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芒果的高产种植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1565发布日期:2019-01-05 08:4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芒果的高产种植法。
背景技术
:芒果(拉丁学名:mangiferaindical.)是杧果(中国植物志)的通俗名(拉丁学名:mangiferaindical.),芒果是一种原产印度的漆树科常绿大乔木,叶革质,互生;花小,杂性,黄色或淡黄色,成顶生的圆锥花序。核果大,压扁,长5-10厘米,宽3-4.5厘米,成熟时黄色,味甜,果核坚硬。芒果为著名热带水果之一,芒果果实含有糖、蛋白质、粗纤维,芒果所含有的维生素a的前体胡萝卜素成分特别高,是所有水果中少见的。其次维生素c含量也不低。矿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也是其主要营养成分。可制果汁、果酱、罐头、腌渍、酸辣泡菜及芒果奶粉、蜜饯等。现在的芒果种植水平和种植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渐增长的需求了,不仅产量低,而且因为使用了大量的农药等化学物质,使得芒果的口感降低,而且也不绿色健康,因此研究出一种既高产、绿色的芒果种植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芒果的高产种植法,本发明通过肥料以及种植方法的合理配合,使得种植的芒果具有高成活率和高生长质量,在种苗种植前进行沾根处理,能够促进种苗的生根,提高成活率,定植后根据芒果的生长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施肥,使得芒果生长快速健康,种植出来的芒果品质高,大大提高了果农的了经济效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芒果的高产种植法,所述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预处理:对种植地进行深耕全垦,挖出石块、树枝等杂物,耕耘的土层深度为15-20cm;之后按照1000-2000g/亩的施加量向种植地中施入石硫合剂,按照28-32kg/亩的浇水量向种植地中浇水,然后向种植地中覆盖地膜,覆盖20-30d后揭开地膜,并对土地进行规整为上层、中层及下层,上层为透水层,中层为土壤层,下层为导水层,并在初次整理土地栽培时,在中层上部铺上一层有机肥;(2)种苗预处理: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法进行脱毒,然后把经过脱毒并繁育出来的芒果苗,对芒果苗进行驯化后选择根系发达的驯化苗作为种苗,在种植前用生根剂对所选的芒果种苗进行沾根处理;用生根剂对所选种苗浆根进行沾根处理之前,先用水将生根剂进行稀释,其中,水与生根剂的质量比为30-80:1;(3)种苗种植:选择晴好的天气将芒果种植在土壤中,种植前10-12h先对定植穴进行浇水润湿,润湿后将芒果种苗放进定植穴中,用营养土填埋,填埋至营养土的厚度为20-30cm时进行提苗舒根,然后继续用营养土进行填埋,直至填满定植穴,填满定植穴后定期进行浇水,保持土壤的湿度为60-70%;所述营养土由泥土、腐熟鸡粪、腐殖土按照质量比为3-5:1-2:0.5-1.5混合制得,所述泥土为在炒锅中炒制过的泥土;(4)施肥管理:幼苗长出3-5片真叶即为植株,开始给植株施用配合肥料a;在施肥后的3-5天追施叶面肥一次,施肥后的20-25天后再次施用配合肥料a;然后,每年的4-5月份和9-10月份各施配合肥料b1次;以上个阶段施肥时,每次每亩施35-40kg,并且施用于植株的根部。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沼液12-20份、秸秆粉8-16份、米糠5-10份、黄芪药渣4-9份、腐殖酸钠3-8份、菇渣6-12份和益生菌发酵剂4-6份。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生根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氨基酸50-75份、氮1-3份、磷1-3份、钾1-3份、钙1-3份、萘乙酸1-5份、吲哚乙酸2-10份、红糖2-6份、大蒜油2-6份和去离子水50-75份。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配合肥料a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淀粉渣25-30份、珍珠岩30-50份、膨润土10-15份、沼渣6-12份、药渣5-10份、过磷酸钙25-35份、人体尿液10-20份、落叶10-20份和食用菌菌渣3-5份;其制备方法是通过将上述原料通过打粉机粉碎后混合均匀,堆沤3-6天后制得。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配合肥料b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秸秆5-10份、豆浆渣4-9份、活化骨粉5-10份、鸡蛋壳6-12份、酒槽5-10份、塘渣4-7份和环氧树脂3-8份。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糖醇螯合液体肥料15-25份、松针粉3-8份、骨粉肥3-8份、硼酸2-4份、尿素8-16份、稻壳粉2-6份、纤维素酶0.3-0.5份和水30-50份。