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88614发布日期:2019-03-02 00:47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捕鼠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捕鼠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捕鼠箱。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老鼠便是一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较大不利影响的动物,人们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捕杀这种动物,比如在食物上涂抹毒药来毒杀,利用老鼠的天敌猫来捕杀,利用老鼠夹、老鼠贴等工具来捕杀。

利用毒药灭鼠的方法虽然较为有效,但死掉的老鼠或者涂抹了毒药的食物在被猫等动物误食后,便极有可能使得后者中毒身亡,弊端较大;利用老鼠的天敌猫来捕杀老鼠的方法虽然环保无害,但因为现代的建筑多为钢筋水泥结构,使得存身于人们周围的老鼠大都体型较小且寄居在柜子内或墙壁的缝隙等空间较为狭小的空间中,使得体型较大的猫难以进入老鼠的藏身之所进行捕捉;利用老鼠夹、老鼠贴等工具来捕捉老鼠的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成功率却往往不能令人满意。

公告号为cn207885543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捕鼠器,包括侧板设有一个出入口的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出入口两侧的一对可伸缩导轨,所述一对导轨竖直向上延伸至箱体顶板的位置且它们之间滑动设置有依靠自身重力下落封闭出入口的闸门,所述闸门至少在顶侧区域由铁材料制成,所述捕鼠器还包括设置在箱体顶板上并位于闸门上方的第一电磁铁、设置在箱体内用于检测待捕老鼠是否进入箱体内的检测机构、以及接受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信号并控制第一电磁铁是否通电以磁吸闸门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布置在箱体上所述箱体侧板可折叠,底板与顶板可拆卸拼接,使得箱体形状可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捕鼠器解决了箱体形状固定导致捕鼠器被老鼠识别并且触发装置可靠性低的问题。但由于捕鼠钩在钩入老鼠体内或者在被使用者从老鼠体内取出时,势必会令老鼠变得血肉模糊,这种手法不仅残忍血腥,而且会给捕鼠器以及捕鼠钩的清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麻烦。

公告号为cn207531765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捕鼠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引诱通道、自动翻板和控制系统。引诱通道包括设在箱体顶面上的通道、设在通道上的入口、设在入口处的踏板、悬挂在通道内的引诱筐、对称固定在通道侧壁上的定轴、设在定轴上的挡板和对称固定安装在通道顶面上的直线驱动器a,直线驱动器a的输出端与挡板接触,直线驱动器a与控制系统连接。自动翻板包括开在箱体顶面上的矩形孔、固定在箱体侧壁上的轴、套装在轴上的轴套和固定在轴套上的翻板,翻板的尺寸与矩形孔匹配。本实用新型能够极大的提高捕鼠的成功率,降低其危害。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引诱通道为倾斜的楼梯型结构,容易令老鼠产生怀疑,从而使得老鼠进入箱体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且由于尼龙网上涂有胶水,会增大使用者后续处理老鼠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捕鼠箱,不仅能够方便快速地捕捉到大量的老鼠,而且还能利用猫咪消耗掉捕捉到的老鼠,不仅绿色环保,而且有利于培养并延续猫咪捕捉老鼠的本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捕鼠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中设有竖板,竖板将箱体分为左箱室和右箱室;所述左箱室中设有引诱机构、控制机构和捕捉机构;所述左箱室包括彼此相连的左板、下板、上板、前板和后板;

所述引诱机构包括设在左箱室下端的引诱通道、设在左箱室上端且与上板有一定距离的横板和设在横板下表面的引诱装置;横板的前端与前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横板的后端与后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横板的左端与左板的内侧面有一定间隙,横板的右端与竖板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隙;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在左箱室中的检测装置、设在上板下表面并与检测装置连接的控制器、设在上板下表面并与控制器连接的电子伸缩杆、设在横板上表面的电磁控制装置;

所述捕捉机构包括设在上板下表面左侧的闸板、设在竖板下端捕捉通道、设在竖板左侧且与捕捉通道的大小和位置相适应的挡板、设在横板上表面且与闸板的牵引装置;

