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莎豆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7501发布日期:2020-04-29 00:3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莎豆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莎豆收获机。



背景技术:

油莎豆是从非洲引进的一种优质高产油料作物,在我国南北各地的沙滩、山坡、丘陵、林间均可种植,抗旱耐涝,省工省肥;油沙豆主要收获地下核状根茎果,专利号cn201010575281.5公开的双笼油莎豆收获机包括旋耕耙、输送带和筛笼,旋耕耙挖起的油沙豆植株直接经输送带送到筛笼进行筛分,其中,筛网式输送带一般包括两个传动辊,两个传动辊的两侧之间通过链条传动,两根链条之间固定网片,一般为固定网片,筛笼为双层筛笼,这种收获机存在以下问题:1、筛网式输送带筛上物重量大,整机运行阻力大,能耗高;果实携带有大量的土块,重量大,在筛片上容易发生滑坡,致使筛片式输送带的输送能力低、筛分效果差;2、内外筛笼之间的空间较小,所以加料速度不能过快,若物料加入速度过快,则内外筛笼之间会满载较土块与油莎豆,使得土块来不及经外筛笼筛分就与油莎豆一同排出,筛分效果差;3、筛笼的重量全部由转轴承担,电机直接驱动转轴转动,通过转轴来驱动筛笼转动,电机运转的阻力大,能耗高,且转轴易变形,影响设备使用寿命;4、果实携带的土块湿度较大,筛网式输送带和筛笼的网眼易堵塞,影响筛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油莎豆收获机。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油莎豆收获机,其包括行走底盘,在所述行走底盘的前端底部设有前后设置的定深轮和旋耕耙,在所述旋耕耙后方的所述行走底盘上设有网带式输送机、溜槽、双层筛笼和输送机,向上倾斜设置的所述网带式输送机的进料端与所述旋耕耙的后端下方之间设置有向后上方倾斜设置的铲土板,所述网带式输送机的出料端置于溜槽的进料端,所述溜槽的出料端置于所述双层筛笼的前置筛笼内,所述输送机的进料斗置于所述双层筛笼的物料出料口的下方;在所述行走底盘的前端顶部设置有储料箱,所述输送机的出料端置于所述储料箱的上方;在所述行走底盘上固定有机架,所述双层筛笼包括倾斜设置的转轴、内筛笼、外筛笼和前置筛笼,在所述机架上转动设有所述转轴,在所述转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内外设置的所述内筛笼和所述外筛笼;在所述外筛笼前端的所述转轴外部套设有所述前置筛笼,所述前置筛笼的后端与所述外筛笼的前端对接固定,在所述前置筛笼的内壁与所述内筛笼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喇叭状的连接筒;在所述机架上固定有与所述前置筛笼或外筛笼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在所述外筛笼的后端与所述内筛笼的后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环形挡板,在所述外筛笼后端与所述挡板相邻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物料出料口;在所述物料出料口的内侧和外侧均固定有沿所述转轴轴向固定的刮板,所述物料出料口外侧的所述刮板活动置于所述输送机的进料斗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外筛笼的内壁固定有若干列沿轴向布置的耙钉。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或变速箱,所述电机或变速箱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前置筛笼或所述外筛笼外部的第二从动齿圈,和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的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圈啮合传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前置筛笼和所述外筛笼下方的所述机架上固定有若干对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轴线相对于所述转轴的轴线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前置筛笼的内壁上固定有导向叶片。

进一步的,在所述外筛笼及前置筛笼的外部固定有外辊刷,所述外辊刷的辊刷轴两端分别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外辊刷的刷毛与所述外筛笼及所述前置筛笼滑动接触。

进一步的,在所述内筛笼的内部转动设有内辊刷,所述内辊刷的辊刷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内辊刷的刷毛与所述内筛笼滑动接触。

