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捷回收的水产养殖网箱用死鱼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物的生产活动,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水产养殖网箱养殖范围广,内部养殖密度高,在养殖时难免有鱼类死亡的现象发生,若死鱼积聚在底部没有及时将其清理出来,会产生有机物质,这些有机质在底部被腐败厌氧菌分解产生有毒害物质,对于生存的养殖鱼类造成极大的危害,腐烂恶化产生的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气体进入水体会引起水质恶化,同时大量有机质为病原菌提供营养,病原菌借机大量繁殖,加剧鱼类的发病,威胁养殖鱼群的生存环境。
目前,在收集养殖箱的死鱼时传统的死鱼收集采用人工进行打捞清理,而水产养殖范围较广,打捞清理难度较大且费时费力,难以及时全面地将网箱内部的死鱼清除出来,造成死鱼在养殖箱中腐烂,引发水质恶化,导致鱼群的生态环境遭到污染、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捷回收的水产养殖网箱用死鱼收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收集养殖箱的死鱼时传统的死鱼收集采用人工进行打捞清理,而水产养殖范围较广,打捞清理难度较大且费时费力,难以及时全面地将网箱内部的死鱼清除出来,造成死鱼在养殖箱中腐烂,引发水质恶化,导致鱼群的生态环境遭到污染、破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捷回收的水产养殖网箱用死鱼收集装置,其结构包括:死鱼收集装置、输气管、支撑架、气泵、气压活塞缸、平衡板、主轴、绳索回收装置、养殖网箱、死鱼传送口,所述死鱼收集装置通过输气管与气泵下端相连接,所述输气管嵌入在养殖网箱下方,所述支撑架下方与养殖网箱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轴安装于支撑架上方,所述主轴上端与平衡板中心铰合链接,所述气泵与气压活塞缸相连接,所述气压活塞缸上端与平衡板下端相焊接,所述死鱼传送口安装于养殖网箱侧端,所述绳索回收装置下方与养殖网箱内部底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死鱼收集装置设有进水口、收集槽、固定扣、连接环、助浮装置,所述进水口安装于收集槽侧表面,所述收集槽上端与助浮装置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助浮装置侧端设有连接环,所述固定扣与连接环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助浮装置设有进气口、橡胶防水层、助浮气囊,所述进气口与助浮气囊相连接,所述助浮气囊嵌入在橡胶防水层内部,所述进气口安装于助浮装置侧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绳索回收装置设有第一传动齿轮、传动链、第二传动齿轮、驱动电机、绳索回收轮、绳索、转动轴,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与第二传动齿轮相连接,所述转动轴嵌入在第一传动齿轮内部,所述驱动电机与第二传动齿轮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安装于绳索回收轮内部,所述绳索包裹着绳索回收轮外端同时与绳索回收轮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绳索一端与固定扣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绳索嵌入在养殖网箱侧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助浮装置呈圆环结构,且与输气管相连接,以便于将空气充入助浮装置内部,使死鱼收集装置浮起,实现将死鱼清理出养殖箱进行处理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绳索一端与绳索回收轮固定连接,方便于将死鱼收集装置拉回复位,使槽口上方对着死鱼传送口,便于死鱼准确落入收集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设有的死鱼收集装置对死鱼进行收集清理,同时运用助浮装置做辅助作用,通过气泵将空气导入到助浮气囊中,利用浮力将死鱼收集装置运送到水面上来,方便养殖人员对死鱼进行处理,防止死鱼在养殖网箱内腐烂,产生气体恶化水质。
本发明设有的绳索回收装置在对死鱼收集装置进行拉回复位过程中,利用绳索连接助浮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绳索回收轮旋转将绳索收回,带动助浮装置复位,从而再次收集死鱼,有效地代替人工打捞,减小了死鱼清理难度,使养殖网箱中的死鱼能够及时全面地被清理出来,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了死鱼收集的便捷性,同时也保护了鱼群的生存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便捷回收的水产养殖网箱用死鱼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死鱼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助浮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绳索回收装置结构俯视图。
