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防堵豆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8761发布日期:2019-03-19 23:13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防堵豆芽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小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家用防堵豆芽机。



背景技术:

家用豆芽机是人们在家庭里自行培育豆芽的机器,中国专利cn107258523a公开了《一种豆芽机》,包括上盖、培育筒、上水管、水泵及电机,培育筒内的水通过回流孔和水泵重新泵至水管中,由喷淋头向外喷出。但该种结构下,容易出现杂质对回流孔进行堵塞的情况,造成设备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回水孔不易堵塞、设备故障率低的家用防堵豆芽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用防堵豆芽机,包括

底座;

设于底座上的壳体;

可转动的设于壳体内的喷淋管和设于喷淋管上的喷淋头;

喷水驱动部件,设于所述底座内,用于实现驱动壳体底部的水由喷淋头处向外喷出;

种植盘,设于所述壳体内,该壳体侧壁上设有用于支撑该种植盘的支撑台;

回水口,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用于将壳体内的水向喷淋管输送;

防堵装置,设于壳体内,用于对流入回水口处的水进行过滤处理。

本发明中通过防堵装置的设置,有效将原本要进入至回水口内的杂质阻拦,避免杂质进入回水口内而出现设备故障的问题,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所述防堵装置包括过滤件、与该过滤件相连的承接件及用于实现该承接件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的拆卸结构;承接件能够对过滤件上过滤下的杂质进行承接,避免将防堵装置拆下之后,杂质出现落回至回水口内的情况。

所述拆装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承接件上的环形连接部、设于出水口外的一圈环槽、设于连接部上的外螺纹及设于环槽内壁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拆装方便。

所述承接件中部具有圆形的开口以使得承接件呈环形结构,所述过滤件连接于该开口上。

所述过滤件中部向上拱起形成一拱起部;通过拱起的结构设置,使得被过滤下来的杂质将向下掉落至承接件上,不会对过滤件外壁全部进行覆盖,不要出现过滤件被杂质完全覆盖而无法回水的情况。

所述豆芽机还包括用于在豆芽发芽阶段对芽施加压力的上压装置和用于在喷淋头转动过程中驱动所述上压装置向上移动上升驱动部件;通过上压装置的设置,使得豆芽在发芽期间始终受到一定压力,保证豆芽在发芽阶段不会徒长,豆芽生长较为粗壮;通过上升驱动部件的设置,使得上压装置能够在豆芽生长过程中进行上移,进而将在豆芽生长后期采用限制生长高度的方式来限制豆芽徒长,实现豆芽生长的粗壮,避免豆芽后期生长到较长的状态之后因为受到的重力过大而被折断,在保证豆芽粗壮生长的同时,又能够保证豆芽的完整性。

所述上压装置包括压盘、设于压盘内的腔室、设于该腔室下表面上的开口、设于开口内的柔性件、设于柔性件上的多个出水缝隙及用于在所述喷淋头转动过程中驱动所述腔室内的水由出水缝隙处向外喷出或流出的出水结构;该种结构下,腔室内的水在豆芽的生长过程中将会逐渐减少,压盘的重量也将逐渐减小,进而压盘将在豆芽的生长过程中逐渐减小对豆芽的压力,保证豆芽在生长后期受到的压力较小,基本只受到生长长度的局限,在生长高度的限制下粗壮生长,但并不会因为受到的压力过大而折断。

所述出水结构包括可上下动作的设于该腔室内的活塞板、穿设于该活动板内的螺杆、与该螺杆下部相连的驱动头及设于所述喷淋头上部的与该驱动头止转配合的卡合腔;所述螺杆下部穿出所述压盘下表面与所述驱动头相连;该种结构下,可通过喷淋管的转动直接带动螺杆转动,进而驱动活塞板移动实现出水操作,进而无需另外设置的动力源驱动喷淋管转动,结构简单,能耗低;且由于出水控制与喷淋管的转动为同步实现,从而压盘的位置移动将与喷淋的时间同步,使得压盘能够更为良好的适应豆芽的不同生长时期,保证压盘不会在豆芽生长后期对豆芽施加过度的压力。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防堵装置的设置,有效将原本要进入至回水口内的杂质阻拦,避免杂质进入回水口内而出现设备故障的问题,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除底座外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立体剖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示意图一。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3的局部示意图二。

图8为图3的局部示意图三。

图9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10为图9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a处的放大图。

