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田用防堵划线器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47583发布日期:2019-03-19 23:07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验田用防堵划线器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划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验田用防堵划线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农业科学实验中,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尽可能的使播种行距及株距一致,在播种前需要在试验田中的播种位置做上标记。目前做标记的方法首先是根据播种行距需要,在纵向方向上划上行印,由于纵向上距离较长,可以采用机械带动划行器来作业,在横向划行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其一,采用拉横线的方法,两个操作人员抻着细绳,中间有一名人员脚踩或者独轮车等方法沿着细绳压过,该方法不但劳动强度大,占用人员多,而且容易出现弯曲,造成实验数据存在误差;其二,人工拉动简易划行器具,可以划多行,但是该装置劳动强度大,操作不方便,而且划行印记容易出现弯曲。

经检索,申请号为201220119623.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跑道划线器,包括手推车及分别设置在手推车上的多个撒粉漏斗。本发明跑道划线器由于将多个撒粉漏斗均匀设置在手推车上,能随着手推车的匀速移动画出相互平行、整齐、均匀的赛道线,不仅省时省力,也节约石灰粉;本发明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上述装置虽然能划出多个相互平行的线,但是该装置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推着划线器前进,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撒粉漏斗在被堵住时,需要停下手推车进行人工清理,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田地划线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试验田用防堵划线器,包括灰斗和立杆,所述立杆的数量设有两个,所述灰斗的底端设有出灰口,所述灰斗通过往复机构与所述立杆相连接,所述灰斗上还设置有防堵机构,所述防堵机构包括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往复机构相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灰斗的内腔一直延伸到出灰口,并连接有顶料器,所述顶料器与所述出灰口相匹配,所述顶料器具有一尖头,所述拉绳上还连接有击打杆,所述击打杆上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灰斗的外壁相连接,所述其中一个立杆上还设有顶料器提升机构。

优选的,所述灰斗外壁上还设有穿绳环,所述穿绳环的数量设有两个且呈对称设置,所述灰斗顶部设有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还连接有滑轮托架,所述滑轮托架上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拉绳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立杆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配合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立杆上还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上开设有紧固孔。

优选的,所述往复机构包括:

托架,所述托架设有两个,所述托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杆上;

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活动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托架上;

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活动连接在另一个所述托架上,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拉绳;

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一钢丝绳与所述灰斗外壁相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两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连接;

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的数量设有两个,所述第二钢丝绳穿过所述穿绳环与所述第一螺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料器提升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立杆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上配合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底部活动连接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顶料器提升机构为磁铁。

优选的,所述顶料器为圆锥形。

一种试验田用防堵划线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使用时,首先将立杆固定在试验田的两端;

(2)将第二钢丝绳穿入穿绳环中,第二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螺栓的紧固孔中,将第一螺栓旋入第一螺纹孔,随着第一螺栓的不断的旋入,第二钢丝绳被紧固在立杆上;

(3)一名工作人员转动第一转轴,随着第一转轴的转动,带动第一钢丝绳向靠近第一转轴的方向移动,第一钢丝绳带动灰斗移动,待移动到最左侧时,停止转动,向灰斗内撒入石灰粉,另一名工作人员转动第二转轴,灰斗向靠近第二转轴的方向的移动,同时,拉绳随着灰斗同步移动,保证顶料器与出灰口之间的距离不变,随着灰斗的不断移动,石灰粉不断从出灰口流出,形成一道清晰的划线;

(4)在灰斗移动过程中,若遇到出灰口被堵住的情况时,拉动拉绳,拉绳带动顶料器向上移动,随着顶料器的移动,出灰口堆积的石灰粉顶开,同时在拉动拉绳的过程中,击打杆底部的钢球向靠近灰斗内壁的方向移动,重复拉动拉绳,钢球不断敲击灰斗壁,通过震动,将灰斗内堆积的石灰粉震散,通过顶料器和击打杆的双重作用,彻底解决了灰斗的出灰口被堵住的情况。

(5)在需要停止划线时,利用顶料器提升机构,带动拉绳上移,进而拉绳带动顶料器上移,顶料器将出灰口堵住,至此,石灰粉不再流出,完成止料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顶料器和击打杆,在出灰口被石灰粉堵住或下料不正常时,通过拉动拉绳,带动顶料器上下移动,同时带动击打杆不断敲击灰斗外壁,通过顶料和震动双重作用,更加利于出灰口的疏通,保证下料正常,操作方便快捷,无需工作人员再单独来到灰斗处进行疏通,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发明通过设置顶料器提升机构,在将顶料器用于止漏时,可以巧妙的将顶料器提起,一方面实现顶料器与出灰口紧密贴合,在划线过程中的任何位置都可实现出灰口的打开和闭合,无需工作人员在去寻找其它物品进行堵漏,方便石灰粉的添加,同时,也减少石灰粉不必要的浪费,节约了资源;

