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操作部和双轴承渔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9937发布日期:2019-05-03 20:5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离合器操作部和双轴承渔线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操作部和双轴承渔线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通过旋转手柄来使卷线筒旋转从而对渔线进行卷绕的双轴承渔线轮。双轴承渔线轮具有对手柄的旋转向卷线筒的传递/非传递进行切换的离合器操作柄。在离合器操作柄固定有用于操作离合器操作柄的离合器操作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通过从卷线筒侧紧固螺钉来固定于离合器操作柄的离合器操作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5-216867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的离合器操作部从卷线筒侧安装有螺钉。因此,为了出于保养(maintenance)等目的而拆下螺钉以为了将离合器操作部从离合器操作柄拆下时,存在卷线筒会成为妨碍而难以拆下该离合器操作部的问题。

本发明是根据这样的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将离合器操作部从离合器操作柄拆下的离合器操作部和双轴承渔线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所涉及的离合器操作部为安装于离合器操作柄(例如,离合器操作柄170)的双轴承渔线轮(例如,双轴承渔线轮100)的离合器操作部(例如,离合器操作部180),其中,所述离合器操作柄沿与卷线筒(例如,卷线筒140)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的左右方向延伸,且相对于所述卷线筒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所述离合器操作部具有第1部件(例如,第1部件181)和第2部件(例如,第2部件182),其中,所述第1部件由用户进行操作;所述第2部件与所述第1部件进行组合,来与所述第1部件从所述上下方向夹持所述离合器操作柄。

根据具有上述特征的离合器操作部,构成为第1部件和第2部件从上下方向夹持离合器操作柄的结构。因此,在拆卸离合器操作部时,卷线筒不会成为妨碍,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离合器操作部从离合器操作柄拆下。

可以构成为:所述离合器操作柄为板状,且具有朝向所述卷线筒的方向的第1表面(例如,第1表面171)和位于该第1表面的相反一侧的第2表面(例如,第2表面172),所述第2部件具有第1凹部(例如,凹部182c、182d),且从所述第2表面侧安装于所述离合器操作柄,其中,所述第1凹部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且是供所述离合器操作柄进入的第1凹部,其底面(例如,底面182ca、182da)以与所述第2表面接触的朝向而形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从卷线筒的相反一侧将第2部件拆下,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离合器操作部从离合器操作柄拆下。

可以构成为:所述第1部件在其下表面具有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并收装所述离合器操作柄的狭缝(例如,狭缝181b),所述第2部件具有供所述第1部件进入且向下方凹进的第2凹部(例如,凹部s),所述第2凹部的底部(例如,底板182a)通过紧固件(例如,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向上紧固于所述第1部件(例如,经由第3部件183被紧固),据此,所述第2部件被固定于所述第1部件。

根据该结构,能够向下方拆下紧固件,因此,在拆卸离合器操作部时,卷线筒不会成为妨碍,从而能够容易地将离合器操作部从离合器操作柄拆下。

可以构成为:所述第1部件具有卡合机构(例如,凸部181bb),所述卡合机构与所述离合器操作柄卡合,来限制该第1部件相对于所述离合器操作柄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离合器操作部牢固地固定于离合器操作柄。

可以构成为:还具有紧固件(例如,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该紧固件通过将所述第2部件向上紧固于所述第1部件来将该第2部件固定于所述第1部件,所述第2部件具有突出部(例如,突出部182e),该突出部在比被所述紧固件紧固的部位靠将所述双轴承渔线轮安装在钓竿上时的该钓竿的后端侧的位置向下侧突出。

根据该结构,第2部件在钓竿的后端侧的位置具有向下侧突出的突出部,因此,通过突出部而从钓竿的后端侧不容易看见紧固件,从而离合器操作部的美观性变得良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二观点所涉及的双轴承渔线轮具有所述离合器操作部。

根据具有上述特征的双轴承渔线轮,构成为离合器操作部的第1部件和第2部件从上下方向夹持离合器操作柄的结构。因此,在拆卸离合器操作部时,卷线筒不会成为妨碍,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离合器操作部从离合器操作柄拆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容易地将离合器操作部从离合器操作柄拆下的离合器操作部和双轴承渔线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轴承渔线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从斜下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从斜上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以包括第1紧固件的方式来切割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合器操作部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合器操作部的第1部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双轴承渔线轮;110:轮脚;120:第1主体部;130:手柄;140:卷线筒;150:第2主体部;160:连结部;170:离合器操作柄;171:第1表面;172:第2表面;173:凹部;180:离合器操作部;181:第1部件;181a:主体部;181aa:下表面;181b:狭缝;181ba:底面;181bb:凸部;181c:伸出部;181ca:突出部;181d:第1凸起;181da:螺纹连接孔;181e:第2凸起;181ea:螺纹连接孔;182:第2部件;182a:底板;182b:侧壁;182c:凹部;182ca:底面;182d:凹部;182da:底面;182e:突出部;182f:第1通孔;182g:第2通孔;183:第3部件;183a:通孔;183b:通孔;184:第1紧固件;185:第2紧固件;c1:离合器板;c2:连结部;m:渔线轮主体;s:凹部;u: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合器操作部和双轴承渔线轮进行说明。在附图中,对相同或等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记。