所述右箱室包括右侧板、顶板、底板、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顶板上设有透气窗,顶板的下方对应于透气窗的位置设有消音器,距离顶板下表面一定距离的右箱室上端设有去异味装置。右侧板、顶板、底板、前侧板、后侧板、竖板和挡板均是由隔音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引诱通道设在左板、前板和后板下端,引诱通道的形状和大小与老鼠的最大体型相适应,引诱通道距离下板的上表面有一定的距离;

所述引诱装置包括连接杆、设在连接杆腰部的声波发生器、设在连接杆底部的用来盛放食物的第一桶体和用来盛放引诱剂的第二桶体;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在下板上表面的压力传感器、设在下板上表面并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的信号发射器、设在下板上表面的踏板;

所述电磁控制装置包括设在上板下表面的电源、设在横板上表面的且与电源电连接的第一按钮开关、设在横板上表面的并与电源电连接的电磁铁和设在横板上表面的并与电源电连接的保护电阻;

所述闸板为“u”型;

所述捕捉通道有若干个,捕捉通道的大小与猫咪的体型相适应;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块、第一牵引线和第二牵引线;第一牵引线的一端与牵引块的左端连接,第一牵引线的另一端与闸板的上端连接;第二牵引线的一端与牵引块的右端连接,第二牵引线的另一端与挡板的上端连接;

所述横板的上表面设有滑轨。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块的下端设有与滑轨相适应的转轮。

进一步的,所述竖板的左端前侧设有第一延伸块,滑板的左侧后端设有第二延伸块。

进一步的,所述闸板的右端前侧与第一延伸块的左端滑动连接,闸板的右端后侧与第二延伸块的左端滑动连接;所述挡板的前端与第一延伸块的后端滑动连接,挡板的后端与第二延伸块的前端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板上设有第一透明观察窗,所述右侧板上设有第二透明观察窗。

进一步的,所述去异味装置包括设在顶板下表面的l型的过滤板、设在过滤板中的储物囊腔和设在储物囊腔中的活性炭。

进一步的,所述上板设有与牵引块相适应的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块上还设有柄杆,柄杆的腰部从槽口中穿过,柄杆的上端设有防滑套。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块的左端还设有卡档。

进一步的,所述左板的底部与下板的左端铰接,所述上板的右端与竖板的顶部左侧铰接,所述右侧板的底部与底板的右端铰接,所述顶板的左端与竖板的顶部右侧铰接;左板的上端与上板的左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一起,右侧板的上端与顶板的右端通过插扣装置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在前板左端顶部的第一卡钩、设在后板左端顶部的设有第二卡钩、与左板上端转动连接且与第一卡钩相适应第一卡杆和与左板上端后侧转动连接且与第二卡钩相适应的第二卡杆。

进一步的,所述插扣装置包括设在顶板的右端的上扣环、设在右侧板上端外表面的下扣环、以及穿过上扣环和下扣环进而将顶板与右侧板固定在一起的插销。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上设有滑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设在滑轨左端的第一安放架、安装在第一安放架上用于安放第一牵引线的第一定滑轮、设在第一安放架上用来避免第一牵引线脱落的第一延伸板、设在滑轨右端的第二安放架、安装在第二安放架上用于安放第二牵引线的第二定滑轮和设在第二安放架上用来避免第二牵引线脱落的第二延伸板。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左箱室中还设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设在横板上并与电源电连接的第二按钮开关和设在上板上表面并与第二按钮开关及电源电连接的蜂鸣器和闪光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本发明先通过检测装置来检测是否有老鼠进入左箱室,当有老鼠进入左箱体后,控制机构便会下放闸板并上拉挡板,将进入老鼠困在左箱室中,与此同时,被提前放置在右箱室中的猫咪便会通过捕捉通道进入左箱室,对已成为瓮中之鳖的老鼠进行捕食,这种方法有利于发挥并增强猫咪捕食老鼠的本能,属于生物防治的一种,高效且环保。