图12为图10中b处的放大图。

图13为图10中除去盖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a处的放大图。

图15为图3中的局部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5所示,一种家用防堵豆芽机,包括底座1、壳体2、喷淋管3、喷淋头4、喷水驱动部件、回水口8、防堵装置、种植盘5、上压装置以及上升驱动部件;所述壳体2为塑料制成,优选可做不透光处理,具体处理技术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所述喷淋管3可转动的设于壳体内,所述喷淋头4设于喷淋管上,所述喷水驱动部件设于所述底座1内,用于实现驱动壳体底部的水由喷淋头4处向外喷出,同时驱动所述喷淋管发生转动;喷水驱动部件的就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cn201766927u所公开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种植盘5为塑料制成的盘体,设于所述壳体2内,且所述壳体的侧壁向内延伸形成有两个弧形的支撑台21,当种植盘5置于壳体内时,该支撑台21能够对种植盘5进行支撑和限位;所述上压装置设于所述种植盘5上,用于在豆芽发芽阶段对芽施加压力;所述上升驱动部件,用于在喷淋头4转动过程中驱动所述上压装置向上移动。

回水口8为设于所述壳体2底部的圆形开口,用于将壳体2内的水向喷淋管3输送;所述防堵装置设于壳体2内,用于对流入回水口8处的水进行过滤处理;具体的,防堵装置包括过滤件91、承接件92及拆卸结构,该承接件92与该过滤件相连,该拆卸结构用于实现该承接件92与壳体2可拆卸连接;其中,过滤件91为金属滤网,承接件92为中部具有圆形的开口921不锈钢盘,进而承接件92呈环形结构;优选的,该过滤件91中部向上拱起形成一拱起部911,且过滤件91的底部与开口921的内壁固连。

进一步的,拆装结构包括连接部94、环槽95、外螺纹以及内螺纹,所述连接部94为环形结构,固连于所述承接件下表面上;所述环槽95围绕出水口外的一圈开设,外螺纹设于连接部1上,内螺纹设于环槽95内壁,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实现承接件与环槽的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所述上压装置包括压盘61、设于压盘内的腔室62、设于该腔室下表面上的开口、设于开口内的柔性件63、设于柔性件上的多个出水缝隙64及用于在所述喷淋头4转动过程中驱动所述腔室62内的水由出水缝隙64处向外喷出或流出的出水结构;所述压盘为中空结构从而在内部形成所述的腔室,所述开口设置为两个,为弧形状设置,左右对称的设于腔室的下表面上,且该开口能够连通至压盘的下表面上;所述柔性件为橡胶制成,且柔性件的形状大小与开口的形状大小相适应,柔性件的侧壁与所述开口的内壁通过粘接固连;所述出水缝隙为通过刀具在柔性件上切割出的细条形切口,由于橡胶具有较大的形变能力,从而出水缝隙在正常状态下并不会被打开,只有当腔室内压力出现变化时,该出水缝隙才会被打开;具体的,所述出水结构包括设于该腔室内的活塞板66、驱动头68及卡合腔41,所述活塞板66为塑料制成,其形状与腔室的横截面相同,活塞板662外壁上套设有一圈橡胶密封圈,该密封圈能够实现活塞板66与腔室内壁之间的密封配合;所述螺杆67为金属或塑料制成,其穿设于该活塞板上,且螺杆67下部穿出所述压盘下表面与所述驱动头68相连;所述活塞板上设有螺孔,该螺杆转动时,活塞板能够相对螺杆进行上下移动;所述驱动头68为塑料制成的齿轮,所述喷淋头4上部设有形状大小与该驱动头68相配适的卡合腔41,当驱动头插入至该卡合腔41内时,驱动头和卡合腔实现止转,进而喷淋头与螺杆将实现止转;该种结构下,可通过喷淋管的转动直接带动螺杆转动,进而驱动活塞板移动实现出水操作,进而无需另外设置的动力源驱动喷淋管转动,结构简单,能耗低;且由于出水控制与喷淋管的转动为同步实现,从而压盘的位置移动将与喷淋的时间同步,使得压盘能够更为良好的适应豆芽的不同生长时期,保证压盘不会在豆芽生长后期对豆芽施加过度的压力。

