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玫瑰增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32143发布日期:2020-05-22 16:25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用玫瑰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玫瑰鲜花增产的花期修剪方法。



背景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可食用花卉约有97个科,100多个属,180多个种。食用玫瑰是以花器官为食用材料的一类蔷薇、玫瑰、月季,统称为食用玫瑰,根据其花器官特征,以及花所具备的优异特性(花红色系、具浓香、无涩味等)分为不同的功能性食用玫瑰品种,如茶用花瓣或花蕾、馅料加工、酒水饮料、提取香精等。我国广泛种植的食用玫瑰品种有滇红、墨红、金边玫瑰、四季玫瑰、大马士革玫瑰、千叶玫瑰等。

食用玫瑰是以花瓣为主要食材的月季品种,食用玫瑰品种因花深红色,具浓香味,适应性强,抗性强,适合产品深加工,所以在云南大面积推广露地种植。其主要产品有玫瑰酱、玫瑰原浆、茶用干花瓣、玫瑰酒、玫瑰纯露、玫瑰超微粉、玫瑰酸奶等,同时,食用玫瑰深加工产品也在持续不断的开发应用中。

食用玫瑰露地栽种,生态、安全、高产等是种植者追求的目标。当露地栽培实现了环境生态、肥料有机、生物农药使用等目标的基础上,高产作为提高种植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食用玫瑰品种能够连续性开花,云南不同种植区域从3月下旬至12月下旬均有开放,通常单枝花朵数量为1-5朵,当水肥、修剪措施规范的情况下,单枝花朵数量在3-5朵;如果修剪不及时分枝较多,那会造成单枝花朵数减少为1-2朵,且出现花朵小、新萌发枝条延后等问题,导致产量急剧下降;同时,花枝数量分布不均,导致株型失衡、病害滋生,严重影响了鲜花的品质和产量,所以,合理的修剪技术对提升食用玫瑰的鲜花产量和品质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食用玫瑰栽培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利用食用玫瑰的生长特性,针对露地栽培食用玫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促进高产的花期修剪方法,对提高食用玫瑰鲜花品质和产量起到重要作用,尤其为食用玫瑰标准化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玫瑰增产方法,适用于食用玫瑰品种,在花期进行修剪,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主枝的修剪:当年从基部新萌发的多枝主枝条中,和/或花期植株基部萌发的多枝主枝条中,视下列情况完成主枝修剪:

a1,对于粗度在0.5厘米以上、长度超过40厘米的主枝,当鲜花采收完成后,即从该主枝最上端向下至第五小叶位置下部剪切,让修剪后的主枝上萌发出2~4个新芽,并让新芽生长形成第一级分枝,每第一级分枝上的花苞数在3~5个,直至各花苞生长形成可采摘鲜花;修剪时要求最上端芽点朝向植株外侧,以确保后续植株修剪和花枝生长;

a2,对于粗度在0.5厘米以上、长度为20~40厘米的主枝,当鲜花采收完成后,从该主枝枝条的最下端向上至第3-4片叶位置上部剪切,让修剪后的主枝上部萌发出1~2个新芽,并让新芽生长形成第一级分枝,每第一级分枝上的花苞数在3~5个,直至各花苞生长形成可采摘鲜花;

a3,对于粗度低于0.3厘米、长度小于30厘米的主枝,当鲜花采收完成后,沿该主枝最下端全部剪除以加强基部通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步骤b,分枝的修剪:待步骤a生长形成的第一级分枝上的鲜花采收完成后,采取下列任一种中的修剪措施进行培养:

b1,从第一级分枝的最下端向上至第3~4个叶片位置上部进行修剪,让每第一级分枝上生长出1~2枝第二级分枝,每第二级分枝的花苞数在3~5个,直至各花苞生长形成可采摘鲜花;

b2,从最下端的第一级分枝下部的主枝上进行剪除,让留下的主枝萌发新的1~2个第一级分枝,每个分枝上的花苞数为3~5个,直至各花苞生长形成可采摘鲜花;