由于竖板的左端前侧设有第一延伸块,滑板的左侧后端设有第二延伸块,闸板的右端前侧与第一延伸块的左端滑动连接,闸板的右端后侧与第二延伸块的左端滑动连接,挡板的前端与第一延伸块的后端滑动连接,挡板的后端与第二延伸块的前端滑动连接;使得闸板和挡板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均会采用摩擦力较小且移动速度较快,容易实现、便于操作。

由于上板设有第一透明观察窗,横板上设有与第一透明观察窗相适应的第二透明观察窗;使得使用者在打开左板或右侧板之前,便可观察出箱体中的猫咪对老鼠的捕捉情况,避免因失误操作而使得已经被捉到的老鼠再次走脱。

由于顶板上设有透气窗和去异味装置,在保证猫咪正常呼吸的同时还可除去猫咪所散发出的特殊气味,避免被老鼠提前察觉倒猫咪的存在;另外,本发明还可采用先困住老鼠,再打开顶板将猫咪放进右箱室,进而对困在箱体中的老鼠进行捕捉的方法,在此种情况下,透气窗的存在便可避免猫咪在捕捉老鼠的过程中呼吸受阻进而影响到捕捉老鼠的进度甚至避免危害猫咪的生命安全。

由于引诱通道距离地面具有一定的距离,使得闸板落下的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上的减少趁机逃脱的老鼠的数量。

由于顶板的下方对应于透气窗的位置设有消音器,可以很好地解决因透气窗的存在而带来的容易泄露猫咪的声音的问题。

由于控制机构包括设在左箱室中的检测装置、设在上板下表面并与检测装置连接的控制器、设在上板下表面并与控制器连接的电子伸缩杆和设在横板上表面的电磁控制装置,检测装置检测到有老鼠进入左箱室后便会将这一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收到信号后就会命令电子伸缩杆对第一按钮开关进行操作,进而使得电磁控制装置失去对牵引块的约束作用,使得捕捉机构开始启动,这一过程是一种自动化的体现,且快速精准,使得人们不必一直守在捕鼠箱外,便可自主推动捕鼠的进度。

在引诱装置的作用下,老鼠靠近并进入左箱室,检测装置将“发现老鼠出现在左箱室中”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收到信号后给电子伸缩杆下达一个指令,电子伸缩杆收到指令后便会执行“向下伸出一定长度再收回”的操作,使得第一按钮开关从闭合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使得电磁控制装置的电路被断开,电磁铁对牵引块的吸附固定作用随之瞬间消失,闸板向下移动带动牵引块、向左移动、挡板向上移动,使得引诱通道被封死、捕捉通道被打开,将老鼠困在箱体中,若是右箱室中已经提前放入了猫咪,猫咪便会对困在箱体中的老鼠展开捕捉行动;若是右箱室中没有事先放入老鼠,但在电磁控制装置被启动的同时,报警装置也会被启动,使用者被惊醒后,只需将猫咪放进右箱室中,箱体中的老鼠便会被消灭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电磁控制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闸板、挡板、第一延伸块和第二延伸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牵引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右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踏板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各装置的关系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电磁控制机构的电路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各装置的关系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电磁控制装置和报警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捕鼠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中设有竖板1,竖板1将箱体分为左箱室和右箱室;所述左箱室中设有引诱机构、控制机构和捕捉机构;所述左箱室包括彼此相连的左板2、下板3、上板4、前板5和后板6;

如图1、2所示,所述引诱机构包括设在左箱室下端的引诱通道7、设在左箱室上端且与上板4有一定间隙的横板8和设在横板8下表面的引诱装置;横板8的前端与前板5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横板8的后端与后板6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横板8的左端与左板2的内侧面有一定间隙,横板8的右端与竖板1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隙;

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在左箱室中的检测装置、设在上板4下表面并与检测装置连接的控制器9、设在上板4下表面并与控制器9连接的电子伸缩杆10、设在横板8上表面的电磁控制装置;所述控制器9采用51单片机;