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肥料和种植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对芒果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在种植方法中,在定植前先采用石硫合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能够杀灭土壤中的大部分病菌,并对土地进行规整为上层、中层及下层,上层为透水层,中层为土壤层,下层为导水层,并在初次整理土地栽培时,在中层上部铺上一层有机肥,能够使肥水集中灌溉节约肥料;在种苗预处理阶段,采用生根剂对种苗进行沾根处理,加入红糖既可以作为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营养剂,同时红糖还起到粘接的作用,使生根剂粘附在农作物新生的根系上,避免生根剂流失,增强生根效果,生根剂的施加可以促进芒果种苗根须的生长,提高果苗的成活率;而后,用于填埋种子的营养土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养分较为均衡,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能促进能保护种子同时促进种苗健康生长,在田间管理阶段,针对芒果生长周期的不同特点分别施加配合肥a、叶面肥和配合肥b,两种肥料从配方到生产过程均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2.本发明通过专用的肥料与科学的种植方法结合,使得种植的芒果具有高成活率和高生长质量,植株健康生长,其成活率高,采收量大;本发明的肥料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取长补短,肥效速、缓兼备;既有无机肥的速效性,又有有机肥的长效性、生物肥料的促效性,抗病、抗虫、抗逆性强,可以均衡地给作物提供所需的全部营养;提高和改善作物品质、提升为保健功能性食品;避免长期单一使用无机肥所造成的“果不甜,菜不香”,及使用有机肥而达不到功能性食品的要求,从而提高农业产品的适口性、功能性和有效营养成分的含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芒果的高产种植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预处理:对种植地进行深耕全垦,挖出石块、树枝等杂物,耕耘的土层深度为15cm;之后按照1000g/亩的施加量向种植地中施入石硫合剂,按照28kg/亩的浇水量向种植地中浇水,然后向种植地中覆盖地膜,覆盖20d后揭开地膜,并对土地进行规整为上层、中层及下层,上层为透水层,中层为土壤层,下层为导水层,并在初次整理土地栽培时,在中层上部铺上一层有机肥;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沼液12份、秸秆粉8份、米糠5份、黄芪药渣4份、腐殖酸钠3份、菇渣6份和益生菌发酵剂4份;(2)种苗预处理: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法进行脱毒,然后把经过脱毒并繁育出来的芒果苗,对芒果苗进行驯化后选择根系发达的驯化苗作为种苗,在种植前用生根剂对所选的芒果种苗进行沾根处理;用生根剂对所选种苗浆根进行沾根处理之前,先用水将生根剂进行稀释,其中,水与生根剂的质量比为30:1;生根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氨基酸50份、氮1份、磷1份、钾1份、钙1份、萘乙酸1份、吲哚乙酸2份、红糖2份、大蒜油2份和去离子水50份;(3)种苗种植:选择晴好的天气将芒果种植在土壤中,种植前10h先对定植穴进行浇水润湿,润湿后将芒果种苗放进定植穴中,用营养土填埋,填埋至营养土的厚度为20cm时进行提苗舒根,然后继续用营养土进行填埋,直至填满定植穴,填满定植穴后定期进行浇水,保持土壤的湿度为60%;所述营养土由泥土、腐熟鸡粪、腐殖土按照质量比为3:1:0.5混合制得,所述泥土为在炒锅中炒制过的泥土;(4)施肥管理:幼苗长出片真叶即为植株,开始给植株施用配合肥料a;在施肥后的3天追施叶面肥一次,施肥后的20天后再次施用配合肥料a;然后,每年的4月份和9月份各施配合肥料b1次;以上个阶段施肥时,每次每亩施35kg,并且施用于植株的根部;其中,上述配合肥料a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淀粉渣25份、珍珠岩30份、膨润土10份、沼渣6份、药渣5份、过磷酸钙25份、人体尿液10份、落叶10份和食用菌菌渣3份;其制备方法是通过将上述原料通过打粉机粉碎后混合均匀,堆沤3天后制得;配合肥料b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秸秆5份、豆浆渣4份、活化骨粉5份、鸡蛋壳6份、酒槽5份、塘渣4份和环氧树脂3份;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糖醇螯合液体肥料15份、松针粉3份、骨粉肥3份、硼酸2份、尿素8份、稻壳粉2份、纤维素酶0.3份和水30份。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芒果的高产种植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预处理:对种植地进行深耕全垦,挖出石块、树枝等杂物,耕耘的土层深度为17cm;之后按照1500g/亩的施加量向种植地中施入石硫合剂,按照30kg/亩的浇水量向种植地中浇水,然后向种植地中覆盖地膜,覆盖25d后揭开地膜,并对土地进行规整为上层、中层及下层,上层为透水层,中层为土壤层,下层为导水层,并在初次整理土地栽培时,在中层上部铺上一层有机肥;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沼液16份、秸秆粉12份、米糠7份、黄芪药渣7份、腐殖酸钠6份、菇渣9份和益生菌发酵剂5份;(2)种苗预处理: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法进行脱毒,然后把经过脱毒并繁育出来的芒果苗,对芒果苗进行驯化后选择根系发达的驯化苗作为种苗,在种植前用生根剂对所选的芒果种苗进行沾根处理;用生根剂