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鲍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及液体菌种培养方法和杏鲍菇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37940发布日期:2019-03-30 08:27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杏鲍菇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杏鲍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及液体菌种培养方法和杏鲍菇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杏鲍菇是深受人们喜欢的营养和保健食品,近年来由于工厂化栽培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缩短菌种制备周期,提高菌种质量和生产效率,国内外生产厂家研究开发液体菌种用于替代目前杏鲍菇生产中普遍使用的固体菌种,并在实际生产中开始应用。

杏鲍菇液体菌种是通过液体发酵工艺生产有活力的杏鲍菇菌丝体。目前,国内尚未颁布统一的国家标准来规范杏鲍菇液体菌种的质量和品质,只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人们总结应用效果制订了一些地方性标准,在这些标准中明确规定,合格的食用菌液体菌种应该“可见特有的菌丝形态,球状和丛状菌丝体大量分布,菌丝粗壮,菌丝内原生质分布均匀”“菌液稍粘稠,有大量片状或球状菌丝体悬浮、分布均匀”,也就是说优良的液体菌种菌丝球密度高、直径小,分布均匀;因此杏鲍菇液体发酵菌丝球的大小、密度、均匀度等物理特性是优质液体菌种的关键控制指标。

国内有关杏鲍菇液体培养的研究报道和专利技术基本集中在发酵工艺的优化方面,对改善发酵菌丝球物理特性的研究主要是依靠机械粉碎的方法或者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玻璃珠、小弹簧通过打散菌丝球的方式来减小发酵菌丝球直径,增加密度和均匀度。机械粉碎的方法工艺复杂,极易感染杂菌导致栽培失败;添加玻璃珠和小弹簧的方法只适用于摇瓶发酵的小规模生产,应用于工厂化发酵罐生产几乎不可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杏鲍菇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以及利用其培养杏鲍菇液体菌种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小菌丝球直径,增加菌丝球密度。同时利用制备出的液体菌种进行杏鲍菇栽培,可以显著提高杏鲍菇培养效率。

1.杏鲍菇液体培养基及其制备

(1)原料准备:

甘蔗汁:取新鲜甘蔗并榨汁,过滤榨出的汁液,得到甘蔗汁;

酒糟粉末:取粮食酿酒后的酒糟,将其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然后混入3%(质量分数)左右的石灰粉,将混合物磨成40~50目的粉末,得酒糟粉末;

大豆粉:可以自备也可以购买现成的大豆粉,自备是将脱脂大豆粉碎成5~20μm的粉末;

玉米粉:可以自备也可以购买现成的玉米粉,自备是将含水量低于10%的玉米粉碎成5~20μm的粉末;

蛋白胨、磷酸钾、氯化镁、碳酸钙等均购买成品。

(2)液体培养基制备:

称取准备好的原料,各原料按重量份计分别为:甘蔗汁3~6份,酒糟粉末1~3份,大豆粉1~3份,玉米粉1~3份,蛋白胨0.5~1.5份,磷酸钾0.5~1.5份,氯化镁0.5~1.5份,碳酸钙0.5~1.5份;将称好的原料加入到80~85份的无菌水中,搅拌均匀后放入高压灭菌锅中进行灭菌,得到液体培养基,并用酸碱调节剂将液体培养基的ph值调节至6.5~7.5。经过大量实验发现,液体培养基的最优组成为:甘蔗汁5份,酒糟粉末2份,大豆粉2份,玉米粉2份,蛋白胨1份,磷酸钾1份,氯化镁1份,碳酸钙1份,无菌水85份;液体培养基的最优ph值为7.0。

本发明的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有甘蔗汁,甘蔗汁中含有多种糖类,如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等,除此之外,还包括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不仅能为菌种的生产提供碳源和营养物质,而且可以调节发酵液的黏度、相容性、稳定性、吸附性以及抑菌性,能够显著提高菌丝球在发酵液中的分布均一性,培养出的液体菌种中菌丝球密度大,直径小,分布均匀。液体培养基中的酒糟含有大量纤维素,可为鲍菇菌种的发酵提供大量碳源和营养物质;而且纤维素结构丰富、均匀,能够为杏鲍菇的后续栽培提供环境适应性能力。

