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树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21210发布日期:2018-11-30 23:13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树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榛树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榛树为桦木科(betulaceae)榛属(corylus)植物,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等单位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平榛与引入的欧洲榛(corylusavellana)种间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工作,并培育出平欧杂交榛(c.heterophylla×c.avellana)新品种。

由于规模化栽培时间尚短,目前只有少量平欧杂交榛能够实现商品化,多数地区果园处于幼龄阶段,存在栽培技术水平低、抚育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制约着榛子果林经济效益的提高。施肥是果林经营中重要的增产措施,对提高果实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提高经营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果林施肥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发现施用不同浓度的果树专用复合肥能够使坚果果实产量实现显著增高。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林生产施肥中重点关注大量元素的施用,微量元素应用较少,限制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已有研究表明,微量元素中特别是硼、锌是植物结实和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如若缺乏,植物的生长发育会受到抑制。

早期关于平欧杂交榛叶片和果实增产的研究主要以施用大量元素肥料为主,近些年的研究则以叶面喷施大量元素肥料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还有修枝为主,而施用微量元素对平欧杂交榛结实和果仁品质的的影响尚未见报道。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榛树的种植方法,通过施加锌肥和硼肥,可提高榛树果实产量,改善果实品质,使榛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59.59%,单果重增加2.52%,果仁重增加3.16%,出仁率增加2.22%,叶片磷含量增加60.52%。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榛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榛树的展叶期或者盛花期施加锌肥和硼肥,在收获期得到榛子。

优选地,所述的榛树的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栽种榛树;优选的,所述榛树选自平欧杂交榛;

(b)在榛树的展叶期或者盛花期施加锌肥和硼肥,所述锌肥和所述硼肥的施加时间相隔至少24小时;

(c)土壤管理及病虫防治,收获榛子。

优选地,所述锌肥的浓度为0.2%-0.8%;

优选地,所述锌肥的浓度为0.3-0.5%。

优选地,所述锌肥包括硫酸锌、碱式碳酸锌和氯化锌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锌肥为硫酸锌。

优选地,所述硼肥的浓度为0.1%-0.6%;

优选地,所述硼肥的浓度为0.2%-0.4%。

优选地,所述硼肥包括硼砂和硼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硼肥为硼砂。

优选地,所述锌肥和硼肥的施加方式为叶面喷施;

优选地,所述喷施在展叶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每隔10-12天喷施锌肥和硼肥各1次;

优选的,所述喷施在盛花期每隔10-12天喷施锌肥和硼肥各1次;

优选地,所述锌肥和硼肥在当日和次日下午分别进行喷施,喷施至叶片滴液为止。

优选地,所述榛树的栽植包括以下步骤:

在榛树的萌芽前进行定植,以根系以上埋土深度6-l0cm为宜,定植后进行灌水;

优选的,所述定植前进行保水处理;

优选地,所述榛树的栽植过程中,授粉树选用辽榛7号;主栽品种和授粉树的比例为4-5:1;

优选地,所述定植的定植穴的直径为47-53cm,更优选为50-51cm;深度为48-52cm,优选为49-50cm;栽植株距为2-2.2m,优选为2m,株行距为3.8-4.2m,优选为4m。

优选地,所述定植的过程中,在定植穴中先填入粪与底土再填入表层熟土;

优选地,所述粪与底土的填入深度为28-32cm,优选为30-31cm;

优选地,所述熟土的填入厚度为4-6cm,更优选为5cm。

优选地,所述榛树苗木的木质化根为8-15条,根长为20-30cm,苗高为80-100cm;

优选地,所述榛树的栽植中,剪掉距离根茎10-12cm以上部分根。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榛树的种植方法,在榛树的展叶期或者盛花期施加锌肥和硼肥,在收获期得到榛子,该方法通过施加不同浓度的锌肥和硼肥,可以提高榛树果实产量,改善果实品质,使榛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59.59%;单果重增加2.52%;果仁重增加3.16%;出仁率增加2.22%;叶片磷含量增加60.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一种榛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榛树的展叶期或者盛花期施加锌肥和硼肥,在收获期得到榛子。

