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环保型养猪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6272发布日期:2019-02-10 13:02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环保型养猪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养猪场生产与生态环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环保型养猪场。



背景技术:

猪,杂食类哺乳动物。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较长,体肥肢短,性温驯,适应力强,繁殖快。有黑、白、棕色或黑白花等色。集约型养猪,导致承载压力大和环境污染,滋生很多病菌,本着有利于防疫卫生和保护环境的要求,猪场应选在离居民或集镇1公里以上、地势高、开阔平坦的地方。现有的养猪场在养猪过程中易产生异臭味,主要是不能够有效的进行猪粪便的清理,从而导致现有养猪场有异臭味,从而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随着我国生猪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生态养殖以及养殖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备受关注。自2014年10月起,国家先后出台《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拉开了生猪市场养殖污染全面治理的序幕,加速供给侧结构的调整和生猪养殖转型升级的步伐,对于养殖企业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因此,推行生态健康养殖,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对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生态环保型养猪场,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环保型养猪场,包括两两均相连通的生猪养殖区、辅助生产区、隔离环保区、生活管理区和果蔬种植区;

所述生猪养殖区包括依次相连通的人工授精车间、空怀妊娠车间、产仔哺乳车间、仔猪保育车间、生长育肥车间、展示车间和出猪台;所述生猪养殖区的猪舍地面均采用漏缝板,且所述漏缝板上设有机械刮粪板,所述漏缝板下方设有液态物管网;

所述辅助生产区包括饲料加工用房;

所述隔离环保区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粪污集中收集池、粪污调质池、异位发酵床车间;所述粪污集中收集池与所述液态物管网相连通;

所述果蔬种植区包括供肥料单元,所述供肥料单元与所述隔离环保区的异位发酵床车间相连通。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生态环保型养猪场,生猪养殖区的猪舍地面均采用漏缝板,猪粪通过漏缝板下方设有液态物管网,通向所述粪污集中收集池,然后通向粪污调质池,池内安装搅拌装置使得粪与水充分混合均匀,再通过抽提泵直接把猪粪尿抽到发酵床垫料上,利用自动搅拌机翻转垫料加速粪尿分解,通过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粪链菌等)在适宜温度、湿度、ph值、营养等环境下分解发酵,使猪粪尿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达到降解、消化猪粪尿,除异味、杀菌消毒除虫目的,最终产出富含有机质以及具备解氮、解磷、解钾能力的有益菌菌群的生物有机肥(富含菌体蛋白)。整个养殖过程无废水排放,发酵床垫料淘汰后作为有机肥利用,最后产出的有机肥通过供肥料单元通向所述果蔬种植区,从而实现了对生猪排泄物进行科学的资源转化,达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2、以“周”为单位安排生产作业,调控繁殖节律和猪群周转计划,实行常年配种、产仔、断奶、保育、生长育肥猪均衡上市。并且实行“全进全出”,做好各阶段防疫消毒和健康处理。生猪生产工艺流程采用“五段式”:(公猪人工授精站)—空怀配种—单体妊娠—产仔哺乳—仔猪保育—生长育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生态环保型养猪场的总体布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生态环保型养猪场中的隔离环保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1、生猪养殖区;11、人工授精车间;12、空怀妊娠车间;13、产仔哺乳车间;14、仔猪保育车间;15、生长育肥车间;16、展示车间;17、出猪台;18、漏缝板;2、辅助生产区;21、饲料加工用房;3、隔离环保区;31、粪污集中收集池;32、粪污调质池;33、异位发酵床车间;331、冷风混合反应器;332、冷风风机;333、垫料层;4、生活管理区;5、果蔬种植区;51、供肥料单元;

图3为生猪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按照动物、建筑物、内外环境、废弃物等属性分类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态环保型养猪场,包括均互相连通的生猪养殖区1、辅助生产区2、隔离环保区3、生活管理区4和果蔬种植区5;