(双轴承渔线轮100的结构)

参照图1~图5,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轴承渔线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后述的卷线筒140的旋转轴、即卷线筒轴延伸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手柄130侧设为“右”,将与手柄130侧相反一侧设为“左”。另外,将双轴承渔线轮100安装在钓竿上时的钓竿侧设为“下”,将双轴承渔线轮100安装在钓竿上时的与钓竿侧相反一侧设为“上”,将钓竿的顶端侧(渔线放出方向)设为“前”,将钓竿的后端侧设为“后”。

如图1等所示,双轴承渔线轮100具有轮脚(reelfoot)110、第1主体部120、手柄130、卷线筒140、第2主体部150、连结部160、离合器操作柄170(图2和图3等)和离合器操作部180。双轴承渔线轮100通过轮脚110安装于钓竿。双轴承渔线轮100还具有用于将渔线均匀地卷绕在卷线筒140上的平整绕线机构等。第1主体部120、手柄130、卷线筒140、第2主体部150和连结部160构成双轴承渔线轮100的渔线轮主体m(轮脚110、离合器操作柄170和离合器操作部180以外的部分)。

第1主体部120将卷线筒140的一端能够旋转地进行支承。另外,在第1主体部120上安装有手柄130。第1主体部120具有旋转传递机构、离合器机构、机械制动器(mechanicalbrake)和曳力机构等。

旋转传递机构将手柄130的旋转传递给卷线筒140而使卷线筒140旋转。离合器机构对由旋转传递机构进行的手柄130的旋转向卷线筒140的传递/非传递(手柄130和卷线筒140的联动/非联动)进行切换。作为这些机构,能够采用公知的机构。

旋转传递机构例如具有:驱动齿轮,其与手柄130一起旋转;和小齿轮,其与驱动齿轮直接啮合,或者经由一个以上的齿轮与驱动齿轮进行联动。小齿轮以在左右方向上能够移动的方式设置。小齿轮具有能够供销子进入的凹部,其中,销子设置于卷线筒140的旋转轴、即卷线筒轴。

在小齿轮位于左侧时,销子进入凹部,小齿轮与卷线筒140卡合。在该状态下,手柄130的旋转经由驱动齿轮和小齿轮而传递给卷线筒140,从而使卷线筒140旋转。在小齿轮位于右侧时,销子不会进入凹部,从而小齿轮与卷线筒140不卡合。在该状态下,手柄130的旋转不会传递给卷线筒140,从而不会使卷线筒140旋转。

离合器机构例如通过使小齿轮左右移动,来切换所述手柄130的旋转的传递/非传递。离合器机构具有离合器板(clutchplate)c1(图3)、离合器凸轮(clutchcam)和离合器拨叉(clutchyoke)。离合器板c1经由连结部c2与离合器操作柄170连结。离合器板c1基于离合器操作柄170的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而旋转。离合器凸轮通过离合器板c1的旋转而旋转。离合器凸轮通过旋转使离合器拨叉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离合器拨叉与所述小齿轮一起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离合器机构由离合器操作柄170来进行操作。离合器操作柄170以圆弧状的轨迹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离合器操作柄170安装有离合器操作部180,离合器操作柄170经由离合器操作部180被操作。

当离合器操作柄170位于上方位置时,小齿轮位于左侧的位置,小齿轮与卷线筒140卡合。即,当离合器操作柄170位于上方位置时,离合器机构成为将手柄130的旋转传递给卷线筒140的状态(以下还称为离合器机构处于接合状态)。

在离合器机构处于接合状态时,如果进行向下方下压离合器操作柄170的操作的话,伴随着该下压操作,离合器板c1和离合器凸轮旋转,离合器拨叉向右侧移动。据此,小齿轮向右侧移动,从而使小齿轮与卷线筒140不再卡合。如此,当离合器操作柄170向下方位置移动时,离合器机构成为不会将手柄130的旋转传递给卷线筒140的状态(以下还称为离合器机构处于断开状态)。