2.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培养

在制备出杏鲍菇液体培养基后,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培养。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活化:将保存的斜面菌种通过平板培养基活化;菌种可以为杏鲍菇cicc14011、杏鲍菇accc51678或杏鲍菇accc51330;

(2)将经过活化后的杏鲍菇菌种按6%~10wt%的接种量接种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20~30℃条件下摇床振荡培养6~8天,得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摇床的转速为180~220r/m。经过一系列培养条件筛选后发现,液体菌种的最优培养条件为:杏鲍菇菌种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的接种量为8wt%;培养温度为25℃,培养时间为7天。

3.杏鲍菇栽培方法

本发明在成功培养出杏鲍菇液体液体菌种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杏鲍菇的栽培,本发明中杏鲍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配备有温控系统和二氧化碳发生器的温室大棚内(如专利cn205337041u中公开的自动化温室大棚)搭建杏鲍菇种植架,种植架用隔板分成3~4层,每层高度为0.5~0.7m;每两个种植架之间的间距为0.7~1.2m;

s2:将采用本发明中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方法培养出的液体菌种接入装有培养基的培育袋中,培育袋内液体菌种与培养基的体积比1:8~10,然后将培育袋逐层堆砌到种植架上;控制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为25~27℃,二氧化碳浓度为0.03%~0.05%,持续2~4天,至杏鲍菇菌丝长满培育袋;

s3:待杏鲍菇菌丝长满培育袋后,将温室大棚内的温度降为20~22℃,保持二氧化碳浓度不变,持续1~2天;

s4:经过s3处理后,打开培育袋袋口,并将温室大棚内的温度升至25℃,控制光照强度在50lx以下,持续2~3天,至原基长至1~2cm;

s5:原基长出后,控制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为12~18℃,二氧化碳浓度为0.3%~0.5%,光照强度为600~800lx,持续15~18天,至杏鲍菇成熟。

本发明所用培育袋内所装的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分的组分:甘蔗渣20~30份,酒糟10~15份,苜蓿1~3份,磷酸二氢钾0.5~1.5份,硫酸镁0.5~1.5份。其中,甘蔗渣是甘蔗榨汁后剩下的残渣,其粒径为1~2mm;酒糟为粮食酿酒后剩下的酒糟,其粒径为1~2mm;苜蓿为含水量为50~60%的苜蓿茎叶,其粒径为1~2mm。培养基制备方法为:称取对应质量的组分,将它们均匀混合,控制整体含水量在50%~60%范围内,并用ph调节试剂将其ph值调节至5.5~6.5。

4.本发明液体菌种主要质量指标的检测方法

(1)杏鲍菇菌丝球密度计数法:取1ml培养液,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混匀,取1ml稀释液置于平皿中,展开,平皿下衬黑色背景纸,计数。

(2)杏鲍菇菌丝球干重法(生物量):均匀取100ml培养液,经80目筛网过滤,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至洗涤液澄清。将菌丝球置于恒重的定性滤纸上,60℃烘至恒重后称重。

(3)菌丝球直径测定:随机取菌丝球20个,排列成直线,用游标卡尺测其长度,计算得到20个菌丝球的平均直径(mm),重复3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的液体培养基各组分来源容易,培养出的菌丝球直径明显变小,菌液密度提高,且均匀悬浮。使用本方法制备的杏鲍菇液体菌种健壮,接种固体培养基后生长活力优于传统方法液体菌种,生长速度快,菌丝粗壮,菌丝细胞原生质充盈均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杏鲍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其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甘蔗汁50g、酒糟粉末20g、大豆粉20g、玉米粉20g、蛋白胨10g、磷酸钾10g、氯化镁10g和碳酸钙10g与无菌水850g混合,高压灭菌后,将ph值调节至7.0。

