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慈菇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76273发布日期:2019-03-22 20:31阅读:48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的人工种植领域,特别指一种山慈菇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山慈菇为一种中草药材,其味甘、微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等功效,常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瘸瘕痞块;也是提取秋水仙碱的主要药用植物。近些年,由于人工采挖过大,野生资源破坏严重,而市场的需求量还在逐渐加大,野生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通过人工繁育的手段,扩大资源存量是拯救该物种野生资源的有效办法,也能缓解紧缺的市场需求矛盾。目前人工种植山慈菇多采用种子繁殖,但是山慈菇种子的透性差,而且胚的分化不完全,极难发芽,在自然条件下,发芽率只有5%左右。而且在后续种植过程中,由于种苗的生长态势较弱也极易出现死苗现象,因此加大了种植成本,影响了山慈菇的人工种植推广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山慈菇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包括种子处种育苗、炼苗移栽、田间管理,其中:

所述的处种育苗方法如下:首先将上年沙藏的山慈菇种子取出消毒杀菌后,置于温湿的暗室内培养4-5小时;然后待种子露白后,将种子装于柔性网袋中不间断保湿摇种10-12小时,促进种胚裂开;最后将种子在水中浸泡1.5-2天后,再捞出用多菌灵浸泡杀菌20-30分钟后播入育苗室内,恒温恒湿育苗。

所述的炼苗移栽方法如下:待种子出苗率达到70%后,在种苗上覆盖第一层松针叶,覆盖厚度不超过1厘米,覆盖密度以可见苗率达到30-40%;待第一层松针叶上冒苗率达到50%后,覆盖第二层松针叶,覆盖厚度不超过0.5厘米,覆盖密度以可见苗率达到60-70%;待第二层松针叶开始冒苗后10-15天,选择冒出第二层松针叶的山慈菇苗进行移栽,然后采用常规田间管理进行后序种植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处种育苗方法中暗室培养的温度由20-30℃逐渐升高,种子培养湿度保持在60-70%之间,能更好的促使种子复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保湿摇种中种子的湿度为80-90%,采用10-15℃水温喷淋保湿,采用低温水保湿能缓解种子在摇晃过程中摩擦生热过度,采用喷淋方式能使种子吸水更均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育苗室内温度为25-28℃,育苗土壤湿度为80-8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炼苗时土壤湿度控制在70-80%。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沙藏保护种子的活性,启种时先暗室控温控湿培育唤醒种子;再采用网袋保湿摇种的方式促进种胚裂开,提高出芽率;而且软性网袋摇种利用种子间的自然摩擦及与网袋的接触摩擦作用,相比人工破坯更安全,有效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本发明同时采用优胜略汰的自然生长方式,采用松针叶进行炼苗,最后启用达到要求的种苗做后续的种植;采用的松针叶有一定的驱虫作用,能防止苗期病虫害,松针叶细长利于苗叶钻出且不会伤苗,能很好的保证有效训炼出强壮苗,为后期种植的成活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给出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选择土质为腐殖质壤土作为种植地,将土壤摊平,燃烧草、树叶、秸秆,灭菌、杀虫后放置,然后深翻耕,施肥,再翻地,保持土壤含水量为60%以上。

2、将上年沙藏的山慈菇种子取出消毒杀菌后,置于温湿的暗室内培养4小时;暗室培养的温度由20-30℃逐渐升高,种子培养湿度保持在60-65%之间。

3、待种子露白后,将种子装于柔性网袋中不间断保湿摇种10小时,促进种胚裂开;摇种中种子的湿度为80-85%,采用10-12℃水温喷淋保湿。

4、将种子在水中浸泡1.5天后,再捞出用多菌灵浸泡杀菌25分钟后播入育苗室内,恒温恒湿育苗。育苗室内温度为25-28℃,育苗土壤湿度为80-85%。

4、待种子出苗率达到70%后,在种苗上覆盖第一层松针叶,覆盖厚度不超过1厘米,覆盖密度以可见苗率达到30%;待第一层松针叶上冒苗率达到50%后,覆盖第二层松针叶,覆盖厚度不超过0.5厘米,覆盖密度以可见苗率达到65%;待第二层松针叶开始冒苗后10天,选择冒出第二层松针叶的山慈菇苗进行移栽。上述炼苗时土壤湿度控制在70-75%。

5、山慈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不严格,保持土壤正常湿度,勤除草,勤松土,以利于植株生长。期间注意追肥和病虫害防治。

实施例2:

1、选择适合山慈菇种植的种植地,翻耕、育肥、灭菌等待用。

2、将上年沙藏的山慈菇种子取出消毒杀菌后,置于温湿的暗室内培养5小时;暗室培养的温度由20-30℃逐渐升高,种子培养湿度保持在65-70%之间。

3、待种子露白后,将种子装于柔性网袋中不间断保湿摇种11小时,促进种胚裂开;摇种中种子的湿度为80-90%,采用12-15℃水温喷淋保湿。

4、将种子在水中浸泡2天后,再捞出用多菌灵浸泡杀菌30分钟后播入育苗室内,恒温恒湿育苗。育苗室内温度为25-28℃,育苗土壤湿度为80-85%。

4、待种子出苗率达到70%后,在种苗上覆盖第一层松针叶,覆盖厚度不超过1厘米,覆盖密度以可见苗率达到40%;待第一层松针叶上冒苗率达到50%后,覆盖第二层松针叶,覆盖厚度不超过0.5厘米,覆盖密度以可见苗率达到70%;待第二层松针叶开始冒苗后12天,选择冒出第二层松针叶的山慈菇苗进行移栽。上述炼苗时土壤湿度控制在70-80%。

5、采用常规山慈菇种植的田间管理进行后序种植即直至采收。

实施例3:

1、选择适合山慈菇种植的种植地待用。

2、将上年沙藏的山慈菇种子取出消毒杀菌后,置于温湿的暗室内培养4.5小时;暗室培养的温度由20-30℃逐渐升高,种子培养湿度保持在60-70%之间。

3、待种子露白后,将种子装于柔性网袋中不间断保湿摇种12小时,促进种胚裂开;摇种中种子的湿度为85-90%,采用10-15℃水温喷淋保湿。

4、将种子在水中浸泡2天后,再捞出用多菌灵浸泡杀菌20分钟后播入育苗室内,恒温恒湿育苗。育苗室内温度为25-28℃,育苗土壤湿度为80-85%。

4、待种子出苗率达到70%后,在种苗上覆盖第一层松针叶,覆盖厚度不超过1厘米,覆盖密度以可见苗率达到35%;待第一层松针叶上冒苗率达到50%后,覆盖第二层松针叶,覆盖厚度不超过0.5厘米,覆盖密度以可见苗率达到60%;待第二层松针叶开始冒苗后15天,选择冒出第二层松针叶的山慈菇苗进行移栽。上述炼苗时土壤湿度控制在75-80%。

5、采用常规山慈菇种植的田间管理进行后序种植即直至采收。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