所述生猪养殖区1包括依次相连通的人工授精车间11、空怀妊娠车间12、产仔哺乳车间13、仔猪保育车间14、生长育肥车间15、展示车间16和出猪台17;所述生猪养殖区1的猪舍地面均采用漏缝板,且所述漏缝板上设有机械刮粪板,所述漏缝板下方设有液态物管网;

所述辅助生产区2包括饲料加工用房21;

所述隔离环保区3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粪污集中收集池31、粪污调质池32、异位发酵床车间33;所述粪污集中收集池31与所述漏缝板下方设有的液态物管网相连通;

所述果蔬种植区5包括供肥料单元51,所述供肥料单元51与所述隔离环保区的异位发酵床车间33相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态环保型养猪场,生猪养殖区的猪舍地面均采用漏缝板,猪粪通过漏缝板18下方设有液态物管网,通向所述粪污集中收集池31,然后通向粪污调质池32,池内安装搅拌装置使得粪与水充分混合均匀,再通过抽提泵直接把猪粪尿抽到发酵床车间33的垫料上,利用自动搅拌机翻转垫料加速粪尿分解,通过微生物(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粪链菌等)在适宜温度、湿度、ph值、营养等环境下分解发酵,使猪粪尿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达到降解、消化猪粪尿,除异味、杀菌消毒除虫目的,最终产出富含有机质以及具备解氮、解磷、解钾能力的有益菌菌群的生物有机肥(富含菌体蛋白)。整个养殖过程无废水排放,发酵床垫料淘汰后作为有机肥利用,最后产出的有机肥通过供肥料单元51通向所述果蔬种植区5,从而实现了对生猪排泄物进行科学的资源转化,达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优选地,所述粪污收集池:1座,规格:5m×5m×3.5m(有效水深3.0m),有效容积约75m3,现浇地下式钢砼结构或水泥砖砌体结构,用于粪污集中收集。

优选地,所述调质池:1座,规格:直径5m,深3.5m(有效水深3.0m),有效容积约60m3,现浇地下式钢砼结构或水泥砖砌体结构。用于粪污调匀,使得粪与水充分混合均匀,池内安装搅拌装置和抽提泵。

优选地,所述生物垫料发酵车间:共1栋,长28m,宽36m,檐高3.5m。多条发酵槽组成发酵车间,分设8个发酵槽,4条集污渠。垫料槽采用上位式,砌1.5米水泥槽(可按实际需求变换高度),每个发酵槽槽长25m,有效宽度3.88m(槽的宽度与翻堆机匹配);集污渠槽长25m,有效宽度1.00m。轨道墙为现浇钢砼骨架+水泥砖砌体结构,墙厚260mm,高1.5m。车间上面搭盖阳光棚或钢构棚,防雨,墙体采用矮墙,保证通风,阳光棚能提高温度,有利于发酵床工作。配套机械:自动翻耙机,自动喷污机,移行车等。所述发酵槽上均设有垫料层333,所述垫料层上设有推翻机和用于与所述粪污调质池相连通的排污管。

优选地,所述垫料有稻谷壳、锯末、碎花生壳、碎秸秆、碎玉米芯等,其中以锯末、谷壳搭配最耐用,可根据当地材料情况灵活选择,以降低异位养猪发酵床制作成本。发酵床垫料层厚度不低于80厘米,垫料主要成分(稻谷壳、锯末、碎花生壳等)占90%,其他10%是无毒净土(黏合)和少量的粗盐(防止霉变),盐用量为总材料的0.3%;益生菌菌液每吨垫料用2-5公斤。通过排污管将粪污浇灌在发酵床上,让其充分吸收,然后用翻堆机进行翻堆,每两天添加粪污一次,翻堆一次。

优选地,生物床发酵垫料是一种优质肥料。一般经45天以上发酵后一部分直接用于农田种植,一部分通过深加工制成高档颗粒有机肥料。项目配套种植用地100亩,用于蔬菜、花卉苗木种植,实现“种养结合”。