所述种植盘5上设有柱形的种植腔51,该种植盘5底面上设有多个扎根通槽52,多个扎根通槽52均为条形结构设置,且沿所述种植盘的圆周方向上间隔均匀的分布;所述种植腔51侧壁上设有多个漏水缝隙511,多个漏水缝隙511均为弧形结构设置,且沿种植盘的圆周方向上间隔均匀的分布;作为优选,所述压盘61上设有多个封口条615,该封口条615的形状、数量、位置均与所述扎根通槽对应,从而该封口条能够对该扎根通槽进行关闭;进而在豆芽发芽初期,封口条始终对扎根通槽进行封闭,进而种植盘能够蓄水,豆子在前期将实现浸泡的效果,发芽更为快速,效率高;且还可省去传统豆芽机浸泡豆芽的操作,更为省时省力;且由于压盘能够出水,喷淋头也能出水,使得豆子在前期浸泡期间接触的水为活水,保证豆子不会因为浸泡死水而出现腐烂的情况,增大发芽率;该封口条615通过连接件616与所述压盘61相连,连接件616包括分布位于封口条头尾部的两个塑料连接环,该连接环均为一面与封口条固连,一面与压盘固连;作为优选,封口条615下表面上设有与扎根通槽52相配合的橡胶层617,该橡胶层可通过粘接固连在封口条的下表面上,通过橡胶层的设置,使得封口条更为良好的对扎根通槽进行封闭;在附图中扎根通槽和封口条仅绘制出几根,但实际并非只有几根,具体数量和宽度的宽窄应当根据实际制造和发芽需要进行调整,当然扎根通槽的宽度必须设置为豆子无法掉落,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作为优选的,所述种植盘上侧壁上向外突出形成有一个凸块,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条形的滑槽23,在放置种植盘时,该凸块穿入至滑槽内,在滑槽内下移;从而通过该凸块与滑槽的配合,实现对种植槽位置的限制,保证种植盘上的扎根通槽与压盘上的封口条能够实现位置对应。

所述上升驱动部件包括由所述压盘61左右侧壁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的两压部618和分别与两压部相配合的两组顶升组件;该顶升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侧壁的通槽71、设于该通槽内的弹性件72、设于弹性件上的撑板73及用于防止弹性件72被过度压缩的过压保护件;所述弹性件为市面上购买得到的不锈钢弹簧,且弹性件的一端与通槽71底部相连,另一端与撑板73相连;所述撑板为塑料制成,可上下移动的置于所述通槽内,且所述撑板73始终与所述压部618相抵;当所述蓄水腔622内装有3/4及以上的水时,所述封口条615于压盘的重力作用下关闭所述扎根通槽52;从而在压盘内由装满水至水量降低至3/4以下的时间内,封口条均能够在压盘的压力作用下紧压在扎根通槽上,对扎根通槽进行关闭,从而在豆芽生长的前期阶段,种植腔内的水将不会从扎根通槽处下漏,而是从漏水缝隙的位置向下漏出,进而种植腔内将蓄有一定量的水,保证豆子前期均浸泡在水中,使得豆子具有足够的水分,发芽速度快;虽然扎根通槽未开启,但压盘内的水向下出水,喷淋头上也会进行喷水,从而保证了种植腔内蓄积的水是流动的,属于活水,保证豆子不会因为浸泡死水而出现腐烂的情况;而当压盘内的水少于3/4之后,压盘将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发生一定距离的上移,保证豆芽生长后期,压盘不会完全压在豆芽件上,但会对豆芽的生长高度进行限制;通过过压保护件的设置,有效避免压盘装满水时,弹性件被完全压缩,保证弹性件不会因为长期过度压缩而丧失弹力,延长弹性件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所述过压保护件为穿设于所述弹性件内的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柱形撑杆74,该撑杆74上端与所述撑板73固连,所述壳体2侧壁上对应于通槽下部位置上设有柱形的开口槽22,该开口槽上端与通槽相连通,所述撑杆下部穿入至该开口槽内;当所述蓄水腔622内装有3/4及以上的水时,所述撑杆74下端与所述开口槽22的底部相抵;进而将通过撑杆和开口槽底部相抵,实现对压盘的支撑,该状态下弹性件无需设置成被完全挤压至最小的收缩状态,使用寿命长;使用硬性抵触的方式实现对压盘的支撑,支撑稳定,相对于仅采用弹性件支撑的方式而言,压盘不易出现晃动,可有效避免是扎根通槽被误开启;其次,由于撑杆穿设于弹性件内,进而可通过撑杆对弹性件进行导向和限位,避免弹性件被压缩时出现弯曲的情况。