进一步的,在所述前置筛笼的前端、内筛笼的后端或外筛笼的后端固定有第一主动齿圈,在所述辊刷轴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主动齿圈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网带式输送机包括由上向下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助推机构、压紧机构和筛片式输送机构,所述铲土板的顶端与所述压紧机构的顶端齐平,所述助推机构的推动板活动设置在所述筛片式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筛片式输送机构的筛片的顶端与所述压紧机构滑动接触接;在所述筛片式输送机构两侧的所述机架上分别转动设有若干与所述筛片式输送机构的第一传输带滚动接触的滚轮;所述筛片式输送机构的传动辊与所述助推机构的传动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传输带的上下皮带之间的所述机架上固定有挡檐,所述挡檐置于下层所述滚轮的上方。

进一步的,在所述筛片式输送机构下方的所述机架上固定有若干相对于所述筛片式输送机构传输方向垂直布置的固定刷,所述固定刷的刷毛与所述筛片式输送机构的下层筛片滑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纵横交错固定连接的压条。

进一步的,所述筛片式输送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两根传动辊,在两根所述传动辊的两端之间分别套设有所述第一传输带,在两根所述第一传输带之间固定有筛片;所述筛片包括均匀的固定在两根所述第一传输带之间的若干固定轴,在每相邻的两根所述固定轴之间均设有一个活动设置的所述网片,所述网片的前端与对应的前一根所述固定轴铰接,所述网片的后端活动搭接在对应的后一根所述固定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助推机构包括两根传动轴,在两根所述传动轴的两端之间分别套设有第二传输带,在两根所述第二传输带之间固定有若干助推组件;所述助推组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传输带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杆的前端固定有所述推动板;在所述固定杆的后端固定有毛刷,所述毛刷与所述网片滑动接触,在所述推动板两侧的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转动设有滑轮。

进一步的,在所述行走底盘上固定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双层筛笼的物料出料口与所述输送机的进料斗之间。

进一步的,在所述双层筛笼前端的所述行走底盘上固定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朝向对准所述双层筛笼的内部,并朝向所述双层筛笼的卸料端。

本发明的优点:1、利用推动板推动油莎豆植株,使油莎豆植株与网片之间发生相对移动,加强分离效果,提高油莎豆的收净率,增加收益;且设置了滑轮用于支撑网带式输送机的第一传输带,加强整机的承载能力,减小整机运行阻力,降低成本;2、在双层筛笼的进料端加设前置筛笼,原料进入前置筛笼内,前置筛笼内部空间较大,且大部分杂质能够经前置筛笼筛出,可有效的增强筛分效果,筛分效果好;3、转轴与支撑轮配合承担了筛笼的重量,防止筛笼重量全部集中在转轴上而造成转轴变形的问题出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且用齿轮传动直接驱动筛笼转动代替驱动转轴转动,可有效的减小转动阻力,降低能耗;4、在网片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了毛刷和固定刷,并且还设置了内外辊刷,综合疏通效果好,防止堵塞,保证筛分效果;5、整机体积小,制造方便,成本低,且独特的网带式输送机与双层分选筛笼、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等配合,可实现对油莎豆的多次筛分,可有效的提高油莎豆的收净率,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网带式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助推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活动筛片式输送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多层分选筛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b-b剖视图。

行走底盘1、定深轮2、旋耕耙3、网带式输送机4、助推机构4.2、压紧机构4.3、筛片式输送机构4.4、推动板4.5、第一传输带4.6、滚轮4.7、传动辊4.8、传动轴4.9、固定刷4.10、固定轴4.11、网片4.12、第二传输带4.13、助推组件4.14、固定杆4.15、毛刷4.16、滑轮4.17、挡檐4.18、铰接环4.19、弯头4.20、溜槽5、双层筛笼6、前置筛笼6.1、转轴6.2、内筛笼6.3、外筛笼6.4、连接筒6.5、变速箱6.6、挡板6.7、物料出料口6.8、耙钉6.9、第二从动齿圈6.10、输出轴6.11、第二主动齿轮6.12、支撑轮6.13、导向叶片6.14、外辊刷6.15、辊刷轴6.16、内辊刷6.17、第一主动齿圈6.18、第一从动齿轮6.19、刮板6.20、输送机7、铲土板8、储料箱9、第一风机10、第二风机11、机架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油莎豆收获机,其包括行走底盘1,在行走底盘1的前端底部设有前后设置的定深轮2和旋耕耙3,在旋耕耙3后方的行走底盘1上设有网带式输送机4、溜槽5、双层筛笼6和输送机7,向上倾斜设置的网带式输送机4的进料端与旋耕耙3的后端下方之间设置有向后上方倾斜设置的铲土板8,旋耕耙3将油莎豆植株及油莎豆挖起后经铲土板8送到网带式输送机4的上方;