优选地,所述生猪养殖区1顶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板,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板为养猪场本体进行供电,太阳能是绿色能源,通过太阳光进行发电,从而达到了环保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发酵床车间的上方设有消白烟装置,所述消白烟装置包括冷风混合反应器331和冷风风机332,所述冷风混合反应器设于所述发酵床出口内壁上,所述发酵床外设有冷风风机332,所述冷风风机332与所述冷风混合反应器331相连接。继续上升的烟气进入出口,出口内部独特的冷风混合反应器,可将烟气从57℃降至53℃,烟气降温冷凝的水分,通过出口的收水装置(图中未示)收集至发酵床回用,从而可以消除了发酵过程产生的白烟(粉尘及气体)并回收利用。

所述辅助生产区2设有的饲料加工厂房,一方面满足厂区生产饲料要求,另一方面为区域养猪户提供饲料。

所述生猪养殖区以“周”为单位安排生产作业,调控繁殖节律和猪群周转计划,实行常年配种(人工授精车间)、产仔(空怀妊娠车间)、断奶(产仔哺乳车间)、保育(仔猪保育车间)、生长育肥猪(生长育肥车间)均衡上市。并且实行“全进全出”,做好各阶段防疫消毒和健康处理。生猪生产工艺流程:(公猪人工授精站)—空怀配种—单体妊娠—产仔哺乳—仔猪保育—生长育肥,其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1、繁殖节律:以周为单位进行生产作业。每周配种26头,产仔24窝,出栏肥猪190-210头。年出栏(销售)10000头商品猪,按每头能繁母猪年均提供18-20头猪测算,种猪配置如下:

(1)能繁母猪:年饲养能繁母猪(长大二元杂交母猪)600头,更新30%后备猪;

(2)种公猪:年饲养种公猪6头;

(3)商品猪:年出栏“杜长大”商品育肥猪10000头;

(3)产品周期:从母猪配种到育肥猪上市共计41周,其中空怀妊娠(7+114天)+产仔哺乳(28天)+断奶保育(42天)+育肥出栏(95天)=286天;

(4)母猪繁殖周期:

空怀妊娠(16周)+产仔哺乳(4周)+待配(1周)+生产调整期(2周)=23周;

全年每头母猪产仔胎次:52周/23周=2.27胎/母猪/年。

(5)生产指标:600头×2.27胎/年=1362胎/年,24窝/周×9头断奶猪/窝×97%(3%保育死亡率)=216×97%=209头猪出保育舍/周;209×98%(2%育肥死亡率)=205头猪出栏/周。

(6)群体周转:

按每头母猪有效繁殖周期8胎、年产2.27胎计算,则母猪平均使用年限为8÷2.27≈3.5年,年淘汰率为1÷3.5×100%=28.6%,600头基本母猪猪场年应淘汰更新数为600×28.6%=172头。

公猪年更新率50%,年更新数6×50%=3头。

2、由上所述,猪群粪污生成量计算(粪便含水量65%左右,含尿液、残水)

公猪:3kg/头.日*6*365=6.57吨/年

母猪:3kg/头.日*600*365=657吨/年

仔猪:1.3kg/头.日*10000*28=364吨/年

生长育肥猪:2.1kg/头.日*10000*137=2877吨/年

根据测算,整个猪群饲料消耗总量3904.6吨,生物消化吸收转化成猪肉1000吨,理论测算粪污总量2900吨(鲜干物质),配套1008㎡异位发酵床,将养殖粪污有效转化生物有机肥料,符合生态养殖需求。异位发酵床养猪模式,是一种新型以生物发酵技术+终端生成有机肥的处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同位发酵造成的易染病和潮湿环境,消除由发酵床传染疾病的风险,也克服了同位发酵床的高温对猪造成的应激,还可提高发酵床垫料的使用效率,有效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处污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