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3249发布日期:2019-04-17 02:30阅读:10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转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转犁。



背景技术:

翻转犁能够对土地进行耕翻,将肥力低的上层土壤翻到下层,将下层较好的土壤翻到上层并将残茬、杂草以及肥料、害虫等翻埋到土中,还可以使土质疏松,从而使土壤中能够保留适当的空气和水分,以利于作物生长。现有的翻转犁上主梁的设置方式决定了主梁的承载力,使得犁铧单体的犁地深度和犁地幅宽受到一定的限制,当需要提高犁铧单体的犁地深度和犁地幅宽时,需要更换更大承载力的主梁,需要消耗极大的生产成本。同时,现有主梁很长,主梁上均设有限深轮,限深轮用于稳定整个犁身并限制犁子的耕深,限深轮会随着翻转犁的翻转而翻转。但是现有主梁上所设的限深轮结构复杂,使用时的稳定性不高,在随犁体翻转时结构繁琐、操作不方便的问题,由于限深轮机构整体重量较大,调整时很容易造成犁架折断。

针对现有翻转犁主梁的承载力有限,限制犁铧单体的犁地深度和犁地幅宽,限深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不高,在随犁体翻转时结构繁琐、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主梁承载力度较大,能够提高犁铧单体的犁地深度和犁地幅宽,限深轮能够任意调节限深深度,随犁体翻转时操作简单、快捷,使用时结构稳定的翻转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翻转犁主梁的承载力有限,限制犁铧单体的犁地深度和犁地幅宽,限深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不高,在随犁体翻转时结构繁琐、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提高犁铧单体的犁地深度和犁地幅宽,限深轮能够任意调节限深深度,随犁体翻转时操作简单、快捷,使用时结构稳定的翻转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翻转犁,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悬挂架(1)、主梁(2)、犁铧(3)和限深轮(5),所述主梁(2)为多边形柱状体,所述主梁(2)与悬挂架(1)连接,所述主梁(2)的轴线呈水平时,其任意一个面均不与水平面平行,所述犁铧(3)和限深轮(5)均与主梁(2)连接,所述限深轮(5)与主梁(2)之间设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一端与主梁(2)铰接,限深轮(5)设在连接杆(8)的另一端,所述连接杆(8)能够相对主梁(2)摆动,所述连接杆(8)上设有限位体a(6),所述限位体a(6)为至少设有两个卡槽(61)的板体,所述限位体a(6)能够随连接杆(8)摆动,所述还设有限位体b,所述限位体b固定设置在主梁(2)上,且与限位体a(6)相邻设置,所述限位体b包含连接座(10)、油缸(9)和至少两根限位杆(7),所述连接座(10)与主梁(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7)的一端连接座(10)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自由端向限位体a(6)的方向延伸,所述油缸(9)的一端与连接座(10)铰接,另一端与限位体a(6)铰接,随着连接杆(8)带动限位体a(6)摆动,限位杆(6)能够与限位体a(6)的卡槽(61)卡合,限制连接杆(8)摆动。

工作原理:所述主梁(2)与悬挂架(1)连接,犁铧(3)和限深轮(5)均与主梁(2)连接,所述犁铧(3)与主梁(2)之间通过卡箍(11)连接,根据多边形的主梁(2)设置多边形的卡箍(11),使主梁(2)与卡箍(11)稳定的抱合,且抱合的卡箍(1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卡箍(11)的任意一个面在水平方向也不与水平面平行。犁铧(3)与卡箍(11)之间通过一个四边形块状体(12)连接,所述四边形块状体(12)的一个面与多边形的卡箍(11)连接,四边形块状体(12)有两个面均与水平面平行,所述犁铧(3)与四边形块状体(12)的水平面平行的两个面连接,保持犁铧工作时的角度准确,同时更换犁铧(3)方便拆卸。

液压油缸(4)一端与悬挂架(1)连接,另一端与主梁(2)连接。翻转犁在工作状态,与地面接近的限位杆自然垂落,与地面远离的限位杆与限位体a(6)的卡槽(61)卡合,与油缸(9)共同作用对限深轮(5)进行限位固定,液压油缸(4)驱动主梁(2)翻转时,犁铧(3)和限深轮(5)跟随翻转,其中原来与卡槽(61)卡合的限位杆自然垂落,原来自然垂落的限位杆与限位体a(6)接触,缓缓的卡入卡槽(61),实现对限深轮(5)的限位。调节杆a(71)和杆b(72)之间的长度,可以调节限深轮(5)的限位深度。所述限位体a(6)优先选择设于连接杆(8)与支撑梁(2)连接的端部。所述两个卡槽(61)在限位体a(6)上以限位体a(6)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再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体a(6)为月牙形板状体,所述卡槽(61)设于月牙形板状体的内弧面,且卡槽(61)以限位体a(6)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卡槽(61)设于月牙形板状体的两端,且以月牙形板状体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连接座(10)为月牙形板状体,所述限位杆(7)设于月牙形的两端,月牙形连接座(10)限制了限位杆(7)在一定范围内转动,且以月牙形板状体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限位杆(7)与卡槽(61)相邻且相互对称设置,在翻转犁进行翻转时,月牙形的限位体a(6)有利于限位杆(7)在旋转过程中平滑的缓缓落入卡槽(61)。

