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性状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34585发布日期:2019-01-28 12:32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性状的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高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性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但目前中国玉米机械粒收质量不高是阻碍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

籽粒破碎率、杂质率和田间损失率是评价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主要指标。

籽粒破碎率和杂质率偏高是当前我国玉米机械粒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籽粒破碎率和杂质率不仅造成玉米收获产量损失、降低玉米等级和销售价格,而且增大烘干成本、增加安全贮藏的难度,成为我国玉米机械粒收技术推广的重要限制因素。

田间机收损失率包括落粒损失和落穗损失两部分,落粒落穗不仅造成产量损失,也会影响农户采用机械粒收技术的愿望,是当前制约玉米机械粒收技术推广的又一重要因素。

因而,研发低成本、高效、无残留化学调控剂,降低玉米机械化收获时的籽粒破碎率、杂质率和田间损失率对于提高目前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性状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开了一种提高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性状的方法,包括:

一种提高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性状的方法,包括:采用乙醇溶液对玉米种植田进行喷施。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0%。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于玉米开花散粉后第30天进行喷施,喷施时间为下午6:00以后至天黑之前,喷施时全株喷施。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按照60000株/公顷,行距为60cm的种植密度,每亩用量30kg乙醇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通过喷施10%乙醇处理玉米种植田,使得玉米的籽粒破碎率、杂质率和田间损失率等主要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具体表现为破碎率、杂质率、落粒损失率、落穗损失率和产量损失率显著下降;同时,喷施10%乙醇处理的玉米产量和品质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籽粒中亦未检测到乙醇残留。因而,10%乙醇可以作为改善和提高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生化试剂应用于玉米生产,进而提高我国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水平。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喷施10%乙醇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对比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喷施10%乙醇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对比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喷施10%乙醇对玉米籽粒破碎率的影响对比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喷施10%乙醇对玉米籽粒杂质率的影响对比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喷施10%乙醇对玉米籽粒落粒损失率的影响对比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喷施10%乙醇对玉米籽粒落穗损失率的影响对比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喷施10%乙醇对玉米籽粒产量损失率的影响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验例:

试验区玉米种植密度为60000株/公顷,行距为60cm。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处理为喷施10%乙醇溶液,以喷等量清水为对照。于玉米开花散粉后第30天进行喷施,喷施时间为下午6:00以后至天黑之前,每亩用量30kg,喷施时全株喷施。小区面积为667.7m2,每个处理重复三次。

10%乙醇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分析纯乙醇与蒸馏水以体积比1:9的方式进行混合。

产量

籽粒成熟后,每小区收获400株,籽粒风干后测定400株的籽粒产量,然后根据种植密度折算单位面积产量。

籽粒品质

籽粒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脂肪含量测定采用残余法;淀粉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酶解法;赖氨酸测定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

杂质率、籽粒破碎率

2017年10月15日采用润源4yz-4b玉米收割机(山东润源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对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灰古镇付湖新村种植玉米品种隆平206的试验地块进行收割,收获完成后将玉米收获机机仓内的玉米籽粒样品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取出约3kg,对照处理和喷乙醇处理均取样3次,然后用手工分拣的方法将取样样品分为籽粒和杂质(非子粒)两部分,并分别称重记为wg和wng;采用目视法依玉米籽粒的完整性与否,将其分为完整子粒和破碎子粒并分别称取其重量,分别记为kw和bkw。

籽粒破碎率(%)=bkw/(kw+bkw)×100

籽粒杂质率(%)=wng/(wg+wng)×100

落穗损失量和落粒损失量

在润源4yz-4b玉米收割机收割过的地块上随机选取3个点,每个点选取8行和10米行长作为样区,人工收集样区内收割机遗留在地上的所有玉米果穗(落穗)和籽粒(落粒),其中果穗人工脱粒后称重(g1)后与落粒重(g2)相加得到总产量损失量(g)。

