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托竹荪无公害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2387发布日期:2019-01-18 23:02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红托竹荪无公害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竹荪(dictyophoraindusiatavent.expersfisch)又名竹笙、竹菌、竹参等,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自古就被列为“草八珍”之一。竹荪营养丰富,子实体所含的19种氨基酸占总重量的40%,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5%。竹荪是我国名贵的山野珍鍾,早己为中外人所仰慕,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食品,有“现代保健食品”、“人类植物性食品的顶峰”等美誉此外,竹荪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1、b2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显著的滋补保健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竹荪具有清热润肺,补肾明目,活血祛痛等功能,对身体虚弱、咳嗽、外伤等有止痛补气的作用。经常食用竹荪能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起到“刮油”的作用。此外,竹荪还有抑菌作用,能够延长汤、羹的存放时间,保持菜肴的新鲜美味。目前,传统的红托竹荪种植的方式较为简单,病虫害发生严重,防治难度较大,且由于生长周期长且大量产出时间都在6-10月份高温高湿季节,病虫害极易大量发生,通常使用化学农药来灭杀杂菌和害虫,采用单纯化学性的较大药剂进行灭菌和杀虫时直接处理红托竹荪子实体时容易影响子实体的生长和发育,而且更易造成红托竹荪子实体中化学农药残留量超标,影响安全性。因此,一种不施用化学农药又能够减少红托竹荪病虫害发生率的红托竹荪无公害栽培方法,是当务之急。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红托竹荪无公害栽培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红托竹荪无公害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场地:选择土壤腐殖质层厚度在3-5cm,土壤ph在6-7的土地;(2)整地:将选好的场地进行深翻,对土壤进行消毒,再加入红托竹荪地下抗病剂并将其与土壤混匀,所述红托竹荪地下抗病剂是由如下重量份原料构成:乌头1-3份、丁香3-6份、松针6-10份、酸模11-16份、烟草13-15份;(3)播种:向整地完成后的场地中铺施有机红托竹荪培养基,铺施厚度为5-20cm,向选好的场地中播种红托竹荪,播种完毕后覆土,然后向土壤浇水;(4)日常管理:播种后用天然抗病虫害制剂对土壤表层进行喷洒,每隔7-13d用天然抗病虫害制剂喷洒,土壤湿度保持在45-5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85%,控制温度在7-28℃,所述天然抗病虫害制剂是由如下重量份原料构成:金银花15-19份、黄精16-20份、虎杖10-16份、侧柏5-8份、益母草12-18份、紫苏26-34份、薄荷10-14份;(5)采收:红托竹荪生长180-220天后进行采收。优选的,所述步骤(2)的对土壤进行消毒,是对地面下10-15cm的土壤进行消毒。此时消毒效果较好,已基本能保证红托竹荪生长初期不被杂菌干扰。优选的,所述红托竹荪地下抗病剂,是将乌头、丁香、松针、酸模、烟草混合后打成浆液得到。打成浆液后施入更易其中有益成分释放,效果较好。优选的,所述向选好的场地中播种红托竹荪,是将红托竹荪菌种播种在有机红托竹荪培养基上,再用该有机红托竹荪培养基覆盖1-3cm。用有机红托竹荪培养基覆盖有利于红托竹荪充分生长,并增强遮光效果,加快红托竹荪的前期生长。优选的,所述红托竹荪菌种的播种密度为0.5-1.5kg/m2。此时播种密度较为适中,所生长出来的子实体对土壤的利用充分,又不会相互干扰。优选的,所述有机红托竹荪培养基,含有玉米芯55%、锯末10%、豆粕10%、秸秆粉15%、金银花藤7%、无机盐2%、糖1%。此有机红托竹荪培养基的促进红托竹荪生长效果较好,且无有毒有害物质积累。优选的,所述有机红托竹荪培养基,其整体含水量为45-60%、ph为5.8-6.2。此条件下的有机红托竹荪培养基更适合红托竹荪生长。优选的,所述天然抗病虫害制剂,是将金银花、黄精、虎杖、侧柏、益母草、紫苏、薄荷混合后打碎成浆得到。优选的,所述喷洒天然抗病虫害制剂,每次的喷洒量为0.3-1kg/m2。此时的抗病虫害效果较好,并且不会影响红托竹荪子实体的生长。乌头:乌头,药用根,含有乌头碱,对多种害虫和有害微生物有着良好的驱杀效果,用量过大时会影响红托竹荪的生长。