硝酸铵组成。所述叶面肥的组成为每吨水中含玉米素30g;硼酸5g;氨基酸原粉150g;硫酸镁200g;硝酸钙600g;磷酸二氢钾300g;硝酸铵60g。

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火龙果的施肥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定植前施肥:在火龙果定植地施有机肥3000kg/亩,施入有机肥后再对定植地进行翻耕;翻耕30天后进行挖穴定植;

所述有机肥是由农家肥、菌渣、苹果粕和生石灰混合制得,所述有机肥的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如下:农家肥110份,菌渣50份,苹果粕20份,生石灰15份。

(2)生长期施肥:定植后至开花前,向植株施腐熟的禽畜粪水肥三次,每次禽畜粪水肥的施用量为1.5kg/株;

(3)花果期施肥:火龙果植株开始开花结果后,每年5月施有机肥复合肥一次,施肥量为2kg/株;每年7月施有机复合肥和农家肥一次,施肥量为有机肥复合肥0.8kg/株,农家肥1kg/株;每年9月施有机复合肥和饼肥一次,施肥量为有机复合肥1.5kg/株,饼肥1kg/株;每年11月施有机复合肥和农家肥一次,施肥量为有机复合肥1.5kg/株,农家肥2kg/株。

所述施肥技术还包括果实发育期施肥:在火龙果挂果后的第8天,向果实施一次叶面肥;在火龙果挂果后的第20天,再向果实施一次叶面肥。

所述叶面肥是由玉米素、硼酸、氨基酸原粉、硫酸镁、硝酸钙、磷酸二氢钾、硝酸铵组成。所述叶面肥的组成为每吨水中含玉米素20g;硼酸10g;氨基酸原粉110g;硫酸镁300g;硝酸钙500g;磷酸二氢钾500g;硝酸铵50g。

实施例4

火龙果的施肥技术,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不包括果实发育期施肥步骤。

实施例5

火龙果的施肥技术,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叶面肥为常规的市购叶面肥,主要含有硼酸、硫酸镁、硝酸钙、磷酸二氢钾、硝酸铵。

实施例6

火龙果的施肥技术,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叶面肥的施用方式为对整株火龙果植株进行喷施。

为验证本发明技术效果,用实施例1-6的施肥方法对红心火龙果进行施肥,同时设置对比例(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施肥,即只使用土壤施肥方法,并且是在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各施有机肥2-3次,施肥量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其他统一按常规方式管理,每组试验一亩地。火龙果定植的第三年进行数据统计,结果详见表1。

表1

表1中,可溶性固形物采用ny/t2637水果和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进行测定;还原糖采用gb/t5009.7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进行测定;裂口率是按收获的火龙果出现裂口的个数占火龙果总个数的百分比;畸形率是按收获的火龙果出现畸形(外形出现如一端超大另一端超小、长歪、有较深的凹陷、有较大凸起等奇怪的形状)的个数占火龙果总个数的百分比。

由表1的数据对比可知,本发明的施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火龙果的产量和质量。

由实施例5的数据可知,并不是所有的叶面肥均能达到本发明的效果,叶面肥配置不当,直接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浸泡施用于果实上会导致火龙果果实裂口率和畸形率的大幅增加。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