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赤霉素提高紫珠种子萌发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06642发布日期:2018-12-19 05:04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赤霉素提高紫珠种子萌发率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林业苗木培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赤霉素提高紫珠种子萌发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紫珠(callicarpabodinierilevl.)是马鞭草科、紫珠属落叶灌木,适生范围广,具有较高观花、观果等观赏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医药价值,其在国内自然分布区为华东、华南等地。紫珠的传统育苗主要有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两种方法,播种育苗存在播种发芽率低、萌发速度慢等问题;扦插育苗虽然成活率高,但受繁育材料数量限制,不能大量育苗。

经过查阅文献,发现紫珠种子萌发研究较少,而其亚种裸花紫珠种子萌发研究较多。裸花紫珠国内自然分布区主要为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区,与紫珠生境相比纬度较低、温度较高、水分充足。

安蒲媛和孙秀琴,对紫珠种子直接播种,未进行任何处理,种子发芽过程中昼夜温度为13/30℃且无光照条件,发芽率最高为66%;昼夜温度为20/30℃且无光照条件,种子萌发发芽时间为9天,发芽率为65%。

专利公开号为cn102845158a的“一种快速解除裸花紫珠种子休眠的方法”中对裸花紫珠进行赤霉素处理种子,赤霉素浓度为100-300mg/l,种子培养温度为30℃,种子开始萌发时间为5天,萌发率为81.0%±2.0%。

王春梅等,对裸花紫珠新鲜果实进行清水搓洗,去掉种壳后,进行晾晒,然后7℃冷处理3天后,3月份常温播种,播种前用1500倍多菌灵浸泡3小时,干沙拌匀,覆土3mm,第8天开始发芽,出芽率为80.2%。

现有紫珠及其亚种裸花紫珠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之处:

1、种子萌发温度环境较高,自然播种时间推后;

2、紫珠种子发芽率较低,萌发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缩短紫珠种子萌发时间、提高其萌发率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赤霉素提高紫珠种子萌发率的方法,步骤如下:

a、首先去除紫珠果实外部干燥果皮,利用水选法去除碎屑和俾种,保留下层沉底的种子;

b、常温条件下将步骤a得到的种子浸泡在0.2-0.4g/l高锰酸钾溶液中8-15min,然后利用清水冲洗种子,之后用40-50℃温水浸泡种子28-35min,随后将种子置于0.0005-0.005g/l赤霉素溶液中浸泡36-48h;

c、将经步骤b处理的种子平铺在经过质量浓度为5.5-6.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的棉布或脱脂棉上,投洗干净后,用清水湿润棉布或脱脂棉,保证紫珠种子部分种脊线始终接触水;将种子放置于20-25℃通风环境下进行催芽,防止棉布或脱脂棉过干或过湿,并尽早去除发霉种子。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紫珠种子处理时间为1.5-2d左右,催芽后第6-7天开始部分种子露白,萌发盛期为12-16天,萌发率为93.64%,整个催芽过程中几乎没有种子霉变发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种子萌发温度较低,适宜于早春播种育苗条件,并且种子霉变发生情况几乎没有。

2、发芽速度快,发芽率高。本发明较已有紫珠种子萌发时间提前了1-2天左右,种子萌发率达93.64%。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赤霉素浓度对紫珠发芽率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去除紫珠果实外部干燥果皮,过4目筛,利用水选法,将过筛后的种子没入水中,要求沉水的种子与漂浮的俾种等明显分隔,用工具将上层漂浮的碎屑和俾种去除,保留下层沉底的种子;配置浓度为0.2g/l高锰酸钾消毒溶液,常温条件下浸泡种子8min,利用清水冲洗种子至清洗后的水无暗红色为准,之后用40℃温水浸泡种子35min,随后将种子置于0.002g/l赤霉素溶液中浸泡36h;将浸泡后的种子平铺在经过质量浓度为5.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的棉布或脱脂棉上,投洗干净后,用清水湿润棉布或脱脂棉,保证紫珠种子部分种脊线始终接触水;将种子放置于20℃通风环境下进行催芽,定期查看棉布或脱脂棉防止过干或过湿情况,并尽早去除发霉种子。

结果:种子露白时间为7.5d,萌发盛期为14-19d,发芽率为87.28%

实施例2

去除紫珠果实外部干燥果皮,过4目筛,利用水选法,将过筛后的种子没入水中,要求沉水的种子与漂浮的俾种等明显分隔,用工具将上层漂浮的碎屑和俾种去除,保留下层沉底的种子;配置浓度为0.4g/l高锰酸钾消毒溶液,常温条件下浸泡种子15min左右,利用清水冲洗种子至清洗后的水无暗红色为准,之后用50℃温水浸泡种子28min,随后将种子置于0.002g/l赤霉素溶液中浸泡48h;将浸泡后的种子平铺在经过质量浓度为6.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的棉布或脱脂棉上,投洗干净后,用清水湿润棉布或脱脂棉,保证紫珠种子部分种脊线始终接触水;将种子放置于25℃通风环境下进行催芽,定期查看棉布或脱脂棉防止过干或过湿情况,并尽早去除发霉种子。

结果:种子露白时间为6.5-7.5d,萌发盛期为13-18d,发芽率为92.41%

实施例3

去除紫珠果实外部干燥果皮,过4目筛,利用水选法,将过筛后的种子没入水中,要求沉水的种子与漂浮的俾种等明显分隔,用工具将上层漂浮的碎屑和俾种去除,保留下层沉底的种子;配置浓度为0.3g/l高锰酸钾消毒溶液,常温条件下浸泡种子10min,利用清水冲洗种子至清洗后的水无暗红色为准,之后用45℃温水浸泡种子30min,随后将种子置于0.002g/l赤霉素溶液中浸泡42h;将浸泡后的种子平铺在经过质量浓度为6%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的棉布或脱脂棉上,投洗干净后,用清水湿润棉布或脱脂棉,保证紫珠种子部分种脊线始终接触水;将种子放置于23℃通风环境下进行催芽,定期查看棉布或脱脂棉防止过干或过湿情况,并尽早去除发霉种子。

结果:种子露白时间为6d,萌发盛期为12-16d,发芽率为93.64%

对比例

为了研究赤霉素浓度对紫珠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改变赤霉素浓度,依次取值为0g/l、0.0005g/l、0.001g/l、0.002g/l、0.005g/l、0.01g/l、0.02g/l、0.05g/l、0.1g/l、0.2g/l,结果如表1:

表1不同赤霉素浓度对紫珠发芽率的影响

公开号为cn102845158a中,赤霉素的梯度实验的结论:以赤霉素水溶液处理裸花紫珠种子,可以缩短裸花紫珠种子的萌发时间,但对裸花紫珠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影响。

本发明的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专利中的结论并不正确,在赤霉素浓度较高时(cn102845158a中的0.1-0.3g/l,或本发明的0.02-0.2g/l),紫珠的发芽率变化不显著,但当赤霉素浓度在0.0005-0.005g/l时,发芽率显著提高,特别是当赤霉素浓度在0.002g/l时,达到93.64%。由此可见,低浓度的赤霉素能显著提高紫珠的发芽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