3.本发明利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一方面可以直接实现灰斗的往复移动,无需工作人员在田地两端折返,另一方面,利用第二转轴可同步实现第一钢丝绳和拉绳的移动,确保顶料器到出灰口的距离是不变的,方便操作。

4.本发明顶料器采用圆锥状,利用弧面,便于石灰粉沿弧面下滑,形成均匀连续的划线,更加利于撒粉,效果更佳,利用尖头,可以便于疏通出灰口,一举两得。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实施例一提出的一种试验田用防堵划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立杆侧视图。

图4是图1中灰斗侧视图。

图5是图1中灰斗俯视图。

图6是图1中第一螺栓剖视图。

图7是图1中b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提出的一种试验田用防堵划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立杆;2第一转轴;3灰斗;31穿绳环;32出灰口;33支撑板;4第二转轴;5第一钢丝绳;6第二钢丝绳;7拉绳;8托架;9第一螺栓;91紧固孔;10顶料器;11滑轮;12滑轮托架;13击打杆;14钢球;15第一连接杆;16连接块;17第一螺纹孔;18第一通孔;19第二通孔;20第二螺纹孔;21第二连接杆;22第二螺栓;23挂钩;24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试验田用防堵划线器,包括灰斗3和立杆1,其中立杆1的数量设有两个,在两个立杆1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8和第二通孔19,有利的,为了方便漏灰,灰斗1的底部可以设为锥形,在灰斗1的底端设有出灰口32,灰斗1外壁上还设有穿绳环31,其中穿绳环31的数量可以设为两个且呈对称设置,在灰斗1顶部还设有支撑板33;灰斗3通过往复机构与立杆1相连接,更进一步的,往复机构可以包括托架8,更进一步的,托架8设有两个,托架8分别固定连接在立杆1上,两个托架8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4。

在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4上连接有同一根第一钢丝绳5,第一钢丝绳5穿过立杆1上的第一通孔18分别和第一转轴2以及第二转轴4相连,第一钢丝绳5还与灰斗3相固定连接,更进一步的,为了使灰斗3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稳,灰斗3上还滑动连接有第二钢丝绳6,第二钢丝绳6设有两根,第二钢丝绳6穿过灰斗3上的穿绳环31,第二钢丝绳6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螺栓9的紧固孔91中,通过将第一螺栓91不断旋入第一螺纹孔17中,完成第二钢丝绳6的固定。通过利用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4,一方面可以直接实现灰斗3的往复移动,无需工作人员在田地两端折返,另一方面无需工作人员用力拉动划线器进行划线,只需轻轻转动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4即可,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在第二转轴4上还连接有拉绳7,拉绳7穿过立杆1上的第二通孔19一直延伸到灰斗3的出灰口32与顶料器10相连接,通过将拉绳7和第一钢丝绳5连接在同一个第二转轴上4上,实现了拉绳7和第一钢丝绳5的同步运动,在撒灰过程中,保证顶料器10到出灰口32的距离不变,更近一步的,顶料器10与出灰口32相匹配,有利的,为了方便石灰粉的下料和便于清堵,顶料器10可以设为圆锥状,利用弧面,便于石灰粉沿弧面下滑,形成均匀连续的划线,更加利于撒粉,效果更佳,利用尖头,可以便于疏通出灰口,一举两得。

为了消除石灰粉出现无法正常下料现象,拉绳7上还连接有击打杆13,击打杆13上铰接有第一连接杆15,第一连接杆15与灰斗3的外壁相连接。更进一步的,为了有更佳的振打效果,确保堆积的石灰粉通过震动被打散,在击打杆13的一端还连接有钢球14。

为了方便拉绳7的拉动,减少拉绳7与灰斗3的摩擦,延长拉绳7的使用寿命,在支撑板上33还连接有滑轮托架12,在滑轮托架12上绞连接有滑轮11,滑轮11与拉绳7相配合。