离合器板c1等被弹簧等施力,当解除对离合器操作柄170的所述下压操作时,离合器操作柄170回到上方位置(离合器机构恢复为接合状态)。此外,离合器机构也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即使解除对离合器操作柄170的所述下压操作,离合器操作柄仍停留在下方的位置(离合器机构仍保持断开状态),而再次对离合器操作柄170进行了所述下压操作时,使离合器操作柄170回到上方位置。

第2主体部150将卷线筒140的另一端能够旋转地进行支承。第2主体部150还具有多个齿轮等,该多个齿轮用于接受卷线筒140的旋转,而使平整绕线机构的蜗杆轴(wormshaft)旋转(均未图示)。此外,所述多个齿轮也可以配置在第1主体部120内。第2主体部150还具有电池壳体和旋转传感器等,其中,电池壳体收装用于使后述的水深计数器工作的电池;旋转传感器用于检测卷线筒的旋转。

连结部160连结将卷线筒140置于其间而相离的第1主体部120和第2主体部150。双轴承渔线轮100具有显示钓钩组件的水深的水深计数器的功能,连结部160具有显示水深的显示装置、和用于操作该水深计数器的操作按钮等。

(离合器操作柄170)

离合器操作柄170与离合器板c1及连结部c2形成为一体。离合器操作柄170为矩形的平板状(板状),具有朝向卷线筒140方向的第1表面171、和位于第1表面171的相反一侧的第2表面172。离合器操作柄170在其上表面还具有向下侧凹进的凹部173。如上所述,离合器操作柄170是用于对手柄130的旋转向卷线筒140的传递/非传递进行切换的部件。

(离合器操作部180)

如图2~图5所示,离合器操作部180以包围离合器操作柄170的方式安装于该离合器操作柄170,且为了使离合器操作柄170移动而由用户进行下压操作。离合器操作部180具有第1部件181、第2部件182、第3部件183、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通过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经由第3部件183将第2部件182紧固于第1部件181,据此,第2部件182和第3部件183固定于第1部件181,从而构成离合器操作部180。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例如为螺栓。

第1部件181从上侧安装于离合器操作柄170,且为用户的手指例如大拇指接触的部件。即,第1部件181为由用户进行操作的部件。为了与大拇指的形状相适配,第1部件181的上表面由平缓凹进的曲面形成。另外,在该上表面上,于左右方向上形成有防滑的细槽。第1部件181具有主体部181a、狭缝181b、伸出部181c、第1凸起181d和第2凸起181e。

主体部181a为大致长方体形状,且具有其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从上侧向下侧逐渐变窄的形状。主体部181a的下表面181aa以与第2部件182的后述的底板182a面接触的方式形成为平面状。在该下表面181aa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狭缝181b。

狭缝181b延伸到主体部181a的左右的侧面,用于收装离合器操作柄70。主体部181a的下表面181aa通过狭缝181b而被分割成两个区域。在狭缝181b的底面181ba形成有凸部181bb。凸部181bb从狭缝181b的底面181ba向下突出,而与离合器操作柄170的凹部173卡合。凸部181bb例如以与凹部173嵌合的方式而形成。通过使凹部173与凸部181bb卡合来限制第1部件181向左右方向的移动。

伸出部181c从主体部181a的上部向远离卷线筒140的方向伸出。伸出部181c以整体朝远离卷线筒140的方向向下倾斜的方式弯曲。伸出部181c的形状为与第2部件182的形状相适配的形状。伸出部181c具有向下方突出的板状的突出部181ca。

第1凸起181d和第2凸起181e分别具有圆筒形状。第1凸起181d和第2凸起181e分别以其一部分嵌入主体部181a的方式形成。第1凸起181d和第2凸起181e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第1凸起181d和第2凸起181e分别以其下端部向比主体部181a的下表面181aa靠下侧突出的方式而形成。第1凸起181d具有与第1紧固件184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孔(内螺纹部)181da,第2凸起181e具有与第2紧固件185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孔(内螺纹部)181ea。

第2部件182为安装于离合器操作柄170的大致下侧的部件。第2部件182通过与第1部件181组合来与第1部件181协同工作而从上下方向夹持离合器操作柄170。第2部件182具有底板182a、从该底板182a的周缘部向上方立起的侧壁182b、设置于侧壁182b的左右两端部的凹部182c、182d、从底板182a的周缘部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182e、和设置于底板182a的第1通孔182f和第2通孔182g。