如图1所示,所述捕捉机构包括设在上板4下表面左侧的闸板11、设在竖板1下端捕捉通道12、设在竖板1左侧且与捕捉通道12的大小和位置相适应的挡板13、设在横板8上表面且与闸板11的牵引装置;

图1、2、6所示,所述右箱室包括右侧板14、顶板15、底板16、前侧板17和后侧板18,所述顶板15上设有透气窗,顶板15的下方对应于透气窗的位置设有消音器,距离顶板15下表面一定距离的右箱室上端设有去异味装置。右侧板14、顶板15、底板16、前侧板17、后侧板18、竖板1和挡板13均是由隔音材料制成。

如图6、7、8所示,所述引诱通道7设在左板2、前板5和后板6的下端,引诱通道7的形状和大小与老鼠的体型相适应。引诱通道7距离下板3的上表面有一定的距离。但为了避免已经进入左箱室的老鼠在闸板11下降的过程中趁乱逃跑,左板2、前板5和后板6上的引诱通通7的数量都应该控制在一个或两个。

如图1所示,所述引诱装置包括连接杆19、设在连接杆19腰部的声波发生器20、设在连接杆19底部的用来盛放食物的第一桶体21和用来盛放引诱剂的第二桶体22。声波发生器20会模仿老鼠呼唤同伴的叫声发出模拟声波,吸引老鼠前来。

如图1所示,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在下板3上表面的压力传感器23、设在下板3上表面并与压力传感器23连接的信号发射器24、设在下板3上表面的踏板25。

如图3所示,所述电磁控制装置包括设在上板4下表面的电源26、设在横板8上表面的且与电源26电连接的第一按钮开关27、设在横板8上表面的并与电源26电连接的电磁铁28和设在横板8上表面的并与电源26电连接的保护电阻29。所述电磁铁28采用消磁较快的软铁或硅钢材料来制成。

如图4所示,所述闸板11为“u”型。

如图1所示,所述捕捉通道12有若干个,捕捉通道12的大小与猫咪的体型相适应。

如图1所示,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块30、第一牵引线31和第二牵引线32;第一牵引线31的一端与牵引块30的左端连接,第一牵引线31的另一端与闸板11的上端连接;第二牵引线32的一端与牵引块30的右端连接,第二牵引线32的另一端与挡板13的上端连接。牵引块30是由铁、镍及其合金等材料制成。

如图1所示,所述横板8的上表面设有滑轨33。

如图1所示,所述牵引块30的下端设有与滑轨33相适应的转轮34。

如图4所示,所述竖板1的左端前侧设有第一延伸块35,滑板的左侧后端设有第二延伸块36。

如图4所示,所述闸板11的右端前侧与第一延伸块35的左端滑动连接,闸板11的右端后侧与第二延伸块36的左端滑动连接。第一延伸块35的左端设有与闸板11的右端前侧相适应的第一滑槽,第二延伸块的左端设有与闸板右端后侧相适应的第二滑槽。

如图4所示,所述挡板13的前端与第一延伸块35的后端滑动连接,挡板13的后端与第二延伸块36的前端滑动连接。第一延伸块的后端设有与挡板的前端相适应的“u”型的第三滑槽,第二延伸块的前端设有与挡板的后端相适应的第四滑槽。

如图1所示,所述左板2上设有第一透明观察窗37,所述右侧板14上设有第二透明观察窗38。

如图1所示,所述去异味装置包括设在顶板15下表面的l型的过滤板39、设在39中的储物囊腔40、设在储物囊腔40中的活性炭。储物囊腔40上设有若干透气小孔。

如图1所示,所述上板4设有与牵引块30相适应的槽口41。

如图1所示,所述牵引块30上还设有柄杆42,柄杆42的腰部从槽口41中穿过,柄杆42的上端设有防滑套43。

如图5所示,所述牵引块30的左端还设有卡档44。

所述左板2的底部与下板3的左端铰接,所述上板4的右端与竖板1的顶部左侧铰接,所述右侧板14的底部与底板16的右端铰接,所述顶板15的左端与竖板1的顶部右侧铰接;左板2的上端与上板4的左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一起,右侧板14的上端与顶板15的右端通过插扣装置固定在一起。