所述喷水管3包括塑料制成的内管31、塑料制成的外管32及实现内外管之间的伸缩操作的伸缩结构,所述喷淋头4与该内管31相连,所述上压装置上移过程中,所述喷淋头4带动内管31一同向上移动;从而保持喷淋管始终位于豆芽的上方位置,进而保证喷淋头上喷出的水能够更为均匀的洒至豆芽上,避免喷淋头因为豆芽的遮挡而无法喷洒到外圈的豆芽;具体的,所述压盘61下表面上设有环形的连接筒33,该连接筒33下端向内延伸形成有一圈环形的凸缘331,所述喷淋头4外壁上设有环形的卡槽43,当喷淋头插入至上述连接筒内时,凸缘能够卡入至上述的卡槽内,进而喷淋头能够实现跟随压盘进行移动;且当喷淋头插入至连接筒内时,所述驱动头刚好插入至卡合腔内。

具体的,所述伸缩结构包括密封圈311、两止转凸部321以及止转槽312,所述密封圈311为橡胶圈,嵌设于所述内管下部;所述两止转凸部321左右对称设置,且分别由外管内壁上端直接向内延伸形成;所述止转槽312设于所述内管外壁上,且沿所述内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止转凸部能钩插入至该止转槽内,且能够在内外管相对移动时在止转槽内上下移动;优选的,该止转槽312位于所述密封圈311上方位置,该种结构下,使得外管内壁除去止转凸部所在位置均为光滑内壁,保证在内外管伸缩的过程中实现密封圈与外管内壁之间的密封配合。

优选的,所述腔室62被活塞板66分隔为上部的储气腔621和下部的蓄水腔622,所述压盘61上设有进水通道612和进气口613,所述进水通道612为l型结构设置,进水通道612的上端与所述压盘上表面相连通,下端与所述蓄水腔相连通;且优选的,该进水通道612端部设有塞件614,该塞件为橡胶制成,可对进水通道位于压盘上表面的一端进行封闭,从而保证了活塞板在下移时,蓄水腔内的水不会由进水通道处向外漏出;当塞件拆除时,该进水通道能够连接一软管,该软管上设有塑料制成的接水漏斗,该接水漏斗的大小略大于水龙头的出水口,从而能够放置在水龙头下进行接水,从而实现对蓄水腔的注水;优选的,接水漏斗上设有束带,能够通过该束带将接水漏斗挂在水龙头上;所述进气口613一端与压盘上表面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气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压盘61的上表面中心部位置向下凹陷形成有一个圆盘状的凹腔611,所述螺杆67上端穿出压盘置于该凹腔611内,并且螺杆穿出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旋动把手69,该旋动把手69为塑料制成,且形状为条形结构;当活塞板移动至腔室最底部之后,需要对腔室内充入新的水时,可通过手动旋转旋动把手来实现活塞板的上移,进而使得水能够充入至活塞板和腔室之间的空间内,实现压盘的重新注水;且采用手动调节的方式,无需设置复杂的动力源及传动的零部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安装;通过凹腔的设置,使得旋动把手上表面可与压盘上表面平齐,进而可避免压盘对壳体内部空间的过多占用,豆芽完全长成时,压盘仅占壳体上部的3-5cm,空间占用小,只需将传统豆芽机的种植盘位置下移3-5cm或将壳体的高低做长3-5cm即可,相较设置置顶水箱的方式而言,豆芽生长完成后压盘也不会伸出至壳体上部,减小了整个机体的对空间的占用;为了更方便的转动旋动把手,我们将所述旋动把手69下表面与凹腔611上表面之间设置为具有间距,旋动把手69侧壁与凹腔611内壁之间设置为具有间距。

具体原理如下,需要培育豆芽时,先将种植盘、压盘连带着内管从壳体中取出;之后将未经过浸泡的豆子直接放置在种植腔内,之后将种植盘放回至壳体内;随后将进水通道上的塞件取出,将软管接至进水通道上,通过束带将漏斗挂至水龙头上,打开水龙头使得水柱冲击到漏斗上;之后转动旋动把手,驱动活塞板上移,使得水灌入至蓄水腔内;待活塞板移动至最上部位置后,重新塞回塞件;将压盘放回至壳体内;放回时,两压部对准通槽,此时内管也对准外管,插入外管内,之后盖上盖子等待即可;在生长过程中,喷淋头将会间歇的转动喷水,从而带动螺杆转动以驱动活塞板下移,使得蓄水腔内的水从出水缝隙中漏出,在蓄水腔内的水降低至3/4以下之前,压盘均不会上移;等蓄水腔内的水少于3/4之后,弹性件的弹力将会大于压盘的重量,进而将会向上顶动压盘;从而在此之后,喷淋头每浇一次水,压盘就会对应的上升一小段距离,以适应豆芽不同时期的生长高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