在行走底盘1上固定有机架12,

网带式输送机4包括机架12和由上向下相互平行设置在机架12上的助推机构4.2、压紧机构4.3和筛片式输送机构4.4,

助推机构4.2包括两根传动轴4.9,在两根传动轴4.9的两端之间分别套设有第二传输带4.13,在两根第二传输带4.13之间固定有若干助推组件4.14,助推组件4.14包括固定杆4.15,固定杆4.15的两端与对应的第二传输带4.13固定连接,在固定杆4.15的前端固定有推动板4.5,助推机构4.2的推动板4.5活动设置在筛片式输送机构4.4的上方;在固定杆4.15的后端固定有毛刷4.16,毛刷4.16与网片4.12滑动接触,助推组件4.14在第二传输带4.13的带动下向着筛片式输送机构4.4的卸料端移动,移动过程中通过推动板4.5推动筛片上的植株,增强筛分效果的同时保证筛片式输送机构4.4的运输能力;同时,通过毛刷4.16可对筛片进行疏通,防止泥土堵塞网眼,保证筛分效果;在推动板4.5两侧的固定杆4.15的底端转动设有滑轮4.17,滑轮4.17沿着第一传输带4.6或筛片滚动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推动板4.5与筛片直接接触发送硬摩擦,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筛片式输送机构4.4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12上的两根传动辊4.8,在两根传动辊4.8的两端之间分别套设有第一传输带4.6,在两根第一传输带4.6之间固定有筛片;筛片包括均匀的固定在两根第一传输带4.6之间的若干固定轴4.11,在每相邻的两根固定轴4.11之间均设有一个活动设置的网片4.12,网片4.12的前端与对应的前一根固定轴4.11铰接,网片4.12的后端活动搭接在对应的后一根固定轴4.11上;传动辊4.8带动第一传输带4.6转动,上层的第一传输带4.6之间的网片4.12的后端刚好搭接在其后一根固定轴4.11上,上层的各个网片4.12通过固定轴4.11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筛片实现对根茎类作物的筛分;网片4.12的前端固定有若干铰接环4.19,铰接环4.19套设在对应的前一根固定轴4.11上;网片4.12的后端固定有向下弯的弯头4.20,弯头4.20的弧度与固定轴4.11的弧度相同,弯头4.20搭接在对应的后一根固定轴4.11上;弯头4.20刚好扣合在对应的固定轴4.11上,降低网片4.12活动端向外翻折的风险,延长使用寿命,保证筛分效果;

在筛片式输送机构4.4两侧的机架12上分别转动设有若干与筛片式输送机构4.4的第一传输带4.6滚动接触的滚轮4.7;滚轮4.7可对第一传输带4.6起到支撑作用,分解筛上物对于第一传输到4.6的压力,保证进而保证第一传输带4.6的正常运转工作,降低故障率;在第一传输带4.6的上下皮带之间的机架12上固定有挡檐4.18,挡檐4.18置于下层滚轮4.7的上方,挡檐4.18可防止油莎豆和土块进入支撑轮6.13的轴承内部,保证支撑轮6.13正常运转;

在筛片式输送机构4.4下方的机架12上固定有若干相对于筛片式输送机构4.4传输方向垂直布置的固定刷4.10,固定刷4.10的刷毛与筛片式输送机构4.4的下层筛片滑动接触;在第一传输带4.6的带动下,下层的各个网片4.12经过固定刷4.10时,网片4.12与固定刷4.10的刷毛滑动接触,可进一步疏通网眼;