丁香:丁香对多种有害微生物均有着良好的杀菌效果。松针:松针对多种有害微生物均有着良好的杀菌效果,且不会对红托竹荪造成影响。酸模:酸模,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根肥厚,茎直立细弱,常不分枝,基生叶丛生有长柄,茎生叶无柄抱茎,叶长圆形至披针形,窄圆锥形花序,顶生,瘦果椭圆形,果被圆形,花期4-6月,果期5-8月,生于山地草坡,山坡,河滩等潮湿肥沃的地方,药用全草,含有牡荆素,金丝桃甙及鞣质,防治多种害虫,抑制多种有害微生物的孢子发芽。烟草: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2m,基部木质化,上部分枝,被有粘质毛,叶抱茎性,花顶生,蒴果圆形,花期8-10月,栽培,药用全草,含有左旋烟碱,毒藜碱,去氢毒藜碱等,胃毒、触杀、熏蒸三种杀虫作用,防治稲螟虫,稻飞虱,浮尘子,蝽象,蚜虫等。金银花(藤):金银花自古以来就以它的药用价值广泛而著名。其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疽疔毒等。现代研究证明,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药理活性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力。金银花藤的作用与金银花相似,但有益成分含量稍低,纤维素含量更高。黄精:黄精,多年生草本,地下有横生的根状茎,茎上端曲折,圆柱形,叶狭披针形,浆果球形,暗紫色,生于山坡和路旁,药用根茎,含有烟酸,醌类成分等,能有效杀虫及防治植物病。虎杖:虎杖,多年生草本,高1-1.5m,茎直立,丛生,基部木质化,分枝无毛,中空,散生红色或紫红色斑点,单叶互生,瘦果椭圆形,三棱,花期7-9月,果期9-11月,药用根、根茎或叶,含有蒽醌类衍生物,其有着良好的驱虫抗病效果。侧柏:侧柏,常绿乔木,有时灌木状,高达20m,小枝扁平,为鳞片状绿叶所包,叶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球果圆球形,直立,蓝绿色,被白粉,栽培,药用部位叶与枝、柏子仁,含有松柏苦味素,侧柏甙等,对红托竹荪的多种病虫害都有着良好的防治效果。益母草:益母草,一年或两年生草本,茎直立,高60-120cm,钝四棱形有糙伏毛,多分枝,叶对生,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淡褐色光滑,花期6-9月,果期9-10月;生于荒地,路旁,药用带花、叶的枝及枝梢(益母草),果实,含有生物碱、益母草碱,水苏碱等,能防治红托竹荪的多种病害微生物。紫苏:紫苏,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具特异香气,茎钝四棱形,绿色或灰绿色,密被长柔毛,叶对生,轮伞花序,小坚果近球形,灰褐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栽培,药用全株,含有脂肪油,能防治红托竹荪的多种病害微生物。薄荷:薄荷,多年生芳香草本,高50-80cm,茎方,青绿色或紫色,被逆生长柔毛,叶对生,长卵形至椭圆形,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花冠粉红色或紫色,小坚果长圆形,淡褐色,夏秋季开花,生于山坡、平原,水沟边,药用全草,以叶为主,含有挥发油,主要为左旋薄荷醇,薄荷酮等,具有较好的抗杂菌活性,且不会影响红托竹荪的生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本发明通过挑选合适的红托竹荪栽培场地,然后消毒,调节合适的土壤ph,再使用由乌头、丁香、松针、酸模、烟草配伍得到的红托竹荪地下抗病剂对土壤进行处理,减少由土壤中害虫及有害微生物造成的病虫害;使用由金银花、黄精、虎杖、侧柏、益母草、紫苏、薄荷混合后得到的天然抗病虫害制剂对红托竹荪栽培地块进行日常喷洒处理,达到驱逐、灭杀害虫的效果,并且抑制栽培场地中则杂菌生长,减少红托竹荪的病虫害,本发明的方法不施用化学肥料及农药,能减少红托竹荪室外栽培的虫害发生率的效果。本发明是一种不施用化学农药,能够减少红托竹荪病虫害发生率的红托竹荪无公害栽培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红托竹荪无公害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场地:选择土壤腐殖质层厚度在3-5cm,土壤ph在6-7的土地;(2)整地:将选好的场地进行深翻,对地面下12.5cm的土壤进行消毒,再加入红托竹荪地下抗病剂并将其与土壤混匀,所述红托竹荪地下抗病剂是将乌头2kg、丁香4.5kg、松针8kg、酸模13.5kg、烟草14kg混合后打成浆液得到;(3)播种:向整地完成后的场地中铺施有机红托竹荪培养基,其整体含水量为52.5%、ph为6,铺施厚度为12.5cm,向选好的场地中播种红托竹荪,播种密度为1kg/m2,播种完毕后覆土,然后向土壤浇水;(4)日常管理:播种后用天然抗病虫害制剂对土壤表层进行喷洒,每隔10d用天然抗病虫害制剂喷洒,每次的喷洒量为0.65kg/m2,土壤湿度保持在45-5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85%,控制温度在7-28℃,所述天然抗病虫害制剂是将金银花17kg、黄精18kg、虎杖13kg、侧柏6.5kg、益母草15kg、紫苏30kg、薄荷12kg混合后打碎成浆得到;(5)采收:红托竹荪生长200天后进行采收。