从而获得优质高产的玫瑰鲜花。

优选的,主枝、分枝的修剪的切口一律为斜口以减少雨季病害的发生,影响鲜花品质。

优选的,主枝、分枝的修剪要求枝条最上端的芽点朝向植株外侧,同时剪除植株内侧的枝条,以确保植株中部无茂盛的叶片而影响通风。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采取花后批量连续性修剪的措施,单支花朵数量从1-3朵增加为3-5朵,可大幅提高鲜花产量。

在每亩种植种苗数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本发明的修剪技术措施,有效缩短了植株的开花周期,实现单株有持续开花,使食用玫瑰鲜花产量得到显著增长。

在增加产量的同时,通过本发明修剪还加强了田间病虫害的物理调控,均衡光合叶面积和花枝数量,进而减少了农药施用所带来的人力和财力投入,确保了食用玫瑰鲜花的质量及安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玫瑰增产方法,能促进食用玫瑰优质高产,在花期修剪,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a,主枝的修剪:当年从基部新萌发的多枝主枝条中,和/或在花期植株基部萌发的多枝主枝条中,视下列情况完成主枝修剪:

a1,对于粗度在0.5厘米以上、长度超过40厘米的主枝,当鲜花采收完成后,即从该主枝最上端向下至第五小叶位置下部剪切,让修剪后的主枝上萌发出2~4个新芽,并让新芽生长形成第一级分枝,每第一级分枝上的花苞数在3~5个,直至各花苞生长形成可采摘鲜花;

a2,对于粗度在0.5厘米以上、长度为20~40厘米的主枝,当鲜花采收完成后,从该主枝枝条的最下端向上至第3片叶位置上部剪切,让修剪后的主枝上部萌发出1~2个新芽,并让新芽生长形成第一级分枝,每第一级分枝上的花苞数在3~5个,直至各花苞生长形成可采摘鲜花;

a3,对于粗度低于0.3厘米、长度小于30厘米的主枝,当鲜花采收完成后,沿该主枝最下端全部剪除,以加强基部通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步骤b,分枝的修剪:待步骤a生长形成的第一级分枝上的鲜花采收完成后,采取下列任一种中的修剪措施进行培养:

b1,从第一级分枝的基部向上至第3个叶片位置上部进行修剪,让每第一级分枝上生长出1~2枝第二级分枝,每第二级分枝的花苞数在3~5个,直至各花苞生长形成可采摘鲜花;

b2,从最下端的第一级分枝下部的主枝上进行剪除,让留下的主枝萌发新的1~2个第一级分枝,每个分枝上的花苞数为3~5个,直至各花苞生长形成可采摘鲜花;从而获得优质高产的食用玫瑰鲜花;

其中,主枝、分枝修剪的枝条切口一律为斜口,可减少雨季病害的发生,影响鲜花品质;

其中,主枝、分枝修剪时要求保留枝条最上端的芽点朝向植株外侧,同时剪除植株内侧的枝条,确保植株中部无茂盛的叶片影响通风。

实施例2

玫瑰增产方法,修剪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a,主枝的修剪:当年从基部新萌发的多枝主枝条中,和/或花期植株基部萌发的多枝主枝条中,视下列情况完成主枝修剪:

a1,对于粗度在0.5厘米以上、长度超过40厘米的主枝,当鲜花采收完成后,即从该主枝最上端向下至第五小叶位置下部剪切,让修剪后的主枝上萌发出2~4个新芽,并让新芽生长形成第一级分枝,每第一级分枝上的花苞数在3~5个,直至各花苞生长形成可采摘鲜花;修剪时要求最上端芽点朝向植株外侧,以确保后续植株修剪和花枝生长;

a2,对于粗度在0.5厘米以上、长度为20~40厘米的主枝,当鲜花采收完成后,从该主枝枝条的最下端向上至第4片叶位置上部剪切,让修剪后的主枝上部萌发出1~2个新芽,并让新芽生长形成第一级分枝,每第一级分枝上的花苞数在3~5个,直至各花苞生长形成可采摘鲜花;