铲土板8的顶端与压紧机构4.3的顶端齐平,压紧机构4.3包括纵横交错固定连接的压条,通过压紧机构4.3;筛片式输送机构4.4的筛片的顶端与压紧机构4.3滑动接触接;通过纵横交错布置的压条可将网片4.12压紧在固定轴4.11上,保证上层筛片的平整性,同时,将网片4.12后端的活动部分与助推机构4.2的推动板4.5分离开,防止推动板4.5将网片4.12的后端向外翻起使网片4.12弯折,进一步保证网片4.12的平整性,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筛片式输送机构4.4的传动辊4.8与助推机构4.2的传动轴4.9通过齿轮啮合传动,在机架12前端固定有分速箱,分速箱的输入轴与拖拉机的动力轴连接,分速箱的输出轴通过变速箱与任意一根传动辊4.8或传动轴4.9传动连接,传动辊4.8与传动轴4.9通过齿轮啮合传动,可使第一传输带4.6和第二传输带4.13反向转动,继而使助推组件4.14将输送段的筛片顶部的植株向卸料端推动,使果实经网片4.12落下;同时,利用推动板4.5推动植株,可使植株与筛片之间发生相对摩擦,加强分离效果;

网带式输送机4的出料端置于溜槽5的进料端,溜槽5的出料端置于双层筛笼6的前置筛笼6.1内,网带式输送机4的出料端输出的物料经溜槽5送入前置筛笼6.1内部;

双层筛笼6包括倾斜设置的转轴6.2、内筛笼6.3、外筛笼6.4和前置筛笼6.1,在机架12上转动设有转轴6.2,在转轴6.2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内外设置的内筛笼6.3和外筛笼6.4;在前置筛笼6.1和外筛笼6.4下方的机架12上固定有若干对支撑轮6.13,支撑轮6.13的轴线相对于转轴6.2的轴线平行设置;支撑轮6.13为槽轮,在外筛笼6.4外壁上设置有与槽轮匹配的轨道,槽轮沿着轨道滚动,支撑轮6.13与转轴6.2一同对内外筛笼及前置筛笼起到支撑作用;

在外筛笼6.4前端的转轴6.2外部套设有前置筛笼6.1,前置筛笼6.1的后端与外筛笼6.4的前端对接固定,在前置筛笼6.1的内壁与内筛笼6.3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喇叭状的连接筒6.5,连接筒6.5设置为喇叭状,便于将前置筛笼6.1中的物料过度到内筛笼6.3中;在机架12上固定有与前置筛笼6.1或外筛笼6.4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或变速箱6.6,电机或变速箱6.6的输出轴6.11通过传动机构与前置筛笼6.1或外筛笼6.4传动连接;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前置筛笼6.1或外筛笼6.4外部的第二从动齿圈6.10,和固定在输出轴6.11上的第二主动齿轮6.12,第二主动齿轮6.12与第二从动齿圈6.10啮合传动;本实施例中在机架12上独立设置了变速箱6.6,第二从动齿圈6.10设置在了前置筛笼6.1的外部;将原料送入前置筛笼6.1的内部,变速箱6.6通过第二主动齿轮6.12与第二从动齿圈6.10传动带动前置筛笼6.1及内外筛笼整体转动对原料进行筛分,掺杂在原料中的大部分较小杂质经前置筛笼6.1筛分出去,大的杂质及物料经连接筒6.5进入内筛笼6.3中并经内筛笼6.3的后端排出,大的杂质截留在内筛笼6.3中,物料及较小杂质进入外筛笼6.4中,剩余的较小物料进一步经外筛笼6.4筛分出去;在外筛笼6.4的后端与内筛笼6.3的后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环形挡板6.7,在外筛笼6.4后端与挡板6.7相邻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物料出料口6.8,外筛笼6.4中截留的物料最终经物料出料口6.8排出;在物料出料口6.8的内侧和外侧均固定有沿转轴轴6.2向固定的刮板6.20,物料出料口6.8外侧的刮板6.20活动置于输送机7的进料斗内,通过刮板6.20能够将下方对应的物料抹平,防止物料堆积而影响筛笼的筛分;

在前置筛笼6.1的内壁上固定有导向叶片6.14,可以是若干相对于前置筛笼6.1轴线倾斜设置的导料板,也可是本实施例中所示的螺旋叶片,导向叶片6.14与前置筛笼6.1一同转动可进一步将前置筛笼6.1中的物料导入内筛笼6.3中;