如图6、7、8所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在前板5左端顶部的第一卡钩45、设在后板6左端顶部的设有第二卡钩46、与左板2上端转动连接且与第一卡钩45相适应“l”型的第一卡杆47和与左板2上端后侧转动连接且与第二卡钩46相适应的“l”型的第二卡杆48。

如图9所示,所述插扣装置包括设在顶板15的右端的上扣环49、设在右侧板14上端外表面的下扣环50、以及穿过上扣环49和下扣环50进而将顶板15与右侧板14固定在一起的“l”型的插销51。

所述滑轨33上设有滑动装置。

如图1所示,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设在滑轨33左端的第一安放架52、安装在第一安放架52上用于安放第一牵引线31的第一定滑轮53、设在第一安放架52上用来避免第一牵引线31脱落的第一延伸板54、设在滑轨33右端的第二安放架55、安装在第二安放架55上用于安放第二牵引线32的第二定滑56轮和设在第二安放架55上用来避免第二牵引线32脱落的第二延伸板57。

具体的,先分别令第一卡杆47与第一卡钩45分第二卡杆48与第二卡钩46分离,打开左板2,将深受老鼠钟爱且具有易挥发性气味的油炸馒头放在食物盛放腔中,将性引诱剂放在引诱剂盛放腔中,接着,打开上板4,闭合第一按钮开关27,盖合上板4,向右上方推动左板2使得左板2出于竖直状态,再分别使得第一卡杆47与第一卡钩45卡合连接、第二卡杆48与第二卡钩46卡合连接进而使得左板2的上端与上板4的左端固定起来;接着捏住防护套43向右移动柄杆42,进而带动牵引块30,使得闸板11向上移动、挡板13向下移动,直至卡档44与电磁铁28的左端相抵触,与此同时,牵引块30会被电磁铁28吸附固定住。

接着将本发明所述的捕鼠箱放在老鼠较为活跃的地方,一段时间之后,在声波发生器20、食物和引诱剂的作用下,老鼠穿过引诱通道7进入左箱室中,老鼠行走在踏板25上时,受自身重力影响,令压力传感器23产生感应,并将信号发送给信号发射器24;

随即,信号发射器24将“有老鼠进入左箱室”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9,控制器9给电子伸缩杆10下达命令,电子伸缩杆10的探头便会按动第一按钮开关27,使得第一开关按钮27由闭合状态转为断开状态,使得电磁控制装置的电路断开,电磁铁28在断电后便会失去对牵引块30的吸附固定作用;

由于闸板11的质量远大于挡板13的质量,再加上挡板13与下板3之间的作用力较小且牵引块30的底部设置了可以在滑轨33上快速移动的转轮34,因此,牵引块30所受到的向左的作用力必然远大于牵引块30所受到的向左的作用力,即电磁铁28对牵引块30施加的作用力消失后,牵引块30便会沿着滑轨33向左移动,与此同时,闸板11向下滑动,挡板13向上滑动,使得引诱通道7全部被封闭且捕捉通道12被打开,使得老鼠被困在箱体中,事先放在右箱室中的猫咪穿过捕捉通过,对左箱体中的老鼠进行捕捉,至于趁乱套进右箱室中的老鼠最终也是同样无法幸免的。

在本发明中,使用者可以选择将猫咪事先放入右箱体中,具体操作是,使用者先使插销51与下插孔和上插孔分离,取下插销51,使得右侧板14的上端与顶板15的右端分离,再打开顶板15,放入猫咪,接着将顶板15回复原位置,通过插销51将右侧板14与顶板15重新固定起来;由于右侧板14、顶板15、底板16、前侧板17、后侧板18和竖板1均是由隔音材料,且顶板15上设置了透气窗和去异味装置,使得猫咪可以在右箱室中停留较长时间且不会被外界的老鼠所发觉。