实施例二

一种杏鲍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其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甘蔗汁30g、酒糟粉末30g、大豆粉30g、玉米粉30g、蛋白胨5g、磷酸钾15g、氯化镁5g和碳酸钙15g与无菌水840g混合,高压灭菌后,将ph值调节至6.5。

实施例三

一种杏鲍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其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甘蔗汁60g、酒糟粉末10g、大豆粉30g、玉米粉10g、蛋白胨15g、磷酸钾5g、氯化镁15g和碳酸钙5g与无菌水850g混合,高压灭菌后,将ph值调节至7.5。

实施例四

一种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保存的杏鲍菇cicc14011斜面菌通过平板培养基活化;

(2)将经过活化后的杏鲍菇菌种按8wt%的接种量接种到实施例一中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内,在25℃条件下摇床振荡培养7天,得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摇床的转速为200r/m。

实施例五

一种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保存的杏鲍菇accc51678斜面菌通过平板培养基活化;

(2)将经过活化后的杏鲍菇菌种按6wt%的接种量接种到实施例二中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内,在30℃条件下摇床振荡培养6天,得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摇床的转速为180r/m。

实施例六

一种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保存的杏鲍菇accc51330斜面菌通过平板培养基活化;

(2)将经过活化后的杏鲍菇菌种按10wt%的接种量接种到实施例三中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内,在30℃条件下摇床振荡培养6天,得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摇床的转速为180r/m。

对比例一

一种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保存的杏鲍菇cicc14011斜面菌通过平板培养基活化;

(2)将经过活化后的杏鲍菇菌种按8wt%的接种量接种到对比液体发酵培养基内,在30℃条件下摇床振荡培养6天,得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摇床的转速为180r/m;每1000g对比液体发酵培养基包括:酒糟粉末50g、大豆粉20g、玉米粉20g、蛋白胨10g、磷酸钾10g、氯化镁10g、碳酸钙10g、无菌水870g。

对比例二

一种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保存的杏鲍菇cicc14011斜面菌通过平板培养基活化;

(2)将经过活化后的杏鲍菇菌种按8wt%的接种量接种到对比液体发酵培养基内,在30℃条件下摇床振荡培养6天,得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摇床的转速为180r/m;每1000g对比液体发酵培养基包括:甘蔗汁50g、大豆粉20g、玉米粉20g、蛋白胨10g、磷酸钾10g、氯化镁10g、碳酸钙10g、无菌水870g。

对比例三

一种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保存的杏鲍菇cicc14011斜面菌通过平板培养基活化;

(2)将经过活化后的杏鲍菇菌种按8wt%的接种量接种到对比液体发酵培养基内,在30℃条件下摇床振荡培养6天,得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摇床的转速为180r/m;每1000g对比液体发酵培养基包括:葡萄糖40g,黄豆粉30g,玉米粉30g,磷酸二氢钾5g,硫酸镁10g,维生素5g,明胶10g,无菌水870g。

结果分析

按照发明内容中记载的主要指标检测方法检测实施例四~实施例六以及对比例一~对比例三发酵完成后的液体菌种中菌丝球的密度、干重和直径,结果列于表1。

表1液体菌种中菌丝球质量指标

从表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中的液体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培养出的液体菌种中菌丝球的密度较大,干重较高,直径较小,无需向液体菌种中添加玻璃珠等即可制备出分布均匀以及粒径复合要求的菌种,有利于杏鲍菇工厂化大规模栽培种植。