在外筛笼6.4的内壁固定有若干列沿轴向布置的耙钉6.9,耙钉6.9可对内外筛笼之间的物料进行搅拌疏通,同时,收获根茎类果实时,土块在自重作用下下落时会撞击耙钉6.9破碎,进而加强筛分效果;

在外筛笼6.4及前置筛笼6.1的外部固定有外辊刷6.15,外辊刷6.15的辊刷轴6.16两端分别与机架12转动连接,外辊刷6.15的刷毛与外筛笼6.4及前置筛笼6.1滑动接触;在内筛笼6.3的内部转动设有内辊刷6.17,内辊刷6.17的辊刷轴6.16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2转动连接,内辊刷6.17的刷毛与内筛笼6.3滑动接触;前置筛笼6.1及内外筛笼转动的过程中,与对应的外辊刷6.15或内辊刷6.17滑动接触,通过内外辊刷的刷毛可对前置筛笼6.1及内外筛笼的网眼进行疏通,防止堵塞;在前置筛笼6.1的前端、内筛笼6.3的后端或外筛笼6.4的后端固定有第一主动齿圈6.18,在辊刷轴6.16上固定有与第一主动齿圈6.18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6.19;前置筛笼6.1通过第一主动齿圈6.18与第一从动齿轮6.19传动带动内辊刷6.17及辊刷轴6.16转动,进一步加强刷毛对于筛笼的疏通效果;

在双层筛笼6前端的行走底盘1上固定有第二风机11,第二风机11的出风口朝向对准双层筛笼6的内部,并朝向双层筛笼6的卸料端,筛笼带动物料转动筛分的过程中,第二风机11可将筛笼内部的杂质向卸料端吹送,加强分离效果;

输送机7的进料斗置于双层筛笼6的物料出料口6.8的下方,在行走底盘1的前端顶部设置有储料箱9,输送机7的出料端置于储料箱9的上方;物料出料口6.8排出的油莎豆进入输送机7,经输送机7送到出料箱9内部进行收集;在行走底盘1上固定有第一风机10,第一风机10的出风口朝向述双层筛笼6的物料出料口6.8与输送机7的进料斗之间,由第一风机10可对物料出料口6.8排出的油莎豆中的杂质进行进一步的分离,降低油莎豆的杂质含量;

工作原理:首先,在行走底盘1上安装分配箱,将分配箱的输入轴与拖拉机的动力轴传动连接,并将分配箱的输出轴通过链条、传动轴分别与旋耕耙3、传动辊4.8和变速箱6.6连接,拖拉机的动力传输到分配箱,通过分配箱带动旋耕耙3、网带式输送机4、双层筛笼6运转;

拖拉机牵引行走底盘1移动的过程中,旋耕耙3将油沙豆及油沙豆植株连根挖起后经铲土板8送到网带式输送机4的筛片式输送机构4.4上方;通过第一传输带4.6带动网片4.12将油沙豆植株及油沙豆向卸料端提升,提升的过程中,土块经网片4.12上的网眼漏下,而油莎豆植株则被助推机构4.2的推动板4.5沿着上方的网片4.12向卸料端输送,输送至卸料端时,网片4.12向下翻动将其上方的油莎豆植株及油莎豆全部卸载到溜槽5的内部,经溜槽5落入到前置筛笼6.1内部;

导向叶片6.14转动将前置筛笼6.1内部的物料向出料口推动的过程中,大部分杂质经前置筛笼6.1落下;油莎豆植株及油莎豆经连接筒6.5进入内筛笼6.3中,最终,油莎豆植株经内筛笼6.3的出料端卸出;油沙豆及剩余杂质进入外筛笼6.4中,剩余杂质经外筛笼6.4进一步筛分出去,油莎豆则经物料出料口6.8进入输送机7的进料斗内,并经输送机7送到储料箱9内进行收集;

在上述过程中,第一风机10和第二风机11同时工作,第一风机10可将物料出料口6.8排出的油沙豆中的杂质进一步分离出去;第二风机11则可将内筛笼6.3中的细小杂质直接由其卸料端吹出。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