所述有机红托竹荪培养基,含有玉米芯55%、锯末10%、豆粕10%、秸秆粉15%、金银花藤7%、无机盐2%、糖1%。实施例2一种红托竹荪无公害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场地:选择土壤腐殖质层厚度在3-5cm,土壤ph在6-7的土地;(2)整地:将选好的场地进行深翻,对地面下10cm的土壤进行消毒,再加入红托竹荪地下抗病剂并将其与土壤混匀,所述红托竹荪地下抗病剂是将乌头1kg、丁香3kg、松针6kg、酸模16kg、烟草15kg混合后打成浆液得到;(3)播种:向整地完成后的场地中铺施有机红托竹荪培养基,其整体含水量为45%、ph为5.8,铺施厚度为5cm,向选好的场地中播种红托竹荪,播种密度为0.5kg/m2,播种完毕后覆土,然后向土壤浇水;(4)日常管理:播种后用天然抗病虫害制剂对土壤表层进行喷洒,每隔7d用天然抗病虫害制剂喷洒,每次的喷洒量为0.3kg/m2,土壤湿度保持在45-5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85%,控制温度在7-28℃,所述天然抗病虫害制剂是将金银花15kg、黄精16kg、虎杖10kg、侧柏8kg、益母草18kg、紫苏34kg、薄荷14kg混合后打碎成浆得到;(5)采收:红托竹荪生长220天后进行采收。所述有机红托竹荪培养基,含有玉米芯55%、锯末10%、豆粕10%、秸秆粉15%、金银花藤7%、无机盐2%、糖1%。实施例3一种红托竹荪无公害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场地:选择土壤腐殖质层厚度在3-5cm,土壤ph在6-7的土地;(2)整地:将选好的场地进行深翻,对地面下15cm的土壤进行消毒,再加入红托竹荪地下抗病剂并将其与土壤混匀,所述红托竹荪地下抗病剂是将乌头3kg、丁香6kg、松针10kg、酸模11kg、烟草13kg混合后打成浆液得到;(3)播种:向整地完成后的场地中铺施有机红托竹荪培养基,其整体含水量为60%、ph为6.2,铺施厚度为20cm,向选好的场地中播种红托竹荪,播种密度为1.5kg/m2,播种完毕后覆土,然后向土壤浇水;(4)日常管理:播种后用天然抗病虫害制剂对土壤表层进行喷洒,每隔13d用天然抗病虫害制剂喷洒,每次的喷洒量为1kg/m2,土壤湿度保持在45-5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85%,控制温度在7-28℃,所述天然抗病虫害制剂是将金银花19kg、黄精20kg、虎杖16kg、侧柏5kg、益母草12kg、紫苏26kg、薄荷10kg混合后打碎成浆得到;(5)采收:红托竹荪生长180天后进行采收。所述有机红托竹荪培养基,含有玉米芯55%、锯末10%、豆粕10%、秸秆粉15%、金银花藤7%、无机盐2%、糖1%。实施例4一种红托竹荪无公害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场地:选择土壤腐殖质层厚度在3-5cm,土壤ph在6-7的土地;(2)整地:将选好的场地进行深翻,对地面下12.5cm的土壤进行消毒,再加入红托竹荪地下抗病剂并将其与土壤混匀,所述红托竹荪地下抗病剂是将乌头2kg、丁香4.5kg、松针8kg、酸模13.5kg、烟草14kg混合后打成浆液得到;(3)播种:向整地完成后的场地中铺施有机红托竹荪培养基,其整体含水量为52.5%、ph为6,铺施厚度为12.5cm,向选好的场地中播种红托竹荪,播种密度为1kg/m2,再用该有机红托竹荪培养基覆盖2cm,然后覆土,然后向土壤浇水;(4)日常管理:播种后用天然抗病虫害制剂对土壤表层进行喷洒,每隔10d用天然抗病虫害制剂喷洒,每次的喷洒量为0.65kg/m2,土壤湿度保持在45-5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85%,控制温度在7-28℃,所述天然抗病虫害制剂是将金银花17kg、黄精18kg、虎杖13kg、侧柏6.5kg、益母草15kg、紫苏30kg、薄荷12kg混合后打碎成浆得到;(5)采收:红托竹荪生长200天后进行采收。所述有机红托竹荪培养基,含有玉米芯55%、锯末10%、豆粕10%、秸秆粉15%、金银花藤7%、无机盐2%、糖1%。对比例1不使用红托竹荪地下抗病剂及天然抗病虫害制剂,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在同一地区选择5块土地,每块200m2,分别用实施例1-4、对比例1的方法进行红托竹荪的栽培。将实施例1-4、对比例1进行对比:病害率(%)虫害率(%)年均红托竹荪产量(kg/亩)实施例12.60.8121.4实施例23.21.9107.2实施例33.41.2114.0实施例42.40.7128.6对比例118.820.464.5由上数据可知,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降低红托竹荪病害率、虫害率,并提高红托竹荪产量。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