对所选种苗浆根进行沾根处理之前,先用水将生根剂进行稀释,其中,水与生根剂的质量比为55:1;生根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氨基酸62份、氮2份、磷2份、钾2份、钙2份、萘乙酸3份、吲哚乙酸6份、红糖4份、大蒜油4份和去离子水62份;(3)种苗种植:选择晴好的天气将芒果种植在土壤中,种植前11h先对定植穴进行浇水润湿,润湿后将芒果种苗放进定植穴中,用营养土填埋,填埋至营养土的厚度为25cm时进行提苗舒根,然后继续用营养土进行填埋,直至填满定植穴,填满定植穴后定期进行浇水,保持土壤的湿度为65%;所述营养土由泥土、腐熟鸡粪、腐殖土按照质量比为4:1:1混合制得,所述泥土为在炒锅中炒制过的泥土;(4)施肥管理:幼苗长出4片真叶即为植株,开始给植株施用配合肥料a;在施肥后的4天追施叶面肥一次,施肥后的22天后再次施用配合肥料a;然后,每年的5月份和9月份各施配合肥料b1次;以上个阶段施肥时,每次每亩施37kg,并且施用于植株的根部;其中,上述配合肥料a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淀粉渣27份、珍珠岩40份、膨润土12份、沼渣9份、药渣7份、过磷酸钙30份、人体尿液15份、落叶15份和食用菌菌渣4份;其制备方法是通过将上述原料通过打粉机粉碎后混合均匀,堆沤4天后制得;配合肥料b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秸秆7份、豆浆渣7份、活化骨粉7份、鸡蛋壳9份、酒槽7份、塘渣5份和环氧树脂6份;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糖醇螯合液体肥料20份、松针粉6份、骨粉肥6份、硼酸3份、尿素12份、稻壳粉4份、纤维素酶0.4份和水40份。实施例3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芒果的高产种植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预处理:对种植地进行深耕全垦,挖出石块、树枝等杂物,耕耘的土层深度为20cm;之后按照2000g/亩的施加量向种植地中施入石硫合剂,按照32kg/亩的浇水量向种植地中浇水,然后向种植地中覆盖地膜,覆盖30d后揭开地膜,并对土地进行规整为上层、中层及下层,上层为透水层,中层为土壤层,下层为导水层,并在初次整理土地栽培时,在中层上部铺上一层有机肥;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沼液20份、秸秆粉16份、米糠10份、黄芪药渣9份、腐殖酸钠8份、菇渣12份和益生菌发酵剂6份;(2)种苗预处理: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法进行脱毒,然后把经过脱毒并繁育出来的芒果苗,对芒果苗进行驯化后选择根系发达的驯化苗作为种苗,在种植前用生根剂对所选的芒果种苗进行沾根处理;用生根剂对所选种苗浆根进行沾根处理之前,先用水将生根剂进行稀释,其中,水与生根剂的质量比为80:1;生根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氨基酸75份、氮3份、磷3份、钾3份、钙3份、萘乙酸5份、吲哚乙酸10份、红糖6份、大蒜油6份和去离子水75份;(3)种苗种植:选择晴好的天气将芒果种植在土壤中,种植前12h先对定植穴进行浇水润湿,润湿后将芒果种苗放进定植穴中,用营养土填埋,填埋至营养土的厚度为30cm时进行提苗舒根,然后继续用营养土进行填埋,直至填满定植穴,填满定植穴后定期进行浇水,保持土壤的湿度为70%;所述营养土由泥土、腐熟鸡粪、腐殖土按照质量比为5:2:1.5混合制得,所述泥土为在炒锅中炒制过的泥土;(4)施肥管理:幼苗长出5片真叶即为植株,开始给植株施用配合肥料a;在施肥后的5天追施叶面肥一次,施肥后的25天后再次施用配合肥料a;然后,每年的5月份和10月份各施配合肥料b1次;以上个阶段施肥时,每次每亩施40kg,并且施用于植株的根部;其中,上述配合肥料a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淀粉渣30份、珍珠岩50份、膨润土15份、沼渣12份、药渣10份、过磷酸钙35份、人体尿液20份、落叶20份和食用菌菌渣5份;其制备方法是通过将上述原料通过打粉机粉碎后混合均匀,堆沤6天后制得;配合肥料b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秸秆10份、豆浆渣9份、活化骨粉10份、鸡蛋壳12份、酒槽10份、塘渣7份和环氧树脂8份;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糖醇螯合液体肥料25份、松针粉8份、骨粉肥8份、硼酸4份、尿素16份、稻壳粉6份、纤维素酶0.5份和水50份。效果验证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种植方法的实用价值,做一下对比试验:种植400棵健康状况相同的芒果树苗,随机平均分为四组,即实施例1、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和对照组,其中,实施例1-3组分别按照本发明中的实施例1-3的种植方法进行种植,对照组按照传统的种植方法种植。经过第一次采收后,对芒果的种植情况记录如下表:表1芒果种植质量对比表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对照组种植数(棵)100100100100成活率(%)97%98%96%76%土壤是否含有有害成分否否否微量产量(kg/亩)2589267825971892从表1可以看出,用常规种植方法来种植的芒果的成活率较用本发明实施例1-3种植方法种植的芒果的成活率低,另外,采用本发明种植方法后,土壤中没有发现有害成分,其产量和品质也要比用常规方法种植的芒果的高。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