落穗损失率=g1/单位面积产量×100%

落粒损失率=g2/单位面积产量×100%

产量损失率=g/单位面积产量×100%

乙醇含量测定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籽粒中乙醇含量

如1所示,喷施10%乙醇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对比图,产量是衡量技术措施是否恰当的首要评价标准,由图1可知,对照(喷等量清水处理)的产量为7841.9kg/hm2,喷施10%乙醇溶液处理的产量为7832.5kg/hm2。可见,与对照相比,喷施10%乙醇处理未显著降低夏玉米品种隆平206产量。

如图2所示,喷施10%乙醇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对比图,玉米籽粒收获的主要目的就是生产饲料,进行蛋白质转化。品质优良的玉米籽粒有较好的氮平衡作用,能有效促进猪、牛、鸡等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吸收转化,提高出栏率。玉米籽粒品质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和赖氨酸含量。由图2可知,对照(喷等量清水处理)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和赖氨酸含量分别为8.56%、3.78%、75.4%和27.8%;喷施10%乙醇溶液处理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和赖氨酸含量分别为8.41%、3.69%、75.3%和26.5%,对照(喷等量清水处理)和喷施10%乙醇溶液处理在蛋白质、脂肪、淀粉和赖氨酸含量方面无显著差异,可见,喷施10%乙醇溶液未显著降低夏玉米品质隆平206的籽粒品质。

如图3所示,喷施10%乙醇对玉米籽粒破碎率的影响对比图,由图3可知,对照(喷等量清水处理)的籽粒破碎率为6.71%,喷施10%乙醇溶液处理的破碎率为4.22%。喷施10%乙醇溶液处理与对照(喷等量清水处理)相比,破碎率显著降低,说明喷施10%乙醇溶液可显著降低夏玉米品种隆平206的籽粒破碎率。

如图4所示,喷施10%乙醇对玉米籽粒杂质率的影响对比图,由图4可知,对照(喷等量清水处理)的籽粒杂质率为5.42%,喷施10%乙醇溶液处理的杂质率为2.88%。喷施10%乙醇溶液处理与对照(喷等量清水处理)相比,籽粒杂质率显著降低,说明喷施10%乙醇溶液可显著降低夏玉米品种隆平206的籽粒杂质率。

如图5所示,喷施10%乙醇对玉米籽粒落粒损失率的影响对比图,由图5可知,对照(喷等量清水处理)的籽粒落粒损失率为6.32%,喷施10%乙醇溶液处理的籽粒落粒损失率为2.67%。喷施10%乙醇溶液处理与对照(喷等量清水处理)相比,籽粒落粒损失率显著降低,说明喷施10%乙醇溶液可显著降低夏玉米品种隆平206的籽粒落粒损失率。

如图6所示,喷施10%乙醇对玉米籽粒落穗损失率的影响对比图,由图6可知,对照(喷等量清水处理)的籽粒落穗损失率为5.05%,喷施10%乙醇溶液处理的籽粒落穗损失率为2.11%。喷施10%乙醇溶液处理与对照(喷等量清水处理)相比,籽粒落穗损失率显著降低,说明喷施10%乙醇溶液可显著降低夏玉米品种隆平206的籽粒落穗损失率。

如图7所示,喷施10%乙醇对玉米籽粒产量损失率的影响对比图,由图7可知,对照(喷等量清水处理)的籽粒产量损失率为11.37%,喷施10%乙醇溶液处理的籽粒产量损失率为2.11%。喷施10%乙醇溶液处理与对照(喷等量清水处理)相比,籽粒产量损失率显著降低,说明喷施10%乙醇溶液可显著降低夏玉米品种隆平206的籽粒产量损失率。

喷施10%乙醇对收获籽粒残留乙醇的影响对比,乙醇特别是过量使用含有乙醇的制品可引起人和动物多脏器功能损害,而本试验中使用的生化制剂由化学纯乙醇配制而成,因而有必要对收获籽粒进行乙醇残留测定。由表1可知,对照和喷施10%乙醇处理均未检测出乙醇残留,二者差异不显著,说明喷施10%乙醇处理不会造成籽粒中乙醇残留。

表1喷施10%乙醇对收获籽粒残留乙醇的影响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