底板182a为板状部分。第1部件181的主体部181a的下表面181aa与底板182a接触,从而使底板182a从下方堵塞住狭缝181b。底板182a和第1部件181从上下方向夹持收装于狭缝181b的离合器操作柄170。

侧壁182b配置于底板182a的除卷线筒140侧的部分以外的位置,其上端部与第1部件181的形状相适配,而使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凹进,为在第1部件181和第2部件182组合时不会产生间隙的形状。另外,通过侧壁182b和底板182a形成位于第2部件18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且向下侧凹进的凹部s。第1部件181的下部进入到该凹部s。此外,第1部件181的伸出部181c的突出部181ca进入到侧壁182b的内侧。据此,进行第1部件181的定位。凹部s被伸出部181c所覆盖,但其内部为空洞(图4)。据此,离合器操作部180实现轻量化。

凹部182c和182d形成于侧壁182b的左右两端部。凹部182c和凹部182d各自的下侧的侧壁面与底板182a的上表面共面。因此,所述下侧的各侧壁面和底板182a的上表面整体与离合器操作柄170的下表面接触。离合器操作柄170从前方(卷线筒140侧)插入到凹部182c、182d中。即,凹部182c、182d在朝向卷线筒140侧的方向上形成。具体而言,凹部182c和凹部182d在其各底面182ca和底面182da朝向与离合器操作部170的第2表面172接触的方向上形成,且在从左右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形成为大致日文片假名“コ”字状。

如图4等所示,突出部182e以其下端部位于比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的下端靠下侧的位置的长度向下侧突出。尤其是,突出部182e以握持钓竿的用户无法视觉确认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的长度向下侧突出。突出部182e在从下侧观察的情况下,以从后方(卷线筒140的相反一侧)和左右两侧包围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的方式配置为大致“u”字状。

突出部182e如上述那样地构成,因此,在离合器操作部180中,能够将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的头部配置于被突出部182e围成的空间u内(图4),来隐藏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而使握持着钓竿的用户观察不到。尤其是,由于突出部182e具有在比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的紧固部位靠后方(将双轴承渔线轮100安装在钓竿上时的该钓竿的后端侧)的位置向下侧突出的部分,因此,能够通过该部分隐藏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而使使用钓竿和双轴承渔线轮100的用户观察不到。

第1部件181的第1凸起181d和第2凸起181e分别进入到第1通孔182f和第2通孔182g。据此,进行第1部件181和第2部件182的定位。

第3部件183为平板状的部件,与第2部件182的底板182a接触。第3部件183具有供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分别穿过的通孔183a和通孔183b。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分别经由通孔183a和通孔183b而与第1凸起181d和第2凸起181e的各个凸起螺纹连接,据此,第3部件183被按压于第2部件182,第2部件182(尤其底板182a)被紧固于第1部件181。据此,离合器操作柄170从上下方向被第1部件181和第2部件182夹持。通过将第2部件182(尤其底板182a)紧固于第1部件181,而能够将第2部件182和第3部件183一起固定于第1部件181,从而能够组装离合器操作部180。第3部件183通过基于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的紧固来防止第2部件182出现损伤。另外,第3部件183通过其整体来使基于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的紧固力均匀化。

(离合器操作部180的安装和拆卸)

对将离合器操作部180向离合器操作柄170安装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从图2所示的状态,将第2部件182从离合器操作柄170的后方(第2表面172侧)如图3所示那样安装于离合器操作柄170。此时,以凹部182c、182d的底面182ca、182da与离合器操作柄170的第2表面172接触的方式将第2部件182安装于离合器操作柄170。

接着,使第1部件181从上方罩住离合器操作柄170,且从离合器操作柄170的上方安装第1部件181。此时,离合器操作柄170被收装于第1部件181的狭缝181b,且第1部件181与第2部件182组合。接着,从下方将第3部件183按压到第2部件182的下表面,且经由通孔183a和通孔183b将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螺纹连接于第1凸起181d和第2凸起181e,由此,由第1部件181(尤其是,狭缝181b的底面181ba)和第2部件182(尤其是,底板182a)从上下方向夹持离合器操作柄170。据此,第1部件181和第2部件182等被固定于离合器操作柄170。此时,离合器操作柄170被收装于第1部件181的狭缝181b,且第2部件182的凹部182c、182d的各底面182ca、182da与离合器操作柄170的第2表面172侧接触,因此,第1部件181和第2部件182不会相对于离合器操作柄170在前后方向上偏移。如此,将离合器操作部180向离合器操作柄170的安装结束。