图中:死鱼收集装置-1、输气管-2、支撑架-3、气泵-4、气压活塞缸-5、平衡板-6、主轴-7、绳索回收装置-8、养殖网箱-9、死鱼传送口-10、进水口-101、收集槽-102、固定扣-103、连接环-104、助浮装置-105、进气口-1051、橡胶防水层-1052、助浮气囊-1053、第一传动齿轮-801、传动链-802、第二传动齿轮-803、驱动电机-804、绳索回收轮-805、绳索-806、转动轴-80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捷回收的水产养殖网箱用死鱼收集装置,其结构包括:死鱼收集装置1、输气管2、支撑架3、气泵4、气压活塞缸5、平衡板6、主轴7、绳索回收装置8、养殖网箱9、死鱼传送口10,所述死鱼收集装置1通过输气管2与气泵4下端相连接,所述输气管2嵌入在养殖网箱9下方,所述支撑架3下方与养殖网箱9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轴7安装于支撑架3上方,所述主轴7上端与平衡板6中心铰合链接,所述气泵4与气压活塞缸5相连接,所述气压活塞缸5上端与平衡板6下端相焊接,所述死鱼传送口10安装于养殖网箱9侧端,所述绳索回收装置8下方与养殖网箱9内部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死鱼收集装置1设有进水口101、收集槽102、固定扣103、连接环104、助浮装置105,所述进水口101安装于收集槽102侧表面,所述收集槽102上端与助浮装置105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助浮装置105侧端设有连接环104,所述固定扣103与连接环104相连接。
所述助浮装置105设有进气口1051、橡胶防水层1052、助浮气囊1053,所述进气口1051与助浮气囊1053相连接,所述助浮气囊1053嵌入在橡胶防水层1052内部,所述进气口1051安装于助浮装置105侧端。
所述绳索回收装置8设有第一传动齿轮801、传动链802、第二传动齿轮803、驱动电机804、绳索回收轮805、绳索806、转动轴807,所述第一传动齿轮801通过传动链802与第二传动齿轮803相连接,所述转动轴807嵌入在第一传动齿轮801内部,所述驱动电机804与第二传动齿轮803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807安装于绳索回收轮805内部,所述绳索806包裹着绳索回收轮805外端同时与绳索回收轮805相配合。
所述绳索806一端与固定扣103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绳索806嵌入在养殖网箱9侧端。
所述助浮装置105呈圆环结构,且与输气管2相连接,以便于将空气充入助浮装置105内部,使死鱼收集装置1浮起,实现将死鱼清理出养殖箱进行处理的作用。
所述绳索806一端与绳索回收轮805固定连接,方便于将死鱼收集装置1拉回复位,使槽口上方对着死鱼传送口10,便于死鱼准确落入收集槽102中。
所述进水口101呈圆形结构,便于水进入收集槽102内,从而受重力影响沉入水中。
其具体的工作流程作如下: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鱼死亡后,身体内部的控制自身浮力的器官会失去控制,导致无法维持浮力,从而下沉至平衡板6上,再由气泵4将空气从助浮气囊1053中抽出,通过输气管2传输到气压活塞缸5内,使得气压活塞缸5内部的活塞杆上升,同时带动平衡板6的一端升起,通过主轴7固定连接平衡板6中心,使得平衡板6另一端下沉,让平衡板6上方的死鱼受重力影响通过死鱼传送口10滑落下沉至收集槽102内部,再控制气泵4停止抽气,让平衡板6受到水压下沉,并带动活塞杆使其向气压活塞缸5内部挤压,将空气从气压活塞缸5中挤压出去进入输气管2中,再导入到助浮气囊1053中,使助浮气囊1053膨胀产生浮力并且带动收集槽102浮起,助浮装置105通过固定扣103连接绳索806,收集槽102在向上升起时拉动绳索806,收集槽102露出水面,让养殖人员将收集槽102内的死鱼清理出来,控制驱动电机804运转,带动第二传动齿轮803转动,第二传动齿轮803通过传动链802与第一传动齿轮801连接,使第一传动齿轮801带动转动轴807旋转,转动轴807转动时带动绳索回收轮805也同时进行转动,将绳索806收回,绳索806拉动助浮装置105带动整个死鱼收集装置1沉入水中,使得死鱼收集装置1复位,让槽口对准在死鱼传送口10下方,绳索806回收使固定扣103末端嵌入养殖网箱9中,对死鱼收集装置1进行固定,重复使用,对死鱼进行收集。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收集养殖箱的死鱼时传统的死鱼收集采用人工进行打捞清理,而水产养殖范围较广,打捞清理难度较大且费时费力,难以及时全面地将网箱内部的死鱼清除出来,造成死鱼在养殖箱中腐烂,引发水质恶化,导致鱼群的生态环境遭到污染、破坏,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发明利用设有的死鱼收集装置对死鱼进行收集清理,同时运用助浮装置做辅助作用,通过气泵将空气导入到助浮气囊中,利用浮力将死鱼收集装置运送到水面上来,方便养殖人员对死鱼进行处理,防止死鱼在养殖网箱内腐烂,产生气体恶化水质,通过绳索回收装置在对死鱼收集装置进行拉回复位过程中,利用绳索连接助浮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绳索回收轮旋转将绳索收回,带动助浮装置复位,从而再次收集死鱼,有效地代替人工打捞,减小了死鱼清理难度,使养殖网箱中的死鱼能够及时全面地被清理出来,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了死鱼收集的便捷性,同时也保护了鱼群的生存环境。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