若是使用者没有在最开始便将猫咪放进右箱室中,等到老鼠被困在箱体之中后,再次放入猫咪也是来得及的,但需要使用者自己掌控放入猫咪的时机,通过观察引诱通道7的开闭来确定老鼠是否被困在了箱体中,且老鼠被困与放入猫咪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宜太长,若是时间过久,老鼠便有可能提前死亡,不仅会使猫咪无法继续食用老鼠也会给清理捕鼠箱的工作带来较大的麻烦。

在老鼠被困在箱体之中后,使用者可以借助于第一透明观察窗37和第二透明观察窗38观察箱体中的情况;若是箱体中的老鼠数量较多,箱体中的猫咪数量较少,为了增加猫咪一方的战力以及捕捉老鼠的速度,可以在箱体中二次投放猫咪;若是若是箱体中的老鼠数量较多且箱体中还未投放猫咪,使用者便年可以一次性投入多只猫咪,速战速决。

待箱体中的战况结束后,便可打开上板4、左板2、顶板15和右侧板14,放出猫咪,并对箱体进行清理。

实施例二

如图13、14、15所示,本发明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左箱室中还设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设在横板8上并与电源26电连接的第二按钮开关58和设在上板4上表面并与第二按钮开关58电连接的蜂鸣器59和闪光灯60。

如图13所示,所述电子伸缩杆10为设有控制第一按钮开关27的第一探头61和控制第二按钮开关58的第二探头62的双探头结构。

如图13所示,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在横板8上的雷达侦测器63和与雷达侦测器63以及控制器9连接的信号发射器24。

具体的,在使用本发明捕捉老鼠前,应先令第一按钮开关27闭合,第二按钮开关58断开;

此后,当雷达侦测器63检测到有老鼠进入左箱室后,便会先将信号传给信号发射器24,再由信号发送,24发送给控制器9,控制器9接收到信号发射器24发出的信号后控制电子伸缩杆10向下伸出一段距离而后再缩回,其中,第一探头61使得第一按钮开关27由闭合状态切换为断开状态,使得捕捉机构发挥作用从而将进入左箱室的老鼠困在箱体中,同时,第二探头62使得第二按钮开关58由断开状态切换为闭合状态,使得蜂鸣器59和闪光灯60发挥作用,使得使用者知道已有老鼠被困在了箱体中。

随即,若是右箱室中实现放入了用于捕捉老鼠的猫咪,使用者便不需要在短时间内起身应对,可以等一段时间之后再去查看效果;若是右箱室中没有实现放入猫咪,便可以在此时打开顶板15,将猫咪放进右箱室中后再将顶板15与右侧板14固定起来,任由猫咪对老鼠进行捕食。

使用者不仅可以在猫咪捕捉老鼠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透明观察窗37和第二透明观察窗38箱体中的情况,也可以在猫咪开始捕捉老鼠前观察一下箱体中的老鼠的数量,以此来决定是否需要增加猫咪的数量或者需要放入多少只猫咪。

本发明可以让使用者在老鼠进入左箱室后的最短时间内获知这一消息,并为使用者采用“先将老鼠困在箱体中,再将猫咪放进右箱室进行捕鼠”的捕鼠方式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踏板25和底板16的上表面均设有防滑螺纹。

防滑螺纹的存在使得猫咪在箱体中捕捉老鼠的行动变得更为方便。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踏板25和底板16的上方均设有护垫。

由于老鼠和猫咪均会在踏板25和底板16的上表面进行活动,因而25和底板16的上表面均十分容易留下刮痕和污渍,事后的清理和维护均会比较麻烦。而护垫的存在,不仅可以对踏板和底板16进行很好的保护,而且在捕鼠活动结束后,只要将护垫取下,对护垫单独进行清理即可,十分方便。

更为关键的是,若是使用者需要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捕鼠箱进行持续捕鼠,只需将护垫取下并更换,便可很容易地消除掉因猫咪和老鼠的活动而留下的痕迹,十分方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