另一方面,在将离合器操作柄180从离合器操作柄170拆卸的情况下,首先,拧松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来拆下第1部件181~第3部件183。之后,将第1部件181~第3部件183从离合器操作柄170拆下。

(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第1部件181和第2部件182从上下方向夹持离合器操作柄170,因此,在拆卸离合器操作部180时,卷线筒140不会妨碍拆卸(例如,在图4中,由于可以从下方拆下螺栓,因此,卷线筒140的存在不会成为妨碍),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离合器操作部180从离合器操作柄170拆下。

第2部件182具有凹部182c和凹部182d,且从后方(第2表面172侧)安装于离合器操作柄170,因此,能够将第2部件182从卷线筒140的相反一侧拆下,从而能够容易地将离合器操作部180从离合器操作柄170拆下,其中,凹部182c和凹部182d以底面(例如,底面182ca和底面182da)与离合器操作柄170的第2表面172接触的朝向而形成。

第1部件181具有狭缝181b,第2部件182具有凹部s,且底板182a通过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经由第3部件183向上紧固于第1部件181,从而被固定于第1部件181,因此,在拆卸离合器操作部180时,能够从下方拆下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卷线筒140不会妨碍拆卸(例如,在图4中,由于可以从下方拆下螺栓,因此,卷线筒140不会成为妨碍),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离合器操作部180从离合器操作柄170拆下。

第1部件181具有与离合器操作柄170的凹部173卡合的凸部181bb,因此,能够限制离合器操作部180相对于离合器操作柄170在左右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将离合器操作部180牢固地固定于离合器操作柄170。

由于第2部件182能够通过突出部182e来隐藏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离合器操作部180具有良好的美观性,其中,突出部182e至少具有在比被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紧固的部位靠将双轴承渔线轮100安装于钓竿时的该钓竿的后端侧的位置向下侧突出的部分。此外,也可以降低突出部182e的高度。只要能够隐藏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的至少一部分,离合器操作部180的美观性在某种程度上就会变得良好。

(变形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如下所述的变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离合器操作柄170的上方将第1部件181安装于离合器操作柄170,且从离合器操作柄170的第2表面172侧将第2部件182安装于离合器操作柄17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构成为:将第1部件181和第2部件182均设为块(block)状的部件,且在第1部件181的下表面形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狭缝,在第2部件182的上表面形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狭缝,并由第1部件181和第2部件182从上下夹持离合器操作柄17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部件181具有狭缝181b,第2部件182具有凹部182c和凹部182d,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构成为:第1部件181具有收装离合器操作柄170的凹部,第2部件182具有收装离合器操作柄170的狭缝。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2部件182的底板182a与第1紧固件184及第2紧固件185的头部之间配置有第3部件183,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在第2部件182的底板182a与第1紧固件184及第2紧固件185的头部之间配置垫圈。另外,还可以为在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的头部的直径比第2部件182的通孔182g和通孔182f的孔径大的情况下,使第2部件182的底板182a与第1紧固件184及第2紧固件185的头部直接接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螺栓(具有头的螺栓)作为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第1部件181设置卡钩(hook),在第2部件182设置使卡钩能够自如拆装地卡止的卡止孔,且在对第1部件181和第2部件182进行组合时使卡钩自如拆装地卡止于卡止孔。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1部件181的第1凸起181d和第2凸起181e上形成有螺纹连接孔181da和181ea,在第2部件182上形成有与螺纹连接孔181da、181ea对应的通孔181f、182g,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在第1部件181和第2部件182上分别形成有三个以上的螺纹连接孔和通孔,还可以将螺纹连接孔和通孔分别交错地配置于第1部件181和第2部件18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离合器操作柄170的凹部173和第1部件181的凸部181bb卡合,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离合器操作柄170上设置凸部,在第1部件181上设置凹部来使两者卡合。另外,还可以在离合器操作柄170和第1部件181的一方上设置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向槽,在另一方设置在纵向槽内可滑动的凸部。使离合器操作柄170和第1部件181卡合的卡合机构并不限定于一个,也可以将两个以上的卡合机构沿左右方向排列而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突出部182e隐藏了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安装用于覆盖第2部件182的底板182a的罩,而从外部无法视觉确认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从第2部件182朝向第1部件181被紧固,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第1部件181上形成通孔,在第2部件182的与第1部件181的通孔对应的位置形成螺纹连接孔,以使第1紧固件184和第2紧固件185从第1部件181朝向第2部件182被紧固。

上述实施方式为例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具有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对在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所记载的结构要素进行自由地组合。另外,本发明也包括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均等的发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