锌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锌的作用包括:(1)是一些脱氢酶、碳酸酐酶和磷脂酶的组成元素,这些霉对植物体内的物质水解、氧化还原过程和蛋白质合成起重要作用;(2)参与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合成;(3)稳定细胞核糖体的必要成分;(4)参加叶绿素的形成。植物缺锌生长发育停滞、叶片缩小、茎节缩短。

硼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硼以硼酸分子的形态被植物吸收利用,在植物体内不易移动。硼能促进根系生长,对光合作用的产物-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转运有重要作用,对受精过程的正常进行有特殊作用。

本发明通过施加锌肥和硼肥,在锌肥和硼肥的共同作用下可促进榛树生长,榛树能够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可提高榛树果实产量,改善果实品质。

优选地,所述的榛树的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栽种榛树;优选的,所述榛树选自平欧杂交榛;

(b)在榛树的展叶期或者盛花期施加锌肥和硼肥,所述锌肥和所述硼肥的施加时间相隔至少24小时;

(c)土壤管理及病虫防治,收获榛子。

本发明试验地位于距东宁市城区西南方向约18km处的大肚川镇老城子沟村辖区内的平欧杂交榛示范园,海拔500m左右,属中纬度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3.5℃,极端高温37.3℃,极端低温-28℃,年日照时数2625h,≥10℃积温2950℃,有效积温时间153d,年降水量550mm,无霜期平均125d左右。地带性土壤为暗棕壤。属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植被类型大体可分为山地森林植被、丘陵岗地植被、草甸植被、洼地沼泽植被。主要乔木树种有红松、红皮云杉、赤松、蒙古栎等,主要灌木树种有胡枝子、杜鹃等。

示范园为西北坡,中坡位,坡度为5°~6°。园内榛树为2013年定植,定植前为农田,种植玉米和黄豆,每年施肥,按照树体生长发育规律进行除蘖、灌水、剪枝、除草等常规田间管理工作。

本发明选用平欧杂交榛“达维”品种,其具有果大、丰产和抗寒性强等优良特性,其他很多品种不具备这些特性。

本发明在展叶期或者盛花期施加锌肥和硼肥,肥料能够被榛树更好的吸收,更有利于榛树的生长。并且锌肥和硼肥的施加时间相隔至少24小时,防止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肥料的功效。

对试验地进行土壤管理及对榛树进行病虫防治,收获榛子。

优选地,所述锌肥的浓度为0.2%-0.8%;

锌肥的浓度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例如为0.2%、0.25%、0.3%、0.35、0.4%、0.45%、0.5%、0.55%、0.6%、0.65%、0.7%、0.75%或0.8%。

优选地,所述锌肥的浓度为0.3-0.5%。

优选地,所述锌肥包括硫酸锌、碱式碳酸锌和氯化锌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锌肥为硫酸锌。

优选地,所述硼肥的浓度为0.1%-0.6%;

硼肥的浓度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例如为0.1%、0.15%、0.2%、0.25、0.3%、0.35%、0.4%、0.45%、0.5%、0.55%或0.6%。

优选地,所述硼肥的浓度为0.2%-0.4%。

优选地,所述硼肥包括硼砂和硼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硼肥为硼砂。

本发明采用浓度为0.2%-0.8%的锌肥和浓度为0.1%-0.6%的硼肥,可以促进榛树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榛树的生长,提高榛子产量,改善果实的品质。通过进一步优选锌肥和硼肥的施加浓度,采用浓度为0.3%-0.5%的锌肥和浓度为0.2%-0.4%的硼肥,可以获得产量更高,果实品质更优的榛子。

优选地,所述锌肥和硼肥的施加方式为叶面喷施;

优选地,所述喷施在展叶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每隔10-12天喷施锌肥和硼肥各1次;

优选的,所述喷施在盛花期每隔10-12天喷施锌肥和硼肥各1次;

优选地,所述锌肥和硼肥在当日和次日下午分别进行喷施,喷施至叶片滴液为止。

本发明采用叶面喷施,可直接供给植物有效养分,榛树叶片对养分的吸收及转化快,能及时补充植物对养分的需要,效率高,易于控制浓度,并且可减少污染,榛树可以更好的生长。

优选地,所述榛树的栽植包括以下步骤:

在榛树的萌芽前进行定植,以根系以上埋土深度6-l0cm为宜,定植后进行灌水;

榛子栽植时期对提高苗木成活率关系很大,虽然春季、秋季均可栽植,但鉴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降水量少,空气干燥,提倡春季栽植。榛树定植必须在萌芽前结束。如果苗木已经萌芽再定植,成活率降低。

根系以上埋土深度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例如为6cm、7cm、8cm、9cm或10cm。

优选的,所述定植前进行保水处理;

优选地,所述榛树的栽植过程中,授粉树选用辽榛7号;主栽品种和授粉树的比例为4-5:1;

苗木应于栽前进行检疫、品种核对、苗木数量核对、登记等,发现差错应及时纠正,避免栽植中混乱。

苗木栽植时必须选择优质、良种壮苗,根系发达,有较多须根、茎充实、芽饱满和无机械损伤的苗木。

主栽品种和授粉树的比例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例如为4:1、4.5:1或5:1。

优选地,所述定植的定植穴的直径为47-53cm,更优选为50-51cm;深度为48-52cm,优选为49-50cm;栽植株距为2-2.2m,优选为2m,株行距为3.8-4.2m,优选为4m。

定植穴的直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例如为47cm、48cm、49cm、50cm、51cm、52cm或53cm。

定植穴深度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例如为48cm、49cm、50cm、51cm、或52cm。

栽植株距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例如为2m、2.1m或2.2m。

株行距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例如为3.8m、3.9m、4m、4.1m或4.2m。

优选地,所述定植的过程中,在定植穴中先填入粪与底土再填入表层熟土;

优选地,所述粪与底土的填入深度为28-32cm,优选为30-31cm;

粪与底土的填入深度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例如为28cm、29cm、30cm、31cm或32cm。

优选地,所述熟土的填入厚度为4-6cm,更优选为5cm。

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例如为4cm、5cm或6cm。

如果底土黏重,石块较多,也可不用底土,而取行间表土直接与粪混拌填入定植穴的下部,粪采用非鸡粪。定植穴上部(地面向下15cm)在栽植时只填表层熟土不放任何肥料。

优选地,所述榛树苗木的木质化根为8-15条,根长为20-30cm,苗高为80-100cm。

榛树苗木的木质化根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例如为8条、9条、10条、11条、12条、13条、14条或15条。

优选地,所述榛树的栽植中,剪掉距离根茎10-12cm以上部分根。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一种榛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栽种榛树:准备平欧杂交榛“达维”品种苗木,用辽榛7号作授粉树,苗木的木质化根为8-15条,根长为20-30cm,苗高为80-100cm,主栽品种与授粉树的比例为4-5:1;

在榛树的萌芽前进行定植,在定植前一年秋季挖好定植穴,挖穴时表土、熟土放在一侧,底部生土放在另侧,定植穴的直径为47-53cm,深度为48-52cm;将苗木剪掉距离根茎10-12cm以上部分根,蘸保水剂再进行栽植,栽植株距为2-2.2m,株行距为3.8-4.2m;回填时,每穴用20-25kg粪与底土混拌均匀,填入定植穴,填入深度为28-32cm,然后用表层熟土填入定植穴上部,厚度为4-6cm,以根系以上埋土深度6-l0cm为宜,定植后进行灌水,并要求灌足灌透;水渗下后进行封土保墒,并用地膜覆盖树盘,以保湿增温,促进苗木根系活动,提高成活率;

(b)施肥:在榛树的展叶期或者盛花期每隔10-12天喷施0.2-0.8%的锌肥和0.3-0.7%的硼肥各一次,所述锌肥和所述硼肥的喷施时间相隔至少24小时,喷施至叶片滴液为止;

(c)土壤管理及病虫防治,收获榛子。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榛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栽种榛树:准备平欧杂交榛“达维”品种苗木,用辽榛7号作授粉树,苗木的木质化根为15条,根长为20cm,苗高为80cm,主栽品种与授粉树的比例为4:1;