再进一步的,所述主梁(2)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的柱状体。主梁(2)在水平方向设置时任意一个面均不于水平面平行,能够提高翻转犁在犁地时的载荷,提高犁铧单体的犁地深度和犁地幅宽的翻转犁。

再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7)为伸缩杆,包含杆a(71)和杆b(72),所述杆a(71)设于杆b(72)内,且杆a(71)与干b(72)之间螺纹连接。调节杆a(71)与杆b(72)之间的距离既能够调节限深轮(5)的限深深度,决定犁铧(3)的犁地深度。

再进一步的,所述油缸(9)与限位体a(6)的连接端偏离限位体a(6)的中心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高犁铧单体的犁地深度和犁地幅宽,限深轮能够任意调节限深深度,随犁体翻转时操作简单、快捷,使用时结构稳定的翻转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限深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限深轮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

1是悬挂架,2是主梁,3是犁铧,4是液压油缸,5是限深轮,6是限位体a,61是卡槽,7是限位杆,71是杆a,72是杆b,8是连接杆,9是油缸,10是连接座,11是卡箍,12是四边形块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翻转犁,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悬挂架1、主梁2、犁铧3和限深轮5,所述主梁2为多边形柱状体,所述主梁2与悬挂架1连接,所述主梁2的轴线呈水平时,其任意一个面均不与水平面平行,所述犁铧3和限深轮5均与主梁2连接,所述限深轮5与主梁2之间设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一端与主梁2铰接,限深轮5设在连接杆8的另一端,所述连接杆8能够相对主梁2摆动,所述连接杆8上设有限位体a6,所述限位体a6为至少设有两个卡槽61的板体,所述限位体a6能够随连接杆8摆动,所述还设有限位体b,所述限位体b固定设置在主梁2上,且与限位体a6相邻设置,所述限位体b包含连接座10、油缸9和至少两根限位杆7,所述连接座10与主梁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7的一端连接座10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自由端向限位体a6的方向延伸,所述油缸9的一端与连接座10铰接,另一端与限位体a6铰接,随着连接杆8带动限位体a6摆动,限位杆6能够与限位体a6的卡槽61卡合,限制连接杆8摆动。

工作原理:所述主梁2与悬挂架1连接,犁铧3和限深轮5均与主梁2连接,所述犁铧3与主梁2之间通过卡箍11连接,根据多边形的主梁2设置多边形的卡箍11,使主梁2与卡箍11稳定的抱合,且抱合的卡箍1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卡箍11的任意一个面在水平方向也不与水平面平行。犁铧3与卡箍11之间通过一个四边形块状体12连接,所述四边形块状体12的一个面与多边形的卡箍11连接,四边形块状体12有两个面均与水平面平行,所述犁铧3与四边形块状体12的水平面平行的两个面连接,保持犁铧工作时的角度准确,同时更换犁铧3方便拆卸。

液压油缸4一端与悬挂架1连接,另一端与主梁2连接。翻转犁在工作状态,与地面接近的限位杆自然垂落,与地面远离的限位杆与限位体a6的卡槽61卡合,与油缸9共同作用对限深轮5进行限位固定,液压油缸4驱动主梁2翻转时,犁铧3和限深轮5跟随翻转,其中原来与卡槽61卡合的限位杆自然垂落,原来自然垂落的限位杆与限位体a6接触,缓缓的卡入卡槽61,实现对限深轮5的限位。调节杆a71和杆b72之间的长度,可以调节限深轮5的限位深度。所述限位体a6优先选择设于连接杆8与支撑梁2连接的端部。所述两个卡槽61在限位体a6上以限位体a6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限位体a6为月牙形板状体,所述卡槽61设于月牙形板状体的内弧面,且卡槽61以限位体a6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卡槽61设于月牙形板状体的两端,且以月牙形板状体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连接座10为月牙形板状体,所述限位杆7设于月牙形的两端,月牙形连接座10限制了限位杆7在一定范围内转动,且以月牙形板状体的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限位杆7与卡槽61相邻且相互对称设置,在翻转犁进行翻转时,月牙形的限位体a6有利于限位杆7在旋转过程中平滑的缓缓落入卡槽61。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限位杆7为伸缩杆,包含杆a71和杆b72,所述杆a71设于杆b72内,且杆a71与干b72之间螺纹连接。调节杆a71与杆b72之间的距离既能够调节限深轮5的限深深度,决定犁铧3的犁地深度。

实施例4:参照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主梁2为三角形。

实施例5:参照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主梁2为五边形。

实施例6:参照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主梁2为六边形。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