a3,对于粗度低于0.3厘米、长度小于30厘米的主枝,当鲜花采收完成后,沿该主枝最下端全部剪除,以加强基部通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步骤b,分枝的修剪:待步骤a生长形成的第一级分枝上的鲜花采收完成后,采取下列任一种中的修剪措施进行培养:

b1,从第一级分枝的基部向上至第4个叶片位置上部进行修剪,让每第一级分枝上生长出1~2枝第二级分枝,每第二级分枝的花苞数在3~5个,直至各花苞生长形成可采摘鲜花;

b2,从最下端的第一级分枝下部的主枝上进行剪除,让留下的主枝萌发新的1~2个第一级分枝,每个分枝上的花苞数为3~5个,直至各花苞生长形成可采摘鲜花;

从而获得优质高产的食用玫瑰鲜花。

其中,主枝、分枝修剪的枝条切口一律为斜口,可减少雨季病害的发生,影响鲜花品质;

其中,主枝、分枝修剪时要求保留枝条最上端的芽点朝向植株外侧,同时剪除植株内侧的枝条,确保植株中部无茂盛的叶片影响通风。

实施例3

玫瑰增产方法,花期修剪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a,主枝的修剪:当年从基部新萌发的多枝主枝条中,和/或花期植株基部萌发的多枝主枝条中,视下列情况完成主枝修剪:

a1,对于粗度在0.5厘米以上、长度超过40厘米的主枝,当鲜花采收完成后,即从该主枝最上端向下至第五小叶位置下部剪切,让修剪后的主枝上萌发出2~4个新芽,并让新芽生长形成第一级分枝,每第一级分枝上的花苞数在3~5个,直至各花苞生长形成可采摘鲜花;修剪时要求最上端芽点朝向植株外侧,以确保后续植株修剪和花枝生长;

a2,对于粗度在0.5厘米以上、长度为20~40厘米的主枝,当鲜花采收完成后,从该主枝枝条的最下端向上至第3片叶位置上部剪切,让修剪后的主枝上部萌发出1~2个新芽,并让新芽生长形成第一级分枝,每第一级分枝上的花苞数在3~5个,直至各花苞生长形成可采摘鲜花;

a3,对于粗度低于0.3厘米、长度小于30厘米的主枝,当鲜花采收完成后,沿该主枝最下端全部剪除,以加强基部通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步骤b,分枝的修剪:待步骤a生长形成的第一级分枝上的鲜花采收完成后,采取下列任一种中的修剪措施进行培养:

b1,从第一级分枝的基部向上至第4个叶片位置上部进行修剪,让每第一级分枝上生长出1~2枝第二级分枝,每第二级分枝的花苞数在3~5个,直至各花苞生长形成可采摘鲜花;

b2,从最下端的第一级分枝下部的主枝上进行剪除,让留下的主枝萌发新的1~2个第一级分枝,每个分枝上的花苞数为3~5个,直至各花苞生长形成可采摘鲜花;

从而获得优质高产的食用玫瑰鲜花。

其中,主枝、分枝修剪的枝条切口一律为斜口,可减少雨季病害的发生,影响鲜花品质;

其中,主枝、分枝修剪时要求保留枝条最上端的芽点朝向植株外侧,同时剪除植株内侧的枝条,确保植株中部无茂盛的叶片影响通风。

本发明中,主枝最上端向下至第五小叶位置下部剪切,在五小叶位置修剪尤为重要,比从其他部位修剪促使萌芽时间缩短了5-7天,而且通过修剪促使了花朵数量从自然生长单支花朵数量1-3朵增加到3-5朵,从而促进食用玫瑰全年产量显著增长;

科学的修剪均衡了植株光合叶面积和花枝数量,加强田间病虫害的物理调控,促进植株健康生长,避免了农药施用带来的人力、财力投入和食品安全问题。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该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