为了使两根第二钢丝绳6相互平行设置,便于灰斗3的滑动,在立杆1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6,更近一步的,连接块16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7,第一螺纹孔17与第一螺栓9相配合,第一螺纹孔17与穿绳环31的中心线可以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将顶料器用于止漏时,为了在划线过程中的任何位置可实现出灰口的打开和闭合,无需工作人员在去寻找其它物品进行堵漏,方便石灰粉的添加,同时,也减少石灰粉不必要的浪费,节约了资源,在其中一个立杆1上还设有顶料器提升机构,顶料器提升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1与立杆1相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21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0,第二螺纹孔20上配合连接有第二螺栓22,更进一步的,第二螺栓22底部活动连接有挂钩23。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在使用时,首先将立杆1固定在试验田的两端;

将第二钢丝绳6穿入穿绳环31中,第二钢丝绳6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螺栓9的紧固孔91中,将第一螺栓9旋入第一螺纹孔17,随着第一螺栓9的不断的旋入,第二钢丝绳6被紧固在立杆1上;

一名工作人员转动第一转轴2,随着第一转轴2的转动,带动第一钢丝绳5向靠近第一转轴2的方向移动,第一钢丝绳5带动灰斗3移动,待移动到最左侧时,停止转动,向灰斗内撒入石灰粉,另一名工作人员转动第二转轴4,灰斗3向靠近第二转轴4的方向的移动,同时,拉绳7随着灰斗3同步移动,保证顶料器10与出灰口32之间的距离不变,随着灰斗3的不断移动,石灰粉不断从出灰口32流出,形成一道清晰的划线;

在灰斗3移动过程中,若遇到出灰口32被堵住或无法正常下料的情况时,拉动拉绳7,拉绳7带动顶料器10向上移动,随着顶料器10的移动,出灰口3堆积的石灰粉被顶开,同时在拉动拉绳7的过程中,击打杆13底部的钢球14向靠近灰斗3内壁的方向移动,重复拉动拉绳7,钢球14不断敲击灰斗3的外壁,通过震动,将灰斗3内堆积的石灰粉震散,通过顶料器10和击打杆13的双重作用,彻底解决了灰斗3的出灰口32被堵住的情况。

在需要停止划线时,及时将出灰口32堵住,将挂钩23挂在拉绳7上,不断旋转第二螺栓22,随着第二螺栓22的上移,挂钩23带动拉绳7上移,进而拉绳7带动顶料器10上移,顶料器10将出灰口堵住,至此,石灰粉不在出灰口流出,完成止料过程,实现了顶料器10的功能多用,非常方便。

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其它结构同实施一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提出的顶料器提升机构可以为磁铁24,通过利用磁铁24的磁力来提升和固定顶料器,非常方便实用。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在使用时,首先将立杆1固定在试验田的两端;

将第二钢丝绳6穿入穿绳环31中,第二钢丝绳6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螺栓9的紧固孔91中,将第一螺栓9旋入第一螺纹孔17,随着第一螺栓9的不断的旋入,第二钢丝绳6被紧固在立杆1上;

一名工作人员转动第一转轴2,随着第一转轴2的转动,带动第一钢丝绳5向靠近第一转轴2的方向移动,第一钢丝绳5带动灰斗3移动,待移动到最左侧时,停止转动,向灰斗内撒入石灰粉,另一名工作人员转动第二转轴4,灰斗3向靠近第二转轴4的方向的移动,同时,拉,7随着灰斗3同步移动,保证顶料器10与出灰口32之间的距离不变,随着灰斗3的不断移动,石灰粉不断从出灰口32流出,形成一道清晰的划线;

在灰斗3移动过程中,若遇到出灰口32被堵住或无法正常下料的情况时,拉动拉绳7,拉绳7带动顶料器10向上移动,随着顶料器10的移动,出灰口3堆积的石灰粉被顶开,同时在拉动拉绳7的过程中,击打杆13底部的钢球14向靠近灰斗3内壁的方向移动,重复拉动拉绳7,钢球14不断敲击灰斗3的外壁,通过震动,将灰斗3内堆积的石灰粉震散,通过顶料器10和击打杆13的双重作用,彻底解决了灰斗3的出灰口32被堵住的情况。

在需要停止划线时,及时将出灰口32堵住,将磁铁24放置在拉绳7的下端,向上推动磁铁24,带动拉绳7上移,进而拉绳7带动顶料器10上移,顶料器10将出灰口堵住,至此,石灰粉不再从出灰口流出,完成止料过程,简单实用,非常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