在榛树的萌芽前进行定植,在定植前一年秋季挖好定植穴,挖穴时表土、熟土放在一侧,底部生土放在另侧,定植穴的直径为47cm,深度为48cm;将苗木剪掉距离根茎10以上部分根,蘸保水剂再进行栽植,栽植株距为2.2m,株行距为3.8m;回填时,每穴用20kg粪与底土混拌均匀,填入定植穴,填入深度为28cm,然后用表层熟土填入定植穴上部,厚度为4cm,以根系以上埋土深度6cm为宜,定植后进行灌水,并要求灌足灌透;水渗下后进行封土保墒,并用地膜覆盖树盘,以保湿增温,促进苗木根系活动,提高成活率;

(b)施肥:在榛树的展叶期每隔10天喷施一次0.3%的氯化锌和0.2%的硼酸,氯化锌喷施时间为当日下午16:00喷施,硼酸在次日下午16:00喷施,喷施至叶片滴液为止;

(c)土壤管理及病虫防治,收获榛子。

实施例2

一种榛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栽种榛树:准备平欧杂交榛“达维”品种苗木,用辽榛7号作授粉树,苗木的木质化根为8条,根长为30cm,苗高为100cm,主栽品种与授粉树的比例为5:1;

在榛树的萌芽前进行定植,在定植前一年秋季挖好定植穴,挖穴时表土、熟土放在一侧,底部生土放在另侧,定植穴的直径为53cm,深度为52cm;将苗木剪掉距离根茎12cm以上部分根,蘸保水剂再进行栽植,栽植株距为2m,株行距为3.8m;回填时,每穴用25kg粪与底土混拌均匀,填入定植穴,填入深度为32cm,然后用表层熟土填入定植穴上部,厚度为6cm,以根系以上埋土深度l0cm为宜,定植后进行灌水,并要求灌足灌透;水渗下后进行封土保墒,并用地膜覆盖树盘,以保湿增温,促进苗木根系活动,提高成活率;

(b)施肥:在榛树的盛花期每隔12天喷施一次0.3%的碱式碳酸锌和0.3%的硼砂,碱式碳酸锌喷施时间为当日下午16:00喷施,硼砂在次日下午17:00喷施,喷施至叶片滴液为止;

(c)土壤管理及病虫防治,收获榛子。

实施例3

一种榛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栽种榛树:准备平欧杂交榛“达维”品种苗木,用辽榛7号作授粉树,苗木的木质化根为12条,根长为25cm,苗高为90cm,主栽品种与授粉树的比例为4:1;

在榛树的萌芽前进行定植,在定植前一年秋季挖好定植穴,挖穴时表土、熟土放在一侧,底部生土放在另侧,定植穴的直径为50cm,深度为50cm;将苗木剪掉距离根茎11cm以上部分根,蘸保水剂再进行栽植,栽植株距为2m,株行距为4m;回填时,每穴用22kg粪与底土混拌均匀,填入定植穴,填入深度为30cm,然后用表层熟土填入定植穴上部,厚度为5cm,以根系以上埋土深度8cm为宜,定植后进行灌水,并要求灌足灌透;水渗下后进行封土保墒,并用地膜覆盖树盘,以保湿增温,促进苗木根系活动,提高成活率;

(b)施肥:在榛树的展叶期每隔10天喷施一次0.3%的七水硫酸锌和0.4%的硼砂,七水硫酸锌在当日下午16:00喷施,硼砂在次日下午18:00喷施,喷施至叶片滴液为止;

(c)土壤管理及病虫防治,收获榛子。

实施例4

一种榛树的种植方法,除锌肥的喷施浓度为0.4%,硼肥的喷施浓度为0.2%以外,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5

一种榛树的种植方法,除锌肥的喷施浓度为0.4%,硼肥的喷施浓度为0.3%以外,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6

一种榛树的种植方法,除锌肥的喷施浓度为0.4%,硼肥的喷施浓度为0.4%以外,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7

一种榛树的种植方法,除锌肥的喷施浓度为0.5%,硼肥的喷施浓度为0.2%以外,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8

一种榛树的种植方法,除锌肥的喷施浓度为0.5%,硼肥的喷施浓度为0.3%以外,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9

一种榛树的种植方法,除锌肥的喷施浓度为0.5%,硼肥的喷施浓度为0.4%以外,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10

一种榛树的种植方法,除锌肥的喷施浓度为0.2%,硼肥的喷施浓度为0.6%以外,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11