对比例一实施例一相比,液体培养基中缺少了甘蔗汁,之中所得到的液体菌种菌丝球密度低、直径较大,有可能是因为缺少甘蔗汁后,液体培养基的相容性和稳定性降低,不利于菌丝球在液体培养中扩散,菌丝球相互聚集,导致单个菌丝球的直径增大。对比例二与实施例一相比,液体培养基中缺少了酒糟粉末,培养基中的碳源和营养物质减少,不利于菌丝球的形成和生长,因此,菌丝球密度和干重均小于实施例四。对比例三是采用现有的液体培养基进行液体菌种培养,与实施例四相比,还是具有一定差距。综上,采用本发明中的液体培养基个液体菌种培养方法,确实能制备出一种适合大规模生产用的杏鲍菇液体菌种。

实施例七

一种杏鲍菇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配备有温控系统和二氧化碳发生器的温室大棚内搭建杏鲍菇种植架,所述种植架用隔板分成3~4层,每层高度为0.5~0.7m;

s2:将采用本发明中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方法培养出的液体菌种接入装有培养基的培育袋中,液体菌种与培养基的体积比1:9,然后将培育袋逐层堆砌到种植架上;控制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为26℃,二氧化碳浓度为0.04%,持续3天,至杏鲍菇菌丝长满培育袋;培育袋中的培养基按重量份计包括:甘蔗渣25份,酒糟12份,苜蓿2份,磷酸二氢钾1份,硫酸镁1份;

s3:待杏鲍菇菌丝长满培育袋后,将温室大棚内的温度降为21℃,保持二氧化碳浓度不变,持续2天;

s4:经过s3处理后,打开培育袋袋口,将温室大棚内的温度升至25℃,并控制光照强度在50lx以下,持续2天,至原基长至1~2cm;

s5:原基长出后,控制温室大棚内的温度降为15℃,二氧化碳浓度为0.4%,光照强度为700lx,持续16天,至杏鲍菇成熟。

实施例八

一种杏鲍菇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配备有温控系统和二氧化碳发生器的温室大棚内搭建杏鲍菇种植架,所述种植架用隔板分成3~4层,每层高度为0.5~0.7m;

s2:将采用本发明中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方法培养出的液体菌种接入装有培养基的培育袋中,液体菌种与培养基的体积比1:8,然后将培育袋逐层堆砌到种植架上;控制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为25℃,二氧化碳浓度为0.05%,持续2天,至杏鲍菇菌丝长满培育袋;培育袋中的培养基按重量份计包括:甘蔗渣30份,酒糟10份,苜蓿3份,磷酸二氢钾0.5份,硫酸镁1.5份;

s3:待杏鲍菇菌丝长满培育袋后,将温室大棚内的温度降为20℃,保持二氧化碳浓度不变,持续1天;

s4:经过s3处理后,打开培育袋袋口,并将温室大棚内的温度升至25℃,控制光照强度在50lx以下,持续3天,至原基长至1~2cm;

s5:原基长出后,控制温室大棚内的温度降为12℃,二氧化碳浓度为0.3%,光照强度为800lx,持续16天,至杏鲍菇成熟。

实施例九

一种杏鲍菇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配备有温控系统和二氧化碳发生器的温室大棚内搭建杏鲍菇种植架,所述种植架用隔板分成3~4层,每层高度为0.5~0.7m;

s2:将采用本发明中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方法培养出的液体菌种接入装有培养基的培育袋中,液体菌种与培养基的体积比1:10,然后将培育袋逐层堆砌到种植架上;控制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为27℃,二氧化碳浓度为0.03%,持续4天,至杏鲍菇完全萌发;培育袋中的培养基按重量份计包括:甘蔗渣20份,酒糟15份,苜蓿1份,磷酸二氢钾1.5份,硫酸镁0.5份;

s3:待杏鲍菇菌丝长满培育袋后,将温室大棚内的温度降为20~22℃,保持二氧化碳浓度不变,持续1天;

s4:经过s3处理后,打开培育袋袋口,并将温室大棚内的温度升至25℃,控制光照强度在50lx以下,持续3天,至原基长至1~2cm;

s5:原基长出后,控制温室大棚内的温度降为18℃,二氧化碳浓度为0.5%,光照强度为600lx,持续16天,至杏鲍菇成熟。

虽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