一种榛树的种植方法,除锌肥的喷施浓度为0.8%,硼肥的喷施浓度为0.1%以外,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1

喷施自来水进行对照。

对比例2

一种榛树的种植方法,只喷施浓度为0.3%的锌肥,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3

一种榛树的种植方法,只喷施浓度为0.4%的硼肥,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试验例

将榛树设置3个区组,每个区组10个处理,每个处理5株,测定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座果率、单果重、果仁重、出仁率、脂肪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如表一所示。

(1)光合测定

净光合速率测定:7月中旬上午11:00左右利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型便携式光合系统分析仪进行测定。每个小区选取中间3株样树,选取中部南向1片完全展开的健康叶片连续测量5次。采用人工红蓝光源,光合有效辐射(par)为1800μmol·m·s,co2流速设定为500μmol·s。叶片对人工光源有一定的响应时间,等光合作用稳定后进行测定。

叶绿素含量(cci值)测定:试验cci值在7月中旬测定,测定方法为:每个小区选取中间3株样树,在每株样树南向中部外围位置随机选取3片正常叶片,选用ccm-200手持叶绿素仪(澳作生态仪器有限公司,北京)测定。测定时应避开叶脉,在叶缘和叶脉中间中部位置进行测定。

(2)结实测定

座果率统计:待4月上旬雌花全部开放时,从每株试验树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上选择出1支标准枝并作标记,并统计每标准枝上的雌花数并进行记录。当8月下旬种子完全成熟时,统计每标准枝上的结果数,与之前测得的雌花数一起计算座果率。

单果重与果仁重测定:在统计完座果率之后,取同一方向同一高度的外围种子30个,选其中质量最大的10个进行测定(精确到0.001g)。

出仁率统计:出仁率=果仁重/单果重×100%。

(3)果仁品质测定

脂肪酸含量测定:采用结实测定之后的果仁(保留种皮)进行测定,测定方法采用《食品中粗脂肪的测定》(gb/t14772-2008)。

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上述脱去脂肪酸以后的果仁进行测定,方法采用《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5009.5-2010)中的燃烧法进行测定。

表一光合测定、结实测定及果仁测定结果

表二不同硼、锌处理对4年生平欧杂交榛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双因素方差分析

注:*p<0.05;**p<0.01,下同。

表三不同浓度的硼、锌处理对4年生平欧杂交榛单果重、果仁重、出仁率和座果率双因素方差分析

由表一可知,喷施浓度为0.2%-0.8%的锌肥和浓度为0.1%-0.6%的硼肥,榛树光合速率快,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59.59%,单果重增加2.52%,果仁重增加3.16%,出仁率增加2.22%,叶片磷含量增加60.52%。进一步优选锌肥和硼肥的浓度,喷施0.3%-0.5%的锌肥和0.2%-0.4%的硼肥,收获的榛子的品质进一步提高,更优选为锌肥0.4%和硼肥0.3%。

由表一和表二可知,硼处理对净光合速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锌处理和其交互作用对净光合速率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实施例8显著高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5、实施例7、实施例9、对比例1、对比例2和对比例3(p<0.05),实施例4和实施例6对于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5、实施例7和实施例8处理表现为不显著(p>0.05),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和实施例7处理显著高于实施例1、实施例9、对比例1、对比例2和对比例3(p<0.05),实施例2与除实施例8外的所有处理均不显著(p>0.05)。

由表一和表三可知,硼处理和其交互作用对单果重影响不显著(p>0.05);锌处理对单果重影响极显著(p<0.01)。其中实施例6显著高于实施例2(p<0.05),其它处理均不显著(p>0.05)。

硼处理对果仁重影响显著(p<0.05);锌处理对果仁重影响极显著(p<0.01);硼、锌交互作用对果仁重影响不显著(p>0.05)。实施例5显著高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3(p<0.05),其它处理均不显著(p>0.05)。

硼处理对出仁率影响极显著(p<0.01);锌处理和其交互作用对出仁率影响显著(p<0.05)。实施例2、实施例5和实施例8显著高于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4(p<0.05),其它处理均不显著(p>0.05)。

硼、锌处理和其交互作用对座果率影响不显著(p>0.0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